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关系笔墨:观念演进与形式嬗变 周凯达 著
著名画家周凯达最新中国画理论力作,基于自身绘画实践写成,厘清和解释我们对中国画笔墨的兴趣、激动与沮丧
ISBN: 9787559858030

出版时间:2023-03-01

定  价:78.00

责  编:陈曼榕 韦小琴
所属板块: 艺术出版

图书分类: 艺术理论

读者对象: 艺术爱好者

上架建议: 艺术/艺术理论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170 (千字)

页数: 252
纸质书购买: 天猫 有赞
图书简介

本书在辩证的逻辑下,对“笔墨”这一由来已久的课题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以“关系笔墨”为新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法,不仅摆脱了笔墨纠缠于“是非”判断的论争,同时也超越了“笔墨关系”的技法意义。将笔墨观念和笔墨形态的演变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场域的整体“关系”结构中加以分析和综合研究,对绘画主体的笔墨语言认知和如何把握时代现实性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周凯达,1968年出生,甘肃凉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花鸟画理论与创作研究”博士毕业,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图书目录

001 / 绪 论

第一章 “关系笔墨”之概念与范畴

018 / 第一节 “关系”与“笔墨”

027 / 第二节 “关系笔墨”概念辨析

033 / 第三节 “关系笔墨”之内缘

052 / 第四节 “关系笔墨”之外缘

第二章?笔墨形式与观念的历史演变

093 / 第一节 笔墨的四种形式

104 / 第二节 笔墨观念与形式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三章?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笔墨嬗变

152 / 第一节 笔墨的现代困境与矛盾

168 / 第二节 从“笔墨关系”向“关系笔墨”的转变

第四章 “关系笔墨”的价值与意义

194 / 第一节 对笔墨的反思与再认识

203 / 第二节 “关系”于笔墨的前导作用

211 / 第三节 “关系”于“笔墨”的创生机制

227 / 结 论

236 / 参考文献

242 / 后 记

序言/前言/后记

前言

中国画艺术追求“以形媚道”,笔墨观念和形式也产生于“道”与“器”、“理”与“象”的关系之中。笔墨作为“道”与“理”的载体“象”之一端,从产生到演变,始终离不开“关系”情境。此“关系”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即随着时代和人文的变化,形式结构和内容承载是在否定与被否定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协同演进的。“关系笔墨”则是在此辩证思维下对笔墨的思考和再认识。其范畴包括笔墨与形意、色彩、构图、气韵等的内缘关系,以及笔墨与文字象形、书法体势、文学修养、主客精神、时代人文等的外缘关系。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大部分寄寓在线性的笔墨形态之中,其历史演变大体经历了装饰(图案刻画,用于巫祝、礼仪、宣教等活动)—描绘(线描与彩绘,侧重于客体形神的描绘)—皴写(状物并寓情)—写意(表达主观精神意趣)四个阶段,它们都有其历史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物质技术条件作为支撑,都是处在一个与自然、人文、物质、个人修养等相互联结的整体“关系结构”之中,笔墨观念与形式随人文变化而变化。一旦这种“关系结构”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将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近现代以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使得社会文化心理发生了根本性

的转变,囿于传统观念的笔墨语言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面临着更多困境和矛盾,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与美术革命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画在中西融合的文化大关系中进行了现代性转变,现实主义笔墨观念与写实性笔墨形式成为此一时期的主流,一直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0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以及西方文化、现代艺术的大量涌入,出现了现代水墨、抽象水墨等趋向西化的艺术形态,而新文人画则是对西化思潮的一种回应和反叛。凡此种种变化都是由整体结构系统中的人文思潮与艺术语言形态的关系失衡所导致的,是关系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结果,笔墨形式与人文内涵就是在这种动态平衡的“关系结构”中不断演进的。

鉴于“关系”于笔墨的制衡和前导作用,以“关系笔墨”的思维方式研究中国画语言体系的建构,将会对以往的笔墨论争以及中西融合中的笔墨得失有所反思,且随着对中西文化深层次的了解,笔墨研究将会更加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讨论 :现实情境中的人文关怀、西化思潮中的本土自觉,以及全球化视野中的地域特色。以上种种都是旨在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造化与心源、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制衡中,激发“关系”于笔墨程式的创生机制。

本书提出“关系笔墨”这一观点,不仅摆脱了笔墨论争,而且超越了“笔墨关系”的技法意义和民族主义情结。以“关系笔墨”为新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法,将笔墨观念和笔墨形式的演变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场域的整体关系结构中加以分析和综合研究,则能增强绘画主体对笔墨语言的认知和对时代现实性的把握,对于中国画笔墨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创作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

编辑推荐

1.从“关系笔墨”的全新视角,将中国画笔墨观念演进与形态嬗变阐释清楚

中国画艺术追求“以形媚道”,笔墨观念和形式也产生于“道”与“器”、“理”与“象”的关系之中。笔墨作为“道”与“理”的载体“象”之一端,从产生到演变,始终离不开“关系”情境。作者在纵观中国艺术史,以及贯通中西、古今材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关系笔墨”的观点,突破了“笔墨关系”的思维惯性,进入超越绘画本体的范畴思考笔墨问题,在一个更广大的文化场域中来认识和理解笔墨观念与形态嬗变。

2.探讨中国画在当前环境下存在的形态和可能性,启发绘画主体笔墨语言认知和如何把握时代现实性

在本书中,作者将笔墨观念和笔墨形态的演变置位于人类历史文化场域的整体“关系”结构中分析和综合研究,探讨中国画在日益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的大环境下存在的形态和可能性。在作者看来,以“关系笔墨”的思维审视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变,我们就不会纠缠于笔墨的是非判断,才会对笔墨有一个更加理性的态度;只有对笔墨的世纪论争加以反思,才会对中西融合中的笔墨得失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在创作、研究中更加注重现代情境中的人文关怀。

精彩预览

缘于既往笔墨论争的莫衷一是,笔者提出“关系笔墨”这一新概念,从另一视角观察和研判笔墨在“关系”结构中的历史演进和时代转变。不同于画面语言结构的一般化概念“笔墨关系”,“关系笔墨”将“关系”前置以统摄“笔墨”,改变了从属结构,也就是将笔墨置于时代、地域、文化环境的关系结构之中,不孤立谈论笔墨,不纠结于笔墨是非和去留问题,而是提倡在时代、地域、社会、文化的结构体系之“大关系”中讨论笔墨,对笔墨语言的生成追本溯源、回归原境,或将有所启示于当下的中国画理论研究和创作。

关系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任何一个时代的画家在建构自己的笔墨语汇和语言体系的时候,都会间接或者直接地受到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政治形态、社会生活,以及生存状况的影响,这些客观因素一方面作为绘画题材出现在画面中,另一方面也在塑造着画家主体精神和审美修养,间接成为主观因素的某些内容。个性气质和个人修养虽是主观因素,但存在于具体环境中的人何尝不是时代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缩影,所有这些外缘和内因都以“关系”结构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并作为前置条件影响着艺术创作,影响着笔墨观念和笔墨形式的形成。大多数情况下,诸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笔墨观念与形式的“关系”前提,因此,“关系笔墨”这一概念更接近中国画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核心和本质。

“关系笔墨”其实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思维、“象”思维的具体呈现:无论是天体宇宙还是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普联系的,存在于相互关系之中,关系结构是一切事物存在的依据,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道与理,体现着“同类相动”之关系思维和创作理念。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以及天地、神人一体同构的整体思维模式—天人感应说,一直影响着中华文化艺术语汇的生成和演变,绵延几千年,直到 19 世纪末,随着西方科学文化的进入才渐渐退隐于民俗或部分进入人们的潜意识。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