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广西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材。全书紧扣“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和时代发展主题,紧密联系社会、学生实际尤其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广西大学生的实际,撷取近期国内、区内、国际上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时事等社会发展态势、政策实施进行深入解读,对学生进行生动深入的形势与政策主题教育。
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
目 录
CONTENTS
国内部分
一、“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一)贯彻十八大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二)治国理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三)内在统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
(四)立足现实:努力学习领会和践行“四个全面”
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兴国之魂”
(一)支撑力量:共同理想信念是民族和国家前进的动力
(二)深厚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三)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共同的灵魂
三、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特征
(一)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理解内涵
(二)科学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理论依据
(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深化改革
四、立足发展新目标 挖掘农业新潜力
(一)现代农业亮色多:农业更强
(二)农业生产智能化:农民更富
(三)小康建设新目标:农村更美
五、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正风惩腐不松懈
(一)严抓党风廉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四风”
(二)“老虎”“苍蝇”一起打: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三)用“制度理性”管住“权力任性”: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六、“四个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一)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二)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
(三)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四)坚定不移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七、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科学合理开展宏观调控——2015 年《政府工作报
告》解读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增速放缓而不失速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调整经济结构
(三)宏观调控的动力:政府主导转换为双引擎推动
区内部分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广西法治建设
(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三)保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目 录 3
(四)推进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二、大力推进调结构促转型,加快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建立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质量
(四)突出创新驱动;深入实施质量强桂战略
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构建和谐友好的现代生态文明体系
(一)以建设生态广西为抓手
(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三)狠抓节能减排降碳;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四)打好生态环保战;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四、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构建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继续优先发展教育;增量提质百姓赞
(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为民办事蛮拼的
(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职场局势稳得多
(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后顾之忧可消除
(五)统筹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健康水平得提高
五、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动“三区统筹”协调发展
(一)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升级版
(二)加快西江经济带崛起
(三)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
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一)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
(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加大引进来走出去力度
国际部分
一、大国关系调整新态势,国际体系变革新趋势
(一)乌克兰危机升级;欧美俄激烈较量
(二)亚太区深度博弈;中美日相互适应
(三)“伊斯兰国”强势崛起;中东格局深度重组
(四)全球力量趋向平衡;国际体系重塑秩序
二、亚太互利合作深化,我国周边形势向好
(一)凝聚亚洲安全共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二)亚太各国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互联互通
(三)睦邻友好关系继续;我周边形势总体向好
三、世界经济冬去春来,经济增长变数犹存
(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复苏进程缓慢
(二)经济治理面临挑战;合作机制迎难而上
(三)增长风险多重交织;复苏(发展)道路依然曲折
四、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特色大国外交风生水起
(—)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周边外交再上层楼
(二)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新型大国关系持续推进
(三)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整体合作有声有色
(四)有效发挥主场外交作用;主场多边外交亮点纷呈
大事记
后 记
一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秀教材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