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成本与选择 (美)詹姆斯·M. 布坎南 著 刘志铭 译
被薛兆丰誉为“像宝石一样的小册子”,诺奖得主布坎南经典作品。转变每个人的成本思维,帮助个人和机构做出选择
ISBN: 9787559859327

出版时间:2023-06-01

定  价:59.00

责  编:李佳楠,王沁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经济学理论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经济/经济学理论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140 (千字)

页数: 204
纸质书购买: 天猫 有赞
图书简介

本书是诺奖得主布坎南的纯理论著作。他用一百多页的篇幅,阐释“成本”这一基本概念,指出主流经济学对“成本”的误解,提出“主观成本”说。

本书先概述不同学派对成本的理解,然后梳理提倡主观成本说但被忽视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统,最后探讨“主观机会成本”理论在福利经济学上的应用。他认为,如果成本是主观的与个体的,那就没法对不同人的成本进行加总和比较,这意味着科斯等人提出的“社会成本”概念值得商榷,福利经济学的根基受到挑战。

作者希望这本小书起让学界,沿着个人、主观的“成本”概念走出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作者简介

作者:【美】詹姆斯·布坎南(1919—2013),经济学家,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之一,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领域包括财政学、政治经济学。有两部著作入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译者:刘志铭,男,经济学博士,1974年出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等方向的研究。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济理论中的成本

第二章 伦敦学派传统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成本与选择

第四章 公共物品的成本

第五章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第六章 市场缺失情形下的成本

附录一 成本与选择: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与传统的观点

附录二 裁定者

序言/前言/后记

再版序 被忽视的经典小书

哈特穆特·克利姆特(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教授,20卷本布坎南作品选主编之一)

詹姆斯·M. 布坎南自己曾说过,“我的那本小册子,《成本与选择》”。从篇幅上来看,《成本与选择》的确是一本册子,但是,总体来看,它在布坎南的著作中却占据了关键的地位,因为“成本”或“机会成本”这个基本经济概念与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视角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一视角对于布坎南的学术研究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一个主观主义者,布坎南坚信,机会成本只是一种“见仁见智”(eye of the beholder)的个人体验,是现实中从未真正出现过的替代选择。作为一个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者,布坎南认为,机会成本不能以对不同个人所放弃的效用进行加总的集体福利函数方式来进行测度。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伦敦经济学院的一些学者,如莱昂内尔·罗宾斯、哈耶克、罗纳德·科斯和杰克·怀斯曼等人,就提出和表达过成本理论的类似观点。由于理论体系的渊源以及某些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理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然而,虽然从建立在自己的成本概念上的有关观点看,布坎南认可并佐证了奥地利学派在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大论战中的贡献,但他还是使自己与奥地利学派保持一定的距离。布坎南尽力将自己的观点融合进正统的古典和新古典框架中,以免表现出“怪人的自大”(arrogance of the eccentric)。正因如此,《成本与选择》以亚当·斯密著名的鹿–海狸例子作为其讨论的起点。在该例子异常简单的“单因素”情境下,主观的机会成本由客观的交换率得以解释。由于每人都可以用两头鹿换到一只海狸或者以一只海狸换到两头鹿,实际转换与交换率之间的任何偏离,最终都会被理性决策者基于其决策的机会成本而做出的选择所消除。但是,一旦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又将会出现何种情形呢?

《成本与选择》要处理的就是这一问题。该书出版之时,布坎南显然希望其他学者能追随他的工作,一起在经济分析中构建一个对机会成本的概念有着透彻理解的新研究传统。然而,尽管布坎南费尽心思地传递他对“成本与选择”之性质的深刻洞见,并将这些洞见与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相联系。但是,看一看“社会科学引用索引”(SSCI)就可得知,在这一方面他做得并不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布坎南在《成本与选择》一书中所阐述的其经济观的理论基础的忽视,是很奇怪的。毕竟,他的基本观点在公共经济学问题上的具体应用更受重视,并且事实上也有巨大影响。无论如何,对于那些高度评价布坎南的具体洞见和观点的人来说,更认真地思考《成本与选择》一书中所展示的基本原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显然,《成本与选择》的再版会减少这样做的成本,也为回到经济学的根本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前言

你正面临着一个选择。现在你必须做出决策,是读这篇前言,还是读点别的,或静静地思考,抑或为你自己写点什么。如果你选择现在来读这篇前言,那么你必须付出的成本就是你为上述替代选择中最具吸引力的那个所赋予的价值。这一价值是且必然是纯粹推测性的,它代表了你现在认为的那个机会可能提供的价值。一旦你选择读这篇前言,任何实现这一替代选择,并对其价值作出衡量的机会就此永远消失。只有在作出选择的那一刻甚或那一瞬间,成本才可能改变行为。

如果在此之前的一小会儿,你确定你对那个替代选择的评价超过了阅读这篇前言的预期评价,那么,你就会错过这篇经济学家的乏味议论。然而,你若在一开始就放弃了它,你就永远不知道你错过的是什么。你现在从阅读这篇前言中获得的收益,是无法与你选择最具吸引力的其他选择时付出的成本相比较的。收益——如果真有的话——是一种(现实)存在,可以在事后进行评估;而影响行为的成本并不存在,它们从未实现过,无法在事后加以度量。

然而,当你读完这篇前言时,你就错过了一些本来可以做的事情,这些事可能被加以价值上的度量。你可能会想到你本来可以用这些时间做些什么,如果想要的话,你可以将这些并未发生但“可能会发生的结果”转换为某种价值形式。

某个了解你面临的选择并观察你行为的人,能够对你阅读此前言所花费的具体时间作出一个客观的估计。在你做出决定之后,他可以盯着手表并客观地核实他的这一估计。如果他知晓你替代选择对应的收益的价值,他就可以为相应的时间资源赋以一定的价值。该价值是客观的,且对于所比较的诸多目的来说也是有益的。当然,这个观察者无法准确估计你在选择前或选择后对已丧失的机会所赋予的价值。

在通常的讨论中,我们会将你自己和观察者所评估的价值都称作“成本”(costs)。你行为的外部观察者可能会说,阅读这篇前言将花费(cost)你X分钟或者已花费你X分钟,他估计这X分钟值Y美元;而通常你会说同一活动“将花费我可用于睡觉的X分钟”或者“花费了我本来可用于睡觉的X分钟。”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成本”(cost)一词的几种用法是属于不同范畴的。语言的运用赋予同一词汇不同的内涵。因此,对“成本”一词的使用存在严重混乱,在经济学家中尤为如此,这一点不足为奇。

以上便是对本书主要观点的概述。其中涉及的关键概念是很简单的,我也无意提出复杂精密的分析方法。我写这本书的前提假设是,很多经济学家一头扎进精密的分析中,却忽视了基本经济逻辑的具体内涵。概念层面的阐释可能无关乎具体应用,那些急于医治这个世界病症的人可能会嘲笑我执着于对方法论的提炼。当他们在初步的比较中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与本书提出的观点大同小异时,怀疑倾向就会愈发明显。毕竟现代经济学家中少有人会对机会成本的基本定义提出质疑,而假定人们对此已有很好的理解的各种论断则充斥于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中。

但我要指出的是,在教科书中诸如本书第二章中的成本定义,与后续章节所隐含的成本定义之间可能有着显著的差异。人们往往给机会成本下一个众人皆可接受的定义,但在随后的应用分析中却往往不能将这一概念的逻辑贯彻其中并赋予其应有的特征。我的目的,就是运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说明人们经常忽视的根本的方法论差异,并表明一以贯之地运用该理论将可以澄清政策问题中的一些重要分歧。仅在公共财政领域,当分析者采纳同一成本概念时,有关税负归宿、税收资本化、公债负担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的作用等争论就可得到部分解决;如果那些已嵌入分析的成本定义的混乱得以揭示,那我们至少可以更充分地理解和评价福利经济学令人不满的发展现状;那场一度激烈而后又在较长时期归于沉寂的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可能性的大辩论,可能也会以一种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对于诸如征兵和犯罪等一些当前的热点话题,亦可有新的解释。当然,本书并未打算对这些以及其他可能的政策应用问题展开详尽无遗的讨论。解决成本理论的模糊所带来的难题,至少需要同本书一样篇幅的另一本书来加以讨论。

我的第二个目的是要追溯成本概念的思想演化过程。主要出于其被现代经济学家相对忽视的缘故,我强调了伦敦经济学院传统的贡献。该传统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其成员自己也或多或少视之为理所当然而不自觉。

现代的奥地利学派学者则可能会以某种理由特别指出,将本书提出的成本理论贴上“奥地利学派”的标签是恰当的。毫无疑问,伦敦学派成本概念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奥地利学派。但是,当我阅读早期奥地利学派以及伦敦学派的著作时,我确信伦敦学派传统增添了一些独有的特点,也只有该学派构建的整个成本理论才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在阐述此观点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正统成本理论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可以直接找到其奥地利学派的渊源。根据我的阅读和阐释,我认为,威克斯蒂德为非正统的伦敦学派传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而

这一传统与奥地利学派传统同样重要,或许甚至更为重要。达文波特的成本思想也有着极为深刻的洞察力,但其美国追随者却没有能够形成一个能与伦敦学派比肩的传统。

现代伦敦学派传统的基本思想来源体现在20世纪30年代罗宾斯、哈耶克和科斯等人的论文中。瑟尔比在1946年至1960年间发表的著述紧紧追随了这些思想,但这些著述却被人们极大地忽视了。该传统中的另外一些论文是由杰克 · 怀斯曼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然而,上述出版物仅仅是伦敦经济学院在长达30年间广泛讨论的仍然可见的剩存部分,而这些广泛讨论的内容曾是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第一章概述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成本理论的学说史,第二章讨论了伦敦学派成本理论的渊源和发展,第三章在两种不同分析框架下对机会成本理论进行总结。本书剩余章节则主要讨论成本理论的应用。第四章考察了公共财政领域的成本理论,正是该应用分析激发了我对澄清成本概念必要性的兴趣;第五章运用机会成本的逻辑重新检视庇古的福利准则;第六章是本书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部分,论证了成本的基础理论在整个非市场决策领域的适用性。

名家推荐

布坎南的经济学方法论,牢固地建立在“主观价值论”上,即认为事物的价值完全依赖于每个个人的主观判断。根据这一理念,布坎南写成了像宝石一样的小册子《成本与选择》。他认为,尽管人们愿意用一头鹿换一只海獭,完全基于其主观判断,没有客观标准可言,但这种通过交易形成的比价,却是彰显并可以为外人所观察的。由此出发,布坎南既反对通过效用的简单叠加来计算和优化社会总福利,但也认为价格现象是可以衡量和比较的,而经济学理论可以建筑其上,否则经济学家就什么都说不得,而经济学就会变得空洞无物和裹足不前。

——薛兆丰,《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作者

和往常一样,布坎南教授创作了一部有趣又发人深思的作品。《成本与选择》以成本理论的发展史开篇;其中心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的达文波特和奈特,以及在不同时期与伦敦经济学院有联系的一批杰出经济学家。作者从这个讨论中形成了可以被称为终极的主观主义成本理论。经济学者应该从这本小书中学习书里提供给我们的教训,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错误。

——威廉·J. 鲍莫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前会长

编辑推荐

本书能转变你的成本思维,帮助你做出选择(决策):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考虑成本与收益,而当理解了成本是主观的、向前看的、决定于决策那一刻的,你就明白,只要你选择的是决策那一刻脑海里的成本大于收益的选项,那你的选择就是理性的。即使决策后高昂的客观成本证明决策失误,也都不用后悔。也因此,布坎南区分了“影响选择的成本”与“选择影响的成本”,并提出对“沉没成本”的新理解。

绝大多数经济学者,都知道并理解成本的主观性,也理解机会成本概念,但在真正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却依然采用客观成本概念。布坎南希望大家能够一以贯之,用主观成本理论来做研究。在本书中,布坎南就将“主观成本”应用在了征兵、税收、增发货币、污染等公共议题上,颇具启发。

经济学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布坎南“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他亦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者选择这条主观成本道路。

精彩预览

作为一个主观主义者,布坎南坚信,机会成本只是一种“见仁见智”的个人体验,是现实中从未真正出现过的替代选择。作为一个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者,布坎南认为,机会成本不能以对不同个人所放弃的效用进行加总的集体福利函数方式来进行测度。

正是威克斯蒂德将机会成本非常直接地与选择联系在一起。威克斯蒂德认为,生产成本,“从资源已经被用于这种或那种特定用途这一既成事实的意义上来说,对于所生产的物品的价值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正因如此,生产成本也不会影响供给。真正影响供给的是预期成本。这种预期成本是“面临权衡取舍时为了生产某种特定物品而必须舍弃的选择”,这种成本“会影响工匠是否生产某种物品的决策”。

这样,威克斯蒂德就在成本的度量与选择行为之间建立了极为重要的联系。在任一时点上,人们既可以前瞻也可以回望。在时间轴上,一个人回望的是已被排除的选项,前瞻的是依然需要加以抉择的选项,在后一情形下,他可以作出也必须作出选择。明确这一基本点后,成本就成为在各种选项中进行选择这一行为的一部分,而这种选择对于选择主体而言必定是主

观的。这样,成本就不像古典和新古典的讨论所认为的那样与商品或资源有着直接的联系。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