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琢器·潮——2022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毕业设计访谈
以访谈的形式,多维度探讨工艺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ISBN: 9787559874559

出版时间:2024-10-01

定  价:98.00

作  者:胡宇 编著

责  编:唐燕,侯彬
所属板块: 艺术出版

图书分类: 工艺美术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艺术/工艺美术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187 (千字)

页数: 200
图书简介

本书为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毕业创作访谈与比较研究”科研项目的成果总结。书中聚焦2022年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全面收录优秀毕业生的作品,展现优秀作品的创意和创作过程。通过深入访谈毕业创作指导教师及毕业生,本书从多维度探讨了工艺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总结并提炼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本书不仅为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实践支撑,也为其他院校师生开展毕业创作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

作者简介

胡 宇,设计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陶艺学会(IAC)会员,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学会(ISCAEE)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研究员。

图书目录

序一 / 齐喆

序二 / 胡宇

前言

【教师访谈】

齐喆:一脚踩在传统,一脚迈向未来

魏华:传统的蝶变

庞国华:跟着潮流走,向着时尚走

谭红宇:用天真之眼看未来

韦潞:创作目的要纯粹

余潮松:平衡是不好的

金生花: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件作品

王东育:放下架子,尊重学生

王昌淦:在毕业设计中“升华”

吴永强:由“大拙”走向“至美”

郭莉莉: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赵尔东:人即技术,技术即人

王新宏:从“造物”到“心性修炼”

【学生访谈】

陈瑶、陈永基:我们就是星星本身

方贵良:用自然的材料表现自然的题材

罗秋薇:《方子》与中草药的拟人化呈现

庞天琪:诺亚方舟、金丝猴与野生动物保护

郭子婷:《“你”·我》是积极生活态度的表达

任韵洁:“枯”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吴静贤:人生如《文身》般绚丽多彩

吴晓扬:对劳动、时间、技术与生产力的思考

2022年毕业展部分学生作品集锦

【附录】

项目研究成果

2022届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参展及获奖信息

展览现场

后记 / 胡宇

序言/前言/后记

序一

人类可以做到两件了不起的事:一是使用工具,二是记忆。

工具的发明,无疑是人类智慧的开端。使用工具的创造性行为,在日积月累的劳动实践中被归纳为“工艺”。借助工艺,中华的先民得以与自然对话,以土制陶,以金属锻形,凝漆成器,使中国的陶艺、金工和漆艺,作为中华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技艺,不断精进,成为外置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身体和心灵而存在的民族记忆,成为一种可传承的知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要教授给学生的,正是这种知识 ——一种心手合一的艺术,一种名为“工艺”的生活方式。

在网络信息与社交媒体填充着我们的日常时间,并蚕食着我们专注力的当代社会,学习工艺是一种使人重拾专注力的健康生活方式,人在心流状态(一种完全沉浸和投入于活动本身的振奋状态)中会得到一种不可替代的满足感,像古人那样造物。日复一日的工艺修习融入了同学们的生活,亦锤炼着他们的技艺与精神,得以让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触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智慧内核。

呈现在各位眼前的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既是同学们无数个聚精会神的时刻凝聚而成的结晶,也是他们身体和心灵的延展之物。这些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尊严、创造力、热情与匠心,当你认真观看、感受它们时,工艺的火炬便开始传递。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

2022年6月6日

序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国优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被明确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这是国家文化复兴的战略。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等,以推动工艺美术在当下的发展。艺术类高校的工艺美术相关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它能为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动力,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并为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以“传承活化岭南工艺,关注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开拓中外工艺文化交流,培养格调高雅、技能专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强调教学的当代性、开放性、实验性、复合性,着力彰显工艺美术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时代在发展,针对相关行业新的人才需求,工艺美术学院探索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创作访谈与比较研究”项目在工艺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计划用五年时间对学院所有专业的毕业创作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生进行深入访谈,并跟踪走访毕业生后续的专业与职业发展,进行多维度的比较研究。教师谈心得、话育人,学生谈体会、悟成长。一方面从毕业创作出发,反思教学过程,将这一阶段性终点转化为进一步梳理各专业教学现状、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内涵的起点;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年份、学科、院校之间教学的对比研究,找出方向,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闭环式、一体化、模块化 ”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有益思路和实践支撑。从而依托学院的教学改革,激活未来活力,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时代性,鼓励工艺美术学院学生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积极探索创新,更加主动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自2022年4月开始,“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创作访谈与比较研究”项目团队历时六个月完成了数据采集、访谈整理与比较研究工作,访谈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了宣传与展示。现将研究成果编辑成册,全面记录 2022年工艺美术学院毕业设计的整体情况,以及涵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教学过程与毕业生创作历程的访谈内容,从多方面、多维度进行跟踪与比较研究。在此,感谢所有支持本研究项目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期待2023年与之共勉。

胡宇

2022年10月20日

编辑推荐

1. 传统与创意的碰撞:本书以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2022年毕业作品展为背景,展示了年轻艺术家们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为读者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2. 教育改革的灯塔:本书不仅是一份毕业作品的汇总,更是工艺美术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反思。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访谈记录,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实用的建议。

3. 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南:本书从多角度解析了如何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提炼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

精彩预览

人类可以做到两件了不起的事:一是使用工具,二是记忆。

工具的发明,无疑是人类智慧的开端。使用工具的创造性行为,在日积月累的劳动实践中被归纳为“工艺”。借助工艺,中华的先民得以与自然对话,以土制陶,以金属锻形,凝漆成器,使中国的陶艺、金工和漆艺,作为中华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技艺,不断精进,成为外置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身体和心灵而存在的民族记忆,成为一种可传承的知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要教授给学生的,正是这种知识 ——一种心手合一的艺术,一种名为“工艺”的生活方式。

在网络信息与社交媒体填充着我们的日常时间,并蚕食着我们专注力的当代社会,学习工艺是一种使人重拾专注力的健康生活方式,人在心流状态(一种完全沉浸和投入于活动本身的振奋状态)中会得到一种不可替代的满足感,像古人那样造物。日复一日的工艺修习融入了同学们的生活,亦锤炼着他们的技艺与精神,得以让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触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智慧内核。

呈现在各位眼前的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既是同学们无数个聚精会神的时刻凝聚而成的结晶,也是他们身体和心灵的延展之物。这些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尊严、创造力、热情与匠心,当你认真观看、感受它们时,工艺的火炬便开始传递。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