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欲望与归零——从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看人生 (美)杜锺敏 著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鲁西奇、北京大学教授藏棣、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杜保瑞联袂推荐:德勒兹的哲学——将欲望归零,活出更从容宽广的人生
ISBN: 9787559855961

出版时间:2023-03-01

定  价:58.00

责  编:刘玲(罗灿)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哲学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哲学/宗教/哲学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字数: 229 (千字)

页数: 320
纸质书购买: 天猫 有赞
图书简介

德勒兹认为,欲望是一种生产性的积极力量,渗透于个人、社会、国家等各个领域,一切生产都是现实的欲望生产,欲望机器就是社会机器。德勒兹希望我们去做的,是一个欲望机器归零的境界。一般人在每一次逆境、失败、挫折时,只有在此时把自我或者自我原来的执着消解、归零,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和谐元素”。

杜锺敏教授的这本书,则继承和发扬了德勒兹的观点。她的笔墨不在于重复德勒兹的哲学,而是重在从日常的生活出发,用德勒兹的哲学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答疑,更加突出了德勒兹哲学在日常中的运用,如何在人生中做到“归零”,其中也包含了作者本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通过讲述德勒兹的哲学,让读者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并且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考方式,从而活出更从容宽阔的人生。

作者简介

杜锺敏,美国乔治亚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美国特拉华大学语言文学及文化系教授。著有《论语新解》,发表了《从美学角度看鲁迅小说中的超人概念:尼采式解读》《终极的超越:德里达、德勒兹和龙树菩萨》等文章。

图书目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来自太初的精灵:德勒兹传承的西方远古精神 / 3

第二章 泅入空虚的人:后现代的困境与德勒兹的身影 / 45

第三章 思想的三棱镜:影响德勒兹的三位思想大师 / 63

第四章 变装舞会:德勒兹的基础思想与概念 / 103

第五章 自我成长:性情与文化 / 163

第六章 捧在手里的玻璃花:爱情与激情 / 221

第七章 生命的谜题:永世的轮回 / 255

后 记 德勒兹的时代背景 / 270

注 释 / 277

参考文献 / 288

关键词 / 289

序言/前言/后记

序 在虚无里遇见意义

欢快的大自然!

书写《欲望与归零》是一段步履维艰的旅程,困难之处,不在于对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是对生命这本书的阅读。感觉自己仿佛是日日夜夜辗转反侧的蚕,在无意间啜饮浩瀚的大自然生命天机后,试图吐出生活的丝缕!

《欲望与归零》这本书不会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它只是给你一种可能的思考模式,让你的人生轻松点,欢愉些,感受到一丝沁凉,像窗外那棵直直向着云层攀高的松树一样。我住的房子周围都是树,不论绿姿摇曳,还是枯枝孤立,它们总是挺在那里,一副天塌下来都无所谓的样子。大自然若有情,当是极其欢快的,看那一树的叶子,只需一个晚上,就啪、啪、啪,“繁华落尽”,那真叫一个痛快!冬雪乍落,树就安心地躲藏起来。此时但见大地一片雪白,哪有树或者其他动物的踪迹?大家都“安然”地隐藏自己,没有“自己”,仿佛也不是一桩憾事。

而人这一生,努力成就自己,最后,可能也只是把自己像祭品一样“献出去”,有的人献给工作、荣誉,有的人则是受一生挚爱之人牵绊,纵身跃入感情的海洋。

多少人在理想与痴爱里,愿意把自己燃尽?

以大自然能量运动为基础的德勒兹哲学是一种关于“关系” (relationality)与“能量”(intensity)的哲学。黄色与蓝色自身都不用改变什么,只要用它们之间的差异关系就产生了绿色。而黄色和蓝色本身,也只是波长短运动的结果。重点是,这个关系哲学不是让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去画一个圆,为了自身利益去发展人际关系,以求壮大那个“中心点”的自我。它讲述的哲理,其实是个人只生存在与众人和世界的关系里。母亲由孩子定义,老师的成就来自学生。除去人伦关系里的角色定义,“人”的意义就萎缩了,好像失去水分的“人体”只有一粒沙那么大。但这并不表示,每一个人没有“自己”。每个人仍然有自己,只是这个“自己”已经不能与“关系”隔离,而且不比“关系”更重要。“自己”是一个转接站,无数的关系网和流动的能量由此处进进出出,仿佛铁路与车站,车站的存在是为了车辆人员运输的需要,没有铁路建立的关系网,车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是也不能只有铁路关系网而没有车站。它们彼此互相依存,互相成就。

从“欲望机器”的产生(生产),到欲望的归零,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的人生宇宙,跟大自然宇宙一样,都是德勒兹眼里的“混沌宇宙”(Chaosmos)。一般人要么相信科学给予的所有规则,伏地膜拜如上帝驾临;要么恐惧于世间的无常,仿佛神秘的大自然里有只顽皮的精灵,在我们精心设计的人生殿堂里偷梁换柱,总让我们登上人生的高峰后,再跌入幻灭的谷底。德勒兹的“混沌宇宙”意思是:宇宙大于科学发现的规则,但它并非纯然无序(disorder, chance, randomness),如同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 and complexity theory)讲的,看似无序的生命里,可能有着人类理性与目前科学仪器无法看到的一种更复杂细微的秩序,而每一次秩序的建立又都被新生的微小因素微妙地改变。

德勒兹讲述的世界也是一个“随机能量强度小点”(aleatory points of intensity)瞬息万变的世界。(“能量强度小点”或称“能量小因子”。)

整个宇宙里所有庞杂的微小因素都彼此相连,不可分割,人的内在与外在也是如此。万里之外的一个因素的改变也可能带来当下所在之处某个现象的转变。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的蝴蝶效应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动态的大千宇宙中,事件之初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最后都会让整个事件结果大不同。人类虽然一向以“万物之灵”自居,却不知自己所能感知的世界其实只是这个大千世界里的一粒沙。这也呼应了凯蒂·布朗波(Cate Bramble)在《风水建筑》(Architect’s Guide to Feng Shui)里说的:“任何生物,都有自己传递讯息的方式,比如,大象可以在极远的距离之外找到自己的象群,细菌也能有自己传递抵抗抗生素的方法。”我们的“世界”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我们感应不到的世界,依然以它们的方式存在,而且这个复杂的“系统”里任何一个因素都与其他因素密切相连。

关于“对”与“错”

大自然里也没有二元,只有人间有,我们的理性思维里有。黑夜与白昼是一寸一寸变成彼此,只有光的挪移而已。只有我们在为对与错、黑与白较劲;可我们的较劲是必需的,不是因为真有二元,而是因为人脑按照这种程式运作,世间事沿着这样的轨迹运行,我们必须遵守规则,才能开展自我,延续人间慧命。

德勒兹也问我们:我们的世界到底有没有真理?行为有没有准则?人间有没有对错?如果没有,为什么我还要日夜卖命地去追寻,去守护?

真理不是“没有”,而是相对或者绝对。(当然,如果真理是相对的,也等于没有真理!)

世间有无绝对的真理?如果世间没有真理,我们还要不要为真理献身,为自己热切认同的价值而活?这可能是某些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卡在喉咙里最大的刺。

德勒兹在《褶子:莱布尼茨与巴洛克风格》里写道:“不是因为人的不同而让真理产生变化,而是因为条件或者情况的不同,让人感受到了变化这个真理。”换句话说,不是真理有相对性(a relativity of what is true),是相对本身才是真理(a truth of relativity)。

前者强调特定的“某个真理”,或者某个道理、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却因为环境变化而不同。比如东西方文化对于子女与父母相互对待的关系,就有不同的价值观。西方父母较重视子女独立人格的养成,东方父母较倾向对于子女行为的指引,甚至过分干预;西方子女也没有奉养父母的孝道规范。

而后者强调的是只有“相对”这个万物的现象。

“真理的相对性”(relativity of truth)意思是“我觉得我的感受、我的认知是真理,你觉得你的感受、你的认知是真理”,但是最后因为这种认知的不同,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真理,所有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那么,若是没有绝对的对和错,这样的思考最后就走向“没有真理”了。这种说法又仿佛是说:每个人都是“对”的。

我觉得我自己的价值是“对的”,同时也要肯定你的价值也是 “对的”。也就是说,在对错的争辩里,洋葱剥到最后,只有“对”存在,大家的观点都是“对”的。这种思维模式像是在公司的一场会议上争论,最后竟然来个模糊的皆大欢喜。原本大家认真讨论、唇枪舌剑地为自己的观点辩解,到最后人人都缴械投降,因为原来老总给的议题是个游戏,故意玩弄大家的神经,根本没有必要争论,大家白忙一场,哭笑不得。或者,正要剑拔弩张,却忽然像动画片里的人物一样,发现手中那把磨得明晃晃的青龙剑变成了法国面包。

然而事实上,是这样吗?

德勒兹的“相对性的真理”(truth of relativity)指的是:“相对本身即是真理。”这个概念所要表达的,不是世间有“很多”真理,不是“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是对的”,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在特定的时空,对我们而言,暂时是对的,但是它不代表“永恒不变的”真理。所以,在这个框架里面,对错是存在的,为真理而战大多数时候是必要的。

“相对性的真理”讲的其实是一种“相对”的绝对。

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特定的条件排列组合下,对那个特定的主体而言,有一个“绝对”的对与错,否则不会有钢丝缠身般的苦楚与置人于死的仇恨。可是,在那个“特定的时空人事”盒子之外,里面的绝对可能就“消失”了。但是很少人能够如此超越自身的局限去看到“盒子”外面的世界。人世间确实有少许人突破了自身的桎梏,去看到别人的“痛”,这是一种大爱。然而,大多数时候的大多数人,无法做到,也不必做到。比如,在重大灾难过后,即使当事人均已离世,后代子孙仍然要“讨一个公道”,就是让大家看到自己与家人所经历的伤痛,这是绝对的,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血泪,以及台湾的“二二八”事件,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例子。若是犯错方轻者道歉认错,重者接受法律的制裁,受害者的心里会觉得较为安慰,因为在这种极端的例子里,受害者不可能有能力跳出自己的特定时空。就人类整体而言,这也是绝对的错误。但也有当事人永远无法摆脱仇恨的阴影,让仇恨永恒地咬噬自己的心灵,就是当事人认为自己认定的真理是永远的绝对了。

我常常想起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的故事。对于孟姜女和那个时代受压迫残害的百姓而言,秦始皇是恶魔转世,可对于我们后代子孙而言,长城的傲世壮观又让秦始皇登上了一张诡异的功业榜单。所谓真理,即每一个相对的观点,在某个特定的环境时空里,对那个特定的人而言,都是绝对的。同样地,我们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做每一件事时心中也应该清楚:当下我必须做的,热烈拥抱的价值观与道理,在更大的时空里,它也可能不是这样的。可是,这并不能改变我们赴汤蹈火的力量与勇气。

但是,若每个人都“拥抱”自己的观点,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人世间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杀伐战场,没有任何妥协、沟通的可能了。所以,“相对性的真理”,暗示着每个人自己认为的真理,其实都不是不变的“真理”,即使自己可以滔滔不绝地为自己的价值观辩解,它们都有自身的局限和缺失。人与人不同的,只是这个局限或缺失的大小程度不同而已。

然而,“相对性的真理”所包含的既是绝对,也是相对;既是知道自己的观点不可忽视,也同时有能力跳出自己的“盒子”透透气,看一眼别人的“盒子”里的故事。有时在两者碰撞的当下,一如干柴的摩擦,智慧的火花就迸发了。就像美国诗人惠特曼《草叶集》中的一句诗:“宽广的心,能够容纳矛盾。”

“相对性的真理”或者“相对本身即是真理”,指的是尼采的观点论(perspectivism)。我因为我的立场、文化、传统,对于我认知的真理,热切拥抱,相信它是唯一的、绝对的;同时,我又明白,由于我的背景、文化,我的观点必然是局限的,“可能”仍有不足,相信仍然有空间可以让我去敞开胸襟,试着尊重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且接受考验,不断修正自己、超越自己。

然而,另一个让年轻人困惑不已的地方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我如何得知何时该尊重对方的价值观,何时该介入,予以纠正、帮助?在美国,拥护自由主义的年轻人常常自问:我那么希望社会开放,帮助弱势族群,让富豪大亨对我们恨之入骨,但他们赚的也都是辛苦钱,凭什么要跟贫户分享?同样地,美国近几十年来一贯的对外政策都无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把自己的民主或者西方价值观念强加于中东与亚洲国家,把自己认定的一套价值标准,原装原版地放进东方文化里,也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议题。

人之于环境,重点是觉醒。“觉醒”需要时间,等待,那个一直在“絮叨”的力量,是人性与社会的良知力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都存在这样的力量:父母看见走入“偏途”的子女,朋友看见“执迷不悟”的朋友,社会看见恶徒贩卖有毒食品、贪赃枉法的官员漠视百姓疾苦,等等。每个社会都在某一个点上设定了“法律”,为的是强迫恶徒“觉醒”与加速“觉醒”。

在小范围的人际关系里,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父母对子女的等待,朋友之间的等待,即使我们的价值观是对的,若是别人不听,也不必强加上去。“错误”(局限或者缺失较大)的价值观自然有负面的后果,我们必须等待他人的成长。每一个恶人都“有可能”变好,但是那个恶人“此刻”并不好。这也是一种融合矛盾的处事态度,里面有清醒的认知与必要的自我保护,也有终极关怀,不必立刻在心里定别人“死罪”。

那么,有没有绝对的“对”呢?

绝对的“对”应该是指放诸四海皆准的行为准则,如果真有,在这本书里,也许你可以隐约体会得到:那是一种开放到宇宙万物的关怀,领悟到万物彼此的深度相连与互动。所有人的关怀,从自己,到家庭,到社会,到国家民族,最后扩展到全人类、全宇宙自然。人与人的不同,德勒兹说,只在于其扩大想象力范围的能力界限而已。这个“想象力”让人产生恻隐之心,感受到他人内心的脉动。也许不是每个人现在可以达到的,但却可以观照(envision)得到。它既是相对,也是绝对;因为它一方面已经超越了个人的特定时空的体验,另一方面又能够再放回那个时空里让人安心生活。说它超越了特定的时空,是因为我们短暂跳出了自己的时空“盒子”,听到众人内心的感受,因而去做让众人幸福的事;而当我们有如此能力时,众人的满足与幸福最终将会如春风般吹进我们的“盒子”,护佑我们原来的幸福嫩芽,使之慢慢茁壮生长。

零点,逆向思考的起点

倘若在大街上随便找人一问:“如果有一件事,做时让你痛苦,做后让你心碎,而且还必须时时委屈自己,奉献时间、金钱、精力,全神贯注,却常常备受指责,你会去做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可是爱情就有这样的魔力。而且人人都可能是扑火的飞蛾。

对的,因为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对于爱情反面的特质,我们在被“蛊惑”的时候,就早已丧失看到它反面的能力。而我们一般人的思考路径只是单行道。逆向思考就是在思考路径上反向行驶。反向行驶始于观察到“反面”,但是不等于执着于反面;因为“执着于反面”?意味着承认事情的反面,逆向思考却把一般人认为的“反面”认定为“正面”,因此没有负面心理情绪的顾虑。比如,众人都向往越爬越高,越活拥有的越多,可是,不是每个“拥有”都是愉悦的经验,“拥有”有时变成生命的负担与心理的压力,如同不断购物之后房间内的囤积,必须持续地清空才能保持平衡。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金钱的拥有:绝大多数人都追求金钱,但是有钱与快乐却不能画上等号。

在《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里,德勒兹和迦塔利(Félix Guattari)说:“无器官身体是一个能量的 蓄电场,能量=零点,可是这个零点没有一点负面的意义。”德勒兹哲 学教导我们从加号往减号思考,思考“返回零点”的意义;因为,零点,是一切的开始,像一株小芽,储蓄无尽生命的天机,有着最强的生命能量,可以妙手回春。例如,有时“失败”的低谷可以让人重新定义人生,“失去”的痛击可以让人回归自我与精神的原点。

整部艰涩难懂的德勒兹哲学,其实,就是一部零点哲学。

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这个概念,就是零点的强度,看似虚无,却拥有宇宙能量。人世的聚散,事情的成败,自我的伸屈,中间都有所谓“正”与“负”两面。可是世人所谓“负”未必是不好的。这中间的奥妙,都在于我们如何看到这个虚无巨大的“身体”,如何把握这个零点强度,学会逆向思考。世间所有的“欲望机器”都必须通过它来运作,没有“散”就没有“聚”,成功的背后都是失败的累累伤痕;一个人有时要懂得委屈自己,才能保住必要的养分,让花朵终有一日,可以得到全然伸展的天空。

我们自己这部欲望机器,也必须经由学会“归零”以便随时调整步伐,适应环境。凡人一生必有追求,有欲望,可是往往一个人追求的,反而是他最大的心灵牵绊,让他不能自在地生活。放下不必要的负担,才能走更长的路,攀更陡峭的高峰。

德勒兹并没有叫我们停止“欲望”,他只是教我们在产生欲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并且储蓄十足的勇气面对:一切都可能归零。

福柯说:“人在忘记自己的时候,都有疗愈的能力。”德勒兹和迦塔利在《千高原》里写道:“用瓦解领域的方式来增加你的领域。” 他鼓励我们常常主动让自己的某些欲望归零,让“自我”这个概念休息,不要老是把“我”放在“你”和“他”的前面,这样才能走出更宽阔的人生。

人,只有在放下自我的时候,才能增强自我的能量。

《欲望与归零》的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这个人心的深度;一本书的格局,决定这本书企图开拓的视野。

《欲望与归零》企图丈量心的深度,探究生命的原貌。在阐述后现代哲学大师德勒兹哲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的同时,亦把它们像糖果融化在水里一般地融入生活。

前面三章为读懂德勒兹哲学奠下根基。第一章“来自太初的精灵:德勒兹传承的西方远古精神”透视整个西方文明的起源,在那一片处女地里,我们寻觅到了启蒙德勒兹思想的沃土。由此处一路跟随西方圣哲的心路历程,滑行漫游,时而清朗,时而迷眩。可能在人与神的接驳处,邂逅一丝灵光,进而明白自古迄今,困扰人心的根源为何物,所谓“思考”(to think)这条道路如何险阻又漫长。德勒兹这位后现代哲人,又如何承先启后,将我们思考路径的光野扩大,由澎湃生命的发源地领悟到,太初能量从未在人心中消失。第二章“泅入空虚的人:后现代的困境与德勒兹的身影”将进入当今时代的思想潮流,体验时代的脉动与走向,并且理解德勒兹整个思想工程的动力与其在后现代扮演的角色。第三章“思想的三棱镜:影响德勒兹的三位思想大师”厘清德勒兹自身的传承,这三位思想大师的重要性不亚于德勒兹,没有他们的“播种”,就不会有德勒兹哲学的绿树成荫。

后四章从德勒兹的概念出发,进入他的理论殿堂。第四章“变装舞会:德勒兹的基础思想与概念”阐述德勒兹的重要基本概念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桎梏的心灵一双翅膀;第五章“自我成长:性情与文化”解释德勒兹对自我与文化的思考;第六章“捧在手里的玻璃花:爱情与激情”描绘西方传统里对感情的理解,以及如何用德勒兹的理论来理解爱情与婚姻;第七章“生命的谜题:永世的轮回”试图揭开欲望机器的密码。

是的,这是一本哲学书,但它不只是一本哲学理论的书,还是一本试图让心灵触角深入自然大化,探索幽深的“微观世界”的书。它不是用科学仪器,而是用我们与生俱来的心灵侦测器,叫我们沉心静气,体会生命。

“我”的人生,抑或“你”的人生?

德勒兹在《褶子:莱布尼茨与巴洛克风格》里提道:“每一个单一的小单子(monad,莱布尼茨的哲学里不能再细分的元素,可以指原子,也可以指个人)表达的是同一个世界的全部,尽管它真正表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仿佛很多人一起登山,等到达山顶以后往下看,每个人看到的村庄都“不一样”,他们看到的都是村庄的全貌,同时也因为只是从自己有限的角度看出去,所看的只是村庄的一部分。

这个比喻的意思是,每个人经历“不同”的人生,但是,也在经历“相同”的人生。我们彼此的人生,都是在相同里有不同,在不同里有相同。但是无论如何,每个“个体”(individuality),都由无数力量小点(singularities)的不断运动组成,这个力量小点也可以理解为中国道家哲学里的“气”。我们的身体或者心灵都不断成长、变化,随时“变成不是自己”(becoming-other),就心灵而言,则是一段逐渐成熟包容世界的过程。

我与德勒兹哲学结缘于读博的岁月里,我的导师博格教授(Dr. Ronald Bogue)是美国的德勒兹研究专家,他也曾到法国聆听德勒兹讲学。我的博士论文专攻德勒兹哲学与中国哲学里“中道”概念的比较。

然而,这本以德勒兹哲学看人生的书,我却停停写写,前后长达15年。开始动笔时,我是个带着念小学的儿子、居无定所的单亲妈妈;写完的时候,我是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当年那个顽皮好动的小孩,也已经从美国排名前五的纽约大学法学院毕业,当上了律师。我的人生,是一列高速前进的欲望列车。感觉上,我这个“欲望机器”好像一步一步登上人生的高峰,其实,我也失去了许多。我背井离乡,离开亲近的朋友,最爱我的父母先后离世,儿子也因为事业很少回家。欲望机器在“得到”的同时,亦在“失去”。所以,一般人常用的二元思维,在真实的宇宙时空里常常是正反并存的,互相抵消后也可以说并不存在了。

生命一面堆砌硕果,一面消简归零。

德勒兹认为,每一个能量小因子在内在人心和外在世界,都拒绝“统一性”(unity)的原则,因为它们不断形成不同大小、不同层次的“开放式整体”(open-ended totality),由一个人的单一身体与精神,到一个家庭的成员与天伦,再到一个社会的人口、经济、文化与风气。 然而,整体与整体之间常常不能相容,产生冲突,越大的组织整体,彼此之间的冲突越严重,因此维持这个“整体”的规范与法令也必须越繁复严密,个人的自由相对也越少。

德国哲人尼采和法国诗人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在生命这样的运动里看到的,都是“无常”。“世界是一个没有名字的虚无舞台,一切都来来去去,这个鬼魅是一个面具,后面没有东西。”但也因为如此,人才有了孩童般游戏的勇气。游戏不是不守规则的胡来,而是遵守规则的力量舒展。智者看到规则的由来与功能,也看到规则以外的力量变化。“在虚无的人世围棋棋盘上,发挥己身的能量,把每一个空格填满。” 这是莱布尼茨定义的自由:“完全表达你的灵魂。”

存在着的,是生命永无止境的流转,亦即本书一直强调的“变化”。

一定有人会问:如果人生一直变化,我们的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

德勒兹说:“并不是因为世界最美好,所以我们说它存在,而是因为它存在,所以我们说它是最好的。”这个瞬间变化的生命与世界,只有一个,我们体会它的机会,也只有一次。

这一次,此生唯一的一次,我们将竭尽所能,赋予它意义。

如果你沉心静气,面对这些变化,你将会发现,当你进入变化,接受变化—包括自己人生的变化,自己与别人互动产生的变化—不论结果如何,你都愿意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亦帮助别人。然后,你将会发现:即使你坠入一个大化流转的洪流,那也会是一片温暖的海洋,而你的身影,将成为一朵美丽的浪花,定格在历史的某一刻。

名家推荐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正在或将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寻自己,试图证明我们的存在,进而追问这个世界以及我们的真实及其意义。本书引导我们随着德勒兹的思绪,深入自然大化,丈量心的深度,探究世界和生命的原貌,思考爱的本质、方式和途径,并在与世界碰撞而伤痛的时刻,默默舔舐伤口。

——鲁西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德勒兹对世界的思考充满了思想的魅力。作为一个注重生存体验的思想者,德勒兹抵制繁复的观念对生存经验的遮蔽,渴望把世界读回到具体的生命感受中。《欲望与归零》面向青年读者,但它绝不仅只是一本对德勒兹的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的导读类书籍;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每每从普通的生活境遇出发,将人们在日常生活遭遇的困惑与困扰,纳入德勒兹的思想触须,犹如拨云见日一般,富有启发性地阐明了自己的洞见。

——臧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德勒兹哲学难以绳约,他继承的都是动态、机体的哲学,对时事与生命的感受都讨论。哲学对他而言就是欲望的展现从而有的概念的创造。本书前半部介绍德勒兹哲学源自整个西方的背景,后半部展现他既文学又哲学的观点。

——杜保瑞,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鲁西奇、北京大学教授藏棣、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杜保瑞联袂推荐

?讲述德勒兹的哲学,让读者重新认识周遭世界,重新审视思考方式。

?该书摒弃了哲学的晦涩,行文通俗,深入浅出,是一部面向青年读者的导读类书籍。

精彩预览

1.德勒兹展现给大众的,是极为简单的一生,好像可以用毛笔沾了墨汁,随意在宣纸上勾勒一两笔象征性的泼墨线条即可。第一笔是充满战乱的童年,浓缩成一个站立在海边的小男孩的背影。德勒兹在接受访问时,轻描淡写地描述了第一次去海边的情景。因为出身普通中产阶级,父母没有经济能力,度假只是他的奢望。他并没有讲述自己的内心,反而说他看见一个跟他状况类似的小女孩,在海边深深望着大海,一望就是五个小时。第二笔当是年少轻狂的少年,当这个法国少年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哲学时,就为之深深着迷,每一个概念,都像是穿着戏服出场的角儿,在他眼前搔首弄姿。第三笔该是沉稳的中年,德勒兹相信,写作不是写自己,写作是企图“变成不是自己”。当你开始学习说话时,你就在学习“口吃”,因为你在努力把语言推到它的极限。

2.对德勒兹而言,哲学家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创造概念。在《什么是哲学》里,德勒兹引用尼采的话说:“哲学家不应该只把概念当成别人给你的礼物,只是不断地擦拭它,他应该自己创造概念,让它们为你所用,并且深入人心。”正如一个画家用颜色来表达世界,哲学家用概念表达世界。

3.德勒兹的后现代思想,包罗万象,若是用一句话描绘,那就是:它是一部零点哲学!

4.欲望,是蜕变的动力,亦是蜕变的方向。欲望本身没有对错,欲望的结果却给个人带来阴晴圆缺的一生,给社会带来前进的动力。

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如此让人唏嘘。一生的旅程走下来,有人走得越来越坦荡、轻松,有人走得越来越沉重、恐惧。亦有人从一无所有走到功成名就,而另一些人从坐拥金山走到身败名裂。似乎其中一个决定因素,即是欲望的内容,或者说,是欲望的方向。

5.“现在”之所以是希望的核心,是因为它紧紧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尽管它可能是过去种种的结果,它同时也是未来种种的前身。于是,每一个“当下”其实是所有自我潜在的愿望和外在环境因素的无穷组合。虽然我们未必能完全掌控这个组合,但最起码,我们知道每一分付出都会有相当程度的收获,即使这个收获不能立即看到。

6.“哲学,其实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德勒兹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可以不一样。

7.德勒兹说,斯宾诺莎的生活品德指的是一种视野与力量,一个真正的智者不相信希望与勇气,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未来;智者拥有的是内在的视野和喜乐。斯宾诺莎看到的内在视野,是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它是人类最强大的能量,它就是实体终极的表现。

8.欲望的归零不是停止欲望,而是看清楚欲望的路线图。那是一张密密麻麻、枝节丛生的地图,每一次枝节的变化都是归零的暗语,欲望在做反向运动:渴望得到的同时,人们也在渴望付出。一个公司的员工晋升经理的职位时,总是说:“请给我一个为大家付出的机会!”这句话初听之下仿佛是客套,但他不就是得一直付出吗?他得付出堂皇的理由、热情的问候、辛勤的工作、晚归的代价,甚至夫妻的失和。所以当我们谈欲望时,不只是欲望得到,亦包含欲望给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个得到的同时也要付出。当我们看到别人攀上高峰时,千万别忘了他一路走来的满身伤痕。

9.每个人都是领航者,给别人领航,也给自己领航。德勒兹在《德勒兹论福柯》里提到福柯的权力理论,最重要的就是驾驭自己。不能驾驭自己的人,不可能有能力管理别人,更不用谈驾驭别人。一个人必须在对自我与他人关系有着正确了解或者领悟的状态下,去驾驭自己以及管理别人,才称得上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