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世界哲学史 (德)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著 吕叔君 译
东西方四千年智慧的入门宝典,探问人类的认识、道德和信仰究竟能走多远
ISBN: 9787549584796

出版时间:2017-01-01

定  价:95.00

责  编:莫嘉靖 黄旭东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哲学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 哲学 历史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758 (千字)

页数: 768
图书简介

本书讲述了公元前两千多年至今的哲学思想史,既有婆罗门教、佛教、儒家、道家等东方思想,也涵括了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一直到当下的存在主义等西方流派。当然,它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思想,更没法解答一切疑问,但通过把其中那些最杰出的成果,那些关于人生最根本问题的回答,以简洁有力的方式传达出来,让我们得以穿透漫长的时空,从这些伟大心灵中汲取养分和勇气,去追寻自己的答案。我们将会发现,四千年来,从古印度的无名作者到哲学巨擘康德,从中国到欧洲,对何以为人、何为良好生活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Hans Joachim Störig,1915—2012),出生于德国奎恩施戴特,曾就学于弗莱堡大学、科隆大学、哥尼斯堡大学、巴塞尔大学、汉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历史、社会学和法学,获哲学博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63年至1983年,他曾经担任慕尼黑辞典编纂学研究所所长,1983—1991年,他任教于慕尼黑大学。1991年起,他是慕尼黑大学的荣休教授。

主要著作有《世界哲学史》、《世界科学史》、《语言的历险》、《科诺斯现代天文学》、《世界的语言——历史、事实、秘密》和《记忆的碎片》等,此外他还主编了《多瑙兰大百科辞典》和拥有65000词条的《科诺尔德语大辞典》等。

◎ 译者介绍

吕叔君,现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198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曾在德国慕尼黑语言与翻译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德语文学、德国哲学、德国文化史和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译著有《世界哲学史》、《世界语言简史》、《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000》、《人类第一次》等。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 / 003

修订版前言 / 005

第一部分 东方的智慧

第一章 古代印度哲学 / 015

第二章 古代中国哲学 / 068

第二部分 古希腊哲学

概 述 主要时期 / 101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到智者派的出现 / 106

第二章 希腊哲学的鼎盛时期 / 124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罗马哲学 / 171

第三部分 中世纪哲学

概 述 基督教的繁荣—时代划分 / 193

第一章 教父哲学时期 / 197

第二章 经院哲学时期 / 219

第四部分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哲学 / 267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的三个伟大思想体系 / 299

第五部分 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和康德哲学

第一章 启蒙运动 / 333

第二章 伊曼努尔•康德 / 372

第六部分 十九世纪哲学

导 论 / 421

第一章 浪漫主义与德国唯心主义 / 424

第二章 实证主义、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 452

第三章 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 / 483

第四章 新康德主义 / 521

第七部分 二十世纪哲学思想主流

一个崭新的时代 / 533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思想家和流派 / 537

第二章 当今哲学思考的主题和问题范围 / 612

人物译名对照表 / 739

术语译名对照表 / 750

序言/前言/后记

修订版前言(节选)

哲学家们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这还不包括各种评论、阐述或哲学教授们的批判性文章。有一套谦虚地自称是概要性的专业哲学史就摆满了图书馆里的整个书架,而且它还是用一种只有学者才读得懂的极其精练的语言撰写的。

一般来说,对一个事先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解释某个事情比对一个外行解释这个事情要容易得多,也快得多。比如说,一个工程师要对另一个工程师解释他们计划要建造的桥梁,他只需提纲挈领地说明建造这座桥梁应该参照的尺寸、地基状况、用途、建筑材料和结构等,或者再加上几个计算公式,另一个工程师就可立即对此了如指掌。如果他要对一个门外汉解释这座桥梁的话,那就需要破费口舌了,他首先必须介绍建造一座桥梁所应遵循的各种理论体系,必须解释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各种公式和专业术语,等等。

哲学史的对象,就其研究范围和难度而言,或许并不比建造一座桥梁更简单,本书就是为那些没有多少预备知识的读者而写的。面对那些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我们若想做出恰当的选择实在不容易。在这方面,我们遵循的原则是,首先要看它对于这部入门性的著作是否适宜,其次,我也不想对读者隐瞒这样一个事实,而且关于这一点学者们也已经达成了共识,这就是说,写作一部哲学史,作者的个人喜好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

当伟大的伊曼努尔•康德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事业时,在一封信中说,他一生的全部努力都只是为了回答三个问题:

我们能够知道什么?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信仰什么?

这些问题是所有时代每个有思想的人都会去用心思考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涉及人的认识。世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关于世界的创造我是如何想象的?关于它我能够知道些什么?关于它(这也是康德主要关心的事情)我究竟能够确切地知道多少东西?

第二个问题涉及人的行为。我应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能够理性地生活吗?我应该追求什么?我应该如何对待我的同类?我应该如何面对人类社会?

第三个问题涉及人的信仰。虽然我们不知道是否能够确切地认识这个问题所针对的事物,但是,如果我们想为我们的人生赋予一种意义,这个问题就无法回避。是否存在一种更高的权力?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是否存在永生?我们看到,这第三个问题—而且第二个问题也已经是—涉及了宗教的领域。除此之外,许多哲学家还试图用哲学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想得到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那么这些问题也还应该归属于哲学的范畴。那么,这些问题到底能否得到回答呢?有没有可以依赖的可靠证据?如果在思想王国之外还存在信仰王国,那么知识和信仰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究竟何在?

如果依照这三个问题的观点对哲学的历史发展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基本特征,这三个问题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好与康德提出的顺序相反。这可能是因为,生与死是所有生命形式的最基本的现实,所以,关于死后的永生,关于超越尘世的神秘力量的主宰,关于上帝、神和偶像,这些问题都成了正在觉醒的人类精神首先要关注的最基本的人生之谜。无疑,探求正确的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获得有益于现实生活和必要的道德约束的知识,这些都是哲学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至于人的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工具和界限这个尖锐问题,哲学后来才能顾得上考虑。

大致说来,神、自由、永生以及人生的意义是古代印度哲学主要讨论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从一开始就强烈地关注人的实际行为和人的社会生活问题,即伦理学。在五花八门的希腊哲学中,这三个问题都同时出现了,不过他们更倾向于关注人的认识和行为问题。到了中世纪,西方哲学重又把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上帝、自由、永生以及人类行为的善与恶这样一些永恒的问题上去了。只是到了近代,欧洲思想界才对人的认识问题给予广泛的关注,并且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大,直至当代,或许又显现出了一种减弱的趋势。

我们对这三个问题加以考察,目的是想表明,我们并不打算在这里将历史上出现的所有哲学问题都纳入我们的讨论范围,诸如美学史、国家哲学史、法哲学史等,它们各自都需要专门的一部书才行。另一方面,我们也想提请读者始终以这三个问题为准绳去考察和思索哲学的历史。最终,读者会认识到,虽然每个时代的每位思想家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但是,基本上说,他们能够做出的回答并不是无限多样的。

媒体评论

这本书的确既可靠又精要,还通俗易懂,文笔优美,十分难得。它的可读性和威尔·杜兰特的不相上下,但比后者更全面,更加客观。如果这本书能有一个英语译本,那将是高校哲学课程的理想教材。对于初次接触哲学、想要有个好开头的人来说,本书也是绝佳的读本。

名家推荐

这本书的确既可靠又精要,还通俗易懂,文笔优美,十分难得。它的可读性和威尔•杜兰特的不相上下,但比后者更全面,更加客观。如果这本书能有一个英语译本,那将是高校哲学课程的理想教材。对于初次接触哲学、想要有个好开头的人来说,本书也是绝佳的读本。

——古斯塔夫•缪勒(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是为这样一些人写的:不管他们是否接受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当面对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以及我们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和社会灾难时,他们从不气馁,总是试图通过独立思考来揭示世界之谜,努力去寻找永恒的人生问题的答案。他们从不否认这样一种观点,即所有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及其作品都会对我们有所裨益。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编辑推荐

★ 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信仰什么?——这三大问题贯穿了四千年的哲学长河,是每个人在寻找意义和价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我追问。重走人类关于世界、关于自己的极限探索之旅,探寻我们认识、道德和信仰的核心与边界。

★ 写给爱智慧之人的入门宝典,让更多人读懂哲学——任何求知者都是哲学道上的同路人,都有获得高深智慧的潜力。借助通晓易懂而又不失其思想深度的文字,令更多人认识、理解人类最高的思想成就,是哲学史读本的题中应有之义。

★ 出版六十年、畅销六十万册的经典作品——深受“哲学王国”德国欢迎的哲学史,再版十七次,畅销六十年,并被译成意大利语、日语、荷兰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是经得起时间和各国读者考验的经典作品。

精彩预览

使用锤子从事哲学思想的哲学家

尼采“使用锤子从事哲学思想”。他毫无顾忌地砸碎了在他看来是错误的旧有价值,并且同时又建立起了新的价值和理想。“若想成为一个善与恶的创造者,他就必须首先是个价值的毁灭者。”我们首先考察一下尼采作为毁灭者和批判者的一面。他的这一面人们用七个“反”来表示。

尼采是反道德的。有主人道德也有奴隶道德。“善”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在主人那里,善意味着灵魂的崇高的和高傲的状态,这里,善的反面是“坏”。主人意义上的坏意味着:一般的,平凡的,庸俗的,无价值的。与此相反,对庸俗大众来说,“善”意味着:和睦、和善、善良、怜悯;这里,善的反面就是“恶”。恶是一切被庸俗大众所鄙弃的价值:与众不同、大胆放肆、反复无常和危险。简言之,对主人来说几乎一切“善”的东西在奴隶那里都变成了“恶”。

在历史上,奴隶道德的反叛起始于犹太人。他们的先知们将“奢华”、“不信神”、“恶”、“残暴”、“肉欲”这些概念融为一体并给“世界”这个词赋予一种消极的价值。这种一切自然价值和等级关系的彻底翻转是一种来自低等的穷途末路者的精神复仇行为。于是,那些悲惨的、穷困的、软弱无力的、痛苦的、患病的和丑陋的东西便以“善”的形象出现,而关于“善”的那些高贵的价值取向如高雅的、美丽的、强有力的、幸福的等等却丧失了其主导地位。

在奴隶道德的统治下备受压抑的那种坚强和健康的天性由于无法向外宣泄,因此他不得不去寻找秘密的新的满足途径,于是他转向内在自我,这就是一切“良心不安”的根源所在。强壮的人将会变成一个被捆缚在社会道德的牢笼之中而自残自虐的动物。因而人类便患上了极其可怕的疾病,即人类的自我折磨。在宣扬同情和怜悯并已成为犹太奴隶道德的继承者的宗教教理之中,人们会听到那些失败者们自我蔑视的声嘶力竭的叫喊。

尼采是反民主的。今日欧洲的一切道德皆为群居动物的道德。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民主运动是其明显的表现。那种英国式的小家子气十足的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人生要义的观念是十分可笑的。

尼采是反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便是一种人向彻底的群居动物全面退化的理想。什么是文明的衰落?“不客气地讲……就是那些尚带有自然天性的人,野蛮人……食肉者,那些还拥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和渴望权力者向那些软弱的、有教养的、温和的、或经商或饲养牲畜的人种以及向那些陈旧没落的文化倡导者俯首称臣,在这种文化中,奄奄一息的生命力发出回光返照式的耀眼的光。”

一切生命的本质在于占有,侵犯,压迫,征服弱者,冷酷无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并吞或榨取。“人们四处都在大肆鼓噪……‘剥削的特征’将要消亡的未来社会的状况:在我听来,好像人们正在期望发明一种能够摒弃掉所有感官功能的生命似的。”

尼采是反女性的。女人在男人丧失其真正男性特征的社会中退化了,并且也抛弃了其最为女性化的本能直觉。女人追求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独立,即妇女解放便是这种退化的表现。

尼采是反理智主义的。就和在叔本华那里一样,对尼采来说,意识、理性、理智只是一种表象,它们都只是意志的奴仆。我们的感性器官根本就不是为“理性”而设的。它是一种概念的和简化的器官,其目的在于为维持生命而去夺取和占有外物。[33] 我们不应过高估价意识的作用。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人的直觉“在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所有智慧中是最富于智慧的”。人的大部分有意识的思维也应被认为是一种本能直觉行为,甚至哲学思想也不例外。哲学家们以为,他们能够用冷静的逻辑获得真理。但是,在其背后总是一种直觉的判断和需要。

蔑视肉体,视其为敌人,这是荒唐的。认为在一具腐烂的尸体里能够诞生出一个美丽的灵魂也同样是荒唐的。

尼采是反悲观主义的。如果所有时代的智者们及至叔本华都对于人生下出同样的结论:“人生乃虚无”,那么,这究竟证明了什么?证明他们英雄所见略同吗?或许更能证明他们都带有某种生理缺陷吧?“或许他们都双腿发软、行动迟缓、踉踉跄跄了吧?……或许人间的智慧就像一只乌鸦,一点腐尸的气味就能使它欢欣雀跃呢?”

这等智者们都不过是一些人生颓废者,这在苏格拉底身上是再清楚不过了。他出身下等平民,他对人生的嘲讽是其对社会不满的一种表达,是出于贱民的妒忌。谁要是说人生毫无价值,他实际上是在说:我毫无价值。

所有这一切导致了尼采哲学的反基督教的特征。基督教是一切颠倒了的自然价值的总称。基督教是对自然的否定,是对自然的亵渎,是反自然的。基督教自一开始就是人的感性生活的死敌。“基督教的上帝概念—作为病态的上帝……作为精神的上帝—是最为堕落的上帝概念之一……上帝蜕变为生命的对立面,难道我们不能代之以对生命的永恒肯定和赞美吗?”

基督教是对统治者和高贵者的憎恨,是对精神、高傲、勇气、感官和一切欢乐的憎恨。基督教使这个世界—人所拥有的唯一的世界—变成了无边苦海并为它设置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彼岸世界”。基督徒并不是去思考怎样使人的生活激情精神化和神化,而是企图根除人的生活激情从而也就根除了生命的根基。

“对此我可以结束我的考察并宣布我的判决。我强烈谴责基督教,我控告基督教会是最为可怕的罪犯……基督教会毫无例外地败坏了一切,它使每一种有价值的东西都变得毫无价值,使每一个真理都变成了谎言,使每一个诚实正直的灵魂都变得卑鄙无耻。有人还胆敢在我面前称赞它的‘慈爱的祝福’吗?”

价值的重估

“真正的哲学家是发号施令者和立法者。他们说:‘理应如此!’人的何去何从首先由他们决定。”[40] 尼采无所顾忌地摧毁了一切价值,他宣布“上帝死了”,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人类的新目标:

众神已死:那么我们让超人生。

看吧,我教导你们何为超人!

超人是大地的意义所在......

我恳请你们,我的兄弟,要忠实于大地,

不要相信那些和你们谈论超脱尘世的希望的人!

这些人是投毒者,不管他们对此清楚与否。

他们是人生的鄙视者,行将就木者和自我毁灭者,

大地已厌倦了他们:那就让他们去吧!

当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满腹学识地从孤寂的山上下来,走进人们中间时,他将他的教导馈赠给他们。

人是连接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他的下面是万丈深渊。

走过去是危险的,停在中途也是危险的……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桥梁,而非目的:人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既是一种过渡又是一种毁灭。

我爱那些个不知生的人,因为他们是跨越者而非沉落者。

我爱那些个伟大的蔑视者,因为他们是伟大的崇拜者和射向彼岸的渴望之箭。我爱那些个人,他们不是首先到繁星后面寻找原因,从而沉落和成为牺牲品,而是把自己供奉给将要诞生超人的大地。

超人是知晓上帝之死的人。他清楚,一切理想的彼岸纯属妄想,他把自己交托给大地和生活并对此持一种愉快的肯定态度。他知道,这个世界是“迪奥尼索斯式的”世界,自存在的源泉中永恒轮回;他承认人的一切创造性的尝试,赋予其价值,获得一个立足点,尽管在威力无比的时光流逝中一切皆为徒劳;他也知道,他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权力意志”的一部分而非其他,他对此有清醒的意识,并能够承受得住这一最深刻且难以解决的人生矛盾。尼采称这种与肤浅的和幻觉的知识相对立的知识为“悲剧性的智慧”。

与尼采的另一种最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思想即永恒轮回的思想相比,超人思想毕竟还是比较能够让人接受的。在前面引用的格言式作品“权力意志”中,永恒轮回的思想已初露端倪。尼采总是只用一种暗示的和譬喻式的方式表达他的这一思想,而且主要是在他的《查拉图斯特拉》第三部中。尼采试图将时间与永恒合二为一,“万物消逝,万物复归,存在之轮常转不息”。尽管形形色色的存在者不可测度,但却并非是无限的。不过时间是无限的。因此,每一种物的组合都有可能曾经在某个时候已经臻于完成;进而言之,这种组合曾经无数次地臻于完成。这种对万物复归、永恒轮回思想的表达和肯定是人所能想出的最为强烈的表达形式。“这就是生命吗?”我欲对死亡如是说:“好吧,那就再来一遍。”

啊,人哪!请注意!

听那深沉的午夜在诉说着什么?

我沉睡,我沉睡——

我从深沉的梦中醒来——

世界是深沉的,

比白日所想得更为深沉。

她的痛苦是深沉的——

欢乐——比内心的痛苦更为深沉:

痛苦说:去吧!

可是所有的欢乐都要求永恒——

——深沉的,深沉的永恒!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