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后形而上学美学 赵周宽 著
对美学“隐秘史”的探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为现代学科中的“怪胎”的美学。
ISBN: 9787549581337

出版时间:2016-05-01

定  价:128.00

责  编:陈红妮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哲学

读者对象: 美学研究者

上架建议: 哲学类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字数: 405 (千字)

页数: 604
图书简介

本著在西方思想的核心领域--形而上学的内在发展逻辑中探寻美学学科的本质性起源,具有“学科考古”和思想探源的意义。作者将美学得以萌生的理论关节点定位在形而上学向后形而上学的思想转变中,在这两者的弹性对峙中,为美学的产生搭建起富有张力的思想舞台。本著对美学的批判性本质特征与形而上学之既钳制思想又激活思想的深层辩证性这两者同时做出映照式阐发,从而一方面,为美学学科建构起思辨性的骨骼;另一方面,在美学这门诉诸感性愉悦的现代性学科中,为西方思想的自反性赋彩塑形。尼采和海德格尔各自形而上学立场中的矛盾性,在本著中被置于形而上学自我建构与自我反对的辩证旋涡中,以思想样本的方式凸显了美学学科的悖论性。西方近现代其他重要思想家(鲍姆伽登、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阿多诺、维尔默、韦尔施等)围绕形而上学问题展开的理论辩难,也在本著中得到概要性展现。

作者简介

赵周宽,男,1971年生,陕西扶风人,1990至1997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先后获学士学位(1994)和硕士学位(1997),201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博士后,现供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主要研究兴趣涉及美学原理、身体哲学、比较哲学、比较宗教学、文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参与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思想战线》、《学术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图书目录

思想激变中的美学(代自序)

一 后现代性的裂解 / 0 01

二 利奥塔与思想的“重写” / 0 03

三 韦尔施与现代性诊断 / 0 04

四 “俄狄浦斯现代性” / 0 05

五 思之终点与开端 / 0 06

六 形而上学与思想 / 0 08

七 形而上学问题的现代性背景 / 0 09

八 美学—现代性 / 0 11

绪 论

一 什么是问题? / 0 14

二 作为现代性科学的美学的问题 / 0 16

三 中国当代美学与问题 / 0 27

四 美学与后形而上学 / 0 34

五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 0 37

六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 38

第一章 后形而上学论域勾勒

第一节 谁需要美学

一 美学的提问方式 / 063

二 需要结构分析 / 066

三 美学与形而上学的先天缺失 / 068

第二节 美学与形而上学的等级制度

一 形而上学等级制的僵局 / 070

二 作为“静力学”的美学 / 073

三 审美超越 / 075

第三节 美学的辩证言说与科学体系的建构

一 感性辩证法 / 077

二 垂直模式与水平模式 / 084

三 美学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 092

第四节 后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

一 后形而上学的“后” / 098

二 形而上学之“内”与“外” / 103

三 形而上学与思想 / 112

四 一元论与思想的(不)可能性 / 117

第五节 现代世界的重建与美学

一 分化的现时代 / 123

二 美学与整一世界建构 / 129

三 美学在现代语境中的理论增殖 / 139

第六节 后形而上学美学的基本论题

一 作为学科形态后形而上学的美学 / 151

二 感性真实性的重新赢获 / 154

三 确定性模式的革新 / 156

第七节 形而上学与历史

一 形而上学有历史吗? / 159

二 形而上学历史性的动力结构 / 168

三 形而上学历史的叙述法 / 176

第二章 尼 采

引言 尼采阐释中的思想角力 / 193

第一节 尼采与疾病:或,作为文化医生的哲学家尼采

一 尼采的肉身之病与西方思想的观念之病 / 196

二 苏格拉底病例 / 200

三 瓦格纳病例 / 204

四 双面尼采:病人和医生 / 212

第二节 生命与道德:或,尼采的阿里阿德涅线团

一 道德毒化简史 / 219

二 轻松快乐的“非道德论者”尼采 / 223

三 为了生命而“真诚地说谎” / 228

第三节 显白与隐微:或,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的尼采

一 作为“主体性”的权力意志 / 232

二 显与隐: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 / 241

三 生命底色的展露 / 250

第四节 回旋舞曲:或,尼采与形而上学的周旋

一 复数的形而上学 / 255

二 尼采与不同形而上学的周旋 / 259

三 处于形而上学“边缘”的“生命形而上学” / 264

四 “生命”和“理论”:生命形而上学结构分析 / 268

第五节 现代性舞池中的“另一支舞曲”:或,美学作为快乐的科学

一 生命主题的呈示 / 273

二 生命美学爱的“永恒三角” / 278

三 “创造”与“痛苦”:不竭的生命力之源 / 281

四 生命“还乡”,或,美学之舞 / 286

第六节 多重紧张驱动着的生命之轮:或,生命美学的动力结构分析

一 生命等级问题 / 289

二 作为诱饵的查拉图斯特拉 / 293

三 生命美学与形而上学深层矛盾的相互激发 / 297

四 艺术形而上学 / 300

五 查拉图斯特拉的“个性” / 303

第七节 生命的高寒品质:或,作为崇高的生命美学

一 超越悲喜的崇高 / 306

二 生命美学与公正 / 310

三 形而上学的痊愈,或,自由鸟之歌 / 314

第三章 海德格尔

引言 回到 / 来到海德格尔 / 321

第一节 在形而上学中定位海德格尔

一 对遮蔽史的解蔽 / 324

二 形而上学与西方思想 / 325

三 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基本原则“同一律”的执守 / 328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探灯(差异性原则的运用)

一 差异性原则和原则性差异 / 333

二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差异性统一 / 339

三 海德格尔不同形象的差异性统一 / 343

四 由差异性原则探到“存在” / 347

第三节 形而上学的神秘梦乡(存在之“无化”或“幽溟之境”)

一 重获存在二重性 / 351

二 从“后面”切近“存在” / 357

三 从“侧面”切近“存在” / 361

四 让存在“动起来” / 366

第四节 与辩证法角力

一 “思存同一”中的“此在” / 369

二 辩证法与存在之神秘 / 374

三 海德格尔的辩证言说和对海德格尔的辩证言说 / 380

第五节 美学的林中空地

一 作为美学“前史”的形而上学批判 / 389

二 艺术的形而上学意义 / 393

三 “美”与“美学”的弹性对峙 / 399

第六节 揭蔽与覆盖:海德格尔的美学解释和对海德格尔美学的解释

一 海德格尔论美学的动力结构 / 405

二 对海德格尔美学的多角度透视 / 414

三 在通向美学之无蔽的途中 / 421

第四章 美学的诞生

引言 美学与主体现代性 / 427

第一节 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对一段美学诞生史的回忆

一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差异性同一 / 432

二 两人在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问题上的默契 / 436

三 “存在真理”与生命“力”的相互阐发 / 441

第二节 显隐二重性:美学发生学的问题结构

一 两种美学发生史的对勘 / 450

二 美学与现代性主体之“光” / 456

三 先锋派的形而上学意义 / 461

第三节 黑格尔艺术难题的形而上学意义

一 黑格尔的艺术难题 / 466

二 艺术难题,或,黑格尔与希腊人的对峙 / 469

三 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完成”和“遮蔽” / 476

第四节 美学发生源点上的三场争辩

一 搭建形而上学的擂台 / 482

二 第一场争辩:康德vs鲍姆伽登(知性完善问题) / 485

三 第二场争辩:黑格尔vs康德(主体性问题) / 491

四 第三场争辩:尼采vs黑格尔(矛盾性问题) / 497

第五节 在后形而上学旗帜下

一 “反形而上学”的现代起点:孔德 / 503

二 “交往理性”中的“后形而上学思想”:哈贝马斯 / 507

三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补救:阿多诺与韦尔默 / 517

四 后形而上学一脉九流 / 525

第六节 不同于审美救赎的美学的救赎

一 处于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之间”的美学 / 527

二 “审美救赎”省思 / 531

三 美学的救赎与西方思想的“自我救赎” / 534

第七节 后形而上学之后

一 “后”的思想谱系 / 541

二 中国当代美学的形而上学诉求 / 548

三 “后”的终结或“终结论”之后 / 555

余论:回顾中国当代美学 / 562

参考文献

一 中文参考文献 / 572

二 期刊论文及其它 / 583

三 英文参考文献 / 588

四 网络资源 / 589

后 记 / 590

名家推荐

该著着力进行的,是在西方思想的基本框架中进行美学产生之可能性探索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美学学科的基本规定性,如何在西方思想的发展脉络中确定其根源,这是关乎美学学科之理论根基的重要问题。作者把美学理论根基,确定在西方思想的典型形态,即形而上学的变迁史中。这一基本定位是准确而公允的。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看待西方思想整体发展历程,自然会探测到不同的基本性问题,形成不同的透视性“视域”,梳理出不同的问题史和不同的思想范式演进史。该著从形而上学变迁角度来看待西方思想发展史,这一视角是扎实稳妥的。

以形而上学的变迁史为线索,对西方思想的整体发展进行梳理,虽然不能形成定于一尊的西方思想发展史的“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这一解读是最少受到质疑的。西方思想对于确定性真理的探索、对于绝对性知识的追求、对稳妥的思想根基的探求,都可在形而上学的变迁史中得到准确的思想定位。以形而上学的变迁史看待西方思想整体流程,并在这一流程中确定美学学科得以产生的必然性,这样的问题结构和问题式是可靠的,其对于美学的思想定位也是准确的。

编辑推荐

《后形而上学美学》深入西方思想的深层语法,探究美学学科产生的逻辑必然性,这种探索路径是稳妥而可靠的。在《后》著的系统探索中,有以下几个理论关节点值得特别关注;第一,对形而上学的理解,突破了思想类型学的框架,将其理解为西方思想的典型样态;突破了形而上学发展史的历史性限制,将其理解为在西方思想的整体流向中基本的哲学精神;突破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僵硬对立,将其理解为深具思想韧性和张力机制的辩证体系。形而上学既是对思想的遏制,但也可能蕴含着对思想力的激发。第二,在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两者间确定了一种既前后赓续、又相互对质的复杂关系,对这种复杂关系的深描,就是对西方精神之自反性的深入刻画。第三,在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间紧张而辩证的理论空间中探究美学学科的形成机制,把美学的逻辑必然性纳入思想的深层肌理中,论述通透深彻。第四,在极富张力的“后形而上学”语境中重新阐释海德格尔和尼采,思想剖刀锐利而灵巧,很见作者思辨功力。

本著还以对西方语境中的“后形而上学”的辩证理解,重新审视中国百年以来的美学学科建设历程,将中国当代美学的学科建构理解为一个形而上学性逐渐成熟、辩证色彩渐趋自觉的过程。在中国美学的建构过程中,固有思想资源中的弹性、张力、韧性和辩证性逐渐达到自觉了。经过美学学科的建构,中国思想也在辩证性上完成了一次深入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认识。

精彩预览

在以形而上学的方式反思和批判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我们才能说,“后形而上学”正是形而上学自我意识的完成形态,也是对形而上学最内在的批判。后形而上学如果不以对形而上学最内在秘密和结构的展现、分析和反思作为核心关切,而只沉浸于某种诗意的、没有骨骼的流动性玄兴逸想中,就根本不配称作思想,就没有取得任何的思想站位,没有为自身赢获一种与思想对话的资格,因而根本谈不上“后”与“不后”问题或“后”这“后”那的问题。这种所谓“后形而上学”(在完全字面意义上)“落后”于一切真正的思想。89页

“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只是在对于西方思想进行不同角度透视后落在我们面前的理论幕布上的不同影像。要是只盯着那一道幕布,而根本没有想到回转身去逼视西方思想的光源本身,我们就只会被语言和概念牢牢缚住。516页

从思想本质规定性的“后”到“后学”,从“后学”到“后学”,从“后学”到“后主义”,形而上学之自反性的冲破力,最终却固着化为思想体系的炫目却僵硬的外观。在形而上学思想受到非辩证的批判时,“后主义”既是最嘹亮的革命号角,又是僵化思想的最具隐蔽性的伪装。546页

那种无中介的一元论只是个梦想;以这种一元梦想为诱饵的审美救赎,如果能把我们救赎到“救赎过程”中去,我们就会在某一时某一刻突然瞥见无穷矛盾和苦难中的一道圣光了。但这是我们自己许诺给自己的圣光。对于那些不愿意经历形而上学自我克服的艰难过程而妄想与这道圣光不期而遇的人,我们只能说,思想也有它的“天命”,它有时自行显现,有时自行隐匿。 571页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