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为《清至民国山西杂字文献集刊》系列第二辑,拟收录清至民国时期流行使用于山西地区的杂字文献300余种。这些杂字文献对山西地域文化有较为生动全面的反映,展现了山西基层教育、民俗民风、吃穿住行、生产活动、文化娱乐等的情况,是研究地方文化、经济、社会民众生活等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对汉语方言学、汉语词汇学、汉语名源学的研究有独特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校勘和整理、理解山西地方其它文献。杂字文献资料内容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启蒙教育、教材的重要材料,有助于全面、细致地考察中国古代基层教育文化的实际面貌。
刘涛,山西襄汾人。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山西杂字藏谈》《山西地方戏曲》《山西杂字辑要》等。
贾永胜,山西平遥人。介休市开门书店古籍部业务主管,收藏家。
安志伟,山西武乡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第一册
散言杂字(一董)
散言杂字(天云雷雨日月斗星江山水石)
散言杂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童蒙辨字集(冣冠穴宋)
散言杂字(践笃弑愚)
俗文一本(一二土井牛羊人口手刀)
杂项文约(立租地约人赵钱孙李今向在)
散言杂字(逢途回避)
散言杂字(今天日子)
散言杂字(寔?细衲拙手笨工)(残)
分类杂字(顶子)
……
(详见总目录PDF)
无
本书是《清至民国山西杂字文献集刊》的第二辑,影印收入山西杂字文献269种,成书20册。山西“杂字”是指流传于山西境内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杂字”文献。这些杂字文献对山西地域文化有较为生动全面的反映,重点收录了展现山西特有的基层教育、民俗民风、吃穿住行、生产活动、文化娱乐等的杂字,是研究山西地方文化、经济、社会民众生活等的重要参考资料。
首先,本书记载着丰富的山西民间习俗与传统文化。本书所录杂字文献记载了传统社会衣食住行、日常习俗、民间信仰等各种内容,是传统社会的记忆库,详细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深刻地蕴含了山西传统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观。
其次,本书能为近代汉语研究提供的重要材料。一是本书所录杂字中有大量的方俗语词、名物词。二是本书所录杂字中使用了相当数量的俗字。三是本书所录杂字中还保留了比较丰富的注音材料。这对汉语方言学、汉语词汇学、汉语名源学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校勘和整理山西地方其它文献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次,本书可提供研究我国蒙学教育、教材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本书所录杂字文献资料数量多、内容丰富,是教育史研究者研究中国古代启蒙教育、教材的重要材料,如果将山西杂字文献与上述全国通用的蒙童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将有助于全面、细致地考察中国古代蒙童教育文化的实际面貌。
无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