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篆隶为本”书法观研究 梅跃辉 著
“篆隶为本”,崇古溯源、汲古出新
ISBN: 9787559849922

出版时间:2022-05-01

定  价:56.00

责  编:唐燕、张文雯
所属板块: 艺术出版

图书分类: 艺术理论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书法理论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200 (千字)

页数: 192
图书简介

本书是关于书法观念研究的论文集,作者围绕篆隶为书法本源这一观点,从文字学与书法史两方面旁征博引。

本书首先对“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提出书法的源本在秦汉及之前的篆隶,接着分析了从汉魏到清代各个时期内篆隶古意笔法的发展与流变,如唐宋以来篆隶古法古意的缺失,“篆隶为本”书法观在宋元时期出现与发展,清代回溯秦汉篆隶古法获得成功等。最后作者提出“篆隶为本”是近代书法发展的关键及其对书法学习与创作的意义。

本书系统梳理了秦汉之前、汉魏之际、唐宋以降、明清等各个时期的书法特点,楷、行、草等书体的形成与发展,对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等等笔法进行了解释与梳理,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引经据典,内容丰富,结构完备详实,对于书法研究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具有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梅跃辉,河南登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书法方向)博士,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图书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篆隶为本”书法观的提出与界定

第一节“篆隶为本”书法观的提出

第二节“篆隶为本”书法观的界定

第二章“篆隶为本”书法观的源流考察

第一节“篆隶为本”的字学渊源

第二节“篆隶为本”书法观的萌生

第三节“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发展演变

第四节清代碑学中的篆隶思想

第五节 清人“以篆作隶”论

第三章“篆隶为本”书法观于宋代出现的背景

第一节篆隶古意的缺失

第二节金石学的兴起

第三节文字研究的贡献

第四章“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内涵

第一节篆隶笔意

第二节相关术语的讨论

第三节篆隶的合称与同法同意

第五章“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篆隶为本”思想影响下的元代复古书风

第二节“篆隶为本”书法观对晚明书风的影响

第三节“篆隶为本”是清代碑学兴起的思想基础

第四节“篆隶为本”是近代以来书法发展的关键

第五节“篆隶为本”对于书法学习与创作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前言/后记

胡抗美

梅跃辉的博士论文专题研究篆隶笔意、篆隶笔法,即研究书法点画的生 成、性质、质感、表现及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论文选题是一种发现。他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是因为他发现宋代 人十分关注唐代书法作品中篆隶笔意和篆隶笔法的得失问题。得者古,失者媚,古、媚至今已成为书法上品评的焦点。跃辉的论文答辩整整用了一上午时 间,论文的主题调动了答辩委员们的情绪,他们面对一篇感兴趣、有意味的论 文,从不放过有感而发的机会,故而答辩会高潮迭起,答辩看似快要接近尾 声,忽然又起高潮,答与辩的重点最终落在论文的问题意识及针对性上。

当前书法界流行“正大书风”的评鉴“标准”,但何谓“正大书风”,似 乎说法不一,需要认真分析和界定。我认为,篆隶笔意、笔法实属“正大书 风”的关键。所谓“正”,是指书法艺术的审美路径正、发展方向正,而不是 简单地把字写正。篆隶乃书法之正脉,其意其法浓缩了书法艺术的精髓,王羲 之创造新体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篆隶作为书法的魂,成为书法最基 本的艺术特征。所谓“大”,乃大道通天,书法之大道就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规 律,这个基本规律作用于社会,以其艺术感染力引导人们崇尚真善美。究其渊 源,它携篆隶一路前行,所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的审美精神。一句 话,“正大”书法应该是中国审美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体。篆隶笔意、笔法 既然是构成中国书法传统的重要源头,仅仅把它视为篆、隶、楷、行、草中的 两种书体,其认识就过于片面和局限了。正如姜白石所说:“真行草书之法, 其源出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等。圆劲古澹,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 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郑杓在《衍极》中也说:“草本隶,隶本篆,篆出于籀,籀始于古文,皆体于自然,效法 天地。” 就表现形式而言,篆、隶、楷、行、草各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就艺 术基因而言,篆隶笔意和笔法实际上是中国书法艺术不可或缺的生存元素, 具有文化、艺术及价值观、审美观的深刻内涵。需要说明的是,当下,篆隶笔 法、篆隶笔意与篆隶书体之间是不可以直接画等号的,前者可谓篆籀气的载 体,后者如果不理解篆隶的精神实质,书写出来的只是篆书、隶书的形体,不等于具备了篆隶笔意、笔法。

“正大书风”的内在含义,还应该包括篆、隶、楷、行、草的同一性和互 通性。同一性是指书法美的基础均表现在线的质感上,篆隶的那根线是书法 艺术的生命线;互通性是指对篆隶线条的敬畏与运用。孙过庭曾以真、草关系 为例,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 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孙过庭笔下的“真”包括篆、 隶、楷的用笔原则,这里他从真、草的共同点一“点画”和“使转”的角度 强调了篆隶那根线的重要性。“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指出了真书线 条的特征;“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指出了草书对篆隶笔意的重视。 跃辉在理论上阐释“篆隶为本”的同时,以自己的笔墨践行着“篆隶为本”的 要旨,其书法特点表现出“正大书风”的气概。他取法不拘碑帖,学习不分 古今,但无论碑帖或古今,其取法与学习都是有原则的,就是坚持点画的质 量一篆隶笔意、笔法。他认为书法的线质是书法精神内核的所在,书法如果 失去了这个精神内核就失去了作为艺术的资本。书法以“篆隶为本”的命题, 是元人刘因继宋人篆隶笔意的呼唤之后提出来的,接着整个明代书法都处在篆 隶笔意、笔法的得失中,以至清代中晚期爆发了伟大的碑学运动。康有为在论及碑学大兴的原因时提岀了 “帖学大坏”论。“帖学大坏”堪称帖学发展过程 中的一次“流感”,不过此患病根却在唐代书法中一帖独大。此患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是由宋代的枣木刻风引起的,这是苏东坡、黄庭坚等人对这种“流感”作了病理分析后得岀的结论,分析重要的证据就是篆隶笔意、笔法的丢失。

跃辉的书法以北碑为支点,以篆隶笔意为审美追求。其结体的构成方式,在反思唐楷的基础上,以欹侧、错落、对比、夸张等手段,反常入道,复归 钟、王,使每一个点画都具有在整体中存在的理由,既没有无缘无故的长短,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粗细。跃辉的点画生成乘势而起,组合后的结体便在张力中 交互运动,既生成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图像空间,又节奏般地表述着时间轨 迹,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且井然有序、自然生动。如果将他创造的结体拆解 开来,我们除可见到《龙门二十品》以及散氏盘、大盂鼎、墙盘、毛公鼎等 铭文中的元素外,还会见到“二王”范式及柳公权的元素。当然,尤其宝贵的 是,他把碑帖融合为自己的情感,并以表现社会、表现时代的方式展现出来, 而没有某碑某帖某经典的影子。

跃辉的这种研究和融通能力,使他的书法创作注重从点画入手,一点一 画地进入传统,完善细节,创造形象。“永字八法”中的“磔”,赋予笔墨特殊 的意义和最重的分量,其势其法、其技其道可能不为更多的人所能综合认知, 但均具有审美的典型性;其形一旦出现在书法家笔下,也可能出现市场青睐与 艺术表现的分野。跃辉不受“市场美”的诱惑,在“磔”的构建过程中,往往 由情感驱动着笔墨的延伸,看似平动却涩行,看似引动其实“不想走”。按中 提,提中按,行处停,停处行,像王羲之那样把砍掉的“蚕头雁尾”化为笔 意,给古老的“磔”势一个生动而庄严的时代形象。他之所以努力地追逐这种 形象,是因为这个形象带着一种独有的精神馨香,正是这种馨香使北碑书法被 冷落千年之后,又引来世人的关注。其实,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悟出一个 道理:王羲之书法的主要特征并不是流畅而是朴厚,其逸格并不是飘逸而是反 思后的重建。

康定斯基说:“规则绝不会成为普遍的法则。那些规则不会在艺术中发生 作用。” 康定斯基说完这番话后,又举例说明:“当我掌握了木匠的规则时, 我随时可以制作书桌。然而令人怀疑的是,一个画家掌握了所谓画家的规则, 就能够创造艺术作品。”康氏这里强调的是艺术精神的创造,是对夸大规则 的质疑。一些浅尝辄止的人热衷给技法蒙上神秘面纱,以显其能,误导书法爱 好者和广大观众。与这些人不同的是,跃辉认为中国书法的艺术性同世界所有 艺术门类一样,可以为人类精神创造新的、独特的价值。书法精神的这种特殊 价值首先来自书法点画的丰富性和可塑性。书法的点画创造,说到底是书法家 情感与篆隶质感结合后的精神反映。这不能不感叹秦、汉两个了不起的时代, 为中国书法准备了举世瞩目的点画一甚至堪称艺术线条之母。书法的点画是 在长期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精神产物,脱胎于甲骨文、金文,成熟于秦、汉的隶 书。跃辉的书法思想挖掘于斯,他在论文中所坚守与维护的也正是书法以篆 隶为本的理念。跃辉论文强调书法中精神的重要性,因为他明白,书法的精神 处于笔墨千变万化的形式掩蔽层下,人们只有从书法本体出发才能看到和意识 到。一些人不具备辨识书法精神的能力,否定书法中精神的存在,即使某些书 法“理论家”,也尚未具备辨认书法精神的视觉。不仅如此,他们既然具有“理 论家”的身份,必然要用自己陈旧或错误的观念蒙蔽大众的眼睛,拼命维护自 己的理论权威。跃辉论文的价值在于除眼疾以医俗。

书法点画精神源于对实用文字的抽象,对中国人来说,这种精神是一种 陶冶人们灵魂的力量。汉字的抽象过程从象形对自然物象的抽象开始,直到汉 字系统的完善,一路抽象下来,引领着世界的抽象文明,从而使中国文明从未 间断,一往无前。英国的迈克尔-苏立文在《中国艺术史》中描绘过中国文化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影响,我国学者也指出,中国文化在欧洲人处理神与人关 系的关键时刻,起到了重大作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对自己的文化艺术予以 高度的自信。书法艺术的抽象性来自书法传统,书法的“神” “韵” “气” “势” 等是抽象的,书法点画结体的生命感是抽象的,篆隶线条质感及人们对篆隶线 条质感的欣赏也是抽象的,不能因为“二战”后西方有了抽象表现主义而否定 传统书法的抽象性质。许多人向齐白石先生请教怎样的线条是书法最好的线 条,齐先生答曰:活的线条。跃辉视抽象后的点画为“活的线条”——篆隶笔 法、笔意是也。

编辑推荐

该书的出版对书法理论研究、审美分析和创作实践有所助益,对书法观念的研究乃至书法史论及美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素材。

精彩预览

文字学将汉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及小篆等古文字统称为篆系文字,这些篆系文字虽有差异,但在“婉而通”的线性特征及“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的 中锋用笔上却是一致的。篆体作为汉字的早期阶段,实是汉字和书法的源头。 隶书几乎在与小篆同时代的战国晚期就已基本形成了,只不过小篆是在战国时 期秦国文字正体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隶书则是由战国时代秦国文字俗体发展而 来,因此隶书和小篆一样遗传了前代篆体的形质。这可能就是人们常将篆隶连 称、视篆隶同法同意的重要原因。对于在隶书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章草、今草、 行书和楷书等今文字体来说,隶书亦是名副其实的本源。

汉魏之际,随着字体演变的终结,书法逐渐从汉字的附庸美走向自觉追 求书法本体艺术美的新阶段。草书、行书和楷书等新体书法刚刚萌生,篆隶书 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即使魏晋新体书法求新求变,然去古未远,自然遗留 了篆隶的古法古意,钟、张、“二王”等书法莫不如是。进入隋唐,随着楷法 的完备和唐人对于法度的崇尚,致使篆隶古意逐渐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强调起 笔、收笔和提按留驻,中间一略带过,重两端而轻中截的程式化法度,这种楷 书法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其他书体的笔法笔意,致使书法一直以来的篆隶笔法 传统被唐楷笔法模式所取代。纵有李阳冰、韩择木、史维则等擅长篆隶的名 家出现,也无力挽回篆隶在书法中的应有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唐楷笔法模式。 幸有颜真卿、怀素这样以篆隶为本的书家成功实践,才使篆隶古法不致在唐代 完全消失。入宋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唐楷法度的禁锢,开始解放思想,主张 “臆造”,崇尚主观意趣的抒发。宋代“尚意”书风盛行的结果显然促进了书法 艺术本体的回归,但在去篆隶古意的道路上愈行愈远,遂引起米芾、黄庭坚、 姜夔等有识之士对篆隶古法古意的呼吁,逐渐形成“篆隶为本”的书法观念。 元代书法以赵孟頫为首的复古思潮,从表面上看是越过唐宋直取魏晋,实质追 寻的只是魏晋外在的形貌,缺失的也正是魏晋书法最核心的篆隶古法。杨维桢 以狂放不羁、奇崛峭拔的个性上溯汉隶、章草的古拙笔意,并融合魏晋“二 王”行草的韵致,创造出明显区别于赵孟頫秀美雅逸的奇诡古拙书风,一度呈 现出篆隶、章草笔意复兴的迹象。至明,“篆隶为本”的书法观得到了更进一 步的发展,明代书家对书法史上的名家及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分析,并逐 渐拓展深化,使“篆隶为本”的书法观念更加成熟,影响也更为广泛。清代碑 学是建立在“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基础上才获得突破的,正是由于清人对篆隶 古法的运用才能力挽狂澜,使沉寂千余年的北碑古法重焕光彩,清代碑学自然 是“篆隶为本”书法观践行的高峰。近代以来,大凡有成就的书家无不注重篆 隶古意的表达,沈曾植、吴昌硕、于右任、徐生翁、林散之等人的书法都表现 出强烈的篆隶古意,这些书家的成功正是清代“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发展与延 续。

“篆隶为本”是自汉字创始以来便逐渐形成的传统,至宋代被作为一种观 念提出,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影响深远,是书法史上非常值得重视的思想成果。 因此对“篆隶为本”书法观的研究尤有意义,这有助于厘清古代书法审美精神 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对古代书法本源和艺术本体的理解和把握,以认清现当代 书法创作的缺失,也可以对当代书法实践探索及其本源把握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试图对“篆隶为本”的书法观念进行全面的梳理、揭示和剖析,希 望对书法理论研究、审美分析和创作实践有所助益,对书法观念的研究乃至书 法史论及美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素材。

本书是书法观念的研究,本着客观的原则,力求还原“篆隶为本”书法 观的产生与发展及相关问题。本书先对“篆隶为本”书法观进行考察,然后对 其源流与发展进行梳理。篆隶是文字和书法的源头,对于“篆隶为本”书法观 的考察,不免要从文字的源头来追溯“篆隶为本”的文字渊源,从文字发展演 变的角度佐证“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客观存在。“篆隶为本”书法观于宋代出 现和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对此,本书先回顾了 唐宋以来篆隶古意缺失的现象,这种缺失使楷、行、草新体书法去古日远,遂 弓I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并考虑其出现的原因。金石是篆隶书的载体,宋 代金石学的兴起,把人们的视线重新引向篆隶;宋代的文字学取得了相当丰硕 的成果,徐铉、徐锴兄弟对《说文解字》的缺损和讹误进行了校对和复原;古 文字和隶书资料得到搜集、整理和著录,“六书”理论也获得了新的发展。金 石学的兴起和文字学的发展传播了篆隶文字,使宋人更加关注篆隶。在篆隶笔 意缺失、书法去古日远的内因与宋代金石学、文字学发展的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促生了“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出现与形成。

对于“篆隶为本”书法观念的研究,除了要梳理其源流与发展及产生的 背景外,重要的还在于对“篆隶为本”书法观念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 读。本书从两个方面来解析“篆隶为本”书法观的适用对象和范围:一方面是 “篆隶为本”主要针对楷、行、草而言;另一方面是以秦汉及之前的篆隶为本 体。篆隶笔意是“篆隶为本”的重要体现,要求在书法创作中以篆隶笔意为根本,追溯书法的篆隶源头,用篆隶古法增强书法作品的古意。从产生篆隶笔意 的篆隶笔法和篆隶势两个方面阐释篆隶古意,古代书论中有过与篆隶笔意相关 的论述,本书也对相关论述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疏证。通过前面的研究发现, 不光楷、行、草今体需要以篆隶为本,篆隶书体同样需要以篆隶为本,需要溯 篆隶本源。唐宋以降,篆隶书体缺失的就是篆隶古意,而清代篆隶回溯秦汉古 法获得成功的事实,便可证明这一点。“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形成对后来书法 的发展影响深远,元代书法的复古思想与“篆隶为本”的书法观念如出一辙,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加以元代古文字学和印学研究发展的助推,有先觉之明 的篆隶书家尝试从钟鼎铭文和秦篆汉隶中探寻古法,虽仍未能逃离唐宋篆隶的 羁绊,但古意渐显。在赵孟頫复古魏晋的倡导下,带有显著隶意的魏晋章草为 元人所喜爱,长于章草的书家还把章草的笔意融入行草的创作中,颇为流行, 形成了章草笔意复古的潮流。明代思想的解放与建筑空间的增高增大、大尺幅 纸绢制造技术的进步,为明代提供了书风转变的条件,面对字体由小变大的情 况,改变帖系线质的纤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宋元时期形成的“篆隶为本”书法观,为明代书风的转变带来了一剂良药,明人把篆隶古意用于楷、行、草的创作当中,成为他们任情恣性的保证,明代凡取得大成就的书家,大都源 于对“篆隶为本”的实践。清代反思明代心学的恣意和空谈后,转向实事求是 的务实风气,加以清廷残酷的文字狱,使清人转向与时事无关的古代金石文字 资料研究,金石学、文字学的兴盛带动了人们对钟鼎铭文、秦篆汉隶的关注, 鉴于清初沿袭唐宋篆隶传统的乏味,在“篆隶为本”书法观的影响下,清人尝 试回溯秦汉古法,后又把以秦汉古意写篆隶书体的成功经验用之北碑的创作实 践,获得极大的成功,推动了清代碑学的兴起,“篆隶为本”正是清代碑学兴 起的思想基础。“篆隶为本”作为碑学兴起的思想基础,伴随着碑学的鼎盛深 入人心;经过碑学的洗礼,人们对帖的认识便融入了碑学的审美经验和“篆隶 为本”的思想;清末陆续发现的汉晋简牍、残纸和敦煌遗迹,使“篆隶为本” 的书法观念得到实证,更加强了人们对“篆隶为本”的信念,“篆隶为本”成 为近代以来书法发展的关键。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