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
手机号
已有账户,
*用户名
*
手机号
*
当前位置:首页>作者中心
曹心宝
曹心宝(1970― ),男,湖南沅陵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博士,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长征史研究,在《甘肃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等核心和普通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柴春芽
柴春芽被台湾文坛称为“青年大师”的本土作家,被称为南周文字最好的摄影记者。1999年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法系;曾在兰州和西安的平面媒体任深度报导的文字记者,后在广州任副刊编辑和图片编辑;2002年进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先后任《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和《南方周末》驻京摄影师;曾有摄影专题《沿途的秘密》(Something in the way)参展2004年平遥国际摄影节。2005年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一个高山牧场义务执教,执教期间完成大型纪实摄影《戈麦高地上的康巴人》,在此之前,曾经多次游历卫藏、安多和康巴三大藏区;2010年驻台两月;著有小说《西藏红羊皮书》、《西藏流浪记》及《祖母阿依玛第七伏藏书 》,其中《西藏流浪记》获台湾联合文学奖,简体为《寂静玛尼歌》,由上海人民出社2011年出。
陈彩林
陈彩林,男,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玉林师范学院。
陈传兴
陈传兴,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出社创办人,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2012年获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师承法国电影符号学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长期耕耘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同时是作家、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与电影创作者。拍摄纪录片包括《移民》、《阿坤》、《郑在东》、《姚一苇口述史》,担任文学电影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总监制,并亲自执导《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著有《忧郁文件》(1992)、《道德不能罢免》(2006)、《银盐热》(2009)、《木与夜孰长》(2009),以及主持翻译《精神分析词汇》。在启发过几代摄影人的《摄影美学七问》中,是其中“五问”的回答者。
陈德政
陈德政,一九七八年冬,生于台南,政大广电系毕业。高中时期接触英伦摇滚乐,立定去伦敦留学的志向。退伍后到纽约旅行,在那听见更深沉的呼唤,接收到绝对契合的频率,人生转了大弯,决定到New School攻读媒体研究硕士,在布鲁克林的公寓一住好多年。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书写博客“音速青春”,分享纽约的所见所闻――场馆内的乐声,街头巧遇的人物,过去发生的历史,许许多多正在感受的当下。年轻时组过乐团、主持广播节目、也在唱片行打工,大学时拍过台湾乐团浊水溪公社的纪录片《烂头壳》。三十岁后深切地体悟到,自己最会做的事情,仍是写作。题材以音乐、电影、旅行为主,以本名或代号pulp发表在各式刊物上。返台后持续耕耘博客,一写十年,累积超过一百万字、五百万浏览人次,是往后一切美好事物的开端,包括这本《给所有明日的聚会》――他的第一本书,主题正是纽约,他的文化启蒙、自我认知的起点,心底那座永远的故乡。二#一四年在台湾出第二本散文集《在远方相遇》,期许自己能持之以恒,用文字触动他人,在转瞬而逝的生命中,替自己,也替世界留下一点什么。
陈高山
陈高山,男,1941年12月生,湖南省汨罗市人。196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旋即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工作1年。其后,在湘潭县四中任教18年,任湘潭县副县长8年,任湘潭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兼中共湘潭市教育委员会书记5年,2002年元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