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精神分析的新发展:主体间自体心理学
“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结合发展的当代呈现
ISBN: 9787559855794

出版时间:2023-03-01

定  价:88.00

作  者:(美)乔治·哈格曼、(美)哈里·保罗、(美)彼得·B.齐默尔曼 主编;王贺春 译

责  编:刘汝怡 王晓莹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女性心理自助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心理学/女性心理自助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206 (千字)

页数: 304
纸质书购买: 天猫 有赞
图书简介

书稿共13章,分为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前者涉及共情、移情、治疗过程、前缘和后缘5个主题;后者展现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一些特殊应用,如抑郁、成瘾、伴侣治疗、儿童治疗等。

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代表着自体心理学的新进展。展现最新发展、紧密结合案例实践、深入浅出清晰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例如,书稿首次对最新进展——“前缘(心理发展需求)”和“后缘(对重复的恐惧)”做出了全面、清晰,而又紧密结合案例的介绍。

作者简介

乔治·哈格曼,临床社会工作者和精神分析师。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培训和研究小组的成员和教员

哈里·保罗博士和彼得·B.齐默尔曼博士,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培训研究所的创始成员督导师

王贺春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博士 ,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

图书目录

I 英文原著作者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V 推荐序

IX 译者序

01 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简介

03 主编与作者简介

07 前言

上篇|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003 第一章/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导论

018 第二章/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共情

034 第三章/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中的移情

050 第四章/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治愈之道(上)

077 第五章/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治愈之道(下)

094 第六章/与后缘一起工作——消除对重复的恐惧

110 第七章/与前缘一起工作

下篇|实践中的应用

135 第八章/重新审视忧郁

154 第九章/成瘾

178 第十章/儿童治疗

193 第十一章/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夫妻治疗

222 第十二章/性与主体间自体心理学

247 第十三章/自杀的病人

265 参考文献

271 译名对照表

273 致谢

序言/前言/后记

前言

本书是对现代精神分析中最通用和最有用的模型之一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介绍。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将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与主体间性理论完全整合到了一个综合框架之中。为临床医生理解和治疗病人、参与分析师与病人的二元互动场、进行创造性的社交互动提供了工具。最重要的是,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观点阐明了精神分析关系的基本动力学。

本书的作者都是临床分析师,在过去的 30 年里共同发展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模式,这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治疗作用,通过临床实践的反复尝试和试错,通过我们之间的深入对话,提炼出了许多核心概念。我们曾作为 TRISP 和其他几家精神分析培训机构的教师教授过这种模式,培训了数十名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和精神分析师候选人。他们都成了卓有成效的临床(心理)医生。我们正是出于分享我们的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目的写了这本书。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因茨·科胡特对精神分析进行了重大修改。一系列著作阐述了他所谓的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而且科胡特也引发了一场运动,一个致力于完善、应用和推广他的精神分析新思想的新群体应运而生。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自体的概念和自体客体移情。科胡特发现,人们为了发展自体或自体体验,需要关照环境以提供某些体验:镜映验证、理想化和密友自体客体体验。弗洛伊德和传统精神分析坚持认为,病人会把分析师当作他们投射内部冲突的对象。而科胡特认识到,不仅如此,病人还需要分析师帮助他们执行以前未完成的发展功能(即自体客体功能),在脱离正常轨道的地方恢复自体发展。这种

对情绪发展的理解导致了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罗伯特·史托罗楼和乔治·阿特伍德认为,传统精神分析模型把人的心灵看作是孤立的、个人的,而这是不准确的,也是具有误导性的。他们提出了另一种理论:主体间性理论。理解人类的心理生活,不可分割地根植于人们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史托罗楼和阿特伍德认为,所有的心理现象,从健康的情绪到最严重的情绪障碍,都只能在它们所发生的主体间背景中去理解。他们将精神分析情境概念化为一个“主 体间场”,由病人和分析师组织不同的体验世界所构成(Stolorow,Atwood & Brandchaft,1987)。病人和分析师的主体间场参与最深层的人际互动,进而提供了成长和转变的机会。

当史托罗楼和阿特伍德加入自体心理学运动后,他们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这个模型建立在主体间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的原则之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体间性理论放弃了自体心理学的核心临床思想,特别是自体客体移情,而是演变成了主体间系统理论。而自体心理学继续关注自体经验的变迁,逐渐使科胡特的许多思想适应了关系精神分析的新视角。

话虽如此,本书的作者们仍然在继续进行重要的整合工作,将自体心理学的关键临床概念与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理论洞见相结合、发展出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我们已经展示了两种模式之间的完美兼容性,以及其如何增进了对方的理解和临床效果,进而我们可以发展出高效临床实践新平台的想法。而且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重要的临床补充,提出心理成长和发展不仅发生在分析自体客体联系破裂之时(正如科胡特最初概念化的那样),促进新生的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正在进行的和持续的自体客体联结本身,以及对前缘的诠释和理解来获得。也就是说,持续的自体客体联结本身就是有治疗作用的。临床医生按照主体

间自体心理学模式调谐式的参与,或与病人讨论和探索促进新生的前缘,也会促进心理结构的新生和巩固。在治疗过程中,当谈到前缘及其作用时,病人既不会感到羞耻,也不会体验到分析师把病人的进步归功于自己;治疗的重点放在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上,分析师和病人之间的健康联系也得到重视。

这是一本入门书,以综合的、实用的、相对易于掌握的方式介绍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对刚开始工作的临床医生(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会非常有用。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关键概念是:主体间场、自体客体、重复性移情,以及后缘和前缘。然而,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模式的潇洒掩盖了它能够灵活理解和治疗各种各样的临床情况。更资深、经验更丰富的临床医生也将在本书中找到一种对重要的精神分析模式的清晰介绍,一种提高和赋能精神分析实践的视角。

换句话说,尽管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是心理治疗实践和人际关系的精炼模式,但它也是实用且有效的,充满了读者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治疗实践中的临床概念和想法。

以下是本书结构的概述。总的来说,我们将本书设计为导论,旨在让读者对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书不是学术著作,而是临床指南。如果读者希望对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讨论,我们也向您推荐了参考文献。在本书中,我们做了适当的文献综述,以便把我们的想法放在前辈贡献和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中。每一章都条理清晰地总结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中某个领域的理论,加之以深入的临床案例;除介绍性章节外,全书均采用这种模式。我们希望这是一种具有工具性质的方式,易于读者应用到自身日常心理治疗实践之中。本书首先介绍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由多位作者共同编写:先回顾了一下历史,随后讨论了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理论,它们的整合构成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第 2 章(由凯伦·罗泽和阿维娃·罗德共同撰写)探讨了共情在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中的作用。共情是一种理解的方式,也是成长和疗愈之源。第 3 章(也由凯伦和阿维娃共同撰写)讨论了移情的复杂性,从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去看移情的多个维度和功能。第 4 章(由彼得·B. 齐默尔曼撰写)是对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治疗作用理论的扩展讨论。第 5 章(由阿维娃·罗德撰写)介绍了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第 4 章的想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第 6 章(由乔治·哈格曼和苏珊娜·威尔共同撰写)涉及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所说的“后缘”工作,这意味着应对可能会阻碍治疗进展的重复性的恐惧和防御。紧随其后的第 7 章(由哈里·保罗、彼得·B.齐默尔曼和乔治·哈格曼共同撰写)讨论了“前缘”工作,即移情中促进发展、构成治疗变化驱动因素的方面。在这些导论性章节之后,是关于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应用于各种临床挑战的章节:忧郁和抑郁症(彼得·B. 齐默尔曼)、成瘾(哈里·保罗)、儿童治疗(凯伦·罗泽)、夫妻治疗(南希·希克斯和路易莎·利文斯顿)、关于性的话题(戈登·鲍威尔),以及对一名想要自杀的病人的治疗(劳拉·迪安吉罗)。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选择深入研究一些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基本的、具有临床实用性的想法。这是本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向读者介绍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一些关键概念,然后详细阐述这些概念在相关主题上的应用,例如移情、自体客体转移、治疗作用、抑郁、成瘾等。正如你将看到的,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些基本概念——主体间场、建设性移情和重复性移情、前缘和后缘——每次不仅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待它们,也展示它们如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各个领域。事实上,我们相信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列举大量、详细的临床实例阐明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我们希望,通过采用这种方法,读者将越来越了解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概念、把它们更为有效地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当中,以提高临床疗效。最后,我们希望这本书能鼓励读者使用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视角,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自己在临床过程中的角色,领会主体间场的丰富复杂性。

最后,编辑和作者们保证,在本书的所有病例报告中,对病人和所有其他人员的身份都做了特殊处理。有些是综合报告,将不同的人的细节结合起来,但这些也是经过了处理的。一些情况下,病人已经审查并批准了病例报告,且报告以匿名的方式编写。本书的作者是一些在纽约都会区执业的资深精神分析师,他们都隶属于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基金会的培训与研究中心(TRISP),要么是那里的毕业生,要么是那里的教师。在过去的 30 年里,就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临床应用模式,他们进行了合作、讨论、督导和咨询。作为正在进行的 TRISP 系列研讨会的讲师,他们都积极参与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模式的精细打磨、完善和推广。本书标志着这些分析师第一次尝试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汇集成书,以简明、清晰且实用的导论性读物的形式与读者进行交流。

乔治·哈格曼

哈里·保罗

彼得·B. 齐默尔曼

名家推荐

这本书虽然有着多元化的声音,但拥有一个共同目标:以丰富多样的视角,描述当代精神分析的新模式。其中一些敏感性案例诠释了这一理论,使它更容易为临床医生所理解与应用。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富有争议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对于那些寻求心理治疗发展方向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非常重要的书。

——[美]查尔斯·B. 斯特罗齐尔(Charles B.Strozier)

《海因茨·科胡特:精神分析家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这本清晰简明的著作,介绍了经典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理论的结合发展。出色的临床实例帮助读者理解理论阐释。对这种创新方法感兴趣的临床医生,这是一本必读书。

——[美]乔伊斯·斯洛克豪尔(Joyce Slochower)

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ABPP)会员|纽约城市大学荣誉教授

本书结合了海因茨·科胡特(Heins Kohut)和罗伯特·史托罗楼(Robert Stolorow)最具变革性的贡献,为学生和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提供了一种清晰而精巧的指南。本书也呈现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用于个体治疗、儿童治疗、夫妻治疗,以及抑郁、成瘾、自杀和性相关问题的临床实例。

——[美]多丽丝·布拉泽斯(Doris Brothers)

《倒退:对信任、自体体验的探索》《走向不确定性心理学:以创伤为中心的精神分析》作者

编辑推荐

“在一个理论中深深活过,自我才有转化的可能。”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就是这样一个理论,其开创者海因茨·科胡特及其后继研究者看到经典精神分析对人的功能性的强调,而忽视了人对自己的一系列复杂体验和幻想,人能够时刻确定自己是谁,其信念、感受、记忆和价值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并非一成不变,它们藏在我们对人对事的体验之中,并深嵌在流动的关系之中。这一反经典精神分析将人框定在一套先入为主的理论中,付诸说服、讲道理的方式,令其“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就是在对“人”的价值不断肯定与挖掘的基础上诞生的,它补充与革新的是心理咨询师的姿态和咨询者,甚或每一个个体对自我体验的认同。

这本书能够让我们看到“理解”“共情”“接纳”这样的品质在成长与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咨询师能提供给咨询者最好的情感帮助。如同书名告诉我们的,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新发展,它开拓了审视人心理生活的另一种视角,当生活出现问题时,不要怀疑那些令你成其为你的东西,也不要恐惧现状无法改变,我们的“内聚力”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流动的体验中产生的,而我们每向前一步,我们的“自体感”就会更坚实一些。这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书,而是一部指导你在日常生活的原野中尊重自我直觉、感性、不足,并从中不断锚定自我、接纳自我的友邻之书。

精彩预览

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简介

本书提供了有关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全面介绍。读者将深入了解过去半个世纪中最贴近临床的一种精神分析理论,以及主体间性理论的最新发现和发展。最重要的是,本书详细介绍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治疗原则,以及它们在各种临床情况和诊断类别——如成瘾、哀悼、儿童治疗、夫妻治疗、性相关障碍、自杀和其他严重病例中的应用。这个有用的临床工具将支持和指导相关从业者每天的心理治疗工作。

本书保留了科胡特对自体体验和自体客体体验的重视,将治疗情境定义为分析师和病人之间的双向互动场,双方必不可少又令人害怕的自体客体体验在此交汇。通过对主体间自体心理学(ISP)模式严格缜密的应用,每一章都清楚展示了复杂的动态变化。在这个主体间场中,病人和分析师 / 治疗师的自体体验和自体客体体验都能得以舒展和保持。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视角让治疗师专注于病人的优势,被称为前缘,同时也不会忽视对重复性移情,或者说后缘的工作。这种双重关注使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成为转变和成长的强大动力。

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为人的心理提供了一个统一而全面的模型,其具体的实际应用为临床(咨询)带来了新知和强大的疗效。本书为世界各地的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动力学治疗师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资源。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