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出版周报】黄轩庄:从边陲地区出发,走国际化道路
日期: 2023/6/30 0:00:00 作者:严润芝 编辑:秦念 文力闻 浏览:1991次

在黄轩庄看来,三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出版行业也面临着世界经济环境、行业政策、文化消费等方面的不确定性。疫情明显改变了文化消费形态、模式和习惯,加速了出版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步伐,对出版企业国际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君邀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讲述一家边陲地区的大学社是如何走向国际化之路的。

640_副本.png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轩庄

记者: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打造了一批国际化精品图书。请您谈谈集团打造优质对外出版物的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做法和成果?

黄轩庄:在多年“走出去”和海外发展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国际传播能力是国际出版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能力。打造外向型出版物和国际化精品图书,一定要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差异,既要注意中外文化、审美差异,也要重视中外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的不同,不然很容易让“走出去”的“一腔热血”变成“一厢情愿”,面临“不接地气”的窘境,费力不讨好。我社国际精品图书出版主要依托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聚焦艺术设计和学术人文,将高品质出版物积极推向海外。具体有三方面的探索。

一是聚焦海外需求,策划出版“东方智慧丛书”等出版物。该丛书精选《论语》《弟子规》等几十种中华经典,以全译、节译方式翻译成东盟10国8种官方语言,实现了中华文化在东盟的规模化、零障碍传播,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传播的典型案例。

二是依托海内外协同优势,形成模式,推动中英共版系列图书海外出版。在2014年至今两次海外收购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上海、沈阳专业团队与墨尔本、伦敦团队对接合作的“一体化”运作模式。海内外团队优势互补,协同作战,选题策划先由海外团队框定,随后国内团队决定操作细节,然后双方沟通确定方案。国内团队制作好中英文两个版本后,海外团队对英文版本再次审读,以求更符合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最后再进行全球营销推广,以此实现“全球组稿、中英共版、国际发行”的出版模式。《茶店新浪潮》《民宿之美》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图书都是基于此模式的成功案例。

三是构建平台推进国际化出版,打通外向型图书海外传播主渠道。在海内外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夯实国际化发展优势,打造“艺术之桥”平台,推出“艺术之桥年度系列”,评选年度艺术家、年度设计师,以国际出版的方式,推动中国艺术家与设计师在国际范围内传播,讲好中国艺术设计故事。2018年,中国艺术家白明的作品集《白》(BAI),由我们集团旗下的英国ACC Art Books出版,同年,白明的3部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并展出。2018年,《上海制造中的设计》(Made in Shanghai)由集团旗下的澳大利亚Images Publishing出版,随即成为国际设计学界研究中国设计发展史的重要参考文献,被国际学者在相关学术论文中屡屡引用。

记者:集团在对外出版合作和交流方面的探索颇深,尤其在海外渠道建设方面,在多个国家拥有海外企业。未来集团在探索出版“走出去”方面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借助哪些模式和路径达成目标?

黄轩庄:目前,我们在全球的发展布局基本成型,基于此布局打造的、海内外协同的“艺术之桥”平台已进入稳健运行发展阶段,“全球组稿,中英共版,国际发行”的出版模式也形成了持续的生产力。在“十四五”发展时期,我们希望巩固和发展国际化布局和平台优势,让“艺术之桥”真正成长为具有平台价值的通道和品牌,让海内外协同的国际出版新模式产生更大效能,推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图书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中国出版创意“走出去”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我们将积极谨慎地推动集团旗下图书全球销售业务稳健增长,同时立足国际出版,切实提升中国艺术设计的国际传播效能,推动平台建设与内容建设协调统一,国际出版发行向纵深发展,以国际出版、跨国拓展推动融合发展,实现“始于出版,不止于出版”的目标。在国际出版之外,艺术家的经营、国际艺术设计展览、国际艺术图书展的输出与引进,以及基于阅读层面的设计美学产品的研发,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业务方向和路径。

记者:作为一家大学社,集团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术出版,走出了独特的“广西师大社模式”。在您看来,其中的诀窍是什么?

黄轩庄:在我们看来,所谓的“广西师大社模式”的精神内核就是创新,敢为人先。我们也经常讲,作为地处边陲的大学出版社,创社之初没有资金、资源、渠道、人才、品牌等方面优势,也没有可以依靠、借鉴的现成办法和模式,只能解放思想、面向市场、摸索前行,用创新和改革作为发展驱动力,走出“内涵发展,自我裂变”的道路。

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讲求改革发展的“适用性”,在勇毅前行中不断解决自身发展难题和瓶颈。实际上,很多出版社做得都很有特色,在精品出版、融合发展、宣传营销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所谓“模式”,就是我们发展道路的一种特色。出版没有什么“诀窍”可言,一个品牌能够赢得大家的认可和信任,更多是靠一本本好书的日积月累和一代代出版人的坚守与传承。

记者:疫情三年让国际出版业经历了诸多挑战。您认为目前的国际出版环境较以往有哪些变化?出版企业在对外合作方面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黄轩庄:在对外业务层面,国际出版业主要遭遇了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国际物流成本上涨、全球整体经济下行等挑战,业务开展的不确实性增加,使人与物的交流不畅,合作难度加大。然而,从我们对外合作图书的国际需求来看,人们的阅读兴趣并没有减退,大家对美的追求和艺术设计图书的需求仍然持续增长,这正是我们海外公司在疫情三年期间销售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原因。

在欧美市场上,通货膨胀导致生活成本上升,这种状况对于艺术图书销售的影响尚难以评估,从今年前五个月的销售来看,人们的购买需求尚未降低,销售仍处在平稳之中。同时,在北美市场,新兴销售市场在崛起,复合生活美学店与礼品店的销售发展已经在追赶网店销售。

西方艺术图书出版领域仍将中国市场需求视为重要的增长点,这也为我们做好中国艺术图书的国际出版创造了更多可能。这些新的市场动向,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记者:集团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20强,2022年跻身前十,位列国内大学出版社之首。请谈谈集团在提升海外馆藏影响力方面的经验和实践。

黄轩庄: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排名,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出版社出版物与海外需求的契合度。我国每年出版数十万种图书,对于海外机构采购而言,可谓优中选优,他们的关注点和需求是关键指标。

我们出版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代善本别集丛刊》被33家海外图书馆收藏,在2022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排行中居图书单品第11名,这也体现了我们发展的一个特点。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价值出版”,形成了“以教育图书出版为轴、学术人文图书和珍稀文献图书出版为两翼”的发展格局,珍稀文献类图书是我们长期经营的优质板块。珍稀文献出版特别强调出版物的稀缺性和学术文化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代善本别集丛刊》在海外广受关注,体现了我们精品出版的价值追求在海外得到认同。

中国图书海外影响力必然是基于具体的优质出版物,而优质出版物的出版,与一家出版社长期的品牌建设和高品质图书持续的生产能力密切相关,既需要凝练特色,形成品牌,又需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此外,加强与海外高校及海外馆藏机构的广泛合作,加大海外文化交流传播力度,在交流合作中增进了解,也有利于海外机构和相关人员对我们出版物的关注和认可,有利于强化和提升出版社在海外的影响力。

记者:您认为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什么素质?集团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和实践?

黄轩庄:优秀的国际出版人才至少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一是具备本土立场,对本土的内容资源有深厚的文化自信;二是有专业研判力和职业敏锐性;三是始终用业务逻辑做好内容题材的遴选、表达与传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没什么捷径可走,还是要在具体的国际化业务中,给他们平台和机会,充分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和潜能,让他们在岗位上、业务中多锻炼磨砺、淬炼成长,业务发展与员工成长同频同步,才能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记者: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出版业发展的趋势所在。集团在推动数字出版“走出去”、增强品牌效益方面有哪些做法?

黄轩庄:为更好反映中国大陆出版机构在传统纸书出版和融合出版方面的发展水平,2022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报告中增加了数字出版统计指标,在“中国大陆出版机构数字出版物海外馆藏数量排行榜”中,我们出版社凭借36种名列全国第12位,同样居于大学社之首,数字出版国际传播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

不管是数字出版物还是纸质出版物,其价值逻辑是一样的,甚至很多数字出版物就是基于纸质出版物的优质内容。对于数字出版而言,数字化形态和呈现方式是否体现出差异化、人性化的设计,也是比较重要的,仅仅是纸质出版物的数字转化还远远不够,还要有独特的产品逻辑和价值逻辑。这就需要我们在策划开发过程中,有突出的市场需求导向和产品意识,用不同于纸质出版物的思维最大限度呈现优质文化内容的价值才是关键所在。事实上,这方面工作我们还在探索之中。

来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denfsf5mqQ5AMRZa3hSbg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