*用户名
*
*
手机号
已有账户,
*用户名
*
手机号
*
当前位置:首页>作者中心
潘裕民
潘裕民,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浦区教师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当过中小学教师、校长,并曾在高校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等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已出《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宋诗经典解读》《唐宋词的魅力》《校本研修共同体:构想与实践》等著作。有多个项目荣获上海市、区级教育科研成果奖。近几年,开设了多门上海市、区级教师培训课程,应邀在全国各地作教育讲演百余场。
泮伟江
泮伟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法理学、理论法社会学、政治哲学。著作有《当代中国法治的分析与建构》,另有译著:《就事论事: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最低限度主义》(桑斯坦)、《司法的过程》(亚伯拉罕)、《魔阵・剥削・异化:托依布纳法律社会学论文集》(托依布纳)、《社会的社会(上)》(卢曼),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彭子龙
彭子龙,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双峰县人,1987年出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桂林图书馆,研究方向为广西地方文史及古籍本目录学。
濮溯
濮溯,原名濮龙保,安徽南陵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诗人协会理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曾在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著有诗集《心灵之旅》。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aw Mi・osz),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1年起定居美国。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93岁。
(法)乔治・巴塔耶
乔治・巴塔耶(1897-1962),法国20世纪上半期著名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亦是后结构主义的先驱。其哲学思想以独特的耗费理论为出发点,以充满智慧的神秘主义为特征,视野所及,包括哲学、伦理、社会批判以及性理论等领域。其思想上续尼采、克尔凯郭尔、萨德的批判倾向,下启20世纪后期法国诸家思潮,对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影响尤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