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张充和作品系列 小园即事:张充和雅文小集 张充和 著 王道编注
她是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张充和101岁首次结集“民国青春文选”
ISBN: 9787549556106

出版时间:2014-08-01

定  价:49.00

责  编:曹凌志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其他人物传记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 人物传记、中国文学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140 (千字)

页数: 344
图书简介

合肥张家的文化,如水流动,斯文百年,绵延不断。张家十姐弟各有才艺,成就斐然。四姊妹中的小妹张充和,书法、昆曲、诗词等出身传统,却又不拘泥于古风,早已经汇进世界的文化主流。对于这个斯文流动的家族,对于自己的特殊的成长经历,张充和女史本人会作何无意书写?

1936年,张充和经胡适介绍进入《中央日报》编辑“贡献”副刊,一年多时间,她发表了大量的短文,散文、小说、随笔、书评、艺术评论等等。追溯张充和民国文选,亲情、师道、成长、变故、友谊、旅程、信仰、感悟等等,张充和的小文充满了禅意和哲理,隐含着无限的悲悯之心,她以一个“退步者”的姿态,逐步走向她的“无所不能”的造境(沈尹默语)。

《桃花鱼》背后的曲折和坦阔,《小园即事》里的寻常家境,龙门巷的童年记事,姑苏城外浓雾里的母女情深,扬州外婆家的黯然,青岛海边的绮丽旅程,曹操点将台的古意回归,拙政园里的昆音袅袅……看张充和文字里“有古人尤其是有自己”的多情世界。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最后的闺秀”或许太过于传奇和正式,不妨从充和本人的文字开始,还原她自己。

附记:文字之外,本书披露一百多幅往事图片,包括沈从文长子绘画不同时期的四姨张充和(顽皮、青春、时尚、优雅、亲切),以及九如巷张家新发现的1936年卞之琳、张充和苏州园林合影,等等。付梓之际,衷心感谢张寰和、周孝华夫妇提供稿件和口述回忆,感谢周有光、傅汉思、张定和、沈龙朱、周和庆、陈安娜诸位多篇文章,感谢史景迁、金安平夫妇与郑培凯、鄢秀夫妇祝贺题词。

作者简介

张充和(Ch’ung-ho Chang Frankel),祖籍合肥,1913年生于上海。“合肥四姊妹”之小妹。十岁时师从朱谟钦学古文及书法。十六岁从沈传芷、张传芳、李荣圻等学昆曲。193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抗战爆发,转往重庆,研究古乐及曲谱,并从沈尹默习书法。胜利后,于北大讲授昆曲及书法。1948年结缡傅汉思(Hans H. Frankel)。1949年移居美国,在耶鲁大学教授书法二十多载,并于家中传薪昆曲,得继清芬。

王道,安徽人,青年作家。

图书目录

【编序】 不可不信缘(王道)

【影像】 张家往昔

【辑一】 少年时光

我的幼年(充和)-《乐益文艺》 一九三三年

别(充和)-《乐益文艺》 一九三三年

手(张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一月十九日

隔(乔留)-《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四日

马夫(真如)-《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一月九日

兔(季能)-《中央日报》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梧桐树下(季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五日

风筝(杨枝)-《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开冻(如海)-《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墙缝(季如)-《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七日

变戏法(充和)-《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五日

乡土(如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十日

扇面(充和)-《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一日

箫(季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三月十五日

【辑二】 岁月留痕

梁石言先生略传(充和) 《乐益文艺》 一九三三年

张大千画展一瞥(真如) 《中央日报》 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活文学(茹)-《中央日报》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阴晴(真如)-《中央日报》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海边(季轮)-《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

海(季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病余随笔(季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六年七月十九日

崂山记游(季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六年八月一日

崂山记游(续)(季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凋落(张充和)-《中央日报》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瘦西湖(真如)-《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四日

吃茶(季如)-《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藏(华)-《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三月二日

写信(茹华)-《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因果(那含)-《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

网(充)-《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三月三十日

蚕(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冬春之交(季能)-《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八日

门(充和)-《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一月十六日

创造(如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扔(充)-《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十五日

路(充和)-《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十六日

寻(如)-《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她(张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日

【辑三】亲情记忆

晓雾(茹)-《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三月三日

我们的庭院(真如)-《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三月十日

痴子(旋)-《中央日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十七日

二姐同我(张充和)

附录:周有光致信充和四妹

三姐夫沈二哥(张充和)

附录:初识沈从文(傅汉思)

附录:读四姨诗书画选引起的回忆(沈龙朱)

附录:康州的秋雨(周和庆)

附录:张家小五弟眼中的四姐(张寰和口述,王道记录)

【辑四】桃花鱼歌

不须百战悬沙碛,自有笙歌扶梦归——张充和早期诗词试析(张定和记录,王道编注)

趁着这黄昏(张充和作词,张定和谱曲)

一次同期,两首昆诗(王道)

附录:张充和致信余心正

【代跋】编后中的“编后”(王道)

序言/前言/后记

编序《不可不信缘》(王道)

据说晚年的张充和尤其信缘,无论是对于自身的经历,还是对于前来采访者,她总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巧合点,似乎冥冥之中,有些事是注定的。这或许源于她的戏曲之路的影响,或是对命运不可捉摸之处的联想。不过,对着眼前这一堆张充和的早期作品,我似乎有很多种解释,但最能获得自己肯定的还是缘分。

第一次是摸索着找到九如巷张家,后来,一次次进入张家“听课”,成为“旁听生”。有一次,就着茶点,不经意间听周孝华奶奶说起张家姐妹的生活往事:一天,允和得意地宣布,她的文章上《中央日报》了。在这之前,允和很多文章已经刊登在《苏州明报》上了。她的性格就是这么直接,有什么都表现在外面。说到这里,周孝华奶奶说,其实四姐充和也写了很多文章,老早报纸上也用过不少,但充和似乎不大在乎,不大宣扬的。周孝华奶奶说,充和的文章她是读过一些的,写得很朴实,有点小哲理,可惜现在都很难找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说,如果能收集齐了出个集子就太好了,心里却很忐忑,到哪里去找呢?连张家都找不到了。周奶奶给的一条线索提醒了我,说50年代初,卞之琳来苏州时借住张家,当时就是她安排卞之琳住在张充和原来房间的,考虑的原因不言而喻了。当时,卞之琳在房间里找到了张充和的一些旧稿,后来带去美国给了张充和。卞之琳所带去的是否有张充和旧时的文学作品,不得而知,从后来看,他的确收集了不少张充和早期发表的文章,还手抄给了张充和。这在黄裳的回忆文章《珠还记幸》,以及《海外华人作家散文选》(木令耆主编)里都有佐证。

1982年6月9日,张充和从海外给黄裳回信一封,其中提到:“前几日(一周前)之琳寄来您手抄《黑》。这个笔名再也想不出如何起的,内容似曾相识,可值不得您家亲为手抄。之琳真是好事之徒……”

此前的1982年12月11日,卞之琳曾给黄裳来信,叙及当年9月香港《八方》杂志刊登了张充和两篇“少作”,是他手抄后转去的。“1937年秋冬间我刚到成都,从大学图书馆的旧报副刊上,抄录下她这样的散文二三十篇,她是知道的。去年在她家里谈起,我回国后找找,只仅存这两篇,纸破字残……她当年在靳以编的《文丛》第一期上还有一篇《黑》,忘记了署名什么,你如能在上海什么图书馆找到此刊,把这篇短文复制一份寄给我看看,就非常感谢了。”(黄裳《珠还记幸》)

就这个线索,我找到了1937年的《文丛》,还真找到了那篇《黑》,与巴金的《家》、萧乾的《梦之谷》、何其芳的《七日诗抄》等编辑在一起,署名为“陆敏”。张充和的母亲叫陆英,其笔名想必是随母姓,至于敏字,也可能是就手取的。后来这篇《黑》还被收录在了《海外华人作家散文选》里,提供者正是卞之琳,为此主编木令耆还对卞表达谢意。

“历久不衰的钟情,珍惜对方的文字留痕,千方百计地搜寻并张罗印出;对方的一颦一笑,都永不会忘记,值得咀嚼千百遍的温馨记忆永远留在心底。这一切,都在淡淡的言语中隐隐约约地透漏出来了。”这是黄裳对于卞之琳收集和发表张充和早期旧作的点评,寥寥几句写尽了两人的关系。

这个情节的背后还有一个人物,就是(章)靳以先生,黄裳最早是通过靳以向张充和求几个字的,时在1949年。靳以与张充和的关系,周孝华奶奶也略知一二,说这位先生有才,人也很好,性格也好,有一次来苏州看四姐充和演昆曲,看着看着就哭了。这事后来张充和也有小文记之,感慨万千。

“小东,你以后不要叫我张先生,就叫我姨妈,我和你爸爸是非常近的朋友,我们之间无话不谈。”2004年秋,靳以女儿章小东第一次见到张充和时,张充和对她说。这话让我想起周孝华奶奶扯的“闲篇”:当初那么多人追求四姐充和,要我看呀,最有可能应该是靳以,论才气、爱好还是性格,希望都很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靳以没有动作。

后来,张寰和(张充和五弟)先生又提供了一个线索,说他在编辑苏州教育志时曾在档案部门查资料,发现了张家创办的乐益女中办有一份《乐益文艺》,其中就收录有四姐张充和的几篇文章。就此,我查到了三篇,分别为《别》、《梁石言先生略传》、《我的幼年》。接着又在《水》上找到《二姐同我》。再接下去,寻找的路径开始顺当起来,当我拿着打印出来的几十篇目录和十几个笔名向周孝华奶奶汇报时,她很是惊讶:“怎么这么多?”一旁的张寰和爷爷则生疑起来:“不会弄错吧,怎么能确定是四姐的文章呢?”老人家一辈子认认真真,尤其在著作权上,更是谨慎,心情可想而知。

2012年10月14日,我读到了陈子善先生一篇文章《张充和的“贡献”》,当时正是《张充和手钞昆曲谱》出版宣传之时,其中提到书中的“张充和大事记”(“1936年、1937年至南京任《中央日报》副刊《贡献》编辑,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多篇”),说当时张充和才二十四岁。但是陈子善先生粗查《贡献》,却未发现有张充和的文章,“张充和似未以本名在《贡献》发表作品”,并说“《贡献》不发小说,诗歌偶尔出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多篇’之说,不知所据为何。当然,她不可能不为之撰文,需从该刊众多笔名中考证”。陈子善先生是研究民国文学的大名家,虽然对充和的文章史料并不清楚,但他不愧为名家之处在于“需从该刊众多笔名中考证”,我正是这样一步步考证出了张充和先生的众多笔名。

我首先想到的是张充和考入北京大学时的名字:“张旋”。于是在系统里搜寻,查到了很多篇,其中有“张旋”翻译的长篇小说《达夫尼斯与克罗》,连载多期。从未听说张充和翻译作品,且看文笔也不像。再查到《手》、《她》等发表在《贡献》上的作品,细读内容及笔法,必是张充和无疑,其中的细节和环境、背景都与张充和早期在合肥的生活相符,尤其不少文章提到了养祖母(即李鸿章侄女识修),还提到了一起出入佛门净地场景。

再就是从张充和的字上动脑筋,合肥四姐妹各有字,大姐元和伯元,二姐允和仲允,三姐兆和叔兆,充和为季充。然后是“字”加“别名”,如“季旋”,结果一下子在搜索系统里找到了《箫》、《崂山记游》、《海》、《钟声》等多篇。然后再带着这些目录按图索骥,当然有时也会有个别篇目“吃空”。

“季旋”、“真如”、“茹”、“如旋”、“充相”……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晓雾》,写的是一个女孩从江北回到江南家中过了一段时间,在回归的时候,母亲与她同乘黄包车赶往火车站,在晨间浓浓的雾色里,分明带着几许亲情离愁,母亲为她拭去额头发间的露水,也为自己拭去了泪水。车站在城北,正是苏州,张充和吃奶的时候就被养祖母从上海抱回合肥生活,间隔着回苏州家中小住,在张充和的内心里,母亲是一个纠结而复杂的称呼,她觉得很近,但分明很远。

当一篇署名为“真如”的《我们的庭院》摆在眼前时,我细读几遍,发现这正是常去“听课”的苏州九如巷张宅。

“从堂屋门前的阶台下是一条碎石子路,直通到大门前。我们嫌太简单,假使大门一开就可以看到中堂里面了,在长方院子的三分之二处,扎一道竹篱笆,篱内成正方形。篱外剩下一口井,四弟还预备在井的对面一块地上种一畦菜。

“姊姊是爱花草的,她栽两棵牡丹在阶台的两旁,她爱富丽,所以两边种牡丹,以壮观瞻。两旁开两个花畦,种各种花草。

“四弟只有十二岁,他已有志愿将来学农,读各种植物学同农科的书,他收集许多种子,这正是他实习的机会。……”

当我拿着这篇文章与周孝华奶奶在原址上察看地形时,周奶奶如数家珍地指出了具体方位,一口古井还在,周奶奶常用它烧水洗菜,张充和每次回国回家来都会亲手提上一桶水来。张充和有五个弟弟,四弟张宇和是一位农学家,曾任中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山植物园副主任,果树、花卉类著作颇丰,参与论证了众多景区的规划,成为一代名家。他所培育的香椿,曾被带到四姐充和美国家中种植,每年收获时,都会让四姐想起这位四弟,当然也会想起四弟年少时在九如巷院里为蔬菜和桃子、石榴除虫的场景。

人物可能会有巧合,但情节不会撒谎。周孝华奶奶看多了张充和的文章后,说四姐的文章一看就知道是她的,她说话的方式还是有些“乡音”的,合肥乡音,或者是“张氏乡音”。总之,在核对文章方面,我们“宁缺不错”,只要吃不准的,坚决撤下来,因此还是留下了一批美文,期待有机会再慢慢梳理、甄别。

对于张充和女史的书法和昆曲才情,因是外行,不敢妄谈。而她的文学方面,诗词的瑰丽、别致和意境也是不缺方家评论的。

木令耆(刘年玲)先生的文学造诣已不需赘述,先生多年致力整理海外华人作家文学,多有建树,她对张充和的文章有几句点评,颇具有总结意义,说其境遇为“险将遗落的珍珠”,将之与凌叔华齐比五四运动之后崛起的作家。“张充和在文字、语法上较近中国散文传统,可是她那出奇丰富的幻想形象,却是来自五四运动后的思想解放。”并说“张充和也是早期用白话文写作的散文小说家;她和(凌)叔华是当时中国现代文学的前卫作家”。

“张充和属于中国传统淑女中多才多艺的奇女子。她的幻想是如此离奇纤细,如梦幻,如神虚,如形影。她的描叙不落陈套。读她的作品,使人感到隔着一层细纱幕观戏,有那似真似假模糊雾迷的情景。本来散文便是采用意识流的技术,张充和却将她这天然的长处升华到虚无缥缈间去,给读者飘飘欲飞的感觉。她的散文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有浓厚的戏剧性,好似舞台上演戏,情折事曲。她的文字结构紧密,如一出精彩的戏曲。她是昆曲家,精通古典音律,文字作品也表现戏曲的节奏。”(木令耆编《海外华人作家散文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

木令耆先生的点评专业而中肯,虽然我对她将张充和与五四运动思潮联系在一起表示商榷,但对她就作品本身的解析表示赞同,如果木令耆能够多读一些张充和的文章,相信会有更全面和彻底的解析。张充和的文风的确有一股戏剧性,她的文章都不长,多在千余字,但都会像一出戏,有起点、伏笔、高潮、冲突和尾声,所以很好看。还有她的写法,“她的散文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杂文,都无法定性是纯粹的某一文体,比较模糊,而且看上去写法随意,但用词又很讲究,有的典故可上溯千余年,再细读又都是眼下的新事,有机地打通了古今的联系。

再一个特点是“禅意”,细读张充和的早期文章,总能获得一些小哲理,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从业也好,她都会给出一个明澈的见解,供你参考,且不拘泥于常理。这应该与张充和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养祖母识修出身大族,但身家孤零,与张充和相依为命,其一心向佛,多做善事,常带着张充和出入佛门,在张充和的作品里时常能见到类似场景,甚至结交了小尼为友。小充和衣食无忧,还有专门的私塾先生教课,但没有小伙伴的童年注定是孤独,甚至可能是孤僻的,这也练就了张充和慎独和忍受寂寞的性格。可用一个古词“静女”形容。但这样的际遇,也成就了她承接中国传统文化衣钵的天机。诚如学者余英时所说:“充和何以竟能在中国古典艺术世界中达到沈尹默先生所说的‘无所不能’的造境?这必须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谈起。她自童年时期起便走进了古典的精神世界,其中有经、史、诗、文,有书、画,也有戏曲和音乐。换句话说,她基本上是传统私塾出身,在考进北大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的教育。进入20世纪以后,只有极少数世家—所谓‘书香门第’—才能给子女提供这种古典式的训练。”(《张充和诗书画选》序言,张充和作,白谦慎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余英时先生曾读过张充和的早期作品《张大千画展一瞥》,就文章本身他以为:“充和与古典艺术精神已融化为一,无论在创作或评论中随时都会流露出来。”

“笔下流动着无限的诗思和极高的品格。……大千先生的艺术是法于古而不泥于古,有现实而不崇现实,有古人尤其是有自己。”(张充和原文)

“充和此评完全立足于中国艺术的独特系统之内,所运用的观点也都自传统中来。如‘诗思’即是说‘画中有诗’。‘品格’也是传统谈艺者所特别强调的。艺术创作的‘品格’和艺术家本人的‘品格’密切相关,这是我们在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常常碰见的一个论题;至于如何相关,则历来说法不同,这里不必深究。无论如何,这是从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上发展出来的。”余英时先生这一点评正中肯綮,张充和的早期文章总是“从‘人’出发”,她不厌传统,但也并不急于接受现实,她总是有自己的主张,例如,当别人开始接触新文学、新事物、新思潮时,她却偏安在拙政园破落一角,对着一个残碑上的几个字研读大半天。当她踏入佛堂后,人家说在心里按照左右脚进门起,数罗汉数到自己的年龄数,就是自己未来的样子。而她偏要质疑:“现在仍然有那股傻劲,向罗汉堂中找自己。却更有一股傻劲在这个世界中寻找自己。也许是自己太糊涂,也许太囫囵,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找到的自己,总不是理想的自己。”(《罗汉》)

最能体现张充和“从‘人’出发”文风的是《隔》:一个仆人的小儿子,成为充和在大族院落成长的伙伴,两小无猜,淳朴干净,忽然有一天,这孩子长大了,再回到充和家时,眼睛、鼻子、嘴巴、笑涡都还在,但不再开口说话,不再敢高声地笑,也不敢攀爬滑溜溜的大柱子,最受不了的是他还向她跪下磕头。“为什么他不再拉着我的手去后园摘黄瓜,摘扁豆?为什么他不采一大束诸葛菜的紫花来装饰我一头一身?”“你这么恭敬叫我冷,你这么胆怯叫我怕,而你又这么稳重端庄是在叫我老了。”……

记得金安平女士的《合肥四姊妹》里曾引用过这一情节,当时也说这佣人的孩子是充和的小时玩伴,或许这根本是充和的“虚晃一枪”,她笔下总是充满着真实的虚幻,让人不经意间陷入其中,久久走不出她那短短的迷局。

最后说明一点,对于张充和女史的原文,尽可能不做修改,因此个别地方可能读起来不大通畅。此次选出来的,还有个别字看不清楚,一律留出空格,确保原汁原味呈现。

2013年10月10日 一水轩

名家推荐

【周有光】—— 今天四对夫妇,顾传玠、张元和、张允和、沈从文、张兆和、傅汉思都离我而去,张充和还生活在美国。张充和受到的传统教育最多,是书法家。

【欧阳中石】—— 无论字、画、诗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她一贯保持原有的风范,格调极高。像昆曲,她唱的都是真正的、没有改动过的。

【余英时】—— 有光先生说得十分准确:“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四姐妹中我闻名最早、相识最久、相知最深的则是充和。

【许倬云】—— 她是我的长辈,九十多岁高龄,笔力依然如此劲秀!可佩!

【白先勇】—— 对张充和女士,我是敬佩的——琴曲书画,当今才女。

【董 桥】—— 充和先生送过我一幅墨宝我已然很满足了,我迷她的字迷了好多年。

【陈平原】—— 掰着指头算,依旧健在的北大中文系系友,会写字的虽不少,但如此优雅,且又如此高寿的,没有第二位。

【木令耆】—— 张充和也是早期用白话文写作的散文小说家;她和(凌)叔华是当时中国现代文学的前卫作家。

【郑培凯】—— 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追寻传统的审美境界,就是为文明悬起一盏引路的灯。

【史景迁】—— You gave me my early instructions into what the scholarly life could be, and I treasure that memory.

【金安平】—— Scholar, friend and teacher in the arts and the art of life.

编辑推荐

1. 她是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最后一位“合肥四姊妹”——如果说20世纪大历史是一幅历史画卷上的真山真水,张充和就是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她的意义就是这个纸醉金迷、纷纷扰扰、追逐欲望和名利的世界里,那一霎清阴。《小园即事:张充和雅文小集》继《曲人鸿爪:张充和曲友本事》、《古色今香:张充和题字选集》、《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之后,再次印证,我们这个时代丢失了很多从前优雅、丰富、人性的东西。

2. 中国传统文化最美好的余韵,101岁首次结集“民国青春文选”——张充和生于民国二年(1913),生性淡泊,不愿立传。她对诗文从来不会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人称“险将遗落的珍珠”,与凌叔华齐比。现在想想,百岁张充和能留下《小园即事》这几十篇美文,最应感谢的是胡适,1936年他推荐她去编辑《中央日报》副刊,才让她的文才得以点燃。

3. 从年轻时就开始退了的“退步者”,昆曲唱了一辈子——《小园即事》编注道,张充和是一位“退步者”,而且退得很早,从年轻时就开始退了,人家都忙着赶超时尚、潮流,她却不紧不慢地,甚至退回到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中去。余英时赞曰:“我必须指出,这一‘信念’今天看来似乎无可争议,但在1936年的中国却是非常不合时宜的,特别是在受过‘五四’思潮洗礼的知识界。”

精彩预览

◎ 封面图片

20世纪30年代,张家四姊妹(前左张充和,前右张允和,后左张元和,后右张兆和)与父亲张冀牖在苏州九如巷张家小院合影。(张寰和供图)

书名题字,张充和。

一、《我的幼年》(摘自1933年《乐益文艺》)

告诉我幼年生活的只有“忆”,它并且还告诉我那时的生活虽然很平淡,和别的孩子一样,但是比较现在的生活要有味得多,温暖得多;在当时并不感觉到有味或是温暖,这才是真正的有味和温暖;因为在不知不觉中的好处,是再也感觉不到的;除非在现在才这样感觉着,然而现在假使和那时同样的在不知不觉中的有味和温暖,又何尝会感觉到那时的有味和温暖呢。

四岁时,外面来的客人们问我说:“你是谁生的?”我总是答一声:“祖母。”他们总是大笑一阵,我只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心里说:“这有什么好笑?难道你们不是祖母生的,还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我一直不晓得祖母而外还有什么人?

在花园里,站在祖母面前,没有祖母的手杖高,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花名——戴在我的四条短的发辫上,因为花园里没有镜子,我只得向地上看我的影子,只见牛角似的发辫每个上面添了一朵花的影子,我欢喜得直跳跃起来。我跑到许多深草处寻找野花和奇异的草,祖母向我说:

“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快来!你乖,来!我替你比比看到我手杖那里?”我跑了去,祖母替我比一比,然后叫我拾一块碎碗来,在手杖上刻了一个痕,又向我说:“今年这样高,明年就有这样高,后年就和手杖平了。”我开心极了,一心就想长到祖母的手杖高。

书房窗外两棵梧桐树那样高,秋深了,梧桐子时而落了下来。我在读《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王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虽有此,不乐也。’先生,我要小便去。”先生允许了,我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满院的梧桐子,我拾了许多,袋袋里满了,又装些在套裤筒里,在外面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书房里去,先生给我瞒过去了。晚上总是我先睡,祖母看着佣人替我脱衣,有时也亲自动手,今天也是这样,脱到套裤时“哗喇喇”一阵响时,桐子都落下来;我心里有点着慌,怕祖母责备,那知她还笑了一声说:“生的吃不得,明天我叫他们拾些来炒熟给你吃,以后不要拾了。”啊!祖母,你那知我骗了先生呢?!

葡萄架下一张方桌,我坐在祖母怀里,手伸在几本书上,给一个戴宽边眼镜的医生在试脉,佣人拿了电报来,祖母看了电报就老泪横流了;医生去了,祖母把我的一条红花夹裤翻了过来,里子是白色的花布。祖母又把我搂在怀里,眼泪不住地流着,带着战抖音调向我说:“乖乖,你从此要做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你要好好地听我话,你……母……亲是个好媳妇,……以后,……再也没有她……她了!”我这才晓得我另外还有个母亲,但是在我晓得有母亲时,母亲已经死了,我看见祖母也哭得那么厉害,我也跟着哭了,祖母又拍着我说:“孩子,乖乖,不要哭,你不是说你是我生的吗?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你不要哭吧。”祖母又叫佣人把我抱回床上去,说:“这里有风,哭了不好,怕病才好又要被风吹坏的。”

现在我已长得比祖母的手杖要长一尺多了。祖母墓上的草,我以为一定不会有毒虫的。假使现在要有人问我:“你是谁生的?”我还要说:“祖母。”不过,我明白了还有一个,也是生我的,叫做“母亲”,因为她们都爱我的。我看见每个小孩子的母亲或祖母总是爱他们的。

我似乎时常听见祖母的声高说:

“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我的幼年》编者注】

关于张充和的出生日期有很多说法,这里我引用张家人张旭和所修家谱,张充和生日为1913年5月17日,出生地在上海。《我的幼年》发表于1933年,算是张充和成年之作,而且是很早的作品。发表的刊物为《乐益文艺》,这是张充和父亲张冀牖先生创办的乐益女中的内部校刊。从当时排版形式看,应该是一篇同题作文,但这个题目对于张充和来说别有一番情感滋味。

张充和是张家第四个女儿,从襁褓时期就过继给了叔祖母识修。这位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亲侄女,无论是家教还是自修,作为祖母都是称职的。可惜她膝下没有孩子,正好张充和的奶妈的奶水又不够,张充和的母亲陆英也同情长辈识修,于是促成了张充和返回合肥老家成长。

在合肥的张家大宅里,张充和与叔祖母相依为命,识修为她请了最好的老师,给予她最完备的亲情之爱,还时常带她回苏州家中探亲小住。但在张充和幼小的心灵中,母亲这个词是陌生的,母爱也是缺失的,但她当成了理所当然,因此才有了“我是祖母所生”的铿锵。

张充和的母亲陆英出身扬州名门,但她的生命很短暂,病逝时只有三十六岁。有人说她是因为过度操劳,也有人说是因为病毒感染,张家上下都对陆英充满敬意和怀念,因为她很干练和贤惠。陆英留给世界的,还有她生育的四个女儿、五个儿子,他们日后个个成才,有的成为大才。

母亲病逝后,张充和仍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直到不久后祖母去世,她才回到苏州家中与姐姐弟弟们团聚,按照她的说法,当时她已经十六岁了。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