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广西平乐县历史文化丛书 平乐由来 政协平乐县委员会 编著
ISBN: 9787549568345

出版时间:2015-07-01

定  价:48.00

责  编:贾宁宁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地域文化

读者对象: 大众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188 (千字)

页数: 216
图书简介

平乐县钟灵毓秀,气象万千,青山秀水,历史悠远,古迹名胜多若繁星,自古就是游览胜地,至今仍留存许多宝贵的遗址及文物。平乐作为州府之地,曾是京官外放和重要军事屯垦移民地之一。历代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官军商旅纷至沓来,他们或从宦经商,或征战屯垦,与早期生长于斯的百越、桂国、瓯骆、壮瑶、土人等居民,融合成了今日多民族的平乐。又因各居其所,各守其源,在长期的劳作及生活过程中,繁衍了多元而灿烂的文化。在平乐的发展历史中因政治变迁、经商置业或开荒耕垦而形成的平乐古街、沙子古街、榕津古街、华山古街、郡塘古村、平乐码头等大批名胜古迹,造就了特别的老街古村文化。凡此种种,无不具有意味深长的历史价值。《平乐由来》为《平乐历史文化丛书》中的第一本,以文字与图片的形式,描述了平乐县的发展历史、名胜古迹及特色文化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平乐县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刻挖掘了其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

作者简介

该书由政协平乐县委员会编著。主编彭俊武,平乐县政协副主席。副主编陶永铭,现任平乐县政协秘书长;黄金华,平乐县广电处主任。

图书目录

【历史平乐】

“平乐”县名的来历 —— 陶彩忠  石丽梅

平乐古城 —— 陈天云

平乐府 —— 陈天云

平乐县城变迁 —— 张炳强

【名胜古迹】

千年名胜印山寺 —— 林柏松

印山亭诗话 —— 莫楚英

平乐中山公园的由来 —— 陈天云

平乐府文庙 —— 陈天云

百年同乡会馆今何在 —— 林柏松

历史遗存的老码头 —— 林柏松

平乐的“万年台” —— 莫  若

平西魁星楼 —— 陈天云

试说平乐八景 —— 尹礼忠

金子岭上观景阁 —— 陶文娟

【平乐由来】

古雅富丽的古靖观 —— 刘瑞松

神奇的出米岩 —— 雷瑗玮

桂江边上的残缺“宝塔” —— 陶彩忠  李  芳

平乐滴水庵遗风 —— 陶彩忠  蒋才文  王继芳

【古村古街】

桂江第一古镇 —— 长滩 —— 陶彩忠  李  芳

千年古村榕津 —— 石丽梅

巨龙茶江畔,沙子石板街 —— 韦  强

桂江明珠 —— 金峡瑶村 —— 陶彩忠  李  芳

郡塘村 :大唐古风隐现于此 —— 陶彩忠  李  芳

华山 :古道渐远,仍有香如故 —— 石丽梅

玄坛 :一个儒道文化盛行的古村 —— 陶彩忠  李  芳

古村旺塘轶事 —— 陶彩忠  韦  强

世事沧桑话夏城 —— 韦  强  陶彩忠

走进唐皇李世民后裔的村落 —— 韦  强  凌常兴

景当山脚话景当 —— 张冬秀

【文化探寻】

平乐陶姓人家是陶渊明后裔? —— 陶彩忠

黄氏船民的“漂流史” —— 韦  强  陶彩忠  凌常兴

古昭州农耕文化的活化石 —— “会期”文化 —— 陶彩忠  李  芳

三江汇佳景 千年蕴风流 —— 陶彩忠  石丽梅

石刻石雕中的古昭州文化 —— 陶彩忠  李  芳

中山公园 :石刻中的历史文化 —— 陶文娟

平乐童谣与乡土文化探底 —— 陶彩忠

十二生肖与平乐地名 —— 练桂华

百年平中 —— 彭敏翎

后  记

序言/前言/后记

历史曾经无比地眷顾过平乐。

这座漓江、茶江、荔江三江汇合的古城,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始建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平乐县地设置乐州,辖4县;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乐州为昭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昭州为平乐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置昭州;元大德五年(1301年),改昭州为平乐府,辖4县;清代平乐府辖10县。1949年12月12日,平乐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平乐专员公署管辖;1951年平乐专员公署从八步撤到平乐镇,辖11县;1958年7月撤平乐专员公署,平乐此后属桂林管辖至今。纵观平乐历代都统辖数县,彰显出其在桂北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重要地位。

平乐钟灵毓秀,气象万千,青山秀水蕴含风情,古迹名胜多若繁星,自古就是游览胜地。田园村廓,古榕金桂,清悠恬然自成一色;翠竹婆娑,渔歌唱晚,百里桂江如画如诗;古道驿站,亭台楼阁,突显历史沧桑韵味;石林石岩,溶洞温泉,展尽自然鬼斧神工。情以景生,景因情致,诗人李商隐、殿中丞梅挚等历代诗人政要都寄情平乐山水风土人情,留下诗词赋记两百余篇。“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来无泥滓污,去有棹歌喧。”梅挚《十爱亭》更是咏尽平乐之物华天宝。

平乐历史悠远,至今留存宝贵的遗址及文物。今茶江口和荔江口一带,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或活动的遗址;张家镇一带出土了有百越文化特征的陶器、铜器。平乐水路发达,桂江作为上接桂林、通湖南,下抵梧州、达广州的黄金水道,明清时期商贾船队来回穿梭,“两粤通衢”带动城乡发展和商贸繁荣。平乐作为州府之地,亦曾是京官外放之地和重要军事屯垦移民区之一。历代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官军商旅纷至沓来,他们或从宦经商,或征战屯垦,与早期生长于斯的百越、桂国、瓯骆、壮瑶、土人等居民,融合成了今日多民族的平乐。又因各居其所,各守其源,在长期的劳作及生活过程中,繁衍了多元而灿烂的文化。

太尉陶英、李樑,大将军李靖,巡按张九龄,诗人李商隐,吏部侍郎邹浩,殿中丞梅挚,大学士解缙,都御史韩雍,大学士蒋冕,知县楼守愚等历代名人,与平乐结下不解之缘。平乐亦多优秀儿女为官一任或立功一方,宋代光禄寺正卿陶绍宗、福建监察御史陶致完,明吏部主政唐世尧,清代通政袁景星,兵部郎中、军衡司司长廖振榘等,及至民国时期广西省长张一气,国民政府农矿部政务次长、工商部部长麦焕章等,他们或留下千古政迹,或留下隽永诗篇,构成了平乐丰富的名人文化。因历代官员心系百姓、造福乡亲,在平乐城乡建有大量的亭台楼阁、古井古泉,如金沙井、十爱亭、印山亭、鲁班石、感应泉、粤东会馆等名胜古迹,与《题昭州》《巡按自漓水南行》《龙图梅公瘴说》等诗词赋记构建了厚重的州府文化。

平乐百姓信奉各种教派,全县境内鼎盛时期建有庙、寺、祠、庵多达240座,体现了兴盛的宗教文化。平乐的过山瑶、盘瑶、民瑶、平地瑶等瑶胞,保存着完好的语言、服饰、生活礼仪等瑶族文化,《瑶族香龙舞》《盘王神武》成为多姿多彩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时南征的陶太尉、李太尉及其部下后裔居住在青龙、阳安、张家等,至今讲北方“官话”,沿袭着会期等习惯,中原文化仍然繁盛。明清时从广东、福建一带到平乐的商贾信奉妈祖文化,后代还保留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祭祀的习俗。千年桂江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亦孕育了桂江船家文化,《桂江船歌》《船家婚礼》《水上油茶》《十八酿》等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入平乐一百多年的桂剧都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同时,先人还用智慧,建造了一个个不朽传奇。作为交通纵贯、富饶之地的平乐也曾烽火连绵,故政府建造驻守的烽墩、营堡与民间避乱的堡寨达100余处,展现了独特的堡寨文化。又因政治变迁、经商置业或开荒耕垦而形成的平乐古街、沙子古街、榕津古街、华山古街、郡塘古村、平乐码头等大批名胜古迹,造就了特别的老街古村文化……凡此种种,无不具有意味深长的历史价值。

平乐,因千百年来的开放与包容,各种文化若璀璨星光,让这片拥有1919平

方千米的神奇美丽的土地,处处出彩,景景生辉。也令我们每每回顾,满怀骄傲与感动。近年来,平乐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了“让平乐亮起来,让百姓乐起来”的战略目标。平乐的有识之士,亦大力呼吁收集整理平乐历史文化,并以此推介平乐,这无疑是“亮平乐”的一层含义,也是“亮平乐”的一大举措。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此番平乐政协应民之呼,牵头出版《广西平乐县历史文化丛书》,将从“平乐由来”、“平乐食粹”、“平乐名人”等若干方面,以文字与图片的形式,记录平乐、宣传平乐。丛书的出版,既是历史对我们的文化馈赠,又是我县文化建设的一大成果。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刻挖掘其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并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为平乐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也是实力的体现。在力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我们关注平乐的历史,是为了平乐更美好的未来。希望有更多的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到发掘、研究、弘扬平乐文化的行动中来,以对历史负责的认真求实精神,续写无愧于先贤、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世的文化新篇!

编辑推荐

《平乐由来》一书,深入地整理了平乐县的历史由来、名胜古迹、古街古巷以及口头文化,将平乐这座古城的历史魅力和当代风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平乐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县城,因这本书,有了自己的传记;借这本书,向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