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待兔轩文存·说文卷 李零 著
李零的文字学,会给你不一样的历史,通透,好玩,好懂
ISBN: 9787549562633

出版时间:2015-06-01

定  价:88.00

责  编:吴晓斌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语言文字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 中国古代史 文字学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380 (千字)

页数: 428
图书简介

著名学者李零的有关古文字研究,重要的论文差不多收集于此书中了,主要分为文字考释、西周甲骨、商周铜器、东周铜器、简帛和战国文字等几个部分。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有方法论方面的阐述,有释读古文字的专业论文,也有借助古文字的研究来解读相关的历史、文化、思想,等等。

作者简介

李零

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主要著作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

《郭店楚简校读记》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

《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丧家狗——我读<论语>》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学》

《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谈》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

《中国方术正考》

《中国方术续考》

《入山与出塞》

《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

《李零自选集》

《放虎归山》

《花间一壶酒》

《何枝可依——待兔轩读书记》

《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

《待兔轩文存•读史卷》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

图书目录

【文字考释】

文字破译方法的历史思考/3

为《说“引”字》释疑/13

古文字杂识(十五则)/16

【西周甲骨】

读《周原甲骨文》/45

读周原新获甲骨/88

【商周铜器】

“车马”与“大车”(跋师同鼎)/99

重读史墙盘/106

论■公盨发现的意义/133

读杨家村出土的虞逑诸器/152

冯伯和毕姬/169

【东周铜器】

春秋秦器试探/177

读小邾国铜器的铭文/191

楚■陵君三器/204

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212

楚燕客铜量铭文补正/259

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264

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307

【简帛和战国文字】

读《楚系简帛文字编》/315

读九店楚简/349

读上博楚简《周易》/365

说清华楚简《保训》篇的“中”字/392

读清华简《保训》释文/397

视日、日书和叶书/404

序言/前言/后记

自序

我有个梦想的书屋,四面敞亮,一直在心中。真实的办公室呢,则是学校所赐,暂时借给我,地点在北大老化学楼的三层,挨着女厕所,很小。我刻了块匾,不好意思挂起来。

我说,北大有个临湖轩,我有个临厕轩。

“待兔轩”是我的斋号,命室之由见我的小书:《何枝可依》(《待兔轩读书记》的第一种,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在那本书的自序中,我讲了个故事,这里不再废话。

我是个为兴趣而读书而写作的人,书是副产品。我从没想过读多少书才算合适,也从没想过写多少书才算合适。读书写书,只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玩哪儿算哪儿,不是为了学校,不是为了教育部,更不是为了他们的钱。

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我居然写了不少东西。本来就是加速度,缓慢上升,2000年后,突然提速,和生理水平相反(我的记忆正加速流失),回头一看,吓一跳。

以前写得少,名气小,出版难,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为了单位和学术界,为了领导和老同志,为了“媳妇熬成婆”,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后来,等我终于“熬成婆”,我觉得非常失落。为了会议,为了评审,为了各种固辞再三不得已的“红白喜事”,我还是一样身不由己。我问自己,难道你就这样下去吗?

早晨,到清华散步,站在王国维的纪念碑前,我常常想,陈寅恪说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自由”不是白来的(The freedom is not free)。

我请人刻过一方印,印文是“小字白劳”。“零”的意思就是“白劳”。

“白劳”就是代价。

“白劳”的事儿是经常发生的,学界并不例外。

当年,我在考古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年龄最轻,地位最低,当过小媳妇儿。我想告诉那些比我年轻的学者,当年的我,“白劳”是命中注定。

1976年底至1978年,考古所编《新出金文分域简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基础工作就两人,90%的卡片是我做的,10%的卡片是老刘(刘新光)做的,1978年底出版的那个油印本,我俩的名字还排在前面,但书印出来,却排在后面,排在“0%”后面。

1978—1981年,考古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4年),我参加过最初的资料准备,书要一本一本对,拓片要一张一张找,除了室内整理,还要到各大博物馆拓铜器,我为此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名没有,书没有,什么都没有。老刘说,你为这书付出那么多,别人装糊涂,我知道,留个纪念吧。她把她的《集成》送给了我。

1981年,我在西高泉挖秦墓,70多座墓,就三人,老卢(卢连成)、陈平和我。1982年,我在沣西挖西周遗址,也是跟他们在一起(还有郑文兰)。最后,我和陈平调走,老卢也离开了考古所。我的一切辛苦和劳累也“雨打风吹去”。

俞伟超先生知道我的经历。他说,你的时间并没白费,所得还是胜于所失。

真是这样吗?破涕为笑吧。

我调过两回工作,早就没有归属感,经历使然,教训深刻。我已看穿看透,与其“从一而终”,不如“移情别恋”。我才不死心塌地跟谁干,特别是有如“修长城”的浩大工程和集体项目。

摧眉折腰,我不开心;呼奴使婢,也不乐意。最好的选择,还是自己领导自己。我是单枪匹马惯了,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面出击,其实只有一条枪。

杂文不谈了。学术,涉及三个界: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三古”是基础学科,我重视,我喜欢,但对我来说,这是训练,不是目的,我更关心的是问题。三代无学科,问题并不属于哪个“古”。更何况,我是现代人,我的立足点还是现代。

三十多年来,跟着问题跑,一个问题牵出另一个问题,我还涉及过很多行当,至少有五六种。研究《孙子》,涉及军事史;研究方术,涉及科技史和宗教史;研究简帛古书,涉及思想史;四出访古,涉及历史地理;研究文物,涉及考古和艺术史。虽然,这些行当,没有一行是我的“本职工作”,但不同领域的学者都还承认我。

人文学术,所有文科系,我都插过一脚。我甚至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艺术系教过书。

孙悟空语录:“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我把这两句抄下来,挂在墙上。

他是中国的自由神。

书不在多。

一个诗人写一辈子诗,最后能有一首诗被人记住就不错了。

书也是这样。

但这需要以勤补拙,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谁都只有一条命,我不比别人聪明。书都是逐渐写薄的,为了薄,先要厚,厚积才能薄发。

我是个按计划写作的人,单篇文章是为了编书,编书是想讲出点儿道理。其实,我做的一切,都只是铺垫,不管是为自己铺路,还是为他人铺路。

研究学术,我是从文献整理入手。最初,我是拿《孙子》练手。这方面的文章已收入《掖孙子业十三篇综合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后来,我迷过一段古文字,深陷于拓片而不能自拔,没有一帮老同志帮忙拔,我还拔不出来。根儿都拔掉了,剩下的只是训练。

再后来,跑国外,我是靠方术屠宰时光。最初是写散稿,然后才汇编成书。《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是这么写成的。翻译高罗佩的《中国古代房内考》,也是配合这一研究。

研究简帛,我也有个准备过程。比如写楚帛书,写郭店简,写上海简,我花费了不少时间。特别是上海简,很多精力都白费了,我很后悔。所幸,我还写了一本《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这书是为了讲课。

我在学校讲经典,也是先讲后写。比如《丧家狗——我读掖论语业》、《兵以诈立——我读掖孙子业》,还有四本一套的《我们的经典》(已经印出三本),就是从课堂而来。

历史地理,我也写过一些文章,还没编。

访古,有不少日记和照片,也要整理。

考古和艺术史,我一直在写。老文章多已收入《入山与出塞》,新文章还没编;我还写过一本《铄古铸今》。

这些都是铺垫,为了我心中的学术。

本集所收,是我的学术论文,不是全部,只是上述集子(已编或待编)以外的散稿,侧重点是文史方面。我讲历史的文章,差不多都收进去了;文字方面也选了不少(不是全部)。

十年前,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过我的论文集:《李零自选集》,就是此书的基础。现在有所删削,有所增补,有所订正,分为两册,一册读史卷,一册说文卷。

这两册书,只是过河的石头。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是圣贤,也不能不出错。过去,我说过一句大实话:“天地之间最没有常识的一件事就是认为别人没有常识。”(《花间一壶酒》,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216页)

我也曾经年轻。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老想不明白,好些年纪一大把、头衔一大堆的人怎么也会犯错误,而且是最低级的错误。他不明白的道理,其实最简单,再大的学者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误。

人为什么会犯错误?这门学问可大了去。研究错误是一门大学问,报上说,国外有这门学问,国内则未之闻也。

错误,意必固我,是人都会犯。累,会犯;忙,会犯;年轻,有精力没经验,会犯;年老,有经验没精力,也会犯。怎么都会犯。光是生理、心理、气质、性格上的原因就有一大堆。记忆力差,思维跳跃,推理过度,联想失控,也是陷阱。

错误是人类认识的一部分,而且肯定是绝大部分。黄金不可能比沙子多。

我知道,我的书,错误一定很多。我不是精密仪器。

不犯错误不是人。机器才不犯错误(要犯也是跟着它的主人犯)。

错误分两种,一种是大错误,在总体认识上犯错误;一种是小错误,在字词、标点、引文等各种细节上犯错误。前者是探索性的错误,成亦萧何,败亦萧何,不一定能以对错论功过,如果它是为大问题当“靶子”,能以自己的失误,启发别人,引起争论,引起思考,很可能是成功之母、正确他爹。后者,一般叫“硬伤”,错就是错,不容商量。这样低级的错误,当然应尽量避免,却最不容易避免。

这次编书,我只对后者做一点订正,不做大修改。认识上的纠正,写在补记中,也只限非说不可、不说就可能误导读者的地方。我对别人的错误没兴趣,自己的错误也不想十步九回头,不断找补。无论大错误还是小错误,都只是当作一种认识过程来反省和检讨。已经成为历史的东西就让它付诸东流吧。

不过,有件事,我倒有点后悔,即过去发表的论文,脚注不周密、不统一,对读者查核原文不方便。这部分是因为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过程,部分是因为我国的学术界原本就没规矩。刊物,吝惜版面,往往求简,有人甚至认为,脚注太繁是为了骗稿费。关于这方面的认识,我在《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的后记中有详细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看。

这是我的回顾与检讨,是为序。

2009年12月23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 相关图书

编辑推荐

1.李零先生积数十年之功力,贯穿三界(考古、古文字、古文献),旁涉诸多学术领域,积累精深,治学广博。

2.本书历经五六年之久,才编辑出版此书,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还是书中几百个古文字的精心造字,都是用心用力甚勤甚苦。

3.内文精选适宜的纸张,封面选用精美的布料,采取高贵的布面精装形式,给予本书不可多得的品味和气质,实为可读可藏的佳作。

精彩预览

文字破译方法的历史思考

一般对古文字研究缺乏了解的人,常常会对文字破译有各种误解。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史学界又起新旧之争,虚构了许多新旧对立。像“宏观阐释”与“考据学”的对立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们看来,文字破译是老掉牙的“传统思维”,与“宏观阐释”毫不相干(楼上楼下,不在一个层次)。前者是靠大处着眼,假设先行,而它靠的却是精雕细刻,积沙成塔。

事情是不是这样呢?我想未必是这样,或者至少说不完全是这样。

一、“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

朱德熙先生喜欢讲一句话,就是文字破译最像侦探破案。这个比喻很形象。

文字破译与侦探破案的相像之处,首先是它很重想象,有时能像福尔摩斯,凭蛛丝马迹,就把案情弄个水落石出。虽然现在有不少学者都在总结古文字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对文字的结构分析(偏旁分析),声旁啊,形旁啊,六书呀,三书呀,很重视,从中归纳出许多规律。但我们学这些东西,又用这些东西教人,常常免不了会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因为它很难解决的是“运用之妙”。

古文字学的“运用之妙”是什么?是想象。而想象总是包含了猜测的成分。以至有人老是把文字破译当作猜谜射覆、智力游戏,以为这是一个可以凭想象力“跑马”的自由领域。

1955年,中国的考古学家在安徽寿县发掘过一座蔡侯墓,在当时很轰动。这个蔡侯是谁?本来出土铭文是写明了的:他的名字叫。但这个名字很怪,谁也认不出来。没办法,大家只好猜。怎么猜呢?我们都知道,蔡国迁都寿县,只有五代就灭亡了。也就是说,大家只能在这五个蔡侯或略早的蔡侯中选择。而当时也真的就有六七种意见。实际上是把所有可能都占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303页。。这种情况在研究早期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很常见,说得好听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得不好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对于想象力的充分运用,各种假说的并存也许是一种补偿。中国话叫“平分秋色”。说实话,干我们这一行,有人希望的就是这种情况。“无头公案,死无对证”,对真正的侦探当然是不幸,但对侦探小说的作者反而是好事。因为他正好可以借此编各种“推理小说”,调动读者的想象。在这方面,我们碰到的情况与宏观阐释并没有两样。大家一样是“大处着眼,假设先行”。但问题是你怎么证明你的想法呢?在有些人看来,证明并不是去发现事实,而只是为自己的假设铺设逻辑轨道,中国话叫“自圆其说”。他们觉得空白越多,自由度才越大。所以还专挑年代早、线索少的字来考。讲战国秦汉还小心一点,越往前胆子越大,甚至以为文字破译要比其他领域更多想象余地《金文编》王国维序强调“阙疑”,但郭沫若不以为然,讥为“懒汉思想”。其实这个词可做正反两面理解。从肯定的方面讲,它是一种必要的慎重。西方法律讲究“无罪推定”,即在正式判决前,先要假定被告无罪。中国古代治学讲究“阙疑”,也是害怕冤枉古人。考证古文字虽非“人命关天”,但也不能乱造“冤假错案”。。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我看情况正好相反。因为文字破译要回答的是简单事实,就像拿破仑死于哪一年,这个问题是不可以争论的。它的答案只有一个,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比起各种复杂的阐释系统,反而最少选择余地。虽然在线索不明的情况下,想象总是不可避免,但这和文字破译的答案是两回事。文字破译的答案也许我们不知道,就像“历史真相”,可能永远是个谜,但这正像你的童年经历,即使回首如梦,什么也记不清,但不能随意编造。破译文字胡猜乱蒙,最大克星是地下出土的新材料。中国有句老话,叫“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地下发现一出来,很多猜测都要扫地出门,这是件很不客气的事情。比如上面这桩公案,真相大白是在20多年以后。真相一出来,众说并存的局面就被打破,剩下的其实还是一个答案。

下面我就来讲讲这个答案。

这个答案是“申”字。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一)70年代,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编钟,铭文提到各国钟律。这些国名中恰恰就有这个字。当时裘锡圭先生参加整理,马上就想到以前碰到过这个字。虽然这个字的出现,在辞例上也是孤立的,但是它却把认识范围一下子缩小了许多。因为现在情况与以前已有很大不同,以前大家的猜测哪个是对的,现在必须符合新的条件,即它必须是东周时期常见的一个国名,而且这个国名又可排除在铭文所见的其他国名之外。在这种线索的启发下,裘先生猜测,它很可能是申国的申字。也就是说,上述各说,只有陈梦家先生的蔡昭侯(名“申”)说是对的。

(二)这个猜测是不是对,还要拿出结构分析的理由。过去在西周金文中有个字。这个字常见于册命金文。古代实行世官制,父死子继,在手续上要经过重新任命。遇到这种场合,铭文常常会说:从前先王曾命你的祖考如何如何,现在我又“乃命”如何如何。前人曾把这个字释为,以为是形旁,与糸相通;是声旁,与重同从东得声,辞义是继续的意思。但裘先生在提出上述猜测时,产生了另一个思路。他认为上述难字与这个字是同一个字,但并非从东得声,而是从田得声。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第一,古代的陈齐,汉代人叫田齐,陈与田古音相近;第二,陈字虽然从东,但并非从东得声,其古文写法是作,说明与申读音相近;第三,古人讲重复旧的命令恰恰是用“申”字(即“三令五申”之“申”)。这也就是说,“申”字的古体是从田声(《金文编》2204的“”字与2113的“”字是同一个字),严格讲是假“绅”字为之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78年第3期;《笔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徐青松发言,《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期;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释文说明》,《音乐研究》1981年第1期。。

(三)过去,裘先生提出他的新解,很多人不相信。但古代的申国在河南南阳。80年代,南阳地区先后出土了申公彭宇瑚和南申伯太宰的铜器。铭文“申公”是楚灭申之后所设的县公,见于《左传》;“南申”则是周宣王所迁封,见于《诗•大雅•嵩高》。这些铜器铭文中的“申”字就是写成“”。它们证明,裘先生的说法是可以视为定论的。

这个例子在文字破译中很典型。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叫成功的破译。我认为,一个成功的破译,无论多么巧妙,总还要靠一定的线索。说得不好听,就是还要靠一点“老天保佑”。因为没有线索,你的想象也就无所附丽;没有线索,你的猜测也就无法证实。这种线索有时也许并不能直接逼近答案,但它可以缩小问题的范围,使你不至于面对无数可能,好像大海捞针一样。这样的价值也是很大的。

二、几点反“常识”的经验之谈

在实际破译过程中,经验常常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想选几个实际的例子,对破译方法做一点描述。

(一)越是看着相像,可能反而越不是这个字。

辨识古文字,入手处总是形体线索。一般人认为,破译文字,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它与哪个字相像。但这个方法失败的可能也很大。过去中国唱戏的有个对联,上联是“是我非我,我是我,我又非我”,下联是“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这是讲演技的乱真。古人留下文字,虽然并未使出什么“障眼法”,故意要难为我们,但这里面疑似之间,扑朔迷离的情况确实很多。一个字和另一个字也许只有一点点不同,你可能会忽略它,或宁愿迁就自己的想象,不肯去承认它,但这一点点不同往往就是至关重要的。你越是看着它像这个字,它往往越不是这个字。正合得上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如:

(1)(廴、引)〔毛公鼎〕(弘)〔史墙盘“宖”字所从〕于豪亮《说“引”字》,《考古》1977年第5期。李零《为〈说“引”字〉释疑》,《古文字论集》(一),《考古与文物丛刊》第2号。

(2)(豊)〔朱家集楚器〕(铸)〔朱家集楚器〕李零《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古文字研究》第19辑。

(3)(愆)〔朱家集楚器〕(盥)〔蔡侯申缶〕李零《释“利津”和战国人名中的与字》,《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这三组例子,左边一字过去都被误释为右边一字,新版《金文编》甚至把(2)(3)的左右两字按误释同时收入。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这种形近误释之所以值得警惕,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古文字中凡与小篆比较变化不大的字,前人多已认出;二是古文字的讹变往往变化莫测,特别是战国文字,有些讹变简直莫名其妙。例如曲作,与匕难以分辨李零《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古文字研究》第8辑。;冶作,与侃极为相似。现在北京有些商店把“罐头”写成“缶头”,你要单把“缶”字挑出来,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它是读为“罐”。战国文字怪起来,有时就很接近这种程度。

对于防止形近误释,反证很重要。一个字的破译有时不仅要证明它是什么字,还要证明它不是什么字。像上面的右边一字就都是反证。

(二)线索不够,最忌“空白想象”。

对文字破译,想象很重要。但想象的掌握很难,常常会“溢出”事实的边缘。对有些事,你铆足了劲去干,就一定会有好处,但想象可不一定。我在前面讲过,文字破译的答案很窄,角度一偏,就会落空。而人脑有个规律,它在空白的地方一定要想象,而且一旦想开来,就很难停止,会弥漫扩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你原来没这个想法还好,有了就很难去掉。它会引导你,让你越想越像,一条道走到黑,结果当然是南辕北辙。

例如我们都知道,文字破译经常使用缺文。古人语短,只要缺文有四、五个字,你就很难补出来。过去楚帛书用普通摄影机拍照片,有不少字看不清,各家进行补释,花了很多心血,但我们拿红外线照片一核对,却几乎都是错的。它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空白想象”命中率太低。

以前,李学勤先生常说,古文字难认,难起来就是你做梦也梦不见。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确实是经验之谈。现在搞古文字,有些人好做“绝膑之举”(北京话叫“撅着自己”),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妨碍思维的正确导向。文字破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认识古文字,说实话,还是因为它有一条始终未断的线索。20世纪初,甲骨文一发现,很快人们就能把它认出,原因还是因为前面有宋人对金文的研究做基础,而宋人对金文的研究又是托福于汉代的小学和古文之学。线索一直可以通到先秦。

中国的古文字,纵有几千年,横有六七门,线索的搜寻范围很大。有些很早的字是靠很晚的字认出来。像商代甲骨文中的“引”字,西周金文中的“叕”字(),线索是在秦汉简帛文书中。现在的古文字学,从线索的角度讲,是个逆溯比较体系。前人识字,在没有大量的出土材料发现之前,主要是靠两条线索,一条是籀文—小篆—隶书系统的线索(来源于秦汉小学的识字课本),一条是六国古文系统的线索(来源于汉代古文经本的解读)。前者是西周文字的近亲(周秦地土相袭,文化相承),沿袭性较强,不像后者的变易度那么大。大家比较重视的主要是前一条线索,而比较忽略后一条线索。所以直到今天,大家仍有一个印象,就是西周文字比起战国文字反而好认。这里好认不好认,关键还在于线索。

(三)结构分析往往是“事后诸葛亮”。

结构分析是破译文字的重要方法。老一代的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是聪明绝顶。他喜欢讲,你们认字都是“手工操作”,效率不高,我是“机械化生产”,一认就是一大批。他说的“一认一大批”,当然与他博闻强记、左右逢源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说他有一个法宝,就是偏旁分析。偏旁分析,从来源讲,还是出自许慎“六书”。但现在的古文字学家见到的材料要远远超过许慎,对各时期的文字特点有不少新认识,又受到现代语言学的影响,所以有各种新的偏旁系联方法(如唐兰、岛邦男)和“三书”说(如唐兰、陈梦家)的提出。这一方法当然很重要,可是它也不是万能的。它往往要以一定的解读线索为前提,并且要由一定的解读线索来检验,特别是离不开文字材料的辞例和语境(context)。

现在在中国,研究一般文字学的和研究铭刻学的,中间分野越来越大。搞铭刻学的,识字都不是孤立的,要附属于解读,认字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去认。而搞一般文字学的不是这样,往往一上手就是各种文字编,甚至根本不管古文字,只在许学的范围里兜圈子。我记得唐先生有一次讲过,他说干我们这一行的人是被“章(太炎)、黄(侃)之学”革出教门。现在在中国,搞《说文》、《广韵》的人多集中在中文系,而搞甲骨、金文的则与考古、历史关系更深,的确是两个路子。但前者虽然推崇许慎,许慎《说文》的背景却是汉代的古文之学。我在一篇文章中讲过,西汉小学本来是不讲古文的,学的都是秦系统的识字课本。东汉以来小学开始讲古文,这是来源于古文经本的解读。《说文》与当时研究古今字(今古文对比)的书有关,而“古今字”的研究正是从古文经本的解读总结出来的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九州学刊》第3卷第1期。。

在解读过程中,字体的比较和辞例的研究往往要先于结构分析。这点古代和今天是一样的。特别是辞例,对破译的导向影响尤大。古文字中有许多字,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知怎样分析它,或者说不明白它与后来的字体在结构上有什么联系,但它是个什么字仍然可以确定。这里关键就是辞例把它卡住了。例如西周金文中的(就)字,过去有人把它读为京,后来陕西长安县出土了史惠鼎,上面也有这个字,辞例与《诗•周颂•敬之》中的“日就月将”相同,才知道它是个“就”字陈颖《长安县出土的两件青铜器》,《文博》1985年第3期。李学勤《史惠鼎与史学渊源》,《文博》1985年第6期。。还有古文字中的贵字(馈字从之),它的写法是,过去一直不认识,后来我从鸟书带钩中发现“不择贵贱”这样的辞例,“贵”字正是这样写,才明白这是“贵”字李零《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但这两个字到底应当怎样分析,还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四)越是曲折的解释往往越不可信。

在老一代的古文字学家当中,于省吾先生也是一位识字能手。他有个讲法,说古文字的答案近在眼前,只不过中间隔着张纸,一捅就破。我在考释文字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体会,即古文字的答案一经说破,都相当简单,根本用不着什么复杂的解释。相反,如果你的解释越是曲曲折折,假设套着假设,那我们就有一个直觉,这恐怕是靠不住的。

现在搞破译文字搞弯弯绕,最常见的是滥用通假。通假对于破译文字当然很重要。比如马王堆帛书和银雀山汉简,不经破读,就很难理解。但这一方法的“自由度”也是有限的。第一,它要受古音学规律的限制,古代通假,读音相近(韵纽均相近)是一层,比较宽;声旁相同(或同从某字得声)是另一层,比较窄。窄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第二,它还要受书写习惯的限制,有时并不是说读音相近就一定可以落实(音近只是一种可能),各时期的文字有各时期的特点,需要通过较多的实例去总结。有人不但不管第二层,就连第一层的规定也不遵守,仅凭想当然的“一声之转”曲成其说,这除了满足自己的想象,一点用也没有。

古文字的通假规律应该通过较多的实例去总结。过去,朱骏声按“右文说”分韵分声旁排列文字,探讨通假与词义的关系,主要是靠古书中的实例。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也是如此。这种工作当然很有益,但不足是没有吸收古文字中的大量实例。古文字不仅可以提供新材料,还可纠正我们对通假规律认识的许多不足。

三、文字破译的虚实:“漫无是非”与“铁板钉钉”

现在,置身于古文字学界,人们常常会被一种“漫无是非”的气氛所包围。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漫无是非”呢?我想有几个原因:

(一)在古文字的认识上,“今之所知”与“古之所存”差距太大,有些线索可能永远看不见,有些线索则藏头露尾,让你看不清。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划一道界线,但实际上却很难掌握。例如现在的很多文字编,正编中的字其实并不可识,而附录中的字反而早就被人认出。

(二)在古文字的研究上,研究者的意见过于分歧。“小萝卜头”不用说,即使是大家,意见也难得统一。比如孙海波先生编了《甲骨文编》,容庚先生编了《金文编》,这些都是很有名的工具书,但让唐兰先生说起来,认对的还不到一半。唐先生水准高,看不上眼的东西自然很多。但他的意见是不是大家都能接受呢?也并不是,文字破译是冒险事业,犯错误的机会到处都是。在这个领域里没有“常胜将军”,即使大家也会犯错误,而且错起来照样是一塌糊涂(不可能说是什么“高明”的错误)。

(三)中国的古文字学界有手工业习气,几乎人人都搞“闭门造车”,信息不灵,缺乏及时的评价,前人做了什么,后人做了什么,别人做了什么,自己做了什么,很多“已识”和“未识”常常是一笔糊涂账。古文字学界的人都爱争“发明权”,但又没有“发明记录”,常常搞“重复制造”,不但今人与古人“撞车”,而且今人与今人也“撞车”。比如西周金文中“履田”(踏勘田界)的“履”字,过去见于大簋、散氏盘,吴式芬、章太炎已经认出,大家不注意。等到五祀卫鼎、九祀卫鼎出来,唐兰先生重新认出这个字,大家还以为是新发明吴式芬《捃古录金文》卷三之二;章太炎《论散氏盘铭二札》,《国学丛刊》第1卷第1期。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文物》1978年第3期。。现在这个字出现已经很多,除上述各器,还有倗生簋和师永盂,也都有人写过文章。可是新版《金文编》却把散氏盘的“履”字收在“眉”字下,大簋、师永盂和倗生簋的“履”字列为不识字,根本没有“履”字这一条。

但是尽管有以上这些情况,我还是认为文字破译并非“漫无是非”。它里面不但有许多东西可以做一定程度的落实,而且还包括了一些铁板钉钉的东西。因为第一,文字破译是否成功,毕竟还有不少标准可以判断,如字体线索的依据、辞例线索的依据、结构线索的依据。只要这些条件都具备,像上面讲的“申”字,就可以叫“铁板钉钉”。第二,判断文字破译是否成功,最好的办法是“读”,即把破译结果回输到有关材料中,看是否读得通,经得起重复和反证。现在的古文字研究,要想达到像“读”马王堆帛书和银雀山汉简那样一个水平还很不容易,但其各个分支都有一定的“可读性”,这里面肯定已包含了许多“铁板钉钉”的东西,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加以认真总结罢了。

对文字破译的结果加以落实,现存的各种工具书还做得很不够。过去,容庚先生曾对宋代的金文研究做过总结,但对宋人识字的得失却未能详加论列。宋代以下,情况就更别提了。近代的古文字学(罗王之学),其实是个年轻学科,年头只有80年,传人只有四代。唐兰、容庚、郭沫若、董作宾、于省吾可以算是第一代,陈梦家、胡厚宣、张政烺可以算是第二代,李学勤、裘锡圭是第三代,下面的一批人是第四代。但就是这么一些人的研究,现在都是一笔糊涂账,学科内部没有一个自我估计。

所以,我很希望有人能写出一部古文字学的“发明史”出来。

四、不是结论的结论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中国的文字破译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我想,这个印象在许多方面都与一般的宏观阐释息息相通,如逆溯比较、假设先行,还有证伪方式,等等。如果说它们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我看倒是在这样一点,即它比一般宏观阐释往往需要更多的想象,但也受到更多的限制。

文字破译是“小道”,宏观阐释是“大道”。“小道”固应兼容于“大道”,但“大道”是不是也可以从“小道”受到一点启发呢?

1989年11月2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演讲

原载《学人》第4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453—464页。

补记:现在看来,我对“猜测”和“犯错误”在破译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有点估计不足。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