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山歌调声的历史文化价值探究——基于文化哲学视角》立足于马克思文化哲学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生存的基本观照,通过实地调研和文本分析,对海南儋州山歌调声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儋州山歌调声的历史起源、演唱形式、基本特征、发展因素、艺术价值和生存境遇;从素朴表达中的精致思想、个体诉求中的文化自觉、文化世界中的完整人格、文明冲突中的身心和谐、个性存在中的情爱相融、整体生存中的天人合一、文化对话中的世界意义、传统与现代中的文化创新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儋州山歌调声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形式和当地人生存方式的文化意蕴;并进一步探究了在全球化语境下儋州山歌调声作为个性文化的发展、在普遍文化价值形成中山歌调声之文化个性的培育以及在文明紧张境况下山歌调声所蕴涵的人之生存方式的发掘,以期促进儋州山歌调声的创新发展。
杜明娥(1964-),女,辽宁丹东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博士点学科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责任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
杨英姿(1969-),女,湖南常德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海南师范大学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伦理学、生态哲学、文化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伦理学研究》《学习与探索》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作为副主编参编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教材1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数项。
赵光辉(1980-),男,山东诸城人。法学硕士。现为海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
引言探究的缘起:关于文化与生存的追问 /1
第一章文化哲学的基本观照 /3
一、文化哲学与人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生存 /3
(一)何谓文化哲学? /3
(二)文化哲学何为? /14
二、马克思文化哲学观及其当代主题 /18
(一)马克思文化哲学的逻辑起点与基本主题 /18
(二)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实践观点与历史原则 /23
(三)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历史理论与现实原则 /27
(四)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全球视野与当代主题 /34
第二章儋州山歌调声的基本内容 /41
一、儋州山歌:儋州山歌不亚于唐诗 /41
(一)儋州山歌的形成与发展 /42
(二)儋州山歌的平仄与韵律 /44
(三)儋州山歌的类型与演唱 /46
(四)儋州山歌的格式与修辞 /55
二、儋州调声:南国乐坛的一朵奇葩 /59
(一)众说纷纭:儋州调声的溯源学说 /59
(二)歌舞对垒:儋州调声的演唱形式 /66
(三)五位一体:儋州调声的基本特征 /71
(四)性俗遗风:不可回避的发展因素 /77
三、逻辑共生:山歌调声的耦合关系 /86
(一)调声之中内含山歌 /86
(二)山歌是调声的关键 /87
四、当代思考:山歌调声的艺术价值 /88
(一)价值哲学的历史回顾 /88
(二)艺术价值的本质追问 /90
(三)艺术价值的当代思考 /91
(四)山歌调声的当代价值 /92
五、文化分析:山歌调声的生存境遇 /94
(一)文化共生理论:山歌调声失去存在的共生基础 /95
(二)文化生态理论:山歌调声文化生态系统的缺失 /98
第三章儋州山歌调声的文化意蕴 /114
一、素朴表达中的精致思想 /115
二、个体诉求中的文化自觉 /118
三、文化世界中的完整人格 /123
四、文明冲突中的身心和谐 /125
五、个性存在中的情爱相融 /127
六、整体生存中的天人合一 /130
七、文化对话中的世界意义 /132
八、传统与现代中的文化创新 /136
第四章儋州山歌调声的发展理路 /146
一、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个性文化之山歌调声的发展 /147
(一)全球化时代人类危机的文化表现 /147
(二)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的现实困境 /150
(三)全球化时代个性文化的生存自觉 /153
(四)个性文化之儋州山歌调声的发展 /156
二、普遍文化价值形成中山歌调声之文化个性的培育 /162
(一)普遍文化价值:文化的理想维度 /162
(二)民族文化个性:文化的现实维度 /165
(三)文化个性培育:山歌调声的生存维度 /167
三、文明紧张境况下山歌调声所蕴涵的人之生存方式的发掘 /169
(一)生存方式的哲学界定 /170
(二)文化模式的生存意义 /173
(三)山歌调声的意义发掘 /174
结语追问的继续:没有结束的探究 /177
附录一两赴儋州识调声:走近山歌调声(一) /179
附录二白马井的那片“海”:走近山歌调声(二) /184
附录三海头“洋”:走近山歌调声(三) /192
参考文献 /200
后记 /206
《海南儋州山歌调声的历史文化价值探究——基于文化哲学视角》以文化哲学视角观照山歌调声文化形式,透视山歌调声背后蕴含的人的生存本质,关注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在全球化视野、现代性语境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境况下,探求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