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比萨斜塔:俄罗斯当代剧作选·普图什金娜篇 (俄)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 著 王丽丹 译
“不正常”的女人、失败的告别、百万美金的契约婚姻……荒诞诙谐,反转不断,长演不衰,喜剧与闹剧的滑稽盛宴!“很难想象20世纪末的俄罗斯戏剧没有她的名字会如何”。
ISBN: 9787559850690

出版时间:2022-07-01

定  价:56.00

责  编:田晨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戏剧文学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文学/戏剧文学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字数: 225 (千字)

页数: 344
纸质书购买: 京东 天猫 当当
图书简介

本书收录了俄罗斯当代剧作家普图什金娜的五部代表剧作。这些剧本以喜剧和闹剧的形式演绎情感故事,塑造性格、身份各异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抉择与困境。

《比萨斜塔》:在得不到爱与尊重的婚姻中,夫妻间的内耗为何难以结束?隐忍20年的妻子能否下定决心,走出围城?

《她弥留之际》:与不速之客假扮情侣、花钱雇人扮演女儿,60岁依然单身的她能否满足母亲弥留之际的愿望?

《不正常的女人》:她向陌生人当街求爱,终于“成功”后却断然离开?

《在别人的烛光下》:一个是爱情至上的贫穷女孩,一个是感情生活空白、靠丰厚遗产度日的女批评家,当前者的男友将后者家洗劫一空,双方围绕爱与金钱展开的博弈如何定输赢?

《我预先支付!》:用百万美元换取与男演员的一年契约婚姻,她可否如愿?

荒诞的开头,诙谐的对白,反转再反转的发展,颠覆期待的收尾……

作者简介

作者:

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1949年生,俄罗斯剧作家,电影编剧,电影、戏剧导演。其剧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彼得堡和莫斯科,有近40部在俄罗斯及其他国家上演。其中,《她弥留之际》和《比萨斜塔》已在我国分别由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搬上舞台,至今仍作为保留剧目。

译者:

王丽丹,文学博士,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戏剧研究,出版多部专著与译著。

图书目录

比萨斜塔

(两幕闹剧)

她弥留之际

(三幕轻松喜剧)

不正常的女人

(两幕讽刺悲喜剧)

在别人的烛光下

(两幕喜剧)

我预先支付!

(两幕喜剧)

译后记

序言/前言/后记

小时候,我个人的地球仪看起来与真正的不同。它上面有中国(那些年苏联人撰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文章,中国在每个人看来似乎都很亲切,容易理解和有趣),巴塔哥尼亚(《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墨西哥(那里有宽边草帽),美洲(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在潘帕斯草原和小屋中过着苦难的生活),古巴(问候菲德尔?卡斯特罗 ),意大利(蔬菜和水果会说话的地方 ,而匹诺曹总是撒谎),朝鲜(我们全家人一起读《朝鲜》杂志)。瞧,这就是我地球仪上的所有地点。或者说几乎所有的。

这是我关于中国的两段最初的回忆。我五岁(1954年)。1月5日。酷寒。过完节日我乘车回家。我手里有一纸袋圣诞老人送的糖果。红色的方形有轨电车。沿着车厢有两排面对面的木制长凳,抛过光的木头闪着光泽。透过玻璃窗看不见任何东西,其上冻着冰花。我穿着毡靴、灯笼裤,戴着羊羔皮镶边的风帽,穿着红色呢子小大衣。披着的披风也带有银色的羊羔皮镶边。不记得手套是什么样子的了,但是双手冻得疼痛难忍。我不得不把双手夹在膝盖之间或将其放在口袋里。我坐在冰冷的长凳上,双脚够不到地面,却感觉到电车地板上散发出寒气。我抱着礼物,因为手冻得无法握住它们。电车缓慢行驶,发出吱吱嘎嘎的轰鸣响声,犹如几千把刀子同时刮着上千块玻璃发出刺耳声响。不知我们何时能回到家。于是,我开始在玻璃窗的窗花上磨洞,手指头几乎冻在了玻璃窗上。我还来不及透过磨出来的洞孔看清什么,它又重新被冻得严严实实。

突然,从车站上来三个身穿黑色大衣却没戴帽子的年轻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我多次在杂志的照片上看见过他们,我们家有很多带图片的中国童话故事书。很多家庭那时还保留着中国暖水瓶,大的,鲜艳的,上面画满了花朵。手电筒、床罩、毛巾、真丝织物、球鞋、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男士条纹真丝睡衣、友谊牌风衣和运动裤,证明中苏兄弟情谊的物证还有很多。这只是我记得的东西。我的保姆,她出生于农村,在集体农庄里长大,她还回忆起一些东西。中国的黄麻袋,它们可以承得住七十五公斤的重量。它们被用来装载联合收割机脱出的谷糠。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中国人。我跳起来飞快地扑向他们。妈妈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我已经跳起来,抱住他们,高兴得不得了。中国人也笑着抱住我。妈妈走过来,他们更多是打着手势交谈起来。我们彼此感到非常高兴,站在那里足足有三分钟。我完全忘记了寒冷。我们马上到站了。我们跑回了家。在家里,我兴高采烈地高声告诉外祖母和姨妈,我刚刚拥抱了真正的中国人。我至今仍感到遗憾,没有请他们品尝我的糖果礼物。妈妈也没有提醒我。不然将会留下很棒的印象!中国人喜欢糖果,而且很擅长制作。我本人就非常喜欢中国糖果。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回忆是关于《宝葫芦的秘密》一书的。我记得封面,但记忆似乎和我玩弄了绝妙的把戏。我记得欧洲版的封面设计。封面的对角线上是一个儿童自行车的展柜。左下角是一个侧身站着的小男孩,他看着展柜。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下这张封面,却找到了完全不同的其他封面。《宝葫芦的秘密》一书的两个俄译本众所周知。这两本书都是苏联画家为它们配的插图。而且这些插图都模仿了中国汉字和中国绘画风格。我没能找到记忆中的那个封面。这本小书几乎每页都配有插图,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在这一点上,我的记忆没有令人失望,该书的部分内容已逐页刊登于网上,当中的确是既有黑白图画,也有彩色图画。

当时复写纸很受孩子们喜爱。我把这位中国少先队员转印到厚厚的硬纸板上,剪下来。我在沙发上摆开了一台戏,他便是这出戏的主角。我为他杜撰出很多书中没有的冒险经历。因此,我脑海中的一切有些混乱:哪些细节是书中的,哪些细节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有人向我借去了这本小书,却没有还给我。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可能这是我一生中读过的第一本富有哲理的书。当时,十岁的我第一次开始隐约意识到,仅仅非常想要一件东西是不够的,即便非常想要到最终得到了它。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之前,要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梦想,它是否正确。不然成真的梦想可能会与你作对。它可能会毁了某人的生活,有违法理、有悖公义地伤害你身边的人。而人与人之间最崇高的价值包括正义,以及对父母的爱。审慎和善意不可能与正义和仁爱发生冲突。当然,如果它们是真情实感。

看来,这本书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给许许多多的苏联人以及今天的俄罗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网上仍有俄罗斯论坛在讨论这本书,就它展开辩论,分析它的思想。2007年,迪士尼与中国片方根据这本书合拍了影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而这本书却依然打动美国人和作者的同胞们。

如今在中国,在我孩提时代憧憬的国家里——它曾处处是传统中式房子,有建有喷泉和凉亭的庭院、红色大门的寺庙、带有向上翘起屋檐的倾斜的黑色屋顶,而如今已经拥有摩天大楼和纳米技术——我自己的书将要出版了。其中将会有汉字。其中可能将会有插图。我常常想起这一切,感到很幸福。我相信我的剧本在中国的未来。

简单说两句编入剧作选的几部剧本。剧本《比萨斜塔》和《她弥留之际》已经在中国几家剧院上演。有多成功,我很难判断。因为我没有机会与中国观众一起观看这些演出,无法感受剧院的氛围。但中国正在根据剧本《她弥留之际》拍摄影片。也就是说,有人喜欢它。有人准备投资这个项目。有人相信演员想演这出戏。还有人相信,这部影片会使观众兴奋。

在中国的《戏剧》杂志中我已经对这些剧本做了更详细的介绍。

在俄罗斯这五部剧本都很受欢迎。所有这些剧本都拍过影片。每部剧本都改编成了广播剧。大体上而言,二十年间,这些戏剧在俄罗斯的舞台上上演过多次,在国外也上演过并正在上演。

作为作者,对我而言重要的是要理解为什么这些戏剧在欧洲和亚洲如此受欢迎。为什么穆斯林喜欢,路德教徒喜欢,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也喜欢。为什么孔子的故乡也对它们感兴趣。部分欧洲人重复说着拉迪亚德?吉卜林的著名诗句,视其为箴言一般,而且只重复巧妙的四行诗句的前半部分:

哦,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它们永不交汇,

直到天地同现于上帝的末日审判席上。

世界变得复杂了。(可它什么时候简单过呢?整体而言,它简单过吗?也许简单过,也许没有。)人们已经生活了几十个世纪,基本上不曾考虑它是否简单。而如今,由于社交网络,每个人都意识到世界非常非常复杂、纷繁并充满了戏剧性。全球大世界。这让一些人欢欣鼓舞,让另一些人担惊受怕。还有一些人对此无动于衷。

我属于欢欣鼓舞之列。全球化和一体化。在各个领域吸取各种丰富的经验,生怕他人夺走般地追求自给自足。全新的世界秩序。新型的文化超空间。唾手可取——各个时代的文化,各民族文化。新的意义和象征。所有这一切都处于普遍数字化的冲击之下。所有这一切对全人类都意义重大。

当我在全球化范围内思考中国时,在这种古老文化的伟大与无限面前,我感到自己是一个软弱而茫然无措的女人。但与此同时,我却不知不觉置身于欧洲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亚洲对话的中心(当然,我不是这一对话的主角,但仍然是它的参与者)。在我的创作中,撬动这种可能的杠杆和手段在哪里呢?两种伟大文化的价值观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

作为剧作家,我努力确保我的每部剧本在本质上都是对超国家价值观的讨论。以我的理解,儒家伦理的核心原则是社会与家庭中最高的关系原则——仁。和谐。人性,爱人,仁爱,仁慈。真理,正义。习俗,礼仪,仪式。常理,理智,智慧,审慎。善意和诚信。孝敬父母。忠实,忠诚。勇敢,英勇。所有这一切在《宝葫芦的秘密》一书中已经有所体现。

我们注定无法预测,

我们的语言将如何回应。

给予我们的同情,

犹如给予我们的恩典。

是的,我们注定无法预测。但即使是回顾往事,我们也无法理解,是什么以及它如何构建了我们的灵魂。但毫无疑问,那本儿童读物是砌成我灵魂的一块“砖”。这本书是由一位中国作家写下的,其寓意与儒家价值观相互呼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正是我在创作自己的剧本时所努力依赖的价值观。在我看来,这些价值观是我进入中国戏剧空间的桥梁。

但既没有东方,也没有西方,既没有边界,也没有种族,也没有出生的差异,

当来自世界两极的两个强者对峙,面对面站立。

19世纪末的吉卜林如此说道。

成为强者在今天意味着什么呢?谁可以被认为是强者呢?我认为,在现代世界中,强者就是能够进行对话和竞争的人。对话和竞争是我们改善世界的手段。但这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我的很多剧本被搬上了舞台。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关于我的专门的戏剧资料。文艺理论家的硕博论文除外,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在公共空间里,而在个别高校内。所有这一切都是面向为数不多的研究者的。我的话剧很少参加戏剧节。而且我几乎没有得过任何文学奖项。我既非作协成员,也非戏剧家协会会员。但与此同时,我只凭剧作家的工作谋生。而且我是俄罗斯联邦收入最高的剧作家。我正在撰写《反对观众的剧院》一书。它不仅与俄罗斯剧院有关,也关于欧洲剧院(英国、北欧的剧院和部分法国剧院除外;也不包括罗马尼亚、乌克兰和保加利亚的——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剧院热爱并尊重观众)。

我想说的是,今天欧洲和俄罗斯的戏剧界常常高度评价自命不凡、令人费解、通过人为设计由不兼容成分构成的戏剧,相应地也高度评价那种剧本。剧本中政治、宣传、粗浅的高谈阔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少有剧作家试图讲述现代人的种种感受。关于他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自我感觉,关于他们对永恒价值的渴望,关于他们对爱的渴望,关于对真理的探索,如果你写下所有这一切,那么你将赢得观众的爱。但你会牺牲评论家的喜爱。今天,这需要勇气。我花了很长时间培养了自己的这种勇气。现在我完全视自己为一个独立的剧作家。近三十年我在戏剧领域一直很成功。没有国家订单,没有关系,不走后门。我不受任何团体的保护。所有这些意味着可以独立。这也意味着,我有足够的能力与任何对手进行对话,并且在我的工作领域我有足够的竞争力。

出版社决定出版我的五部剧本。说实话,我对此感到震惊。现在全世界都有一种偏见——读者不喜欢读剧本。我不同意这种偏见。读者不喜欢读无聊的剧本,但是他们喜欢阅读有趣的剧本。就如同读者不喜欢读无聊的小说,却十分爱看令人着迷的小说。俄罗斯人习惯说:“除了无聊的体裁外,所有的体裁都很好。”但对阅读剧本的偏见已经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它开始给剧院造成严重的损失。真正的观众必须阅读剧本。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戏剧,培养对戏剧的品位和批判性思维。然而,对于中国而言,我仍然是外来的作者。为了让中国人视我为剧作家,中国应该有人为我发声。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俄罗斯有过一大批伟大的剧作家。其中包括一些天才。举世闻名、极受欢迎的喜剧作家佐林。亚历山大·万比洛夫。我认为戏剧文学中的万比洛夫如同音乐上的莫扎特。如此轻巧,如此透明,如此纯粹的声音。米哈伊尔·罗辛和埃米尔·布拉金斯基——他们似乎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我们国家发生的一切。极具诗意的亚历山大·沃洛金。当然,还有维克托·罗佐夫和阿列克谢·阿尔布佐夫——苏联戏剧的奠基人。还有至今尚在的天才——爱德华·拉津斯基。我认为这些就是天才。

还有许多高水平的作家:亚历山大·加林、阿拉·索科洛娃、弗拉基米尔·古尔金、尼古拉·科利亚达……还有一些卓越的剧本!所有刊登他们剧本的杂志,它们因刊登这些剧本而成为紧俏商品。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当时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为了买到加林或者拉津斯基的新剧本,早上六点半走出家门。这是苏联的《戏剧》杂志。它是月刊,送到每个书报亭的数量不超过十本,每个月的3号至6号送来,早上六点左右。无论冬夏,这几天我都会走近书报亭询问杂志。他们回答我说:“今天没有。明天来吧。”我便明天,后天,大后天一遍又一遍地去问。最后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杂志,怀抱着它往家走。我飘飘然,幸福无比。当时不仅与戏剧行业有关的人读剧本,学者、科研人员、教师和医生等等都读剧本。还要列举吗?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读剧本。这样的时代可能重来吗?可能。如果重新出现有趣的剧本。这迟早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重新架起通往现代中国戏剧的桥梁时,我不禁佩服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根据戏剧作品——即剧本——创作话剧,在饱和的市场上推广它,对其做进一步开发管理,采用使观众参与其轨道的新型互动形式,今天,所有这些技术都在积极改进。在中国,这一过程精彩纷呈,西方剧院管理的最佳趋势在这里已被接受。专业平台系统地覆盖了巨大的观众空间,犹如伏天里形状完美的莲花覆盖整个湖面。

此类艺术公司与平台成功的原因远非复制已发现的解决方案,它们只不过借用了形式手段,而中国戏剧的内容成分绝对是自己的。要理解与观众的互信对话这种独特形式的本质,我们应该重返最初培育剧院的原始价值观。今天,休闲和娱乐领域的潜在观众可以选择大量分散其注意力的消遣活动。这对剧院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挑战。为了应对这一点,必须准确了解今天的观众究竟对剧院有何种期待。他是否渴望最终摆脱智能手机,梦想两个小时的数字排毒?他是否想真诚而深刻地感受和思考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是否期望这些思考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无须多余的教训和道德教化?中国戏剧肯定地回答了所有这些问题。而这意味着,剧院面临着艰难的剧目选择。

普图什金娜

2020年10月

名家推荐

很难想象20世纪末的俄罗斯戏剧没有普图什金娜的名字会如何。

——知名戏剧学家、戏剧评论家 瓦莲京娜?费多罗娃

剧中的对白许多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甚至是观众们自己也曾脱口而出的。《比萨斜塔》的故事可以存在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家庭,这对夫妻,也映射出无数的男男女女。

——2016年版话剧《比萨斜塔》导演 王剑男

编辑推荐

1. 普图什金娜5部代表剧作中文版首次结集,其中《她弥留之际》和《比萨斜塔》已在我国分别由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搬上舞台,至今仍作为保留剧目。

2. 其剧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彼得堡和莫斯科,有近40部在俄罗斯及其他国家上演。“很难想象20世纪末的俄罗斯戏剧没有普图什金娜的名字会如何”(知名戏剧评论家瓦莲京娜?费多罗娃)。

3. 女性视角。塑造性格、身份各异的女性形象,演绎情感故事,直面她们在婚姻家庭、两性关系中的抉择与困境。《比萨斜塔》中妻子是否出走的命题,可谓对当代版“玩偶之家”的质询。

4. 风格幽默。采用喜剧与闹剧的形式,以情节的反转、台词的错位形成强烈的喜剧效果,荒诞诙谐,适合作为放松时间的手边读物。

5. 结构严整。人物集中,情节性强,剧情发展节奏明晰、层层铺垫,适合剧本写作的初学者作为参考。

6. 金句迭出。婚姻与比萨斜塔的比喻、对妻子渴求尊重的描述等,无不以简练的语言道出常人都可能具有的复杂心态,于只言片语间引人共鸣。

我想得到尊重,有保证的尊重。至于孤独、不关心、不爱,我已经习惯了。

那里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从小就培养对母亲、姐妹、岳母——即每一个女性的尊重。哪怕是对妻子!哪怕是对自己的妻子!

(《比萨斜塔》)

母亲总是最后得知关于女儿的真相。

(《她弥留之际》)

爱一个人并因此而痛苦的人不总是正确的。不爱的人也并非总是错的。

(《不正常的女人》)

可能存在不熟练的工人、蹩脚的裁缝、差劲儿的演员……但同时他们也可能是为社会所需要的出色人物。糟糕的作家却永远不被社会需要!

(《在别人的烛光下》)

不爱的唯一方法是嫁给您。什么样的爱都不会在婚姻中存活下来。

我注定在生活中演戏,在戏剧中生活。

(《我预先支付!》)

精彩预览

比萨斜塔(节选)

(两幕闹剧)

剧中人

妻子

丈夫

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不幸的家庭彼此相似。

——作者凭记忆援引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因此不敢保证其正确性

第一幕

[一居室住宅里住着丈夫、妻子和儿子。儿子临时缺席。住宅很普通。厨房也很普通。厨房里有台小电视。房间中央放着一个打开的行李箱。

[丈夫和妻子正在厨房里。他吃饭,她盛饭。她盛,他吃。

丈夫 瞧——不知为什么饿成了这样!不知怎么了就特别想吃!又是周末!明天看样子是好天。带你去别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顺便慢慢开始整理菜地。让我们种些土豆吧!秋天就会有绿色食品了。满意吗?再给我来点儿土豆!再加块儿肉饼!

[妻子把盘子放到他面前,自己则坐到他膝盖上,凝视着他,并用手伤感地抚摸他的脸颊。

[丈夫由于坐姿不便,一动不动,没法把勺子送到嘴边。

丈夫 (过了一会儿)我在吃饭呢。

妻子 (异常激动)看见了。停一下。想告诉你一件重要的事。

丈夫 (根据他的经验,如果是重要的事,就一定不是好事)吃完了再说吧。准确地说,球赛结束后再说吧。准确地说……明天得早起……过后再说吧?一切结束后再说吧!有芥末吗?或者酱汁什么的也行。

[妻子从他的腿上站起来,表示抗议地把酱汁砰的一声放在他面前。

丈夫 你真没必要用奶渣代替面包屑来做肉饼,根本吃不饱!

妻子 (莫名其妙地)结束了,我的朋友,阿门!

[停顿。

丈夫 (小心地)怎么回事?你怎么啦?(耸了下肩)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味道!你最近不是盐放少了,就是放多了……好像有点儿脱离正轨。有什么事不对劲儿吗?工作上的?

妻子 可能一切就该是这个样子。

丈夫 就是说,只是心情不好?

妻子 心情也不好!我要走了。

丈夫 这就对了!(不时地搓搓手)换一种感受。我这儿电视上马上决赛,不能错过。

妻子 终场了,我的朋友,阿门!我走了。

丈夫 可以走了,因为我已经饱了。我自己收拾。你别耽误了。

妻子 (笑)我走了。

丈夫 (不关心地)去很久吗?差一点儿错过了新闻!(打开电视,现在注意力只在那儿)啤酒还有吗?

妻子 啤酒?(笑)不知道。难道还能剩下点儿什么吗!

丈夫 (漫不经心地)太好了!总是轰炸,轰炸! 好了,吃亏了吧!顺便给你妈带个好。(无意识地)给你妈——是的……二十年间她哪怕问候过我一次!哪怕一次!

妻子 继续!

丈夫 如果我和你,谢天谢地,我们分开过日子,还有什么可继续的?!

妻子 转达问候。还有呢?

丈夫 什么还有?如果你什么都否认的话!

妻子 这要看是什么了。尽管这些都不重要了。

丈夫 总是否认一切。尽管我早就对一切无所谓了。

妻子 不对!不是一切也并非总是!

丈夫 我不想吵,但是总是一切!

妻子 具体是什么?

丈夫 你还要具体?你妈反对你嫁给我。

妻子 二十年前?!

丈夫 装作忘了?

妻子 记得很清楚。

丈夫 记得吧!但你想否认?

妻子 不否认。

丈夫 承认了吧?

妻子 承认。那又怎么样?满意了吧?

丈夫 安静!(盯着电视)真聪明!我早就知道这一点。(对妻子)我们说什么来着?

[停顿。

丈夫 (猛地一惊)你是认真的吗?

妻子 对。那又怎么样?二十年前!

丈夫 就是说,我说的是对的?!我们的登记总是被推迟!一会儿外婆去世了,一会儿自己感觉不好,一会儿你又怀孕了!我觉得——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

妻子 那又怎么样?

丈夫 有意思!否认了二十年!

妻子 今天承认了。满意了?

丈夫 特别满意。尽管我无所谓。

妻子 可我要走了。

丈夫 给你妈带好!去很久吗?

妻子 (拖长字音)我——要——走——了。

丈夫 (同样地)明——白——了。我是问——什么时候回来?

妻子 再——也——不——回——来——了!(走进房间,拎起箱子,用告别的目光久久环视房间)

丈夫 发什么脾气啊?瞧,只要我说对了,你就生气!打个电话!我会去车站接你。你拖那么大一个箱子啊?装的什么?脏衣服?(不很情愿地站起身来)我送你去车站吧。(叹气)我们这就出门!决赛我不能错过。

妻子 我自己走。

丈夫 (轻松地)好吧!给岳母带好!(快速重新坐下)我们还要轰炸他们多久?

妻子 再见!

丈夫 你要在那儿过夜的吧?早晨我直接去接你。去别墅正好顺路。

妻子 桌子上面有一封信。别给扔了!给儿子的。

丈夫 谁写的?

妻子 我写的。

丈夫 (漫不经心地)别担心。我会转交的。

妻子 (愤怒地)我要离开你!离婚申请晚些时候递交!

[停顿。

丈夫 (恼火地)真能选时间!球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妻子 对不起,不是故意的——只是巧合了。

丈夫 球赛过后我们再大吵一顿怎么样?(意味深长地)然后再和好。(机械地)和好……暂时你忙点儿别的。看看新闻!

妻子 这些新闻我已经看过了!昨天。前天和更早一些时候。可今天的新闻是不同的!我正式宣布——和你离婚。

丈夫 我听你说这个可不是第一次。

妻子 不过这是最后一次。

[停顿。

丈夫 (长叹一口气)昨天喝了三百克,顶多。而且正经就着饭菜喝的。没醉。你用不着那么看着我!别这样!!!我受不了这个!随便吧!非要这样——走吧!但我警告你——不会有好结果的……最终土豆将来不及种——这会让你后悔的。

妻子 我其实是想什么也不跟你说就离开。转念一想——无论如何二十年了!我也该跟你说一声“再见”!

[丈夫夺下了她的箱子,拿到房间里,仔细翻看里面的东西。

丈夫 就因为三百克伏特加!就算是半升吧!说真的,你有没有用你的鸡脑子想象一下男人们能喝多少?!每天喝!你哪怕认真地想过一次这事也好?!不说话了?要知道我总是做出让步!一周喝一次!不比这更频繁!两次,如果有重大理由的话。就算两次!准确点儿说……一周一次半。这你就不满意啦?不喜欢啦?你呢,我不强迫你喝!不喜欢——不喝!我不强迫你!你是成年人!不过如果你不喜欢喝的话,为什么我就不能喝?!女人的逻辑!我怎么,小孩子啊,还得听你的?你自己明不明白,你在抱怨什么?想让我一点儿也不喝?!痴人说梦!连听这种不懂人情的挑衅都是一种耻辱。得了!吵闹结束!球赛开始了!

妻子 我再也不生你的气了。再也不准备改造你了。直接走人。最后一次出走。

丈夫 够了,说来说去的!没有别的话题啦?嘿,逐一回忆……唉,我承认我多少……好了——好了——好了!球赛!瞧——多棒的队员!你以为他们不喝酒吗?才不是呢!喝!但他们的老婆不吭声。

妻子 我无所谓了。现在这只是你个人的问题了。

丈夫 已经道歉了!你总是没事找事!道歉了——你就别纠缠了!

妻子 好吧。算你道歉了。我原谅你了。

丈夫 那就赶快去你妈那儿吧!走吧!回头见!射——门!!!嘿,芬兰人!嘿,太精彩了!第二分钟进球!射——门!!!(抓住她,紧紧抱着,响亮地亲吻)

妻子 我们分手后还是朋友,好吗?无论如何我们有儿子。

丈夫 射——门!射——门!

妻子 做夫妻二十年,却没能成为朋友。让我们分手时成为朋友吧!我不打搅你了。再见!

丈夫 你搞什么名堂?(看着电视)你还有脸再回来?安静!快——快——快!!!见鬼!!!

妻子 仔细听好了。

丈夫 别烦我了!你等等!

妻子 我要永远离开你。

丈夫 (盯着电视)喂——喂——喂!快,蠢货,快,快!!!

妻子 永远不回来了!终场了,我的朋友,阿门!

丈夫 (盯着电视)喂——喂——喂!蠢到家了!!!

妻子 永远!你自己才是蠢货呢!

丈夫 (全部注意力都在电视上)说的就是——十足的蠢货!!

妻子 有没有脸我都不回来了!我怎么能跟这样的人过……

丈夫 (大叫)他妈的!!!喂——喂——喂!射——门!!!乌拉!!!真有你的!!!

妻子 (气得大喊)再见!!!(拎起箱子,跑向门口)

丈夫 (追上她,却总是回头看着电视)等等!我们把问题搞清楚!球赛马上就结束,我们把一切都搞清楚。马上休息了!你别发神经!唉,你忙点儿什么!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