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画境”与“词心”:宋代词画艺术之美 王万发 著
一部深入解读宋代词、画关系的艺术史学著作
ISBN: 9787559860002

出版时间:2023-04-01

定  价:78.00

责  编:蔡楠
所属板块: 艺术出版

图书分类: 艺术理论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艺术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字数: 260 (千字)

页数: 324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本深入解读宋代词、画关系的研究性著作。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从中西文艺理论中的“语图关系”、“画境”与“词心”对绘画与词之关系的一般意义、宋代绘画与词中的山水、花鸟及其人物精神的对比研究、词意画”与“题画词”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及宋代词与画的审美追求、文化意蕴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通过 “画境”与“词心”的相互对照,从文学与图像关系视角探讨绘画与词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及其在承传演变上对艺术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作者简介

王万发,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美学、美术教育、美术史论与中国画。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5项;等等。

图书目录

引言 … 1

第一章 词画本为友 卷上何相分 … 5

第一节 词含画境尝不语,艺术本质两相观 … 8

第二节 《诗馀画谱》词画融,心物文图各相通 … 14

第二章 遐思云天外 万物有情怀 … 19

第一节 墨彩有情藏宋画 … 21

一、造化有灵山水境 … 21

二、凡尘俗世百态新 … 28

三、折枝雀翎尽成趣 … 36

第二节 俗世万千入宋词 … 40

第三节 境外心音明意趣 … 53

一、境如琵琶半遮面,云烟缥缈意朦胧 … 54

二、野鹤闲云林中客,浮沉入世倦归林 … 58

三、人随境迁画意转,叶叶心心总关情 … 63

第四节 士人情思付此中 … 68

一、此情源流远 … 68

二、暗藏宋画里 … 70

三、明情宋词中 … 74

第三章 语图各相联 意蕴词画间 … 79

第一节 形构词意画 … 81

一、画图留观 … 81

二、画意词心 … 91

第二节 珠联题画词 … 99

一、语言之美 … 99

二、异句换景 … 100

三、情意难分 … 104

四、感官互动 … 106

五、感官互通 … 109

第三节 纸上意象生 … 112

一、图上经营 … 113

二、只赋墨踪 … 120

三、点染成韵 … 123

四、色彩相映 … 126

第四章 墨抒豪放意 言藏婉约情 … 135

第一节 年岁更易词画变 … 136

一、笔下意气改 … 136

二、词间风骨新 … 144

第二节 豪放婉约入词间 … 153

第三节 宋画风貌各有态 … 158

一、山高水远云霞渺 … 159

二、眉间颦展见喜悲 … 167

三、花蝶鸟雀各相生 … 169

第五章 情志词画寄 境中引深思 … 175

第一节 山水境 … 177

一、沉静淡泊的向往 … 178

二、自然闲适的渴慕 … 185

三、隐逸闲雅的意趣 … 191

第二节 花鸟意 … 200

一、细致精丽之美感 … 202

二、婉转跃动之韵律 … 205

三、意象人化之绝妙 … 208

第三节 世人语 … 215

一、高尚品性的描绘 … 216

二、低回幽思的抒写 … 220

三、理想人格的寄予 … 225

第六章 灵韵藏妙品 词画联珠璧 … 231

第一节 画里人 … 232

一、闲人世外逍遥客 … 232

二、沉疴不治此命薄 … 236

三、填词作画记小景 … 237

四、人似芳妍花若卿 … 245

第二节 境中物 … 247

一、苍山千仞踏川流 … 247

二、琼枝万蕊度春秋 … 250

三、闲景小物何人赏 … 253

四、衔枝翠羽去未休 … 256

第三节 卷上思 … 258

一、留来欢愉纸上书 … 258

二、浮生长恨与风诉 … 261

三、愁情片片未可断 … 264

四、故人远去留长思 … 267

第四节 行间语 … 273

一、词画何得冷暖分 … 273

二、撷来珠玑妙成文 … 278

三、卷里修辞生巧句 … 281

四、画语浅浅入境深 … 283

第五节 词画异 … 287

一、浮想联翩据此生 … 288

二、寥语不拘画中意 … 290

三、画图有貌收眼底 … 293

四、一瞬风华世长留 … 298

结语 … 303

参考文献 … 306

后记 … 313

序言/前言/后记

王万发是我早年所带艺术美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之后,继续在我供职的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著名学者胡玉康教授,攻读艺术文化史专业博士学位。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被贵州师范大学聘用,并先后取得副教授、教授职称。今天,他的新著《“画境”与“词心”:宋代词画艺术之美》即将付梓,承其嘱托,为该书写几句话。

从研究对象的学科归属看,该著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关于“中国艺术史学”的一项跨学科学术成果。据我所知,当今学界构建的中国艺术史学,是一种“复数与整合”的学问。所谓“复数”,一是把“复数”的艺术门类作为研究对象;二是把“复数”的艺术形态作为研究对象。所谓“整合”,就是“打破”艺术门类、艺术形态之间的界限,重新整合材料。而万发的这项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当代形态的中国艺术史学之“复数与整合”观念,对中国艺术史学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补益作用。

随着学界对中国艺术史学的不断探索与推进,文学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已成为该学科的一个重要议题和学术热点。从历时、动态的角度看,人类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即以图像为主的时期、以文字为主的时期、文字与图像并立的时期。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电子、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图像艺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形态再度兴盛,成为与语言艺术双峰并峙的主流的审美样式。随着图像迈入艺术的中心舞台,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万发的这项成果,恰恰关乎这一学术热点问题。这一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解决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有利于我们在艺术实践中正确处理文图关系,促进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发展。因此,这种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其实,对文字与图像的关系问题研究,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就研究者而言,既要同时熟悉语言艺术、图像艺术的实践与理论,又要从美学和文艺理论等形而上的高度宏观把握、准确理解二者的关系。当今学界对文字与图像的关系研究,已有一些重要成果,如赵宪章主编的《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赵炎秋所著的《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等。这些成果,初步构建出了一种本土化的“文图关系”理论。万发的这项成果,正是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展开的。该著作吸收了“文图关系”和“语图关系”的相关理论,从“词画本为友/卷上何相分”“遐思云天外/ 万物有情怀”“语图各相联/ 意蕴词画间”“墨抒豪放意/ 言藏婉约情”“情志词画寄/ 境中引深思”“灵韵藏妙品/ 词画联珠璧”等诸多维度,透视词画关系、阐发宋代词与画的主体情怀、挖掘题画词与词意画的艺术意蕴、体味宋代词与画的美感风格、分析宋代词与画的寄托情结、揭橥宋代词与画的意境灵韵,颇见新意。需要说明的是,万发对“宋代词画艺术之美”的研究,是站在词画对等的研究立场展开的一项学术研究。这充分展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与艺术素养,及其对待这一问题的学术勇气与自信。

深入词与画的内部结构,可以认为,词与画的关系问题,不仅体现在“诗画一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艺术观念层面,而且体现在词与画的独特性方面,尤其是二者基于“独特性”的词画异同等方面。尽管词有“诗余”之名,有“以诗为词”之传统艺术观念,但词与诗无疑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体裁;尽管中国绘画是一门图像艺术,但与词关联的绘画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特质的图像艺术。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性。然而,让人欣慰的是,万发是著,对词与画的异同关系,尤其是二者的融通关系有较为深入的探究,如词与画的相联相分、“以词题画”的题画词、“以词入画”的词意画,以及词与画在艺术意蕴、意象意境、表现技法等方面的相互影响问题。因此,这本著作可谓有关“词画关系”问题的一项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内容充实、观点新颖、论证严密、语言富于美感,可读性强,既可以作为专业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论著,也可以作为对相关艺术形式感兴趣读者的品读佳作。希望作者以此著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艺术美学与艺术文化史等领域的相关问题。

是为序。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刚

癸卯仲春于西安南郊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深入解读宋代词、画关系的著作,着力于“画境”与“词心”的相互对照,从文学与图像关系视角探讨宋画与宋词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尤其是从“以词题画”的题画词、“以词入画”的词意画这两个特殊类型,探讨词与画在艺术意蕴、意象意境、表现技法等方面的融通关系。

精彩预览

墨彩有情藏宋画

造化有灵山水境

宋画能与宋词一样,表现既广阔又细微的万物,盖因两者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宋朝的万物在画家们的笔下千姿百态,他们用画笔一一再现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宋人善绘山水,远景似在咫尺,近景精妙细致。然山水风光之美不在于尺幅大小,它们各有“可爱”之处。大、高、远是一种境界,小、低、近也不失艺术价值。王国维对词的境界大小持有独到观点,他说“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画亦如此,其好坏不以视觉上的大小评定,描绘浩瀚或微小只是创作者不同的选择。

广阔江山有“咫尺”的表现方式,也有“全景”的表现方式。如宋初李成的山水被王诜评为“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动,如对面千里,秀气可掬”,刘道醇说“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与范宽“远望不离座外”形成对比,观画者在几步之内就仿佛看到千里之远。李成能创造出这种“平远萧疏”的图式,得益于“平远”法构图。其后,郭熙总结了前人创作经验以及自身创作实践之后,提出绘画构图的“三远法”: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高远”“深远”与“平远”让画家与观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山水的观赏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画家通过不同的方位观察获得不同的视觉画面,将之诉诸笔墨,从而创作出不同的绘画作品。从《林泉高致》对“平远”的阐述我们可以理解平远是从近山望向远山,而近山到远山有非常大一段距离,以平远法作画能在尺幅内展现千里江山,如李成的《乔松平远图》与郭熙的《窠石平远图》。

《乔松平远图》展现的是李成所创造的典型的“平远萧疏”图式,画面左侧坡石之上长有苍松两株,其主干遒劲,枝桠奇出,松针细密。近处的坡岩交叠状如云卷,其间有山泉缓缓流出。苍松之后云雾流动弥散,远山连绵起伏,表现出了“烟岚轻动”的特色,同时色彩“有明有晦”。李成在并不大的尺幅内将千里之远的山川景象表现了出来。郭熙的《窠石平远图》由远及近刻画了散落的窠石、稀疏的寒林、空旷的平原、流水远山以及漫天的晚霞。视平线在画面下方约三分之一处,除晚霞外几乎所有物体都被极力压低在画面的下半幅, 上半幅除了树枝点点,余下的大面积都是遥远的天空。郭熙作画的才能之一,体现在他能在这么小的画幅内集中大部分的景物。自近景透中景而望远景,空间布局得当,层次分明,空间距离的纵深感强烈,令人一眼便览尽千里景色,萧瑟空旷的深秋之景跃然于脑海。

李成《乔松平远图》

郭熙《窠石平远图》

全景式构图的长卷多表现千里江山之宏大气势,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典型的以大青绿着色的山水作品。青绿山水在隋朝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手里发展到高峰,随后受到水墨山水的冲击,发展缓慢,后宋哲宗时期宣扬“重古”,青绿山水重新得到重视。到徽宗朝,这种重视设色、工整、理法的金碧辉煌的山水画风得到肯定。蔡京的卷后题跋写明了画作信息:王希孟当时为画院学生,数次的进献画作虽不算惊艳,但徽宗独具慧眼,认为王希孟“其性可教”,便“亲授其法”,之后不逾半年,王希孟就呈上了这幅《千里江山图》卷,这时他才十八岁。我们在《千里江山图》卷里看到的就是风华正茂的十八岁少年的精神气质,画里面住着的是十八岁的灵魂,王希孟如同三国周郎般的雄姿英发,将江山指点。这幅长卷中的景物,色彩艳丽丰富,意境开阔,高远、平远、深远透视,在其间被交替使用,且构图严谨。画卷长度接近十二米,高低起伏的山峰与烟波浩渺的江河绵延千里,其间夹杂着渔村野市、鱼艇客舟、茅庵草舍、桥梁水车,若移步换景,则步步生意。画上还有穿插在景物间的人物,在进行游玩、赶集、捕鱼等日常活动,天上一划而过的飞鸟被定格在空中,场景既宏大宽阔又细致入微。王希孟创造出的这一幅旷阔江山图,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华丽的表现技法的运用,都符合皇室审美。少年人用加法将富丽繁华呈现,一一添加各种矿物颜料,使这幅画在近千年后的今天仍然绚丽无比。许是天妒英才,王希孟在创作了这幅《千里江山图》卷的两年之后,就与世长辞了,他的姓名,仅凭这一幅惊世之作名垂千古。人虽远去,但他的灵魂永远留在了画里。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小景山水是继雄伟的全景式山水后画家们的又一创造,它有别于壮阔的大山大水,取材于局部小景,不尽之意溢出画面,与词所求的“言外意”有异曲同工之妙,构图、意境发生了从充实到空灵的变化,深受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的青睐。宋初画僧惠崇及之后的皇室贵族赵令穰、驸马王诜等都是北宋时期画小景山水的代表人物。到了南宋,画家们突破之前全景式山水表现手法,多集中刻画山水的局部,或着重表现自然景色其中一方面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的画家多表现寒江独钓、柳溪归牧、秋江暝泊与风雪归家等题材,同时许多画家还常将小景山水表现在册页中。“南宋四家”是小景山水的代表人物,李唐的《江山小景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马远的《晓雪山行图》《梅石溪凫图》,夏圭的《雪堂客话图》等都是小景山水的佳作。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分春、夏、秋、冬四个部分表现了西湖边贵族闲逸的生活情调,其中穿插的人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画家利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在不同的季节中刻画了树、石、桥、堤和住宅等物,各具季节特色。这四幅作品都是围绕庄园进行描绘,庄园主人或春游踏青、或静坐纳凉、或观赏秋山、或出门赏雪,春日的怡人、夏日的喧闹、秋日的旷远和冬日的寒意都被展现了出来。画上的主人公乐在逍遥,享受现状,在庄园中过着安逸舒适的日子。马远的《梅石溪凫图》册页可看作山水与花鸟融为一体的小品画,画面左方与上方山岩斜出梅枝,右边是大面积的溪水,虚实结合,构图有着典型的“马一角”特征。早春时节,空气中有迷蒙的水汽,坚硬的岩石,三两枝初绽的梅花,溪水自山坳处涓涓而出,小漩涡偶见溪中,群凫嬉戏溪上,给平静的山涧带来了生气。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冬景)

马远《梅石溪凫图》

宋代画家绘山水,既能表现波澜壮阔的千里江山,也能表现清润可爱、余味悠远的沙岸小景,既能画高屏大幛、长卷立轴,也能画小幅册页、轻罗小扇。词之境界优劣,不在于大小,画同样如此。

——选自王万发《“画境”与“词心”:宋代词画艺术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