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小说通过退休大学教授牧笛清明节回家乡给父母扫墓的经历,勾起其对往事的回忆,在现实和回忆的交叉叙事中,生动地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南方小镇的生活图景,真实地展现了六零后这一代人曲折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奋斗历程,包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真切感悟,这是一种经过岁月积淀而得来的温厚的智慧,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浓厚的人文关怀。
牧笛,本名陈晓春,湖南人,60后,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文学硕士。
大学里“不起眼”的教授——教编剧也能自己编,教制片也能自己拍,教文学也能自己写。写过学术著作,却不自称学者;拍过影视作品,却不说自己懂艺术;能写小说,却不敢称自己作家。
无门无派,无功无名,入世亦出世,行走在边缘,自甘平凡,如闲云野鹤。为人做事,随心所欲,无所拘束,活得自在;写作,全凭真心。
无
无
1.《老之将至》一书大巧若拙,写得诚恳且慈悲,以最为平易和简朴的纪实散文笔法,镂刻历史与社会,咀嚼世情与内心,有一种人生归途中震耳欲聋的宁静。
——韩少功(五零后,作家,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
2.《老之将至》如一坛陈酿,三味递进:初读如春风拂槛,童稚嬉戏、乡邻寒暄,笔致清浅,情意却醇厚;再品如深秋冷露,沧桑世事、人世浮沉,文字凝练,气象苍茫;终读恰似老窖藏酒,半生风雨凝成一声长叹,五味交织。
作者以质朴之笔写人世浓情,白描中见深邃,平淡处蕴惊雷。掩卷余韵悠长,思之如品佳酿,感人生辽阔。诚邀共读,以鉴其味。
——王名(六零后,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老之将至》妙就妙在从中国特有的民俗清明入笔,将东方大国的孝道,在浓郁的怀旧和难以割舍的乡情中入笔入画。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浓缩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低谷到改革开放的高光,原本过山车一般的生命体验,却被作家驾轻就熟的文笔融汇在生命体验中,不同时代的人物命运铺展把控自如、收放自如,耐读耐品耐玩味。
——达真(六零后,一级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骏马奖获得者。)
1. 一部写尽“老去”的现实主义长篇。
主人公牧笛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在一次清明返乡中重新面对亲人离世、同学老去与故乡变迁。小说以细腻的笔触书写生命晚年的孤独与温情,展现普通人老去的尊严与柔软。
2. “回乡”叙事下的中国式乡愁。
作品以湖南嘉禾为原型,展现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的城乡变迁。从老城街的青石板路到祭祖聚会的饭局场景,构成一部浓缩的地域风俗与家国记忆史。
3. 代际记忆与人生回望的双重叙事。
小说通过牧笛与旧友的聚会、与妻女的代际关系,将个体记忆与时代背景交织,呈现出一代人从青春到迟暮的心灵轨迹,温情而克制。它既是一次回望,也是一次告别。
4. 文笔沉静,情感克制。
语言简洁凝练、节奏平稳,既有散文化的温度,也有纪实性的厚度。文字中充满时间的刻痕,让“平凡”成为最打动人的叙事力量。
牧笛叹了口气,心想人活来活去,就是欲望那点事。欲望满足了,你会感到愉悦,感到幸福,感到快乐;欲望得不到满足,你就会感到失落,感到痛苦。人要战胜自己的欲望,无非有两种方式,一是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另一种则是想办法降低乃至抑制自己的欲望。人活得好不好,其实跟外在的物质条件没有必然关系,跟欲望的高低强弱有关系。牧笛小时候是过得很苦,每天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可是当时也没觉得苦,因为大家都同样在过苦日子,以为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并不知道还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现在日子好了,家里都有汽车,住上了大房子,女儿上学几天的花费就够那时全家过一辈子了,可是他并没有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了。
牧笛正想着,一阵笑声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转过脸看,女儿正捧着手机玩游戏,咯咯笑着,沉浸其中。雅馨手里拿了一本书,脑袋歪着,闭着眼睛,嘴里发出轻微的呼吸声。牧笛叹息着,自我解嘲地笑了笑,要是雅馨知道他在想那些无边无际的事肯定会笑话他的,别尽想那些没用的,还是想想怎么挣钱吧。雅馨原先从来不对他说这样的话,也从来没有让他去挣钱过,可是这些日子,她已经不止一次说过了,或许是为女儿出国的事闹的。
看到前面有人起身取行李准备下车,牧笛往窗外看着,列车慢了下来,似乎要进站了,哦,真快,不知不觉到了郑州了,过了郑州,到北京就很快了。牧笛觉得这人生其实就像一场旅行,刚上车的时候总嫌车跑得慢,快要到了,又觉得跑得太快,还没来得及欣赏路上的风景旅途就要结束了。人活着也是这样,小时候总想快快长大,快快享受生活,到老了,就怕时间过得太快,想让时间过得慢些,让自己活得长久些。不过牧笛想得通透,知道旅途有终点,人生也有终点,没什么好遗憾的,毕竟这一路走来,还是好的,有亲爱的人陪在身边,还有那么多的亲朋好友,享受过爱情,还有友情,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雨坎坷,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看过那么多美丽的风景,心里始终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希望,这样活着,不也很好吗?也许,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了!
列车缓缓启动,离开郑州车站,风驰电掣地在广阔的平原上行驶。牧笛靠在车窗往外看着,那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麦田,还有一排排的树木,迎面向他扑来然后又被他甩到了后面。眼看着离北京越来越近。想着女儿上学的事,心想:人活着,总要承担责任的。他是老了,但还有责任,他自己要活得好,也要让妻子女儿们活得好。人嘛,活的就是个心态,人可以老,心不能老,心不老,人就不会老,只要活着,总会有希望的,人嘛,其实就是为希望而活着的。
牧笛看着身边安睡的妻子和孩子,微笑着。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