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脏活:必要工作的道德伤害
ISBN: 9787559860286

出版时间:2023-11-01

定  价:96.00

作  者:(美)埃亚勒·普雷斯 著 李立丰 译

责  编:谭宇墨凡
读者对象: 大众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230 (千字)

页数: 400
纸质书购买: 当当
图书简介

为什么有些职业既不道德又不体面,还有人抢着做?当工作不再享有尊严,我们是否有退出的选择?在这本讲述职业与不平等的非虚构著作中,作者援引了“脏活”的概念,即社会中不可或缺但被视为肮脏、下作的工作,如屠宰场的移民劳工。这些人无权无势、朝不保夕,还会遭受羞辱与良心谴责。而公众宁愿被蒙在鼓里。本书描述了“看不见的工作”背后,资本如何与权力、技术共谋,塑造了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揭示了工作中隐藏道德成本的真相。

作者简介

作者|埃亚勒·普雷斯 Eyal Press

作家、记者。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曾获詹姆斯·阿伦森社会正义新闻奖、安德鲁·卡内基奖学金等。《纽约客》《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撰稿人。《脏活》荣获美国希尔曼新闻图书奖,《出版人周刊》和《芝加哥论坛报》2021年度十佳图书,以及《纽约时报》年度百大图书。

译者|李立丰

吉林大学法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精通英语及日语,译有《海盗、囚徒与麻风病人》《精英的兴衰》《秩序四千年》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高墙之后

1 双重忠诚

不要做目击者

公众不再关注

人体材料

2 另类囚犯

看守

应对机制

无名小卒

3 文明的惩罚

默认委托

无路可走

第二部分 屏幕背后

4 操纵杆战士

后果

道德危机

5 另外的百分之一

迫于经济压力

暧昧之人

第三部分 屠宰车间

6 影子人

肉体折磨

种植园资本主义

透明化行动

不合时宜

7 基础工人

履行订单

商业枷锁

羞辱性监管

良性消费者

第四部分 现代世界的新陈代谢

8 不洁能源

满是污垢的女像柱

浑水

矛尖

涟漪效应

9 厚黑科技

呼吁与退出

身份受损

不看恶,不说恶

结语

注释

致谢

媒体评论

新冠大流行暴露出我们对基础工人的依赖,而早在此之前,就有一群人做着我们或许不愿去想的工作。在这本深刻、敏锐、文笔优美的书中,埃亚勒·普雷斯探讨了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的生活:监狱惩教官、无人机操纵员、屠宰场女工。《脏活》没有妄下评判,而是正视了一系列深刻而棘手的道德问题。它揭示了共谋的纽带,这些故事并非属于他人,我们每个人都牵涉其中。这是一本精辟、重要的书。

——帕特里克·拉登·基夫,《疼痛帝国》作者

在这本内容丰富、令人不安的书中,埃亚勒·普雷斯强调了我们要求最弱势的社会成员从事某些蒙受污名和道德伤害的工作。在公众视野之外,监狱看守、屠宰场工人和无人机操纵员干着社会中的“脏活”。这本书揭示了我们所有人是如何卷入我们外包给他人的肮脏工作,从而促使公众反思工作中的不平等。

——迈克尔·桑德尔,《精英的傲慢》作者

令人不安和必要……《脏活》几乎每一页都向我们展示了丑恶,但作者仍然希望我们抛开愤世嫉俗和悲观主义,和他一起寻找加强我们之间道德纽带的方法。

——《纽约时报书评》

并不是玫瑰色的眼镜阻碍了对真实情况的清晰认识;正是精英傲慢的金框眼镜,蒙蔽了特权阶层,让他们对人群中的底层视而不见。

——《美国学人》

编辑推荐

当代社会残酷叙事,观察不平等的新维度,揭露打工人承受的道德成本

重新审视社会中不可或缺但道德存疑的职业:屠宰场劳工,监狱看守,石油钻井操作员……

这类工作因其暴力与伤害,被视为肮脏下作,使从事者蒙受污名、羞辱、精神创伤,但所谓“脏活”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默许,为了保证良心清白,我们宁愿被蒙在鼓里。

这些隐形劳工是被遗忘的百分之一,承担了社会百分之百的肮脏工作。他们是结构性不平等的受害者,却被剥夺了无辜。

当工作不再享有尊严,贫穷意味着道德失格,无权无势力者出卖良心,有权有势者坐享其成。我们是否有退出的选择?

风险社会中精英的傲慢,曝光资本、权力、技术的共谋,如何剥夺穷人仅剩的良心

在原油泄漏后,登上头条的是满身油污的鹈鹕,而非殒命的钻井员工。屠宰场安全生产丑闻曝光,食客们担心的是盘中肉,而非受虐的工人。非法抓取个人信息的程序员手握高薪,使“不作恶”成为空谈。

文明使暴力隐藏在社会生活幕后,站在道德高地的社会精英,用特权换取美德,用消费主义洗脱与恶行的共谋。

我们置身文明的国度,却成为野蛮的共犯。对远方的苦难洞若观火,对眼下的罪恶视而不见。

新闻纪实的精彩之作,社会学者的温情书写,为每个被噤声和掩盖的打工人立传

深入美国腹地,探访高墙之下、地理与社会的边缘地带。奥威尔笔下的矿井工人,狄更斯所见的教养所囚犯,也在本书中重新现身。

作者以非虚构笔法与社会学视角,基于数年追踪采访,用详实数据和社会理论重新阐释了不平等的当代意涵。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