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八桂学人文库 审美体验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ISBN: 9787549570904

出版时间:2015-12-01

定  价:38.00

作  者:杨进红 著

责  编:黄蕊
所属板块: 高教出版

读者对象: 大众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290 (千字)

页数: 268
图书简介

《审美体验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观点新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探讨了审美体验如何活跃在阅读教学内部。具体内容从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从本体论角度对审美体验的内涵、特征及审美文本的特殊性、体验的必要性予以阐释;第二层次,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揭示阅读教学过程是基于体验的视域融合和有效对话的过程;第三层次,从实践角度来看阅读教学课堂形式的特点,通过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呈现和经典课例的研究,明确审美体验在阅读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从学习者角度来看阅读实践活动的特征,探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与个体意义建构之间的关联。

作者简介

杨进红,男,苗族,广西资源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获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语文学科教学论等领域研究。2008年以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8项;在《教育发展研究》《当代教育科学》《中国教育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及参编专著、教材多部。

图书目录

1导论

18第一章 阅读教学的本体思考:阅读是什么?

20第一节 体验:读者与文本的联通

22第二节 唤醒精神世界:阅读教学与审美体验

34第三节 审美教育:误读的审美体验与阅读教学的美学实践

41第二章 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审美体验的视域

42第一节 理论基础:理解—体验—审美

49第二节 范式特征:主体性—体验性—创造性

59第三章 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从体验到审美意义的生成

59第一节 文本的审美体验特性

70第二节 文本的意义世界

78第四章 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以审美体验为中心的多重互动

78第一节 主体间性: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审美互动

91第二节 原初体验:阅读教学内容的生长点

99第三节 视域融合:基于体验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113第四节 符号解码:由个体经验到审美能力

125第五节 审美语境:审美体验视域之界

138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审美视域下的文本解读形态

138第一节 审美视域下的文本分析路径

156第二节 多元解读及其边界探讨

167第三节 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

185第六章 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审美视域的融合

185第一节 审美体验阅读教学课堂特点

196第二节 审美体验阅读课教学设计

209第三节 审美体验阅读课教学组织和过程

219第四节 审美体验阅读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229附录 一个行动研究课例:探求审美体验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意义

249结语

251参考文献

259后记

序言/前言/后记

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心和难点,也是语文教学质疑和非议最多的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提出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之弊,这实际上批评的就是阅读教学低效、低质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进行实验和改革,特别是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在不断拓展和更新,如语文学科性质观、阅读教学目标观、阅读教学内容观、阅读教学师生观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态势。虽然一线语文教师更关注的是阅读课堂实践,但任何教育实践都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基础或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课堂变革与阅读教学理论的创新是不能分割的,阅读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更新会深深影响阅读教学实践。基于这样的实践和理论背景,本书作者对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所作的有关探讨,对促进阅读教学实践变革和理论创新是有帮助的。

对于阅读教学,不能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现代阅读教学应该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阅读观上?”这就要回答:“阅读是什么?”“阅读教学是什么?”阅读是什么?考察传统的阅读理论,“阅读”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认知过程来认识的,即阅读以获取知识为目的。基于对阅读这样的认识,传统阅读教学的焦点更多的是关注文本信息,即学生的阅读活动就是去寻找文本“说了什么”。以知识的客观性作为认识论基础,这样的阅读教学指向的是认识的客体对象,这一点从传递知识的角度来说有其积极作用和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长期定位在“双基”上,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我们也看到了知识本位阅读观所带来的局限性,即阅读教学过程在不同程度上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建构性。语文新课标的一大变化,就是语文课程目标提出了“三维”目标,即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落实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无论是一线语文教师还是语文研究者,都应该突破传统的“知识传递”视域,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更为宽广的视角去拓展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空间。

本书作者借鉴、吸纳了现代阅读理论的贡献,从现代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等角度去认识“阅读”的内涵。现代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把阅读当作一个“理解”的过程,阅读活动就成为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理解”不仅是一种思维理论,还成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现代教育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学生建构意义、提升自我的过程。阅读教学与现代阅读理论的对接,对阅读教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和意义。不管是“理解”还是“建构”,彰显的都是个体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就在于个体通过参与体验的方式进入语言的意义世界。这样,阅读教学中审美体验的出场,师生、文本间的对话和交流就离不开“理解、体验、建构”这些核心概念,这也成为本书作者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的切入口。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书作者想要求证的是:阅读活动过程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的一种自我确证和发现,是个体以体验参与的方式进入文本的意义世界,阅读教学是以个体的审美体验为基础的有效对话,阅读教学课堂实践则通过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来彰显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基于这样的思路,本书作者探讨了如下几个重要的问题:其一,思考“阅读是什么”。作者借助现代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的启示,揭示读者与文本依靠体验形成审美通道,在此基础上的阅读教学则是依靠审美体验来唤醒主体的精神世界。其二,探讨审美体验进入当代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视野中,其理论基础与现代文论的转型密切相关。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视角,接受美学对读者“体验”的关注以及语言哲学的审美视域,使得审美体验阅读教学带上明显的主体性、体验性和审美性等范式特征。其三,分析文本世界的审美体验特性和意义重建的召唤性特征,阐明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活动是以体验的形式追求审美意义的生成,并从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审美价值等角度探讨文本的分析路径。其四,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揭示阅读教学过程是基于体验的视域融合和有效对话的过程,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各自的审美体验和理解视域,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如何在各自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意义分享,是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其五,从实践角度来探讨审美体验阅读教学课堂形式的特点。通过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呈现和经典课例的剖析,明确审美体验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观照阅读审美体验活动的特征,明确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个体的意义建构和审美实践。

本书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探讨了审美体验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阐明阅读教学是智能、情感和精神的“三位一体”活动。当然,阅读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阅读教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探索、实践的过程,本书的一些观点和内容也有可商榷之处。比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问题,审美体验能力的实践操作性问题,审美体验与非文学作品的关系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期待作者今后能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张武升

2015年6月20日

编辑推荐

与以往多以实践类、课例分析类为主,以审美阅读教学为核心内容的著作相比,《审美体验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是直接以“审美体验”+“阅读教学”为核心词的语文教育教学类专著,且含有丰富的课例,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