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由集团公司主办的山水阅读节2025·潮起三月三系列活动之一,“探桂筑之语,觅福运之纹——《桂筑繁花》里的吉祥纹样解读”文化沙龙在南宁民歌湖快闪店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黄荣川携专著《桂筑繁花——广西传统建筑装饰艺术》,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与互动问答,带领观众走进广西古建筑装饰的“符号世界”,深度解读纹样背后的文化隐喻与地域特色。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黄荣川以南宁粤东会馆的石雀替装饰为切入点,揭开广西建筑装饰的“神仙宇宙”。他展示了一组会馆转角处的圆雕人物照片,详解道:“这组‘八仙祝寿’石雕,钟离权执扇、李铁拐持葫芦、蓝采和捧花篮……每位仙人脚下的云气纹寓意‘平步青云’,蝙蝠浮雕则暗含‘福临门’之意。这种将道教信仰与世俗祈愿融合的手法,正是广西古建的独特之处。”
黄荣川结合新书《桂筑繁花》中的“暗八仙”内容,解析了纹样背后的双重象征:“葫芦代表李铁拐,象征救济众生;宝剑代表吕洞宾,寓意镇邪驱魔;扇子代表钟离汉,可‘起死回生’——这些法器不仅是神仙身份的标识,更被赋予解决现实困境的期许。”他以“瑶池宴集”壁画为例,指出西王母寿宴场景中韩湘子、吕洞宾等形象的选择,既彰显屋主的信仰,也寄托对家族长寿的祝愿。
作者分享
之后,黄荣川又用“龙纹”为例,解释了其在广西经历的从“禁忌”到“变通”的过程。他对比了皇家龙纹与侗族鼓楼的“草龙纹”,说道:“皇室龙纹威严庄重,民间则创新出‘草龙’‘拐子龙’,以卷草线条柔化龙形,既避讳僭越,又保留吉祥寓意。”他特别展示了一处“拐子龙”窗棂:“‘拐’与‘贵’谐音,象征子孙昌盛;龙身转折的硬朗线条,则暗含家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言在此而意在彼”,以谐音将装饰图案与吉祥寓意联系在一起也是广西工匠们的常用手法。“广西工匠擅用谐音‘讨彩头’,甚至融入少数民族语言。”黄荣川展示了一幅壮寨干栏建筑的“鱼跃莲池”壁画:“鱼谐音‘余’,莲谐音‘连’,组合成‘连年有余’;而壮语中‘鱼’发音近‘银’,又衍生出财富之意。”此外,梧州某清代宅院的“蝠(福)鹿(禄)双全”砖雕、扬美古镇的“鸡(吉)鸣富贵”门匾等案例,进一步揭示方言与民族文化对纹样设计的深远影响。
读者互动
互动环节,现场观众提问:“广西建筑装饰有什么独特性?”黄荣川回答,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其建筑装饰有连绵不断的特点,但是他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多强调独特性,而应多强调共性。黄荣川在分享尾声说道,广西民居建筑装饰是“言必有象,象必吉祥”,而装饰不仅是美的载体,更是古人生活理想的镜像。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更多人读懂广西建筑的温度。
据悉,《桂筑繁花——广西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由黄荣川历时十余年编撰完成,十年的实地调研与研究,从八桂大地最北部的全州县大西江乡到最南的北海涠洲岛,从桂东的贺州莲塘镇到桂西的西林县,从囊括了湘赣系、广府系和客家系汉文化区,到壮侗瑶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共调研近80座村庄,收集上万份图片、影像资料,又历时五年之久,完成了300余份数字纹样整理工作,抢救性地记录下了大量极其珍贵民间建筑实例,堪称一部生动详实的民间建筑装饰的百科全书。
此次《桂筑繁花》图书分享会是集团公司“2025山水阅读节”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单元。接下来,集团公司还将持续组织文化名家参与、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公众的阅读热情,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持续优化全民阅读生态,以实际行动助力书香社会建设。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