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乡墅中的居止 (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著 闵志荣 译
塑造塞巴尔德创作思想的六个人,被困于写作这一苦役中的同病相怜者。致敬文学前辈,反思写作之苦
ISBN: 9787559865342

出版时间:2024-03-01

定  价:58.00

责  编:田晨,何虹霓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外国随笔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文学/外国随笔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100 (千字)

页数: 212
纸质书购买: 天猫
图书简介

塞巴尔德在本书稿更加纯熟地模糊了传记、散文与游记的边界,在一段乡村风光的漫步中,结合自己的记忆,思考与讲述对他而言最重要的六位艺术家和作家,包括让-雅克·卢梭、爱德华·默里克与罗伯特·瓦尔泽等等。他一边行走一边从人物回忆中寻求慰藉与灵感,关注他们怪异但优美的细节与轶事,绘出了艺术家们精致而古怪的肖像。同时,本书也是一面反射塞巴尔德本人的镜子,他在旅途中掺入自己的深刻思考,企图在痛苦、混乱和荒谬的现实中寻找意义和永恒。在自然风光和人物记忆的交叉叙事中,读者得以看见塞巴尔德思维的褶皱与运动痕迹。

作者简介

作者

[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德国作家、学者,1944年出生于德国,自1970年起定居英国,在东英吉利大学执教。2001年因车祸去世。曾获德国柏林文学奖、不莱梅文学奖、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海涅文学奖等,著有《奥斯特利茨》《土星之环》《眩晕》《移民》《自然之后:一部元素诗》《未曾叙说》。

译者

闵志荣,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和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学专业硕士,现任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系主任,译有《土星之环》《德意志星球》等书。

图书目录

前言

天上有颗彗星

我希望这湖是大海——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悲伤

死亡来了/时间去了

孤独的散步者

像白天和黑夜——

序言/前言/后记

此时,距离我接触本书文章所涉及的作家已经整整三十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1966年的早秋,当我从瑞士出发前往曼彻斯特的时候,我是怎样把《绿衣亨利》、《莱茵家庭之友的小宝箱》和一本半散落的《雅各布·冯·贡滕》放到旅行箱里去的。从那时起,我读过的千百页内容都没有改变我对这些书和它们作者的尊敬,如果说今天我要再次搬到另外一个岛上去,那么它们肯定还会出现在我的行李当中。正是对黑贝尔、凯勒和瓦尔泽经久不变的偏爱使得我产生了一种想法,在为时未晚的时候撰文向他们表示敬意。出于其他缘由还有两篇关于卢梭和默里克的文章,事实证明,它们出现在这本书里面也是合适的。现在,书中的时间跨度几乎超过两百年,从中人们可以看到,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那种特殊的行为障碍并没有发生很多改变,它必定将每一种感觉都转化为文字,并凭借令人惊奇的精确性绕开生命。我在进行这种观察的过程中,首先感到惊讶的,是文学家骇人的坚韧。创作的坏习惯似乎没有医药可以治疗;那些沉溺其中的人依然坚持这种坏习惯,尽管写作的乐趣早就已经离他们远去,尽管与此同时,在那种关键年龄段里面,就像凯勒有时所说的那样,人们每天都面临着成为一个傻瓜的危险,除想办法使脑子里不停转动的轮子最终停下来以外没有其他渴望。卢梭,虽然他在彼得岛上的避难所里——那时他五十三岁——已经想要放弃没完没了的思考活动,却依然继续创作直到辞世。默里克还是一直不停地润色着他的长篇小说,即便这种努力早就没有了价值。凯勒在五十六岁的时候放弃了他的公务员职位,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瓦尔泽可以说只有在他自己剥夺了自己的行为能力后才能从创作的强迫状态中解脱出来。考虑到这种激烈的做法,我觉得几个月前在电视里看到的一部法国影片尤其感人,因为电影里面一名以前在黑里绍精神病院工作的男护工约瑟夫·韦尔勒说,瓦尔泽,尽管已经完全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却还总是在马甲口袋里随身带着一支铅笔头和特意裁剪的纸条,经常记下这样那样的内容。然而,约瑟夫·韦尔勒继续说道,当瓦尔泽觉得有人在看他时,总是迅速把这些纸条再塞回口袋里去,仿佛别人发现了他的错误甚至丢脸的事。写作显然是一种人们不能轻易从中脱身的事情,即便它使人反感或者无能为力。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出发,几乎没有什么说辞可以为写作进行辩护,它为作者带来的满足感少之又少。也许,写一部小体量的长篇小说,就像凯勒原本计划的那样,书里面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生命悲剧性地中止,在柏树般阴暗的结尾处一切都被埋葬,然后就此搁笔,那样真的更好。只是对于读者来说许多东西自然就随之消失了,因为被囚禁在自己语言世界中的可怜的作家有时候为他们开辟出了生活本身几乎不能带给他们的这般美丽和震撼人心的风景。因此,首先作为读者,我将在下文中用一些篇幅较长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特别主张的札记向先行的同行们表示我的敬意。最后是一篇关于一位画家的文章,这也是合理的,不仅因为扬·彼得·特里普和我在奥伯斯多夫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念的是同一所学校,而且凯勒和瓦尔泽对于我们两个人而言都意义重大,也因为我从他的画中学到了人们必须要看到深处,学到了艺术如果没有技艺就不会圆满,学到了人们在展现事物的时候要考虑到许多困难。

媒体评论

慎重、庄严、尖刻……(塞巴尔德的)作品从经典中诞生,也将经典延续至今。

——《纽约时报书评》

极为动人……围绕每篇文章的多个层次契合得天衣无缝,让人难以察觉。

——《纽约每日新闻》

塞巴尔德最温柔、友好的作品。

——《国家杂志》

这位已故作家用如此透彻与温和的声音讲述了人类如此熟悉的思想与基础……比如错位、文学记忆,以及从中产生的无偿附赠品。

——《布鲁克林铁路杂志》

(本书)是塞巴尔德崇拜者的福音,是对塞巴尔德钦佩和亲近的作家和艺术家的一系列致敬……一个人不必离家就会感到失落,而塞巴尔德是这一边缘领域的当代巨匠。

——《书单杂志》

这本富有启发性的文集展现了一位作家最敏锐的洞察力,他深入到事物的表面之下,奋力应对个人和集体记忆的困境。

——《科克斯书评》

塞巴尔德精妙的剖析……启迪了其他写作同业者……他是当中最难以捉摸的作家之一……这些文章非常值得一读。

——《图书馆杂志》

编辑推荐

出于偏爱和致敬的渴望,塞巴尔德为六位创作者写下了这本书。除了塞巴尔德的老朋友、画家扬·彼得·特里普,另外五位都是作家同行,写作对他们而言,是无法脱身的劳役,是无可救药的疾病,但他们的作品却触动人心、洞穿现实,是塞巴尔德在旅行时必须放入行囊的文字伴侣。这些作家和塞巴尔德笔下的其他人物一样,孤独、饱受折磨,也和塞巴尔德本人一样,被困在残暴的历史和晦暗的记忆中,“除了通过书写来抵抗经常出其不意地击溃我的回忆,我别无他法”(《土星之环》)。

塞巴尔德的作品受到“联想”的驱动,他痴迷于相似、重叠和巧合,并擅长将艺术家、边缘人和神经质者的故事隐晦地化为自传,但从不喧宾夺主、咄咄逼人,而是以一种俯望的姿态,凝视着他的二重身,凝视着历史的幽灵,凝视着他们温和的失败。因此,本书绝不是简单的传记、回忆录或文学批评,而是塞巴尔德的自我扩张,他欣赏、共感这些忧郁的、心灵居无定所的创作者,也将欣赏和共感变成了深刻动人的创作。

“居止”既指住所、居留,也指起居行动。书中的作家都曾在乡墅中暂居,他们的故事蕴含着远离城市的浪漫主义、漂泊的精神以及流放的诗意。围绕着他们在乡墅中的居止、历史背景和创作活动,塞巴尔德赋予了回忆以地理特征,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地理学”。本书延续了塞巴尔德独特的图文风格,除了塞巴尔德亲自挑选、组合的黑白插图,还加入多张彩色大插页,以唤起更多想象、互动、解释和惊奇。

精彩预览

罗伯特·瓦尔泽实际上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尽管和他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地紧密,但我也给不出什么可靠的回答。如之前所述,那七张肖像照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人 :一个充满了宁静感性的年轻人,一个带着克制的焦虑准备踏入资产阶级社会的人,一个在柏林有着某种英雄气概又显得阴郁的作家,一个三十七岁、眼睛如琉璃般清澈水亮的男人,那个抽着烟、看起来很危险的强盗,一个破碎的男人,最后是完全被摧毁、同时又获救了的精神病院病人。就这些肖像而言值得注意的不仅是它们之间的不同,而且还有它们中每一张都很明显的不协调,我推测,这种不协调主要是由瓦尔泽相当朴素、根植于瑞士的本性与无政府主义、波希米亚式不羁和花花公子式放浪的倾向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他在职业生涯之初曾经炫耀过这些倾向,后来则将其尽可能地掩藏在正派的外表之下。他自己也讲述了在某个星期天他是如何穿着一套“轻佻的浅黄色夏装和轻便的舞鞋”、头上戴着一顶“故意显得放荡、大胆、滑稽的帽子”从图恩走到伯尔尼的。

卢梭只有在好日子里划船去往宁静的湖泊深处,才会体验到真正不同于工作和学习——这也指园林研究的工作——的地方。“我躺在船上仰望天空,”我们在他描写岛上生活的章节中可以读到,“听任小船随风漂荡,爱漂到哪里,就漂到哪里。有时候,我在船上一躺就躺好几个小时。”在大自然中笼罩着他的穹顶那清明的澄净使人不禁想起《新爱洛伊斯》开头描写的瓦莱山脉,此处的风景揭开了低矮浓重的气氛的面纱,里面蕴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而且人们在其中会忘记一切,包括自己,很快就不再知道身在何处。“风景最纯净的瞬间,”让·斯塔罗宾斯基研究过卢梭的“透明”主题,他写道,“同时也是个人的存在溶解在其边界并梦幻般地转变为稀薄空气的瞬间。”根据斯塔罗宾斯基的观点,自身毫无保留地变得透明是这位现代自传发明者的最高抱负。这种雄心的标志就是水晶,斯塔罗宾斯基写道,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纯净态的身体抑或相反是一个凝固的灵魂”。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