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印记》以篆刻艺术为切入点,展现了颍州从明清时期至近代的一系列传奇人物、民间故事和名胜古迹。本书采用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内容涉及风俗民情、琐闻奇谈等,生动描绘出一群乡土怪客、民间人物的鲜活形象。全书分为传奇、非遗、人物、历史、书画艺术五个部分,共收入四十余件篆刻作品,既展示了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又通过印文化呈现出颍州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本书不仅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也为读者在欣赏篆刻艺术的同时,提供了一个了解颍州地域文化的窗口。
张雷,安徽阜南县人,当代玉印篆刻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张氏玉印篆刻传承人,阜阳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著有《印镌辉煌——献礼建党100周年玉印篆刻作品集》《印镌辉煌——献礼改革开放45周年玉印篆刻作品集》。
张殿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清明》《安徽文学》《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著有《成败兴衰:长江流域的古国与城邑》《阜南历史文化通览》等著作。
传 奇……001
管一骨……004
包相爷……008
刀 爷……012
鳝 王……016
太 岁……020
猴王胡……024
金戒指……029
竹 花……033
斗 牛……037
黄大仙……041
斗把刘……045
摸金王……049
牛王爷……054
名 物……059
宏盛清真果店……062
侯大升……066
活体牛黄……070
方知州……075
明道堂笔庄……079
龙山河鲀……083
泥人干……088
砂 礓……092
唐家班皮影戏……096
甜水井……101
裕昌祥……105
医剑坊……109
革命人物……113
张淑真……116
崔大脚……120
淮颍书局……125
匪 师……129
历史人物……133
养由基……136
张神医……140
张太师……145
张星桥……148
书画艺术……151
张海观……154
沙河李……158
朱老怪……161
黎国琛……165
拳石山房……169
徐连江……173
诗文茶馆……177
书道之友……181
刘玉瑛……186
庄传林……190
颍上本兰亭……194
后记……197
略
略
略
翻开《颍州印记》,仿佛推开颍州老茶馆的雕花木门——泛黄的纸页上飘着龙井香,刀刻印痕里藏着药铺陈年的甘草味。且跟着说书人的醒木声寻找消失的甜水井,从裕昌祥果品店掉漆的柜台缝里抠出果品秘方。那些散落在街角檐下的文化碎片,最终被编织成这部带着体温的“地方志”。
你会发现:
→ 传奇不只在江湖:“猴王胡”的绝活不仅是捉猴子,更是用经验写就的生存智慧
→ 历史藏在细节里:“颍州书局”泛黄账本里,隐藏着油墨掩护下的革命暗语
→ 艺术活在指尖上:“泥人干”祖传的泥塑手艺,捏出了颍州人的喜怒哀乐
特别推荐给:
? 爱听故事的旅行者
? 痴迷非遗的新匠人
? 想读懂故乡的异乡人
一半是泛黄纸页上说书人酒后的吹牛史,
一半是刀刻石痕里较真的历史底账,
合上书时,低头发现裤脚上沾着颍州的泥土。
猴王胡
颍州城东胡集镇有一个叫胡孩的孤儿。据说胡孩是天生的捉猴子的能手,一捉一个准,被人誉为“猴王胡”。
民国时期,颖州城东胡集镇一带家家户户多以养猴、耍猴为生计。所谓的“耍猴人”,在肩膀上扛着一只猴子,猴脖子上系着一条绳,就可以走遍天涯海角。走到人多的地方或者逢庙会赶集时,选个空旷地,锣鼓一敲,大人小孩子一围上来,便见耍猴人给猴子穿上红红的小马甲,猴子会根据锣鼓的鼓点翻跟头,有的猴子还会打开一个小衣箱,挑选各种服饰穿。还有聪明的耍猴人再售卖一些跌打药膏,就可赚够几天伙食。有的耍猴人则是一家全上阵,拉着盖着雨布的板车,走到哪耍到哪,一年下来不仅让全家吃喝玩乐好,也能够赚上一些银钱。
因为胡集一带人世代靠耍猴挣钱过日子,必然需要源源不断的猴子供应。猴子和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如果猴子不生病,正常寿命多在十年左右。
那时候胡集一带的猴子多是到徽州一带山里去捉的,即今天的黄山地区。那时的猴子可不像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民国时期,山里人口少,猴子常常下山骚扰村民。为此,山里人也欢迎胡集一带的耍猴人来捉猴。
胡集镇一带最会提猴子的当数胡孩。胡孩天生神力,个子高大威猛,每次进山都能捉个十几只或二十多只。耍猴人多从胡孩手里买,当时一只猴子售一块大洋,胡孩每年靠进山捉猴子挣钱养家。捉猴子一般要选择在大雪封山的时节,因这时山里没有吃的东西。猴子和人一样,每天都要吃东西。大雪封山找不到吃的,猴子便会成群结队到山下村民家去找吃的。这个时候进山捉猴的人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喜欢下卡子捉猴的,也有用网捉的。但胡孩提猴子却和别人不一样,他一般会选择在猴子必经之路上挖一个五六米深的地洞,洞口狭窄,仅六七十厘米宽,里面放一袋开口的玉米,然后在猴子进村子的路上撒上玉米,直至洞口处。另外他还在这个地洞不远的地方专门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地洞,洞里铺上狗皮窝子,洞口封严实,胡孩则躺在地洞里,静等猴子跳到敞开洞口的那个地洞里。胡孩躺在地洞里吃自带的干粮,不敢弄出烟火,防止猴子警觉到。每年力了捉猴子,在洞里待个三五天也是常有的事。
胡孩用挖地洞的这种方法捉猴子,一次能捉一群。猴子一路吃着玉米,到地洞口后,看到洞里有玉米,如果猴王率先跳下去,其他猴子都必须跟着跳下去。跳到洞里的猴子一时半会儿上不来,但这时候人也不能下去捉,因为有猴王在那,如果跳下去,猴王必会撕咬捉猴人,群猴攻击,必会将捉猴人咬死。这时候,胡孩会拿出一根事先准备好的长竹竿,竿头绑着一把锋利的镰刀,在地洞里找到猴王,用长竹竿上的刀子把猴王杀死后,方能跳下去捉猴子。众猴一旦看到猴王被杀死,便会个个吓得呆若木鸡。这时候胡孩才会跳下去,轻而易举地将瑟瑟发抖的猴子逐个拎起来装进袋子里。
后来,一些捉猴人看到胡孩用这种方法捉猴子省事省力,关键捉的猴子多,都纷纷学胡孩这样去捉猴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捉猴人聪明,猴王们也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其中有一群猴子在猴王的带领下,多次从地洞里成功逃脱。几年来,这只猴王带领的猴子每次胜利逃出来时,都会让一两个捉猴人命丧黄泉。如此一来,提猴人不敢再用胡孩的方法挖洞捉猴子了。唯独胡孩依然坚持使用挖地洞这种方式去捉猴子。不过胡孩每年看到被群猴咬死的捉猴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又是一年大雪封山的季节,胡孩挖好地洞的第二天,便听到隔壁地洞里一群猴子挣扎叫喊,胡孩知道猴王带猴子跳到地洞里爬不上来了。胡孩拿着长竹竿照惯例寻找猴王,发现猴王正张牙舞爪指挥着众猴子前仆后继架着猴子梯往洞口爬,胡孩抡起竹竿将众猴子打倒,然后将刀子对着这只猴王喉咙狠命地刺去。直至看到这只猴王挣扎着死去,众猴子纷纷抱着头蹲在地上,胡孩才放下心来,跳下洞去捉猴子。
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正当胡孩准备动手抓猴子时,突然发现一只蹲在地下的猴子直立起来,迅速向他扑来。待胡孩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众猴子一齐围上来死死咬住他不放,尤其是这只率先攻击的大公猴咬住他的肩颈部死死不松口。瞬间,胡孩明白这几年捉猴人都是怎么死亡的了。被咬死的捉猴人都被这只真猴王骗住了,猴王找了一个替身,让其代替自己发号施令。胡孩被众猴子咬得快失去知觉时,奋不顾身拼命咬住猴王的头部。胡孩没想到自己情急之下咬的这一口,猴王护疼迅速松嘴跳开去。胡孩被群猴咬得浑身血浆,瘫倒在地。猴王不再搭理胡孩,开始指挥众猴子搭猴子梯,直至一个猴子跳上洞口,接着就像猴子井底捞月亮一样,跳出洞口的猴子伸手拉扯同伴一个个地离开了地洞。
次日,奄奄一息的胡孩在地洞里被村民发现,得到及时抢救,保住了一条命。但因胡孩脸上身上多处被群猴咬伤,治愈后的胡孩脸上满是疤痕,一条腿也瘸了。此后,胡孩便不再进山捉猴。为了生计,胡孩开始力耍猴人训练会演杂耍的猴子。
有的耍猴人从别处买的训练好的猴子,用皮鞭抽打时还会发生撕咬耍猴人的事情。胡孩因脸上疤痕,不敢笑,经常阴着脸,经他训练的猴子非常听话,从来没有发生一起猴子咬耍猴人的事情。
这让胡集耍猴人不明所以。唯有胡孩心里清楚,猴子比人聪明。直到胡孩临死时才向儿子交代,“用鞭子抽打猴子训练时,脸上千万不能出现笑容,一旦出现笑容或者发出笑声,猴子必会扑上前咬主人。如果发生猴子撕咬主人的情况,主人要及时和猴子互咬,尤其是要咬猴子的头部,唯有如此,猴子才会松开口”。当儿子问父亲这是为什么时,胡孩已经微笑着闭上了眼睛。胡孩家人说,这是胡孩自那年被群猴咬伤后第一次微笑,也是最后一次微笑。
胡孩死后,他的儿子毫无保留地将胡孩交代的秘诀告诉了胡集人,使胡集许多驯猴人都免遭了被猴子咬死的惨剧。不信,你去观察一下现在的驯猴人,用鞭子抽猴子训练时都是冷着脸,被鞭打的猴子都是老老实实地抱着头等待主人训斥。倘若不信,可以打赌,如果你让驯猴人笑着用鞭子抽打猴子,猴子保准会迅速攻击撕咬驯猴人。但驯猴人绝不会与你打赌,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以人身伤害为代价去赌,不值得。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