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出版周报】从边远小城走到国际舞台,广西师大社是怎么做到的?
日期: 2019/7/12 0:00:00 作者:许惟一 编辑: 浏览:1737次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走出去”的每一步都踏得很坚实,先后于2014年和2016年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领先建成具有成熟的完整产业链的跨国出版集团,全面开启国际化战略发展,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代表性企业。目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拥有分别位于桂林、北京、上海、深圳、南宁等地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克罗地亚等国家的30多家企业。

国际君今天特别邀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艺兵,请他与我们分享经验。



国际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外分支机构的设立背景是怎样的?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张艺兵: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地处边远小城桂林,在区位、渠道、资源、品牌各方面并不具天然优势。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出版资源,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走出去”。“走出去”是我们出版社发展的一种基因,也是一种战略选择。


2000年,我们在北京成立了贝贝特公司,正式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开启了跨地域发展战略。此后的几年间,又陆续在上海、广州、南京、南宁等地成立贝贝特公司,从桂林走向了北上广等中国发展的前沿。


近些年来,我们又将跨地域发展战略延伸到国外,“走出去”的步伐迈到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际发展的重要地区。走出国门,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是我们出版社跨地域发展战略的必然延伸。


从国家宏观环境来说,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不断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鼓励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积极“走出去”。可以说,作为一家有文化担当的出版社,我们积极贯彻落实“走出去”工作要求部署,抢抓国际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海外的设点布局,加强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传播,既是对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符合出版社自身战略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


总体上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目前的海外布局分为两条主线:


基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收购的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而构建的成熟的完整的跨国产业链,与国内的上海、沈阳两地的专业团队形成海外内外协同发展平台,聚焦建筑艺术设计板块,形成了“全球组稿、中英共版、国际发行”的出版发行模式,并联合顶级出版机构和团队建设国际艺术传播共享平台“艺术之桥”,切实推动中国出版创意的海外传播和全球艺术设计的交流。


依托2016年在克罗地亚设立的公司,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吉隆坡和东京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构建起了中东欧—东盟相互衔接的出版贸易传播平台,聚焦少儿出版和文化创意的国际交流传播,形成辐射欧亚大陆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出版生态圈战略发展框架。


国际君:广西师大出版社在海外分支机构建设方面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张艺兵:第一个原则是要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并不意味着要盲目“走出去”。在海外建设分支机构,最根本的还是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要经过充分调研和严谨论证。为了跟风或者应景而冲动地“走出去”,海外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可能就会成为问题。


第二个原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海外建设分支机构,业务布局一定得是出版社熟悉的领域,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每个出版社都是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自然也是有短板和盲区的,基于自身优势的海外拓展会比填补自身空白的海外布局更能快速发挥战略效益。


第三个原则是要有成熟的战略机遇。在海外建设分支机构,要有专业的团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成熟的渠道和品牌,也要有进入的合适时机。我们海外布局一般的方式,都是基于海外专业团队的合作,在海外另起炉灶成立公司设立出版机构是不难的,但是形成具有一定根基和影响力的发展优势是需要长时间的重大投入的,同时也会面临各种不可预期的考验。


在海外建设分支机构一定要求真务实,“不跟风、不作秀、不盲动”,充分将国家的战略指引和出版社自身战略规划相结合,从国家的宏观战略环境来规划企业的战略发展,基于出版社自身战略发展需求和逻辑来谋划海外布局,这是出版社海外布局能够实现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略两个层面相统一的关键所在。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来西亚分社的成立,正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和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依托出版社长时间以来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基础,结合出版社做大做强少儿出版的战略思路和以克罗地亚为中心的中东欧少儿出版布局,经过充分调研考察论证与合作方的充分沟通商洽才推进的一次海外布局。


国际君:海外建社会存在重重的困难,例如,在语言障碍、思想文化障碍、人才障碍、资金障碍、体制障碍等方面。对于广西师大出版社而言,你认为目前在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 


张艺兵:从我们海外机构的运营实践来看,最大的难题还是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出版传播专业层面。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外机构的建立不难,高效可持续运营并不容易。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才团队,一些出版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往往“建而不管”或只剩一个“空壳”。


人才队伍问题最比较容易理解,这里重点谈一下出版传播本身的难题。艺术无国界,传播却有壁垒。我们的两次海外收购,主要聚焦在建筑设计艺术领域,主要是想尽量规避传播壁垒。我们收购之后,建立了成熟的全球出版发行产业链,并基于此搭建了国际艺术设计传播平台“艺术之桥”,积极利用国际书展等平台进行国际传播,以期打破传播屏障,搭建起中国艺术与设计国际化传播的桥梁。


海外收购和“艺术之桥”的建设打破了国际出版传播的要面临的最直接的一个障碍,不仅使我们的产品能够有效进入西方主流渠道,也为国内同行提供了共享平台。但在传播质量方面,我们也遇到过挑战。能否实现主动的、精准的国际传播,是衡量海外机构运营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文本翻译不贴切不地道、读者需求定位不明晰不准确、编辑水准不专业不过关等因素,都可能让传播质量大打折扣。


我们刚完成海外收购后,国内团队和海外团队还是各自为战,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差异成了国际发展的一个障碍。比如做海绵城市设计的选题,策划时由于对欧洲城市排水系统较为完备的现实情况缺乏了解,对该选题的市场需求研判不准,最终该选题在海外发行远不及预期。后来经过磨合,我们形成了海内外协同发展模式,选题策划海内外团队共同框定,分工形成操作细节方案,双方沟通遴选案例协作组稿,国内团队制作中英两个版本,海外团队对英文版本再次审读,最后进行全球联合营销推广,形成了“全球组稿、中英共版、国际发行”的模式。


国际君:从市场角度来讲,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海外分支机构是如何做到本土化运营的?


张艺兵:完成对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的收购后,我们逐步摸索出了“双本土化+一体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在保留海外公司骨干队伍的同时,在国内培育专业的团队与之对接,形成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团队。比如,我们保留了墨尔本、伦敦、纽约等地编辑发行队伍,又在上海、沈阳组建了专业团队,形成了一条涵盖建筑、景观、时尚等板块的产品线。


通过海内外的资源配置和分工协作,海内外两个本土化的团队形成协同发展模式。我们充分尊重并激发海外人才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一般不过多干涉他们的专业工作,我们的经营管理主要体现在战略和财务层面。


同时,海外团队立足当地的专业经验和能力的在海内外协同模式中得到凸显,提升了国际出版发行工作的专业性。以今年刚出版的《茶店新浪潮》为例。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对外国读者具有吸引力,各种新式茶饮店还渐渐开到了国外,所以英国和国内团队商量着定下了“茶店”的选题。中方团队组稿后,澳大利亚团队接手版式设计和文字审校,双方通过分工协作,定下选题具体的操作方案,进行国际发行。通过协作,使得相关产品更加专业地进入国际发行传播体系,以更加专业的路径实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国际君:目前,广西师大社在海外分支机构投资方面重点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张艺兵:出版业在海外设置分支机构是一个战略性的考量。我们最关注的两个指标是这个项目是否是基于我们的发展优势、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预期。


国际君:目前,中国出版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网络密度较低,远远不及欧美大型出版企业。未来,广西师大社在海外分支机构投资方面有哪些规划,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张艺兵:我们未来海外发展布局主要有三个考量视角:


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借势中国—东盟合作发展战略框架,做“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实践者,将我们在马来西亚和日本的布局发展,与国内出版资源和优势结合,与以克罗地亚为枢纽的中东欧国际版权贸易中心链接,形成少儿国际出版平台。


全力打造“艺术之桥”品牌,推动海内外协同发展平台共享化,建设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传播大通道,推动引领中国出版创意和艺术设计有效“走出去”。


进一步完善国际发展布局,加快在一些符合战略方向的市场成熟的国家设立机构,推动集团跨国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建设,为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君:如何加快海外分支机构发展、推动中国出版国际化进程,具体方法有哪些? 


张艺兵:一是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姿态推动双向互动的国际出版发行和文化交流传播,从国家层面支持建设共享型的国际出版传播平台,支持有实力有能力有成绩的出版机构发挥更多的引领示范作用,构建更具创新性、实效性的国际出版传播大通道。


二是要积极培育国际出版发行人才队伍,创造有利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一些国际出版传播人才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代表性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行业人才培养成长的机制体制体系建设。


三是要转变对出版机构国际化发展的引导方向,把海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焦点从“走出去”转向“走进去”,推动出版机构更多地思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有效路径和方式,使更多中国文化元素和理念更顺畅地进入海外读者的文化生活。


国际君:你认为,中国出版机构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能够让“中国故事”为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


张艺兵: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际议题设置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要聚焦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更要关注当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巨大变革与发展,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贡献,主动设置议题,有效引导国际社会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理解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是要转变观念,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摒弃“内宣”思维和惯势,研究和掌握国际传播的特点、原则和规律,研究国外受众的心理和接受习惯,找到东西方读者精神的共通点、思想的共享点、情感的共鸣点,利用海外文化交流阵地,做好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传播,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广泛认同。


三是要创新形式,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选择富有国际精神文化元素的中国故事,对国外受众群体进行精准定位,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叙述和传播策略,探索不同形式不同载体不同风格的中国故事讲述方式,实现更具艺术性、吸引力、感染力的中国声音立体传播。



原文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TU2NTUyMA==&mid=2247493544&idx=2&sn=551d2cad63a36a081153cfc88a2a5230&chksm=fb255097cc52d98120cb9914abee6ad59fb4661039b5cc06114a8541061b1e89dedd5f18039d&mpshare=1&scene=23&srcid=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