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力图通过以水为核心的民族志书写对水的文化性、社会性进行全景式的展示,通过探寻水的象征含义、有关水的民间信仰及不同时期卷入水的利用和治理中的各种社会组织等,理解汉人村落共同体意识的积淀及其不同类型共同体认同的交融与变化,通过共同体的认同变迁透视当地社会的构成和变迁。从村落的传统与现代的博弈角度来阐释当下村落社区的水利行为,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化角度,以“水利社区化”来理解农村社区的水利困境。尝试从水的角度对汉人村落社区的研究进行力所能及的补充。
本选题新颖,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理解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启发性,在人类学的水与水利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突破。
王易萍,湖南人,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其中核心6篇,分别发表在《广西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广西社会科学》等刊物上,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青年课题、广西教育厅课题各一项,院级重点项目多项,参与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导论 ›››››1
第一章 长岛村简介 ›››››43
第一节 “水都”梧州的简明史…………….43
第二节 长岛村所在区镇简介………………50
第三节 长岛村的地理人文……………52
第二章 水与长岛村的生计模式 ›››››60
第一节 从水稻到商品菜……………60
第二节 长洲鱼苗的兴衰……………67
第三节 打工经济的兴起……………76
第三章 水与村落的习俗信仰 ›››››80
第一节 村落的水文化概念图式之一:水神信仰……………81
第二节 水文化概念图式之二:水与过渡礼仪…………97
第三节 水之隐喻与节庆习俗………….101
西江流域村落社区的水与水治
第四章 水与村落的公共空间 ›››››110
第一节 河堤、码头:交通与市场…………..111
第二节 水井:作为村落公共空间的多重记忆…………114
第三节 水、水神信仰与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118
第五章 水治之一:水资源的利用 ›››››128
第一节 社区的生活用水………………128
第二节 社区的灌溉用水…………………132
第六章 水治之二:水资源的管理与水利建设 ›››››138
第一节 村落水利的机构设置……………138
第二节 水利工程的修筑与管理概况……………141
第三节 水利与政府组织…………………144
第四节 水利与民间组织…………………165
第七章 水治之三:水灾时的个人、家庭、社区与国家
›››››183
第一节 水与自然灾害…………………184
第二节 看水势:谁是权威? 年龄、经验还是媒体信息? ……………186
第三节 搬家时刻:求助的关系网络…………………188
第四节 洪水中的生活:日常生活的特殊体验………………193
第五节 水灾中的国家、社区与个人…………….196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201
附录一 ›››››211
附录二 ›››››230
参考文献 ›››››245
本书是对水灾与水利建设的研究思考,是一部关于汉族村落社区围绕水所牵涉的各种文化机制的民族志。本书以广西西江流域的一个村庄——长岛村为田野点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探寻水的象征含义、有关水的民间信仰以及不同时期卷入水的利用与治理的各种社会组织,理解汉人村落共同体意识的积淀以及共同体的交融与变化,并通过这一认同变迁透视当地社会的构成与变迁。从村落传统与现代博弈的角度来阐释当下村落社区的水利行为,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化来理解农村社区的水利困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以水为核心,围绕水的文化性、社会性,对广西西江流域逐水而居的汉人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信仰、价值追求进行全景式的展示。通过水的利用与水利行为来展示广西地区特有的宗族模式以及村落的共同体意识。这对于研究广西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具有启发性的意义,也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种突破。在我国北方地区,人类学的水利研究已形成一种热潮,而南方地区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因此,本书也是南方地区特别是广西地区人类学水利研究较早的专著。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