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新民说 生活的故事(全6册)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著 王丽丹 姜敏 许力 任明丽 译 王志耕 校译
金蔷薇》作者长篇自传体小说,耗时17载压卷之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历史写照,巴别尔等名人群像。满溢生活触感的众生图景,动荡中深沉的俄罗斯之心!
ISBN: 9787559816542

出版时间:2019-06-01

定  价:318.00

责  编:王辰旭 田晨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文集

读者对象: 俄罗斯文学爱好者;俄国历史爱好者

上架建议: 外国文学;经典
装帧: 函盒

开本: 32

字数: 1429 (千字)

页数: 1844
纸质书购买: 天猫 当当
图书简介

本书为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自传体纪实长篇小说,共分为《遥远的年代》《动荡的青春》《未知世纪的开端》《满怀希望的时期》《投身南方》《漂泊的篇章》六卷。书中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溯回望、对创作历程的思考探索,亦有对大自然空灵淡远的诗化描绘,作者更是艺术化地书写了与之同时代的作家,诸如布尔加科夫、巴别尔、谢维里亚宁等人的生平轶事。此外还着力刻画了船夫、马车夫等普通人物群像,行文间流溢着生活的厚重感和纯美诗意。从中可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可一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沙皇俄国到苏联时期的社会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

俄罗斯作家。生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当过工人、记者等,参加过红军。1932年凭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成名。一生著有多部小说和散文作品,其中探讨文学创作的《金蔷薇》和长篇自传体小说《生活的故事》尤为著名。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图书目录

第一部 遥远的年代

父亲的死

我的祖父马克西姆?格里高利耶维奇

鲫鱼

胸膜炎

琴斯托霍瓦之行

粉红色的夹竹桃

接骨木小球儿

斯维亚托斯拉夫大街

冬景

海军准尉候补生

天堂什么样

布良斯克森林

小不点儿

林波波河的水

第一诫

椴树花

我当然还是一个小孩子

红色小灯笼

荒凉的塔夫里达

灾难

火炮专家们

伟大的悲剧演员基恩

独自走上大路

荒野巷

秋天的战斗

“活的”语言

“中学生先生”

鹰钩鼻子国王

无用功

布拉金卡河岸边的客栈

外祖母花园里的梦

“黄金拉丁语”

人文学科的教师

剧院里的枪声

拉兹古利亚伊

没有内容的短篇小说

中学毕业证书

雷电交加的夏夜

一小份毒药

第二部 动荡的青春

“此处凡人居”

前所未有的秋天

铜线

战争之外

百元大钞老头

列福尔托沃之夜

卫生员

雪中的俄罗斯

司号兵和碎纸片

喀尔巴阡山麓的雨

浑浊的桑河对岸

维普日河上的春天

大骗子

“葡萄牙”号海轮

沿着被轧坏的道路

小骑士

两千卷书

科布林镇

背叛

沼泽林中

在幸运星的庇护下

斗犬

潮湿泥泞的冬天

悲伤的忙碌

切切列夫卡郊区

可惜仅仅一天……

“大不列颠”旅馆

关于笔记和记忆

粉刷农舍的艺术

潮湿的二月

第三部 未知世纪的开端

旋涡

蓝色的火炬

记者咖啡屋

喷泉大厅

寂静地带

叛乱

莫斯科公馆史的资料

几点说明

里加—奥廖尔铁路线上的取暖车

中立地带

“我们浪荡鬼的黑特曼”

紫色光线

“我的丈夫是布尔什维克,而我是海达马克”

带镶条的深红色马裤

多层馅饼

夜半惊叫

结婚礼物

鲱林卡鱼、供水设施和微不足道的危险

最后一发榴霰弹

第四部 满怀希望的时期

奥斯塔普?本德尔的先祖

胶合板迷宫

大麦粥

封锁

错综复杂的情况

“和平起义日”

奥地利海滨浴场

甘油肥皂

劈家具

亚麻布证件

被盗的演讲稿

关于画家科斯坦季之死的假消息

“年轻人,您想要什么?”

“我向您保证会出现莫泊桑的”

“那个”男孩子

苦役般的工作

近的和远的

出于高尚目的的闹剧

缓慢的时光

“再见,我的敖德萨,光荣的卡兰金!”

十一级

塔夫里达的卫城

黑夜深处

第五部 投身南方

简短说明

对读者的致谢

烟草共和国

“传奇”一词的双重含义

一座被钉死的房子

邮车

疟疾药

阿姆特赫尔-阿赞达湖

在平坦的港口

巴统的声音和味道

“这不是妈妈”

海岸住所

战俘乌里扬斯基

灯塔看守人

快乐的旅伴

主要方向

几千发信号弹

阴沉的冬天

重物搬运工

摔跤手多夫格洛

对茶炊烟味的思念

新年之夜

最后一抹斜阳

冬天的迹象

普通的漆布

各有其事

又是一个春天

千年迷雾

这一切都是虚构!

第六部 漂泊的篇章

最后一次相见

田野上的寂静

“第四版”

夜行列车

严寒

雪帽

欢送教练舰

免费的烟草

捕鸟人

并不轻松的事业

森林猎手

铜鞋掌

泥盆纪石灰岩

“小科诺托普”

“行不通!”

一张旧地图

荷兰奶酪的包装纸

沙漠的考验

与地理有关的故事

火炮厂

火热的科尔希达

韦尔图申卡小河

要像开始时那样去生活

译后记

序言/前言/后记

不久前,我翻阅了托马斯·曼的作品集,在他关于作家劳动的一篇文章中,我读到这样一段话:

“我们觉得, 我们只是在表现自我, 只是在讲述自我, 其实, 由于同周围世界的紧密联系和本能的共性, 我们创造出某种超个性的东西……这种超个性的东西,就是我们创作中包含的最好的东西。”

这段话应当作为大多数自传体作品的卷首语。

作家在表现自我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时代。这是简明而毋庸置疑的规律。在这部书中,包括六部自传体小说:《遥远的年代》《动荡的青春》《未知世纪的开端》《满怀希望的时期》《投身南方》《漂泊的篇章》。这六部小说是由共同的主人公和时代联系起来的。这些小说写的是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年和二十世纪最初几十年的事情。

对于所有的书, 尤其是自传体的书, 都有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只有到作家能够说真话的时候,方可动笔。

就其实质而言,每位作家的创作,同时也是他的自传,只是被想象力做了某种程度的变形而已。情况几乎总是这样。

于是,六部自传体的作品就写成了。我预测以后我还要写几部这种类型的书,但是,能否实现,尚未知晓。

我想用一个久已让我惴惴不安的想法来结束这篇短小的引言。

除了所有内容都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真正的自传,我还想写第二种自传,可以称之为虚构的自传。在这部虚构的自传里,我想描写自己处在那些令人惊叹的事件和人物之中的生活,而此前这些人和事经常徒然出现在我的幻想中。

但是,无论将来我的写作计划能否实现,我此刻都希望这六部小说的读者能体会到在全部逝去的岁月中左右着我的那种情感,这就是对我们人类存在的重大意义和生活的深刻魅力的情感。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媒体评论

您是什么人呢——小说家还是诗人?大概,是诗人。

——高尔基

他懂得如何创造一种特殊的、神秘而优美的艺术氛围——我指的是在最高意义上来使用这些词汇。

——英娜·高夫

我要感谢他大师般的技巧,他的严谨、灵感,以及罕见的纯洁。这个温柔和善的人对自己却出奇地苛刻,以此捍卫作家这个崇高的称谓。

…………

假如我今天想要去读帕乌斯托夫斯基,那不是因为赶上了他的某个纪念日,而是因为他是我始终不渝的爱,是我们的爱,我们共同的骄傲。

——伊·爱伦堡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清新自然,如阳光般明媚,其中蓄满凝缩了的青春能量。这些作品神采飞扬,激动人心,没有颓唐的情绪,有的是一如既往的南方的大海带着咸味的气息以及炎热的正午时分的光芒。

——尤里·邦达列夫

他不是一个像安徒生和格林那样的童话讲述者,他是一个故事讲述者,他用他的故事减轻了善的难度,减轻了人们用新的目光看世界的难度。

——什克洛夫斯基

编辑推荐

◆这部书讲了什么故事?

拥有幸福童年的“我”在中学时期忽然遭遇了家庭变故——父亲在失业后离家病逝,母亲靠变卖家具等勉强维持生活,姐姐几乎失明,而“我”在舅舅家度过了短暂的寄养时光后,决定不做别人的拖累——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养活自己,并坚定了成为作家的梦想。

后来,“我”当过战地卫生员,见到过难民为争抢食物而踩踏孩子的残酷;做过记者,被当成密探抓住又幸运地安然无恙;两个哥哥在同一天、不同的前线战死;心爱的少女被骗入传染病肆虐的村子;在连吃饱饭都困难的冬天,“我”因将一束花分给众人而收获祝福和感动……生活的严酷和美好,“我”都经历过,并真的成了它的书写者。

◆为什么它值得推荐?

这里有俄罗斯的历史,但又与其他记录历史的书不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书中多有提及。但作者并非从宏观角度介绍事件的完整始末,而是以个人的经历为原点,书写自己所见的一角。“只有到作家能够说真话的时候,方可动笔”是作者所秉持的写作原则。

这里有俄罗斯的文学,但又不是纯粹的作家传记或文学理论。书中既有作者自己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思绪,巴别尔、布尔加科夫等作家的日常轶事,也有俄罗斯普通民众对托尔斯泰、契诃夫的情感流露。

这里有俄罗斯的人和景,且能将读者自然带入其中。虽然书中故事涉及诸多名人,但作者“最经常和最喜欢写的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你可以在书中看到俄罗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作者出生在莫斯科,成长于基辅,混迹于敖德萨的作家圈,而他的成名作又与俄罗斯中部地区密切相关。

精彩预览

最后一次相见

我坐了很长时间的车,才从梯弗里斯来到基辅。

火车是傍晚时分抵达基辅的。正是春天的大好时节,栗树花开,弗拉基米尔大教堂的圆顶闪耀着炎热的落日余晖,五光十色的克列夏季克大街热闹非凡。这让我感到妈妈和姐姐加莉娅住的小房间越发显得寒酸与空荡荡的。

自我离开基辅去敖德萨, 然后去梯弗里斯, 已两年有余。在此期间,妈妈和加莉娅都见老了,但也变得更加心平气和了。

我一有机会就给妈妈寄钱,不过还是时刻感到惴惴不安,钱太少,而且还时有中断。但妈妈从不抱怨。我深信,她的性格真的很坚韧。

“科斯季克,”她刚见我就哭了一通,胡乱地问长问短之后说道,“我和加莉娅找到了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不需要繁重的开支,也就不用发愁了。”

“是什么方式?”

“你看一下房间——就会明白的。”

我环视了一下房间。房间四壁是黄色的,像医院里一样,陈设特别简陋——两张不很结实的铁床,一个旧柜子,一张餐桌,三把晃动的椅子和一面挂镜。所有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调,仿佛蒙上了一层灰尘。其实并没有任何灰尘。陈年老旧和抹布的不断擦拭使物品蒙上了一种灰暗的色调。

“你知道吗,”加莉娅说,她朝着阳光照进来的窗口方向苦笑了一下,“知道吗,我和妈妈甚至还装修了一下。”

我还没有来得及单独问妈妈, 加莉娅的视力怎么样, 但是观察她的一举一动, 我明白了, 她已经真正失明了, 完全失明了。妈妈用眼睛向我示意加莉娅,然后急忙从旧针织上衣的袖子里抽出一条小手绢,擦眼睛。

“妈妈,”加莉娅惊恐地问道,“你怎么了?哭了吗?”

“我这是高兴,”妈妈声音颤抖着答道,“科斯季克回来了,我们大家又重新在一起,我和你不再孤单了。”

“科斯季克回来了。”加莉娅慢慢地重复道。“回来了!我的弟弟,”她不很确信地补充道,仿佛是在把我介绍给谁一样,“是的,我的弟弟!”

她沉默了一会儿。

“科斯季克,你知道吗,该把墙壁涂上什么颜色这件事我和妈妈争论了很久。然后涂上了橘黄色。是吧,漂亮吧?”

“特别漂亮,”我看着涂上廉价的黄色涂料的墙壁答道,“特别漂亮。”

“妈妈说,连阴天我们的房间都仿佛有阳光照进来。是真的吧?”

“是真的,”我回答,“这墙的颜色很鲜艳,让人心情舒畅。可你们是在哪儿买到这么好的涂料的?”

“我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加莉娅说,然后笑了笑,仍不是朝向我,而是冲着旁边的某处,“但是我感觉得到,从墙上能发出一股暖气来。”

她扶着粗糙的餐桌, 慢慢朝我走来。我站起身来, 迎着她走过去。她触摸到我的手指,用手顺着我的胳膊摸到我的肩,然后碰到我的面颊。

“哎呀,你怎么胡子拉碴的!”她说着,笑了起来,“我手指头都扎破了。我已经不做布花了。看不见了。现在,我们做编织工的女邻居让我把粗毛线缠成大线团。每个线团她付给我两卢布。”

“加莉娅缠毛线的时候,”妈妈说,“我就给她读书。现在你明白,科斯季克,我们是怎么生活了吧?”

“是的,我明白了,”我答道,尽量不流露出自己不安的情绪,“我全都明白了。”

“我们,”妈妈说,“卖掉了所有多余的东西,所有不需要的东西。”

“在日特市场卖掉的,”加莉娅补充说,“比如说,我们要茶炊有什么用呢?还有塞满了家庭照片的天鹅绒的旧相册。我们有四本相册。它们放在科兹洛夫斯卡娅太太那里保存了许多年。”

科兹洛夫斯卡娅太太是一位年老体衰、温和安详的老太太——她早就是妈妈的好朋友。

“所有的照片我都留下来了。”妈妈说道,仿佛在替自己辩解。

“妈妈真幸运。她都没有想过,谁现在会买这些相册。”

“你想想看是谁买的,”妈妈插话道,她活跃起来,甚至笑起来,“是兄弟修道院的一个修士买的。他买下了所有四本相册。他需要这些相册。你猜猜看,科斯季克,他用来干吗?”

我当然猜不出来。

“天鹅绒的封面很厚实,”妈妈解释道,“它们可以用来做很好的,简直就是精致的《圣经》封面。修士把它们卖给了乡村教堂,而我们则摆脱了无用的破烂。这样会生活得更清净。我一生都说,物品占去了我们的精力,折磨我们。它们逼着我们像临时工一样为它们服务。总之,”妈妈说道,仿佛要终止旷日持久的争论似的,“这样生活得更轻松。我们把自己的需求压缩到最低限度。”

妈妈略带自豪地说。

“那个老太太怎么样了?”我问加莉娅,“那个从你这里买花再到拜科夫墓地卖的老太太?”

“那个老太太死了。我用雏菊花给她的坟墓编了一个花环。”

“特别好的花环,”妈妈叹息道,“极其漂亮。我这就热午饭去,然后你给我们讲一下你自己的情况,好吗?你暂时在阿玛莉娅的房间里坐一会儿,或者在凉台上,在屋外坐一会儿吧。”

我拉起加莉娅的手, 穿过阿玛莉娅的房间, 来到凉台上。阿玛莉娅没在家。加莉娅走在地板上, 仿佛是在用脚触摸着河底, 蹚过浅浅的河水。

我和她坐到凉台上。凉台朝向植物园。植物园林荫道上,偶尔有无轨电车尖声叫着缓慢驶过。弗拉基米尔大教堂广场上,一块块大鹅卵石之间已经长出了高高的青草。

黄昏降临。落日余晖从一扇扇窗玻璃上反射出来,洒满了街道。

“科斯季克,”加莉娅问道,“你真的发表了几篇短篇小说?”

“你怎么知道的?”

“有一次吉尔达来我们家, 她是埃马·施穆克勒的姐姐。你记得她吧?”

“当然记得!她长得很高,身体各部分很不匀称。”

“得啦,她现在,据说可是美女。你都认不出来。是这样的,是她讲的这件事。你怎么不给我们寄过来看看?”

“我随身带来了。”

“那么你听我说,”加莉娅神秘地说,“你把它们放在妈妈的床上,枕头上,你自己什么也别对她说。你知道,现在这是她唯一的理想,她想让你成为真正的作家。不久前妈妈还说起你,说如果你哪怕能对人们做一点儿好事,那么就可以以此来赎——她就是这样说的,‘赎’——父亲所有的过错。请告诉我,你写的东西能帮助人们减少痛苦吗?你是怎么认为的?”

正门砰的响了一声。

“快藏起来,”加莉娅快速地说,“这是阿玛莉娅。瞧,她一定会吃惊的!”

我藏到栽着一棵大夹竹桃的木桶后面。阿玛莉娅走进来,站在穿衣镜前,抬起双手整理自己仍很漂亮的头发。

“我坐在您这儿,”加莉娅说道,“是因为妈妈炸肉饼。我们那里有油烟。”

阿玛莉娅微微一笑并问道:

“他在哪儿?”

“谁啊?”加莉娅惊慌地问道。

“他在哪儿?”阿玛莉娅重复道,“科斯季克。前厅挂着他的外套。”

她随即看见了我,拉着我的手,把我拖到屋子中间,搂住我的脖子,像农妇那般猛劲地大声亲吻了几下。

我按加莉娅建议的那样做了——傍晚,我把从刊登我作品的报纸上剪下来的三个短篇小说放在了妈妈的枕头上。妈妈这时正在厨房里忙碌着。

我自然有些害怕, 便偷偷逃到城里。我沿街闲逛, 却一直在猜想——妈妈是否读完了小说。我终于忍不住回家了。

为我开门的是妈妈。她双手捧起我的头,用力地亲吻我的额头。她的双眼已经哭过。

“你要是知道,”妈妈说,“我刚才读了多么优秀的作品就好了!谢谢你,科斯季克。我代表我们所有的人——父亲、兄弟、我们不幸的加莉娅感谢你。”

妈妈说不下去了。她坐到前厅的凳子上。

“给我倒点儿水。”她请求道。

我从厨房取来一杯水,递给她喝。

“这是我的儿子,”她几乎是喃喃低语,抚摸着我的双手,“我的科斯季克!”

“你说什么呢,妈妈!”我试图安慰她说,“我会留在这里,和你们在一起。”

“不需要!”妈妈坚决地说,“走自己的路。只是要留心,别忘了我们。”

她突然蜷缩成一团,痛哭起来。我搂住她,把她紧紧拥在怀里。

“如果你父亲还活着该多好,”她哽咽着说,“他要是活着该多好!他该有多幸福。他是个那么好的人,科斯季克。他是世上最好的好人。我原谅了他做的一切。你也要原谅他。你的青年时代很艰难。现在我连死都不觉得可怕了。但是你要答应,如果我死了,你要把加莉娅接到你那儿。”

我答应了她的这一请求,但后来发生的一切完全不像妈妈所期待的那样。她甚至没有看见我的第一本书面世。生活对她和加莉娅严酷而不公正。

有一年夏天,我去波季,去科尔希达,准备写一本关于亚热带地区的书。在波季,我得了一种“蓝色”斑疹伤寒,住了好长时间的医院,与死亡搏斗了很久,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妈妈因肺炎死于基辅。一周后加莉娅也死了。没有妈妈,她连几天都活不下去。她因何而死,谁也不知道,这件事也始终没有查清。

阿玛莉娅把妈妈和加莉娅并排安葬在拜科夫墓地拥挤、枯败的荒冢之间。

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们掩映于黄色荨麻之间的墓地——两座坟茔连成了一座坟丘,墓地上竖着一块弯曲的铁皮板,上面写着:“玛丽亚·格里高利耶夫娜和加林娜·格奥尔吉耶夫娜·帕乌斯托夫斯基母女。愿她们安息!”

我没有立刻辨认出这些被雨水冲刷过的题字。从铁皮板的裂缝中探出一根苍白到几乎是透明的草茎。你会奇怪而伤心地想到,这就是一切!会想到, 这根草茎竟是她们辛苦一生的唯一装饰, 它如同加莉娅那带着病容的微笑,如同从她失明的双眼中流出的沾在睫毛上的小小泪滴——那么渺小,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注意到它。

只剩下我独自一人。所有的人都死去了。母亲,她给了我生命——这生命既非枉然,也非偶然,如今她长眠于此,长眠在基辅的黏土地下,在墓地的一角,在铁道的路基旁。我坐在墓地旁,当有载重火车疾速驶过时,我感觉到大地的震动。想必妈妈在坟墓那里,一如她活着的时候一样,仍旧对我担心不已。她常盯着我的眼睛问我:

“你没隐瞒我什么吧,科斯季克?注意啊,别瞒着我。你知道,我随时准备到天涯海角去帮助你。”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