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诗歌评论集之一,在他1989—1994年担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期间授课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希尼在书中开启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诗歌之旅,通过对奥斯卡·王尔德、洛厄尔、狄伦·托马斯、叶芝、毕肖普等一系列著名诗人及其作品的精深分析,探讨了诗歌极为重要的补偿、疗救和平衡效用以及他更为看重的校正作用。最终得出核心结论——“诗歌强大,足以帮助我辈”。全书语言生动,富有洞见。
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爱尔兰著名诗人、评论家,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第一本诗集《一个博物学家之死》初版于1966年,后又出版了诗歌、批评和翻译作品,确立了他在同时代诗人中的重要地位。 著有《幻象》等十几本诗集,《专心思考》等四五种散文集。
朱玉:中山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诗歌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译著《威康·华兹华斯传》。
序 ⅰ
引言 ⅴ
诗的校正 001
扩大字母表: 克里斯托弗· 马洛的《希罗与
利安德》 025
俄耳甫斯在爱尔兰: 布赖恩· 梅里曼的
《午夜法庭》 063
约翰· 克莱尔之得 109
斯佩兰扎在雷丁: 《雷丁监狱之歌》 145
一个人的火把游行: 休· 麦克迪尔米德 181
持久的迪伦? 迪伦· 托马斯 215
欢乐或黑夜: W. B. 叶芝与菲利普· 拉金诗中的
最后之事 251
数到一百: 伊丽莎白· 毕肖普 287
写作的边界 329
注释 353
致谢 365
索引 367
无
这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诗人希尼的诗学评论代表作,对诗歌于现代人的审美、思想及心理功效做出了独到阐述,涉及了诸多诗歌名家名作,颇具吸引力。这是国内首次引进,将继续丰富中译的希尼作品方阵。希尼在国内拥有坚实稳定的读者基础,但诗歌读者多,对于其诗论和诗学观点了解较少,此作将帮助读者了解作为诗评家的希尼,也会继续丰富“文学纪念碑”的诗学批评子系列。译者朱玉译笔出色,译作在读者中口碑很好,同时她也是希尼诗歌的译者,能精准还原希尼的语言特色。
这些诗行写的是,孩子们在玩具屋中的想象游戏能为“真实的屋子”里经历的一切给出信手拈来的答案。在“真实的屋子”里,(诗的基调表明)人们在悲伤愤怒中度日。事实上,弗罗斯特暗示,现实房舍里的居民所忍受的生活能在“想象之屋”中找到最好的记录和表达。他让我们相信,玩具屋拥有另一屋舍的尺度,庭院一边想象活动的迷人魅力与另一边发生的现实意义吻合。由此,弗罗斯特进一步表明,通过想象来改变人生,是我们最真切地把握和理解人生的方式。我们可以在玩具屋的玩具中——或者,在诗歌的语言中——理解并重历维吉尔所说的“万物之泪”(lacrimae rerum)。而且,诗文本身就像从玩具屋偷来、浸在山涧里的破酒杯,因为诗歌也提供一种澄明,让我们瞬间瞥见事物的潜在秩序,“不再迷惑”。这一瞥必然也是诗歌自身的酬报。这首诗让读者一饮幡然领悟的清泉,心中充盈着暂时的自由和完整。
而且,正是在农舍与玩具屋之间的空间,人们发现我所说的“写作的边界”,它分割开我们日常生活的实际状况与文学作品对这些实况的想象再现,分开社交语言的世界与诗歌语言的世界。而这条分割线恰是托马斯·哈代那首奇诗《之后》的主题。哈代这首诗的初衷也许是写他即将从熟悉的世界消失,但最终却将熟悉的世界转化为某种丰饶而陌生的世界。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