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诗想者·慢生活 停歇之书:给自己留点空白 田禾著
给自己留点空白,重启心灵与精神之旅。
ISBN: 9787559826350

出版时间:2020-04-01

定  价:52.00

责  编:黄珊虎 郭静 吴福顺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中国现当代随笔

读者对象: 文学爱好者

上架建议: 文学·随笔
装帧: 线装

开本: 32

字数: 180 (千字)

页数: 248
图书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田禾的个人散文集。全书收录的近百篇散文,分为《新感观》《寂静集》《觉醒书》《沉思录》四个部分,所有文章均围绕着“休闲”与“安静”这两个主题。作者以独属于自己的“随性记录”式纸条书写,将大地上人们所熟知的旧路,踏出了新的意义;切身汇集成这本关于精神潜隐的自由随笔,更是一本属于无数忙碌者的停歇之书。

作者简介

田禾,80后代表性作家。生于鄂西南,曾做过音乐记者、乐手、杂志编辑等,著有《就这样慢热地活着》《不要嘲笑我们的敏感》《迷失的病孩》等5部小说集。现居杭州,专注于人文、自然、音乐等领域的写作。

图书目录

从未厌倦追逐本心

003 哪个才是本来的自己

014 永远追随内心的热爱

026 大地之门一直敞开着

037 离开群体,独自流浪

045 让我们在音乐中定居

055 聆听的尽头,是回忆

065 一切都在隐忍中放下

073 做孤独而自由的行者

与静默的灵魂相遇

081 漂泊者的归心之岸

089 几平方米,最终归宿

097 对着空山狂喊,它会回应

103 音乐是力量,茶是禅

110 在路上,并不仅仅意味着抵达

117 于尘埃中,看到醒来的自己

生命就是归于宁息

125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

143 远方,是我们种在心里的太阳

155 一直往前,我们的归宿在何处

171 能让自己平息的,永远是觉醒

只想找个精神出口

187 生命内斗,我的孤独战胜了庸俗

195 去流浪吧,世界到处是精神食粮

205 伟大的歌者,能唱出我们的沉默

216 洗去尘埃,回归我的另一个生命

228 后 记

序言/前言/后记

后记

敬每一个阅完此书或热爱阅读的人。

此前,本人总共出版过四本书。可自己的书架上却未曾收藏过任何一本,因为我并没有将它们当作一项文学成果。相反,我将那几本书打成了纸浆清洗、揉合、晒干,然后装裱进一个木画框里,挂在了墙上。它们,只是某个特定时期的一种特定存在,像一幅因激情而喷涌的画作。

不过这一本,我肯定会收藏,不是因为觉得完美,而是它被我定义为一本灵魂意义上的书。书中呈现的,不仅仅是几个故事那么简单。假如我们的心是一条河,那该书的写作,是我最艰难的一次疏通河道的过程。前后颠覆性地重写了三四个版本,在时间中沉淀了六七年之久,修改了无数次才形成这个版本。但是否意味着它就比前几个版本好,我已没有了概念。只不过修改是一件随着心性变迁的事,也是一件无止境的事,因为心还在流动。

有时,甚至感觉自己像个过于执拗的强迫症患者——总在力求将每个散文句子写成诗,又总在反复纠结、斟酌每个词语的词性与修辞意境,导致漫长的修改比写作更痛苦堵心。

写作像挖井。井成,积水深,不过那可能是封闭着的一潭死水。修改是引导这些死水变成一条流动的小溪,一条奔向河流和大海的有出口的小溪。最终它是开放性的,是敞开的。不再是过去那种基于自我想法、偏激观点、浅薄经验的封闭文字,不再是一口没有水流动的死井。也是在写作这些书稿时,我从一个习惯诉说的人变成了一个懂得聆听的人。或许,它不只是一个习惯的改变,而是从内心深处将自己与世界的位置由主观变为了客观,抑或是旁观。

清楚地记得《滚石》杂志中文版曾这样描述我:“他身上包含着一切反叛因素或者内含的青春冲动。”还有读者在微博留言:“很喜欢田禾的写作笔法,他将所有文字写成了一边祭奠青春、一边道破世俗的另类散文,读田禾的书像是听民谣。”虽然我已不再是青春期那个“摇滚青年”,并且多了些许温柔与和平之气,但精神内核一直延续着。只是岁月和生活,最终让人变得安静而沉默,更让人懂得心向自然。

我们终究要从那个奔跑着的癫狂状态里回归。不再渴求生活上的轰轰烈烈,不再探求外在世界的新鲜好奇,也不再固执地与世界发生纷争。只想把和平与宁静印在大地上,只躲进自己筑起的精神栖息地和俗杂日常。遵从心底的声音,享有独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不轻易心动的傲性,但对某些特定的事物,又有着固执而忠诚的热爱。

现在,我的理想生活是闲散。闲散,是人生境界中的留白,是追问精神缺失的开端。

实话说,这是一本偏向于内在道路的自由诉说,更像一场身体力行的哲学思考。它们如同我的名字“田禾”一样,本身就附带着一种物质生命里的生长渴望和精神园地里的丰收向往。

田 禾

2019年写于杭州

编辑推荐

停歇是为了寻找到自己的精神自留地,是关怀灵魂,是慎独。作者书写了生命中几次独特的旅行经历,如骑着山地车跨越浙江和安徽两省,坐着火车在西部地区游历等。这些行走经历让作者一次次回忆起青春时光的肆意,一次次贴近自己的心灵,也一次次实现作者“将现实生活这趟人生苦旅,变成一张自我满足的精神地图”的精神追求的升华。这是“在路上”的手记,也是耕种精神园地的手记。

精彩预览

做孤独而自由的行者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苏格拉底

1

我又坐了整整一夜的火车回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再继续一路往南,晃到了边境地带。站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在太阳之下,听着一首冗长的后摇,和大地共同完成这首流浪之歌。

后摇不需要人声作为语言,因为音乐本身就是语言;大地也不需要人类的语言,因为大地是万物之音。所以,后摇和大地这两种沉默体,构成一个潜在的灵魂圣地,我为之而赴。

很多人行走总在追求距离上的远近、时间上的长短、目的地是否能给自己带来炫耀的资本,而我,只是毫无规划地做了一次心灵上的迁徙。拖着散漫的步子,一边悠闲随意地走动,一边试图唤醒自我意识。重新定位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让外在与内在同时成长。

我的目标,只是离开这儿。离开这儿,永远向前走。

仅仅因为一个念头就决定去一个地方,也仅仅因为一个念头就放弃一个地方。心总是没有太强的定性,念头丛生,随心而行。

流浪和时间,教会我们广大的爱。

宋朝词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传统精神里面本来就具有“流浪”的气质,只是大部分年轻人失去了流浪的勇气。我们本该去生活,而不是去谋生。

随时义无反顾地去探索新的未知地带。大家都知道,在这个辽阔的地球上本没有路,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生存方式的不断更新,路慢慢形成,并永远在延伸。同时延伸的,还有源源不断在路上朝圣的人们、故事和探索精神。如果每个人都不再流浪,大地将变得枯萎而毫无生命力,人类的精神终将被囚锁。

因此,即使没有了火车,我依然想继续向前。欲通过边境的打洛口岸去缅甸,直达缅甸最南端的城市——仰光,我向往已久的佛教圣地。一直觉得,它应是“信仰与光芒”的简称,是无数人心底的另一个太阳。

2

经过各种波折,转换了各种交通工具,我最终抵达了缅甸。

过关时不让戴帽子,我索性丢了它,展露出更真实的面目。站在缅甸一处金黄色的佛塔面前,用手指在心口划着一个大大的“觉”字。

不远处的墙上用汉语写着一行话:“真正的净土,不在他方,也并不遥远,就是一颗纯净的心。”世间的名位、金钱、权势,是人人都希望获取的。在这场强大的物质洪流中,身边的所有人都开始对世界奋力投入各种热情,而我还在冷观,不想进入。

有时,只想拿起我的手鼓、木吉他、书籍和帐篷,背着简单的行囊在大地上流浪,做个如犀牛般孤独而自由的行者。远离喧嚣华丽的城市,跟随自己的心声和脚步,在山林间穿行,在阳光下奔跑,在自然间呼吸,在村庄里歌唱。

抑或就晃晃悠悠,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在一棵树下、在一座公园里、在一条河流边去听鸟,书写渔隐。

于是,我一个人听歌,走路,写作,独处,喝茶,晒太阳。永远都在散漫的成长路上,不愿进入那些纯物质的现实欲求。这,总被周遭所有人称为“不成熟”。

的确,社会生活里有很大一部分,我无心应对。因此,我急切地需要汲取新鲜的养分去满足精神生活,以便达到某种平衡。通过感知更广阔的世界,让生命变得丰富充实,甚至寻找某种能让自我一直喜乐的归属感。

3

秋天结束的时候,我从缅甸回到杭州,这个城市的太阳依然美好而温驯。我热爱这里,热爱世界,更热爱万物。

只要人生没有走完,向前的心就不会停止。在路途中触摸自然,聆听众声,同时与自己内心的波澜和解,甚至做着某种意义上的清洗,生活会变得明亮而鲜活。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趋于灵感而拙于技巧的写作者。我所记述的,有些私密和随性,并不一定适合大家,也不愿意违心地附和大众。或许在某些昏暗的人生路途上,我们的心灵偶尔同行,又或者在一些灯光照不到的黑暗洞隧里,有人发现我的文字像根蜡烛,这就够了。

同年秋天的西湖音乐节,当早已剪了短发的朴树在舞台上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关于未来/请你坦然”的时候,我脑子里写着满满的过往记忆和关于未来的空白片段。即使明天没有了一切,我依然对未来充满乐观,因为我们都有太阳照耀着。很感谢负面情绪在我身上留下的烙印。

一个又一个的出逃闪念,促成了我这些双重成长。我一直没有停止过离开熟悉的自己,更一直在颠覆自己。心从简单变为繁杂,再回复到简单。这是成长本身,它向内而生。

曾经所有的疯狂,终是为了抵达丰盈的安静。

活着是什么?活着是自我燃烧后止于宁息,是在生活波澜和生命宁静交合之处没有流失掉自己。终其一生,我们在时间中确立自己,更在时间中遗忘自己。你是否找到了跳出时间的方式?

让每天成为新的一天,并不是因为太阳升起与落下的变更,而是旧的自己已逝。内在的那个体系是全新的,因此感知到的世界也是全新的。

我生命的火车,它永远不会到站。我从来就没有太阳,但有其他东西代替了它的光。我会一直寻找,那个叫太阳的车站。

2019年于浙江舟山某岛重新修订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