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 袁靖 著
从全新角度探究十二生肖,重述华夏民族与动物相处的漫长历史,一本书讲透中国人最独特的精神文化符号。
ISBN: 9787559856340

出版时间:2023-04-01

定  价:98.00

责  编:梁桂芳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文物考古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历史/文物考古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248 (千字)

页数: 416
纸质书购买: 天猫 有赞
图书简介

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经典体现。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中,除了龙是虚构的,其余动物均在考古遗址中有所发现。

本书以一个动物考古学家的视角,分析出土的动物骨骼以及各种反映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画像砖石、绘画,再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还原生肖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在华夏民族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细讲述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华民族与动物同行至今发生的种种故事。

作者简介

袁靖,考古学家,考古界金鼎奖获得者,从事考古工作三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考古、环境考古和科技考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名誉教授。主持过多项科技考古课题,著有《中国动物考古学》《科技考古文集》《中国科技考古导论》等,发表数百篇论文,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曾任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动物寻古的科学工具/5

十二生肖的由来/7

动物如何科学分类/9

共同的文物与文献/11

五大破案手段/15

第二章 瘟疫的来源,医学的助手/29

与北京猿人同龄的鼠/32

破坏者与子嗣兴旺的象征/40

鼠何以被尊称“老鼠”/47

从麻烦制造者到医学贡献者/52

第三章 华夏文明的柱石/57

5000年前的西亚来客/60

农耕时代的第一生产力/67

一级祭祀品和随葬品/75

文字和文物中的牛/78

作为肉食和骨器/82

第四章 威严的山君/87

神秘的蚌壳龙虎图/90

趋吉避凶、威武勇猛的表达/95

沿用上千年的调兵信物/110

勇猛的另一面/113

第五章 住在月亮上/117

千年驯兔失败史/120

寓意吉祥的灵兽/125

玉兔何以捣药嫦娥宫/133

第六章 国之图腾/143

鳄鱼与蛇,龙的原型?/145

从文物看龙的形象进化/154

从灵兽到帝王象征/160

第七章 华夏的始祖/167

诞生于白垩纪/171

蛇形文物遍布南北/174

上古神灵和始祖为何是人首蛇身/184

白蛇故事的千年流变/189

第八章 车骑之魂/193

地下马骨透露的信息/196

战场上的绝对主角/202

相马、阉割与马镫/211

文物里的马/218

第九章 美的化身/227

绵羊在中国的传播链/230

羊肉与“鲜”画等号/233

羊骨如何反映古人养羊剪毛/238

献祭的最佳牺牲/241

孝顺、吉祥与仁义的象征/246

第十章 一棒打出南天门/259

发现“阿喀琉斯基猴”/262

从宠物到封侯意象/268

猴的负面形象/281

美猴王的三种来由/285

第十一章 报时神鸟/291

家鸡的起源/294

从文物探索古人何以养鸡/303

知时畜/313

斗鸡亡国/316

以鸡占卜/318

第十二章 陪你走过一万年/321

狼如何被驯化为狗/324

从生到死,始终跟随/331

文物中的犬/336

犬戎,改变历史走向/347

第十三章 肉食江湖的王者/355

人类文明的动力源/357

猪肉如何占据国人餐桌/363

古人的炫富工具/369

从偶像到猪八戒/377

后记/387

主要参考文献/391

部分图片来源/397

序言/前言/后记

在1989 年到日本千叶大学留学之前,我还没有想过要做动物考古学方面的研究。这个专业的选定源于1989 年我与导师加藤晋平教授的第一次见面。那天,加藤教授对我攻读博士的学习方向,给了三个建议:一是继续学习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二是学习日本绳纹时代考古,三是学习20 世纪后半叶兴起于西方考古学界的动物考古学和环境考古学。听了加藤教授的建议,我决定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动物考古学和环境考古学作为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目标。

在之后的许多年里,动物考古学是我用力最多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是通过对各个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开展全方位的研究,探讨古人利用动物的行为以及利用的过程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如果要概括成一句话,那么,动物考古学就是一门研究古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0 世纪90 年代初,我从日本留学归来,到现在已有30年。在这30 年里,我对位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广西、广东、海南等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 余处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鉴定和研究,发表了数十篇研究报告。同时,我还出版了动物考古学方面的专著,在国内外的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这些研究成果在推动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尤其是揭示古人利用动物的具体细节时,我时常会感慨古人创造历史之伟大,也萌生了讲述背后故事的想法。有一位学者说过,历史研究就是讲好故事,并赋予其意义。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是可以讲出不少精彩的故事的。2013 年9 月,我们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与猪同行——中国古代猪类驯化、饲养与选育技术及其影响研究成果展”,围绕家猪的起源、家猪的饲养技术、家猪是主要肉食来源、祭祀和民俗中的猪等4 个板块,展示考古遗址中出土的与猪相关的骨骼、青铜器、陶器、发掘现场的照片及各种相关的图表,向公众普及从驯化野猪到家猪饲养和选育技术,从简单食用猪肉到烹饪出以猪肉为原料的美味,从用猪随葬到把猪作为重要的精神文化符号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专题展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老师称赞这次展览是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过的最精彩的展览之一。我们完整讲述了古人与家猪之间发生的故事,为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走向公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13 年底,另一件事进一步激发起我介绍动物考古研究成果的想法。那年11 月,时任《中国文物报》的编辑李政约我当年年底或来年年初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题为《马年说马》的专栏文章,以迎接2014 年的到来。我遵嘱完成了这篇专栏文章。文章发表后,读者的反响比较积极,当时我尚未想过会写成系列的生肖年专栏文章,但自2014 年发表《马年说马》以后,这种想法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我每年都会写一篇介绍当年生肖的专栏文章,迄今为止,已经写了9 年。

2019 年9 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刘春荣主编找到我,向我介绍了他们一直在出版以对某一个事物的解读和叙述,来观察人类文化生活中的有趣侧面的作品。他给我拿来了10 多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译著,其中涉及各个专题研究。他对我说他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出版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类似专著。他读了我关于生肖的文章,觉得很有意思,因而约我写一本专著,专门讲述生肖背后的动物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多年来出版过大量好书,我读过一些,对它慕名已久,同时,我也被刘主编的想法所打动,正好自己也有意出版这方面的专著,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本书的阐述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从动物考古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考古遗址出土的与十二生肖相关的各种动物骨骼,探索它们的起源、出现及古人利用这些动物的过程。其次是阐述一系列与十二生肖相关的典型文物,例如各种青铜器、陶塑、玉雕、画像砖石、绘画,书中附上大量图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古人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那些融入自己生活的动物。其三是阐述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文化,主要包括各种文献记载和饮食文化。其四是阐述与十二生肖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总而言之,本书旨在寻找生肖动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身影。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从我写作生肖专栏开始算起,至今尚不足9 年,但若以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开始算起,则已经历了将近30 年的时光,我希望自己这些在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故事,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编辑推荐

1、作者袁靖是一位考古学家,主要研究动物考古、科技考古,有30多年丰富的前线考古经验,是考古学界金鼎奖得主。袁靖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本书是袁靖教授30余年动物考古心血的结晶,也是他首次面向普通大众撰写的科普之作。在书中,袁靖通过从遗址等地发掘出来的动物遗存,结合文献、文物、图像等资料,重述了华夏民族与动物相处的漫长历史,梳理十二生肖动物对华夏文明的重要贡献。因而,本书是一部既有硬核科普知识,又包含了各种浪漫传说、故事的作品,彻底讲透“十二生肖”这个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符号。

3、图书附有200多幅精美配图,图文并茂地介绍古人如何利用动物,多维度感知他们眼中的动物形象;读者由此也可以了解考古学者是如何解读遗世文物的,学习考古学者的探索世界的思维方式。

精彩预览

蛇属于爬行类,这一类脱胎于两栖类。3 亿多年前,两栖类中的一类迷齿两栖动物为了更好地征服广漠的大陆,演化出羊膜卵。这是一种繁殖结构,里面充满了羊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水环境,可以保证爬行类的胚胎在其中稳步发育、正常繁殖,从而摆脱对真实水环境的依赖。演化出羊膜卵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飞跃,两栖类也由此摇身一变,进化成爬行类。爬行动物中度过中生代(距今约2.52 亿年—6600万年)并残存到新生代的,只有龟鳖类、鳄类和有鳞类(包括蜥蜴类和蛇类)。

蜥蜴类和蛇类是现存爬行动物中最兴盛的类群。这类动物的头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蛇类的表现尤其明显。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头部结构把它们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实际上,蛇类是从蜥蜴类演化而来的。在白垩纪(大约开始于距今1.45 亿年)时期,最早的蛇开始出现。蛇是爬行动物中进化最快的类群,大多数现生蛇所在的科,是在中新世(距今约2300 万年—533 万年)才开始大量发展起来的。

迄今为止,发现蛇骨的考古遗址仅有紫荆遗址(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一处。这个遗址自下而上包含了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龙山文化等4 个文化层,年代自距今约7900 年一直延续到距今约4200 年。在3000多年里,属于不同文化的古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遗址中的那些蛇骨经过鉴定,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游蛇科,但属和种无法确定。游蛇科是蛇目中种属数量最多的一个科,有将近300 属,约1400 种,包括三分之二的现生蛇类。我国的游蛇科也有30 多属,超过140 种,广泛分布于全国。

考古遗址中很少发现蛇骨,这应该与考古遗址中很少发现鼠骨是同样的原因,即早先考古过程中没有开展水洗筛选工作,因而丢失了这些遗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凡它之属皆从它。蛇,它或从虫。”许慎提到的“它”便指的是蛇。他指出,上古时期的人们害怕蛇,见面打招呼都要互相询问是否有看到蛇。这些文字反映了两个信息:一是古时蛇的数量不少,二是可能因为蛇无足而能行走,而且毒蛇还能毒死人,所以古人十分畏惧蛇。

如同蟒蛇一样的大蛇比较少见。蟒蛇属于蟒科,现存8 属28 种,中国的蟒蛇有2 属,分别是沙蟒属的东方沙蟒和蟒属的蟒蛇。东方沙蟒长大约为1 米,最长的可达4 米,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地;蟒蛇长可达3 至30 多米不等,分布于福建、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蟒蛇分布的区域毕竟有限,人们并不能经常看到,所以古人日常所见之蛇,往往都是小蛇。在南方温暖潮湿的地区,经常有蛇出没。

所以它们的形象,不管是头部还是躯体,都很容易作为装饰性元素,被人们刻画于玉器和陶器之上,进而成为崇拜和信仰的对象。20 世纪60 年代末,我从上海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落户,在水田里、山路上多次见过一些小蛇,甚至在干农活时还被蛇咬过几次。这些小蛇身上的骨骼每块大多仅有几毫米,所以考古发掘出来的泥土如果不经过水洗筛选,肉眼确实难以辨别,因而没有发现古代蛇的遗骨也是很自然的事。

但我们根据文物上发现的蛇逼真的形象,以及古人对蛇的文字描述,可以推断出它们在古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动物,所以古人能仔细地观察并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特征,最后以艺术的形象展示出来。

上古神灵和始祖为何是人首蛇身

甲骨文中的“蛇”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尤其是三角形的蛇头,蜿蜒扭曲的蛇身,都传神地描述了蛇的形态特征。从小篆开始,“蛇”字就有了些许现在“蛇”字的迹象,隶书则表现得更明显,到楷书才成为现在的“蛇”字(图7-14)。

在《诗经》里,蛇被视为吉祥的动物。《小雅·斯干》是一首祝贺周王新建的宫殿落成的诗歌,其中有“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虺”在古书中指的是一种毒蛇,这几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如果梦到熊、罴、虺和蛇,那就是即将生育儿女的吉兆。

古代文献典籍中关于蛇和蛇之意象的记载,最突出的应属上古时期神灵和人类始祖的人首蛇身形象。如前面所述的汉画像石中人首蛇身状的伏羲和女娲(华夏始祖),事实上,不止是他们,在古代文献中,上古时期的神灵多是人首蛇身的模样。王仁湘考证古代文献,认为除了伏羲和女娲,其他三皇五帝,直到大禹,也几乎都是人首蛇身的模样。仅《山海经》便多次提及许多人首蛇身或操蛇、践蛇、珥蛇的神灵神人,例如女娲、伏羲、烛龙、延维、窫窳、共工、相繇、贰负神、黄帝、启、奢比尸以及众多山神。

有关操蛇之神的故事,我们更加耳熟能详的恐怕要数战国早期的作品《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典故。愚公因出行被太行和王屋两山所阻,发愿要把山搬走,自己搬不完就让后代继续搬,“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手执灵蛇的山神听说了,怕他们真的挖个不停,便报告给了天帝。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荣曾指出,操蛇神怪的雕像或画像多出于河南南部、湖南、江苏等与战国时期楚文化相关的地区,这也证明了南方多蛇的观点。直至汉末时期,文学家王延寿在游览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建造的灵光殿时,看到殿中壁画而作《鲁灵光殿赋》,还提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可见在距当时将近300 年的汉初,作为华夏始祖的伏羲与女娲就已经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为什么上古时代的始祖和众多神灵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这或许反映了上古时代人们盛行的图腾崇拜。蛇在我国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动物,从南到北的平原、沼泽、山地、丘陵、江河都可见其身影。古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蛇,发现它们无足而能行走,毒蛇还能致人死命,自然而然地对这种神秘的生物产生了敬畏情绪,在观察到它们会冬眠和蜕皮等生活习性后,更延伸想象出它们具有长生不死和死而复生的神奇能力。古人的生存环境恶劣,生命往往受到大自然的威胁。他们希望自己能与这些神奇的生物有所联系,以获得它们的庇佑,帮助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于是他们把蛇想象成神,并按照蛇的特点来塑造始祖,始祖和神灵便成了人首蛇身、半人半兽的形象。

闻一多在《伏羲考》里生动地阐释了这个过程。他认为华夏民族的图腾是龙,而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都是蛇。一开始人是以蛇作为自己的祖先,极力把自己装扮得像龙(越人断发文身以像龙子),这是“人的拟兽化”。但无论如何装扮,都只能做到人首蛇身、半人半兽的地步,而不是全然的蛇。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进步了,于是他们开始把始祖的形象设置成人首蛇身,这叫“兽的拟人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过去模仿断发文身以像蛇的习俗被废弃,连记忆也淡薄了,于是始祖的模样就变作全人形了。

神灵和始祖的形象从兽到人兽同体再到全人形这个过程,究其原因,体现的还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在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当大自然的威力远远大于人类之时,神灵和始祖的形象就是全兽形的;当人类发现自己有能力改变大自然之时,神灵和始祖的形象就变成了人兽同体;而当人对大自然的认知加深,改造力度和信心增强之时,神灵的形象开始转变为以人为主,人类开始以自己的形象来塑造始祖和神灵,但此时蛇仍然具有诸如蜕皮和冬眠(象征着死而复生和长生不老)等为害怕死亡的先民们所向往的特点,所以蛇虽然走下神坛,但没有消失,而是降格为部落首领的重要附属物,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