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学科作为一个话语生产的试验场,许多新兴理论和批判范式被不断地生产出来,并影响着当代中国建筑学的走向。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建筑话语研究,呈现近四十年来中国建筑学科围绕着“中国性”观念展开的“民族/国家形式”“现代性”等历史话语的论述及思考;梳理和归纳四十年来重要的论争议题及其观念的历时性演变,有效促进当代中国建筑师借助理论和话语工具对自身创作实践进行反思,推动实践与观念话语的变革。
曾巧巧,建筑历史研究学者,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现执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为建筑评论、建筑遗产保护。
章 “重构”的20世纪80年代1
第二章 话语分析作为建筑批评工具的建构36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期刊话语生产47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重要学术思想观念的论争71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建筑创作与理论争鸣119
第六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话语流变226
附 录256
参考文献274
致谢299
本书基于20世纪80年代展开的当代中国建筑话语源流与演变的学术研究,不仅关注建筑学科内部的范式变革,更加关注建筑学科如何在当下的历史时空开拓和挖掘新的生长点的诸多可能性,呈现了那个年代建筑理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