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邕剧“江湖十大本”存世剧目整理与研究 石艺 黄斌 著
对邕剧“江湖十大本”剧本一次细致严谨的考订
ISBN: 9787559843883

出版时间:2021-12-01

定  价:68.00

责  编:唐娟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戏剧文学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文学/文学理论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350 (千字)

页数: 340
图书简介

邕剧是以戏棚官话为主要搬演语言的皮黄剧种,流布区域以邕州(今南宁市周边)为核心。书稿紧扣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在文献整理方面,对幸存于“黄皮书”中的八本邕剧进行了整理。在学术研方面,既考察了邕剧“十大本”与祁剧“十大本”、粤剧“十大本”的异同;又考察了邕剧“十大本”江湖搬演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折射的风俗民情与社会历史的变化。书稿对邕剧“十大本”纵横发展的梳理,有利于濒临失传剧目的流传,有利于广西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播。

作者简介

石艺(1978—),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已在《戏剧》等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邕剧传统剧目研究》等。黄斌(1978—),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在《戏剧》等发表文章30余篇,撰有《清宗室博尔都<问亭诗集>校注与研究》等。

图书目录

目 录

邕剧“江湖十大本”研究(代序) /1

凡 例 /1

一捧雪(雪杯圆) /1

二度梅 /45

三官堂 /75

四进士 /117

五岳图 /159

六子争(位) /193

七贤眷 /213

九莲灯 /242

附录:邕剧术语索引 /272

参考文献 /276

后记 /278

序言/前言/后记

邕剧“江湖十大本”研究(代序)

邕剧是以戏棚官话(与桂林话相近但又有所差异)为主要搬演语言的皮黄剧种,流布区域以邕州(今广西南宁市周边)为核心,民国年间极盛时亦曾辐射至我国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广东西北部以及越南北部等广大区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邕剧出现了剧团少、搬演活动寥落的困境,成为国家级濒危非遗剧种。在邕剧形成与流变的过程中,其与湖南祁阳的祁剧、广西桂林的桂剧、广东的粤剧有着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因而,加强邕剧的保护与研究,不仅对邕剧本身是有益的,对于这三个剧种而言,在剧目搬演变化的考察、艺术特点嬗变的梳理、剧种演剧史的研究等诸多方面,也都是有益的。

在中国戏曲史上,不少剧种都有所谓的“江湖十大本”或“江湖十八本”之说。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剧目类别,“江湖十大本”或“江湖十八本”都是艺人在长期的江湖搬演中,受地方观众的审美喜好以及特定区域文化的影响,在长期的观演中“共同协商”而形成的“经典”之作。换言之,“江湖十大本”或“江湖十八本”不只是一个剧种成熟独立的标志,不只是一个剧种早期艺术传统最主要的表现载体,也是考察地方文化风俗变化与民众审美喜好变迁的重要对象。在这一点上,邕剧“江湖十大本”也不例外。“江湖”的演剧特性决定了邕剧需要关注民众的审美喜好,投其所好地进行剧目创作与搬演,并根据民众审美喜好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地方民众审美喜好的变化,又与区域内人口的结构、通行的语言、社会政治、风俗民情等因素密切相关。这意味着,邕剧“江湖十大本”在不同时期的搬演变化,不只体现了邕剧剧种艺术的变化,也折射出了广西的地方语言、社会政治、风俗民情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因此,举邕剧“江湖十大本”之一隅,而可知宏阔的广西历史文化,而可见“桂学”研究之博萃。

目前,邕剧的搬演态势已难恢复到当年的盛况,曾流行一时的“江湖十大本”也由于缺乏整理等方面的原因,陷入久不上演、濒临失传的境地。幸运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有关部门曾组织晚清与民国时期的老艺人,进行过一次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传统剧目的挖掘性表演,并将他们的表演过程以文字的方式载录下来,汇编成《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因该丛书封皮为黄色,故又称“黄皮书”)。在“黄皮书”的“邕剧卷”中,除了《八阵图》与《十美图》失收外,“江湖十大本”中的余下八本皆收录其中。这为我们了解邕剧“江湖十大本”的总体面目以及整理和研究邕剧“江湖十大本”提供了良好的文献基础。基于此,本书将从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两个方面,对邕剧“江湖十大本”展开考订与研究工作。在文献整理方面,本书将对邕剧“江湖十大本”幸存于“黄皮书”中的八本进行整理与考订。在理论研究方面,本书将邕剧“江湖十大本”作为一个整体,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展开考察。在横向层面,将与邕剧交流密切的祁剧、桂剧、粤剧中的相关剧目进行对比分析;在纵向层面,对邕剧“江湖十大本”在不同时期的搬演情况进行考察,揭示这些变化背后各方面的原因。

一、邕剧“江湖十大本”所含剧目考辨

一方面,由于传统戏曲属于大众娱乐,文人士大夫鲜有热情去载录邕州本地戏班所搬演的戏曲活动和具体剧目;另一方面,由于广西的乡邦文献远不如京、浙、粤等省份完备,因而在广西地方文献中,关于邕剧以及邕剧“江湖十大本”的载录,既较晚近,也较为少见。就目力所及而言,“邕剧”一词的最早使用,始于《南宁民国日报》1931年7月31日所登载的一则广告——《总工会游艺大会今晚开幕》。据这则广告所载,在这次游艺会中,有“金凤华”与“赛金钱”等戏班表演邕剧。而关于邕剧“江湖十大本”之说,原只在艺人间口耳流传,未见史料载录,最早形之于文字并将之逐一列举说明者,乃文化工作者李玉昆。1981年,他在收入《广西戏剧史论文集》的《邕剧》一文中指出:“《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代荣》《六子争》《七贤春》《八阵图》《九莲灯》《十美图》,以上十出戏,过去曾被称为江湖十大本戏,则是邕剧更古老的传统剧目了。”其所言之《七贤春》实为《七贤眷》,因“春”与“眷”在字形上相近而导致讹误。1984年,该文被《广西地方剧种资料汇编》收录时,李玉昆进行过修订,不但将《七贤春》改正为《七贤眷》,而且在《七贤眷》之后添加了“一说为《七状纸》”的说明。 1985年,李玉昆给《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撰写“邕剧”词条时,关于“江湖十大本”的表述,他又作了修订,去掉了“一说为《七状纸》”的说明。 虽然李玉昆关于邕剧“江湖十大本”的介绍,前后经过了三次修改,但改动并不大,都只涉及第七本。

除李玉昆外,另一位较早提及并细致罗列邕剧“江湖十大本”之人,是邕剧老艺人蒋细增。1981年,蒋细增在《邕剧简顾》中言及“本地路的老戏有十大古本”。虽然蒋细增所使用的表述不是“江湖十大本”,而是“十大古本”,而且蒋细增在该文中也没有明确点出“十大古本”所含的具体剧目,但结合前文李玉昆“是邕剧更古老的传统剧目”之言,可知蒋细增所谓的邕剧“十大古本”其实就是邕剧“江湖十大本”的别称。1985年,在《邕剧是南宁戏》一文中,蒋细增明确指出:属于邕剧本地路(老戏)的“十大古本”是:《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岳图》《六子争》《七贤卷》《八阵图》《九莲灯》《十美图》。蒋细增所言之《七贤卷》,实为《七贤眷》,因“卷”与“眷”音近,故而导致讹误。这种错误并非蒋细增个人不慎所致,而是由来已久的。例如,1959年9月10日,南宁邕剧团在《广西日报》第3版所登载的日场演剧广告中,就把《七贤眷》写成了《七贤卷》。这与老艺人文化水平不高、识字能力较弱、剧目主要靠口耳相传等因素有关。

在李、蒋二人之后,有一些文献中也曾论及邕剧“江湖十大本”。《苦练成才的雷喜彩》在言及道咸时期邕剧名伶雷喜彩组建全新凤班所搬演的剧目时,就提到了“江湖十大本”,可惜该文并未明确罗列这“江湖十大本”所含具体剧目。《中国戏曲剧种手册》不但明确提及了邕剧“江湖十大本”,而且其所列剧目与李玉昆在《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所列完全相同。《那莲古戏台与当地戏剧活动》则云:“老艺人们回忆,光绪年间有‘振华天班’(邕剧玩友班),演过《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等江湖十大本。”《数字合称百科名物辞典》单列了“邕剧江湖十大本”条,该条目所言剧目也与《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所列相同。《民国时期扶南、绥渌、同正的戏剧》在提及邕剧戏班“新新彩班”的演出剧目时,虽未明确使用“江湖十大本”的提法,但从一到十,详列了十本与《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所列相同的剧目。总体来看,这些后出的文献载录都不出李、蒋二人所言,故邕剧“江湖十大本”的提法,实际上只有李说与蒋说两种。

比较李说和蒋说,我们可以发现:二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第五本和第七本。就第五本而言,李说是《五代荣》,蒋说是《五岳图》。就第七本而言,虽然李玉昆有过“一说为《七状纸》”的补充说明,但最终他又删除了这一补充说明,还是确认了《七贤眷》才是邕剧“江湖十大本”的正选剧目。因此,关于第七本,二人的分歧甚微。

那么关于二人说法的不同,应以谁为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先提炼出判定标准来。从前文所言可知,李玉昆与蒋细增二人在关于“江湖十大本”的描述中,都提及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古”。因此,“古”可以作为评判相关剧目是否能列入“江湖十大本”的一个核心标准。接下来,我们先考察二人分歧中的第五本。

邕剧《五岳图》又名《斩五岳》,属于祁桂路戏中的北路正本戏,收录于“黄皮书”第26集。该剧是连台戏《封神榜》中的一出,取材自《封神演义》第八十六回《渑池县五岳归天》所述“五岳逢七煞”的故事。该剧的特点是:情节曲折,场面热闹,行当齐全。根据邕地的演剧习俗,本地班演剧的头一场,通常安排在夜间,所搬演的剧目按惯例通常是先演《碧天贺寿》,接着是《六国封相》,随后是“跳加官”,最后才是正本戏文。行当齐全的大型戏班通常连续上演《五岳图》《青龙关》《斩三妖》等剧。 显然,《五岳图》在邕地演剧习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邕剧《五代荣》也收录于“黄皮书”第26集。该剧剧情梗概如下:宋仁宗时期,书生艾惜之妻产下光宗、光祖二子,艾惜到金山寺为妻儿祈福,观音命之与仙女匹配七天。艾惜离开之后,二子先是分别考中了文、武状元,后来又在征剿侬智高起事时立下军功,至艾惜归来时,二子已有三代儿孙。朝廷得知艾惜奇遇,不仅褒奖艾家五代,而且赐予艾惜黄金,准予他出家。与邕剧《五代荣》相近的是同名桂剧。桂剧《五代荣》的短折《遇仙姬》较有特色,收入“黄皮书”第14集。 在这两部剧作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以及剧情内容皆较为相似。综合来看的话,邕剧《五代荣》“新”的特点较为突出。

首先,从《五代荣》插入了侬智高的事件来看,该剧本地化创生的特征较为明显,这对编创能力有一定要求,不是剧种发展早期应有的特点,因而“新”的特点更为鲜明。正因如此,邕剧传承人洪琪才将《五代荣》《卖子投崖》《打龙蓬》等剧目都视为本土剧目。两相比较之下,民俗仪式特征使得《五岳图》更为注重对传统的保留,“古”的特征更分明。其次,作为开台例戏,《五岳图》的地位更为重要,更符合“江湖十大本”中的“江湖”意涵。因为,一个戏班如果不会演《五代荣》的话,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不会演《五岳图》的话,那将意味着连戏都开不了,是难以在演剧的“江湖”中生存与行走的。最后,《五岳图》行当更为齐全,风格更为热闹,场面更为盛大,比《五代荣》更符合“江湖十大本”中“大”的意涵。总之,综合以上三点原因来看,可知《五岳图》比《五代荣》更应入选邕剧“江湖十大本”。

接下来再谈二人分歧中的第七本。由于二人在《七贤眷》的入选上没有异议,只是在《七状纸》的入选上有分歧,故于此只讨论《七状纸》入选“江湖十大本”的可能性。

邕剧《七状纸》收录于“黄皮书”第29集。该剧剧情梗概如下:大司马卢雄广父子欺压百姓,巡抚梁世安收到诉状后,与卢家父子展开斗争,历经磨难,最终在皇帝的支持下获得胜利。该剧属于广路整本戏,以乱岭、大过山、乱府、收状、擘网巾等排场以及跳台、跶椅等南派武功而著称。民国十九年(1930)以前,在该剧的“过山”排场中,旦角出演时必须“踩跷”,在后来的搬演中才逐渐取消。综合来看,《七状纸》比《七贤眷》更凸显“新”的特点,因而《七状纸》不适合入选邕剧“江湖十大本”。

首先,从邕剧的发展历程来看,广路戏的归属已经表明该剧偏于“新”,而非“古”。关于邕剧的形成与发展史,学界的基本共识是:邕剧先受到祁阳戏的影响而孕育形成,后来受广府戏(老粤剧)影响而发展出了新特点。因此,学界通常认为邕剧中的祁桂路剧目(受祁剧、桂剧影响的剧目)属于老路剧目,广路剧目(受粤剧影响的剧目)属于新戏。这正是蒋细增将“十大古本”皆归为“桂剧与邕剧共有的老戏”的原因。《七状纸》在戏路上,属于广路新戏,不合“古”的标准。另外,从风格层面来看,邕剧“江湖十大本”大抵以文戏为主,不注重武功绝技的呈现,这与《七状纸》的剧目特点有较大差异,因而《七状纸》不应列入“江湖十大本”。

其次,结合粤剧的发展历程来看,《七状纸》的特点也是偏于“新”,而非“古”。在粤剧史上,先后出现过“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江湖十八本”三种不同的“十八本”。这其中,只有后出的两种“十八本”是以南派武功和排场设计而著称。邕剧《七状纸》凸显的南派武打特色,更接近于粤剧后出的两种“十八本”,与粤剧早期的“江湖十八本”在面目上有较大差别。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佐证是,即便在粤剧“江湖十八本”中,也是将《七贤眷》列入,并非将《七状纸》列入。

基于以上分析,《七贤眷》比《七状纸》更适合入选邕剧“江湖十大本”。李玉昆后来取消《七状纸》入选“江湖十大本”的可能性,确定《七贤眷》为“江湖十大本”正选剧目,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综上所述,虽然李玉昆的提法更多地被相关文献引用或转述,似乎更流行,但蒋细增的提法更符合“古”的标准,因而邕剧“江湖十大本”的入选剧目应以蒋细增的提法为是。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邕剧江湖十大本”剧本研究的著作,作者以《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为底本,对相关剧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考订整理,让读者能直观了解邕剧的魅力。

精彩预览

一捧雪

发掘者 ◎ 蒋少斌

校勘者 ◎ 余一青

- 剧情简介 -

明嘉靖时,姑苏人汤卿父母双亡,发妻早丧,孑身流浪钱塘,以相命裱画为生,特长于[1]鉴别古董,善于阿谀奉迎。一日,钱塘人莫怀古下乡访友,路经化龙桥,请汤算命看相,被汤花言巧语所动,携之回府。

时严嵩、严世蕃父子专权纳贿,世蕃与怀古为世交,因约其赴京补官。怀古热中功名,携妾雪艳、家人莫成及汤卿入京。汤见雪艳貌美,早已垂涎。行至中途,值蓟州总镇戚继光赴任,怀古与之叙旧,戚以汤为阴险小人,劝怀古提防。

抵京后,怀古带汤往谒世蕃,世蕃颇加礼遇,并邀二人赴宴,怀古谓与汤为主仆关系,世蕃乃赐汤宴于外厢,汤从此不满,存有伺机报复之心。世蕃与怀古往游万花楼,汤一言投契[2],世蕃留府听差。汤从此伺机报旧主轻慢之怨,怀古尚懵然不知。

山海关总镇仇銮失地应斩,进贿相府,世蕃为之斡旋,置而不究。在赞赏玉玩中,汤谓比怀古之传家贵宝古玉杯一捧雪不及甚巨。世蕃命汤示意怀古奉赠。怀古畏惧世蕃势力,造一个假杯敬献,世蕃不知是假,保任太常寺正卿官职。汤指证为假杯,世蕃怒往搜杯,幸赖莫成带出,未被搜获。怀古畏罪,弃官逃走。世蕃即派校尉尾追,并行文通缉。追至蓟州,将怀古拿获,解交戚总兵斩头解京。戚苦无善策营救,又赖莫成仗义替死。怀古因将玉杯交戚保存,只身逃死。世蕃为了铲草除根,又派人至钱塘抄杀莫家满门,怀古妻、子冲散。

人头解京,汤说是假,发由锦衣卫陆炳审讯,世蕃派汤监审,汤[3]咬定人头是假,不能落案。适遇陆炳奉旨监斩御犯离去,汤乘机与雪艳谈情,雪亦伪承为妾,及陆炳回来,汤即改口称[4]人头是真。陆会雪意,遂判雪为汤妻,并以送礼为名,暗赠利刃与雪。洞房之夕,汤被刺死,雪亦自刎。

怀古后接继光信,回蓟州暂住,怀古妻王氏与莫成之子云奴到来查询,夫妻相会。怀古子豪应考,点元,授任巡按:路过蓟州,骨肉重聚,雪杯有还。莫等感成之义,同往祭奠,并建雪墓,以志心哀,云奴则以亲子相待,借报成之情义。

〔注〕

[1]“于”,原文无,据文意补。

[2]“投契”,原文作“报契”,据文意改。

[3]“汤”,原文无,据文意补。

[4]“称”,原文无,据文意补。

- 人物表 -

剧中人 行当 简称

汤卿 丑[1] 卿

莫成 总生[2] 成

莫怀古 生[3] 古

金牌官 拉扯[4] 金

王氏 正旦[5] 王

雪艳 大包头[6] 雪

莫豪 小生[7] 豪

莫云奴 二花面[8] 奴

戚继光 武生[9] 戚

严世蕃 二花面 蕃

严辖 拉扯 辖

张龙 小武[10] 龙

郭义 小武 义

戚兴 拉扯 兴

陆炳 总生 炳

捧旨官 生 官

旗牌 拉扯 旗

官使 拉扯 使

更夫 拉扯 更

中军 拉扯 中

小子 拉扯 小

杀手 拉扯 杀

刀斧手 拉扯 刀

校尉 拉扯 尉

士兵 拉扯 士[11]

〔注〕

[1]丑,又称为“三花面”或“小花面”,邕剧角色四大行当之一。邕剧丑行分文丑、武丑、女丑三种。文丑多演公婆衣、官衣、褶子等题材戏,讲究口功、做功、须功。武丑多演鬼衣大带戏和马骝(猴)戏,重翻滚蹲跳、短打武功、把子功等。女丑多演世俗风情戏,风格泼辣,重做功与身段。此处的汤卿所属的行当乃文丑。

[2]总生,又称为“文须生”,偏于唱功与做功,尤重唱功和髯口功,多演袍带戏、褶子戏。除本剧莫成外,邕剧总生行的代表人物尚有《二堂放子》中的刘彦昌、《混元镜》中的吴承恩等。

[3]生,邕剧角色四大行当之一,包括总生(文须生)、武生(武须生)、小生(文小生)、二小生、小武(武小生)等细分行当。

[4]拉扯,邕剧的辅助性行当,归属于杂(什)行,包括武拉扯与文拉扯两个细分行当。文拉扯通常演排朝朝臣、传令官(官使)等,武拉扯通常演校尉与陪衬将官,都是有一定身份但戏份又较少的人物。

[5]正旦,旦行的子行当之一,所演人物多为端庄的中年女子。正旦既可演蟒袍戏,如《万寿图》中的王母娘娘、《拦江截斗》中的孙尚香、《未央宫》中的吕后等;也可演公婆衣戏,如《金叶菊》中的康氏、《陆文龙》中的乳母等。邕剧的正旦在表演上一般唱念不多,更注重身段与做功。

[6]大包头,又称为“包头”或“包头旦”,旦行的子行当之一,类似于京剧的青衣,多在文戏中扮庄重温婉的中青年女性,偏于唱功和做功,如《双官诰》中的王春娥、《金钱记》中的王淑英、《王宝钏》中的王宝钏等。

[7]小生,分文小生与武小生。文小生多演文戏中的书生与公子,代表人物有《巧云下书》中的马俊、《西厢记》中的张生等。武小生多演袍甲戏(长靠戏)和鬼衣大带戏(短打戏),代表人物有《富贵图》中的倪俊、《春秋配》中的李春华。随着邕剧的发展,小生行后来又细分出二小生,例如《金叶菊》中的张桂芳、《朱砂记》中的崔文德等。

[8]二花面,又称为“二花脸”,属净行,所演角色多为性格刚猛的人物,表演上注重功架、身段、唱功、把子功以及短打类武功。二花面常演袍甲、长靠戏,如《打龙蓬》中的郑子明等;亦可演短打戏,如《大名府》中的李逵等。在邕剧净行中,二花面的戏份大多比大花面重,例如《马武碰宫》中的马武不仅由正二花面担纲,而且全剧共有六个二花面,特色鲜明。

[9]武生,又称为“武须生”,偏于唱功与武功,代表人物有《定军山》中的黄忠、《双尽忠》中的李广、《天门阵》中的杨延昭等。

[10]小武,又称为“武小生”。在演袍甲戏时,类似于京剧中的长靠武生(大武生),例如《清河桥》中的养由基、《长坂坡》中的赵云等;在演鬼衣大带戏时,类似于京剧中的短打武生,例如《西河会》中的赵英强、《景阳冈》中的武松等。随着邕剧的发展,小武行后来又细分出了二小武与三小武等子行当。二小武又称为“副小武”,属于正面性的、次要(陪衬)性的小武,代表人物有《西河会妻》中的刘定雄、《定江东》中的杜预等。三小武又称为“反骨小武”,专演勇猛的反面人物,代表人物有《西河会》中的郭崇安、《七状纸》中的卢其龙等。

[11]按:原文无此人物与行当介绍,但在第五、十二场等场中,皆出现了“士白”,据文意可知是龙套士兵的宾白,故于此增补。

◆ 第一场 ◆

(打引[1]。卿上,白)弯弯曲曲路,重重叠叠山。(入座)燕飞不到处,人为利名牵。在下汤卿,乃姑苏人氏。父母双亡,发妻早丧,漂流浪荡,来至钱塘,每日摆卦看相卖画谋生,具有一双怪眼,能识别古董玉器,这也少言。今日天气晴和,不免去到化龙桥前摆档便了。正是,读书不成三买卖,堪舆看相摆卦台。(南路[2]〔平板〕[3]。唱)汤卿生来人矮小,衣食无着受煎熬。看相算命把画裱,度得一朝算一朝。今日天气不几好,(圆场[4]。接唱)行行来到化龙桥。(白)来到化龙桥,待我将卦篷摆开。各位,看相算命,应验如神;裱画丹青,技巧工精。来呀,请呀。(南路〔二流〕[5]。成、古同上。古唱)别过夫人乡下到,各地村镇访故交。莫成引路阳关道,不觉来到化龙桥。(白)莫成,来此化龙桥,天时暑热,下马歇凉,慢来回家。(成白)老爷下马。(古白)好地方呀。(看见卦篷)汤卿卦命如神。待我问个卦儿。着,就是主意。先生有礼。(卿白)哦,原来是莫老爷,到来请坐。(古白)一同皆坐。(卿白)请问莫老爷,到此何事?(古白)经过此处,见先生在此摆卦,我来请先生把我八字排算。先生为什么知道我怀古?(卿白)钱塘地方,哪个不识莫老爷呀。请莫老爷把你年庚八字讲将出来,待我与你推排一二就是。(古白)如此先生请听。我乃庚子年八月十五日子时降生,请先生详解。(卿白)庚子年八月十五日子时降生,庚子是有一子;八月是秋壬子,也是有一子;子时降生,又是有一子,共成三子。子子是孙,子孙相连,日后必然大富大贵。莫老爷,你这张八字,看将起,定有三公地位,位列三台,你的八字真真是好了。(古白)承蒙先生称赞。这里有些银两,送与先生做个茶资。(卿白)领受了。(成白)先生,你看了我家老爷的相,说他有三公地位,请你把我的相也看上一看。(卿白)如此请莫当家把你的年庚八字讲了出来,我与你详解。(成白)我与我家老爷年庚八字皆同一样。(卿白)哦,你与你老爷八字皆同一样么?(成白)是的,不错。(卿白)待我看来。(看面相)莫当家呀莫大叔,你的相貌,与你家老爷分毫不差,怎奈你的降生,乃是下四刻,你富不及你的老爷富,贵不及你家老爷贵,你日后只落得四个字。(成白)先生,哪四字?(卿白)舍生替死。紧紧记着。(成白)啊?这也难讲。(卿白)唉,命不同命啦。(古白)先生,你在此摆卦,家中还有什么人呢?(卿白)莫老爷请听了。(南路〔二流〕。唱)双亲早丧妻死了,孤单一人江湖飘。名不成来利不就,摆卦谋生在化龙桥。(古白)原来如此。先生,何不如随我回府,左右相随,意下如何?(卿白)承蒙莫老爷过爱,小人跟随就是。(古白)如此莫成带马回府。汤先生随我来。(卿白)小人收卦篷即来。(同下)

〔注〕

[1]打引,又称为“引白”,一种富有节奏地念诵道白的方式。有的时候,棚面(邕剧戏班伴奏乐队的俗称)会以专门的〔打引〕锣鼓曲牌(锣鼓点子)来为演员的打引表演进行伴奏。总体来看,打引一般用于人物的上、下场,不用于唱腔的间歇。

[2]南路,邕剧属于皮黄腔剧种,音乐声腔主要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种。南路唱腔的曲调流畅平和,节奏较稳定,一般擅于表现悲伤或感叹的情绪。

[3]〔平板〕,也称为〔慢板〕,早期也称〔慢皮〕,邕剧主要板式之一。邕剧的南、北路〔平板〕都为一板三眼(4/4拍),都有快、中、慢三种速度节奏,每种又都分高、平、低三类唱腔。南路邕剧的生、旦行〔平板〕行腔旋律相近,尾句落音相同,高腔落在“2”音,平腔、低腔落在“5”音。北路邕剧的生、旦行〔平板〕行腔旋律不同,所落尾音也不相同:旦行多用低腔,尾音落在“5”;生行多用平腔,尾音落在“1”;小武行与净行的〔平板〕多用高腔,尾音落在“1”。〔平板〕唱腔曲调较低沉,善于表现压抑哀柔的感情,常用于叙事、抒情、描写景物等场合。

[4]圆场, 戏曲基本表演程式之一,指人物在舞台上按圆形路线行进,表示空间的转换。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圆场可细分为如下类别:按行进速度分,快的称为“跑圆场”,慢的称为“走圆场”;按所绕圆周大小的不同,分为“大圆场”与“小圆场”;按行进方式分,可分为“转(连)场”(由甲地转到乙地)、“绕场”(行进途中)、“追场”(追上与追下);按行进方向分,向舞台左方行进的称为“正圆场”,向右方行进的则称为“反圆场”。

[5]〔二流〕,邕剧基本板式之一,属散板类,在节拍上无板无眼,速度自由。〔二流〕分为〔慢二流〕与〔快二流〕两种,每种又有高、低、平三种唱法。〔二流〕板式的旋律流畅,词曲结合较紧,既可叙事,又可抒情,常用于陈述或问答。南路〔二流〕近似于〔慢二流〕,但节拍是有板无眼(1/4拍)。生、旦行的南路〔二流〕不分腔,而北路〔二流〕生腔与旦腔的旋律及落音则有所不同。

◆ 第二场 ◆

(〔碎牌〕[1] 。金上,白)丞相金牌调,钱塘莫怀古。着速上燕京,以便把官补。(白)某,金牌官,奉命钱塘发放,打道钱塘。(〔碎牌〕。下。南路〔二流〕。王上,唱)老爷从早去乡村,许久未见转府门。将身坐在府堂等,(入座。豪、雪、奴齐拜上[2]。王接唱)等候老爷转回程。(白)奴家王氏。(雪白)奴家雪艳。(豪白)少爷莫豪。(奴白)小子莫云奴。(王白)贤妹,你我老爷,前去访友,未见回来,好叫为姐挂心。(雪白)姐姐,老爷下乡访友,想必就回,何必挂心?(王白)说得在理,府堂侍候。(南路〔二流〕。卿、成、古同上。古唱)化龙桥前算过命,顺便带回小汤卿。(入府。王白)老爷回府,请坐。(古白)一同皆坐。(王白)老爷下乡,因何回迟?(古白)好友笑谈,因此回迟。汤先生,上前见过大夫人。(卿白)哦,小人遵命。见过大夫人。(王白)少礼。(古白)这就是二夫人雪艳。(卿白)见过二夫人。(雪白)少礼坐下。(汤看雪。王白)请问老爷,他上前见礼,是甚等样人?(古白)这是汤先生,在化龙桥前摆卦,下官带他回来,府中听用。(王白)原来如此。(古白)莫成过来,带汤先生下面更衣用膳。(成白)汤先生,随我后面更衣用膳。(卿白)承蒙莫老爷了。(下。内白[3])金牌下。(古白)有金牌下,夫人请退。(王、雪、众同下。古白[4])有请。(〔小开门〕曲牌[5] 。金上,白)金牌下,莫怀古听知,有金牌到来,提调莫怀古进京补官。金牌读罢,照牌奉行。(古白)遵命。(金下。王、雪、众上。王白)老爷,有金牌到来何干?(古白)有金牌到来,叫下官进京补官。(王白)请问老爷,几时启程?(古白)就要启程。(王白)可带我们前去?(古白)带二夫人、莫成前去,大夫人你料理家堂。莫成快来。(成白)来了,老爷何事?(古白)老爷进京补官,只带二夫人和你前去。请汤先生出来,也带他进京,快去请来。(成白)有请汤先生。(卿白)要有凌云志,才能脱了旧衣换新衣。见过老爷、夫人。(古白)坐下。(卿白)告坐。请问老爷,叫小人出来,有何使用?(古白)老爷进京补官,叫你出来,带你进京,早晚料理官舆之事。(卿白)小人跟随。(古白)吩咐他们,准备车马侍候。(卿白)哦,来呀,你们准备车马侍候。(王白)老爷,妻子与你饯别。看酒侍候。(南路〔二流〕。唱)用手拿过酒大盏,我与老爷来饯行。老爷补官京城进,一路之上多安宁。(古接唱)多蒙夫人把酒敬,将酒不饮谢天神。下官今日京城进,料理家事多劳心。(王接唱)回头便把贤妹敬,为姐有话你是听。随着老爷把京进,早晚侍奉多殷勤。(雪接唱)多蒙赐妹一杯酒,将酒不饮谢神灵。老爷自有我照应,姐姐在家莫挂心。(王接唱)莫当家来好莫成,临行杯酒满满斟。大小事情你担任,照顾老爷二夫人。险恶难关你顶稳,夫人答报你的恩。(成接唱)夫人嘱托我记定,天大事情有莫成。但愿老爷好气运,马到京城官速升。(古接唱)家内分别难言尽,此刻就要来登程。汤先生将车马小心安顿。(同上马车。古[6]唱)夫人留心料理家门。(同下)

〔注〕

[1]〔碎牌〕,邕剧从昆曲借鉴而来的常用牌子曲,多用于朝奏、饮酒以及表现事件过程等场合。

[2]拜上,指人物以行拜礼的方式登台。

[3]内白,指场上未见其人却闻其在幕后喊话的一种表演方式。“内”即“内场”之意。

[4]“古白”,原文无,据文意和体例补。

[5]〔小开门〕曲牌,吹打曲牌,多用于迎宾、酒宴、拜堂、祝寿等热闹欢庆的场合。

[6]“古”,原文无,据文意和体例补。

◆ 第三场 ◆

(〔碎牌〕。戚上,白)蓟州为总镇,御寇保黎民。本镇戚继光,奉王圣旨,镇守蓟州。人来,打道海带门。(牌子 [1]。圆场。使上,白)迎接大人,进驻官驿。(戚白)引进官驿。(圆场)有劳使官迎接。(使白)迎接来迟,大人见谅。(戚白)好说去了。(内白)莫老爷到。(使白)启禀大人,莫老爷到。(戚白)莫年兄到,有请。(〔小开门〕曲牌。卿、成、雪、古同上。古白)年兄到此,有礼。(戚白)弟也曾到此,莫年兄往哪里而去?(古白)严丞相命进京补官。(戚白)仁嫂与着他们,下面安息。(古白)二夫人、莫成,下面安息。(雪、成同白)告退。(下。古白)汤先生,上前参见戚大人。(卿白)见过戚大人。(戚白)少礼站立。他叫何名字?(卿白)我名叫汤卿。(古白)他名汤卿,弟这里收为文房所用,带他进京。(戚白)原来如此,请在下面安息。(卿白)小人告退。(戚白)莫年兄,观见汤卿,蛇头鼠眼,此人切不可重用,要防过他才是。(古白)弟好心待他,他哪反有恶意之理。(戚白)莫年兄,你进京补官,补得上,也到我蓟州堂走走;不补得上,也到我蓟州堂走走才是。(古白)那个自然。弟这里就要启程去了。(戚白)弟也要登程,不能远送去了。(古白)莫成、汤先生快来。(卿、成同上,白)老爷何事?(古白)此刻就要启程,请二夫人出来。(成白)有请二夫人。(雪白)来了,见过老爷大人。(古白)此刻登程,车马伺候。(车、马上。古白)告别了。(同上车、马。戚白)不能远送。(各下。戚白[2])使官,本镇启程,不用远送。(使白)谢过大人。(戚白)带马打道前途。(各下)

〔注〕

[1]牌子,粤剧与邕剧通用的音乐术语,指那些用于过场伴奏的曲牌,通常由小曲小调构成,故又称为“牌子曲”。按:在梆、黄合流之后,邕剧音乐不再像早期那样由单一声腔连接而成,往往在唱段中插入小曲或小调,以此形成一种综合的声腔板式连接方法,牌子曲在其中就起着连接作用。

[2] “戚白”,原文无,据文意和体例补。

◆ 第四场 ◆

(〔地锦〕[1] 。雪、卿、成、古同上。成白)来此河边。(古白)叫船家。(成白)船家,开船过来。(船家白)哦,(开船)请下船。(落船[2] 。雪几跌,卿欲扶。雪笑,卿自作多情笑。同落船。古白)快些开船。(开船。下)

〔注〕

[1]〔地锦〕,邕剧做(武)功锣鼓曲牌之一,多用于演员出场、报上、埋位、圆台等身段表演,也用于舞蹈或武打动作的伴奏。

[2]“落船”,即下船之意,“落”是受粤语影响的词汇,表“下”之意。

◆ 第五场 ◆

(打引,蕃上,白)父子当朝,势压群僚。(入座。辖卸上[1]。蕃白[2])君不君来臣不臣,卖国何用问主人。串通文武势力大,要谋大明锦乾坤。老夫严世蕃,父子在朝,官居首相,欲想夺取大位。可恨海瑞,累累与父子作对,江山难以到手,这也少言。也曾发牌叫莫怀古进京补官,未见进京。严辖,有事快来通报。(〔地锦〕。卿、古上。古[3]白)来此相府,上前通禀。(卿白)里面哪位在?(辖白)何人到来?(卿白)敢烦通传,你说莫怀古老爷到来求见。(辖白)稍等一时。回禀相爷,莫怀古求见。(蕃白)啊,有请。(辖白)有请。(卿白)相爷有请。(古白)带路进去。(同入府。古白[4])参见相爷。(蕃白)莫年兄到来,请坐。(古白)一同皆坐。(蕃白)莫年兄驾到,少得远迎,莫年兄见谅。(古白)好说去了。汤先生,上前见过相爷。(卿白)见过相爷。(蕃白)此人叫何名字?(卿白)我名叫汤卿。(蕃白)莫年兄与汤先生到来,一同前去赴宴。(古白)大人,他乃是弟的下人,不用也罢。(卿白)我是下人?(卿[5]暗怒。蕃白)既然如此,汤先生外厢赐宴。(卿白)哦,小人遵命。(蕃白)年兄,你我内花厅饮宴,慢慢去万花楼前一观。(古白)大人请。(同下。卿白)哎呀,大人叫我一同前去赴宴,莫怀古又说我是他的下人。哎呀呀,气得我火冒冲天。莫怀古呀,你说我是你的下人,我总总记得你这个“下人”。大人说道有座万花楼,待我看看万花楼在哪里呀?(圆场)哦,万花楼。(入园,上楼)哎呦,当真起得不错。上盖琉璃瓦,下砌八宝砖。五色云彩,雕梁画阁,双凤朝阳。虽则是好,怎奈少了黄色浮云,难似凌霄……

(〔冲头〕[6]。蕃、古上楼。蕃白)年兄你看万花楼可建得好?(古白)真真华美呀。(同笑。见卿。卿白)见过相爷。启禀相爷,小人见这座万花楼建筑十分华美,小人大胆闯了进来观看,相爷恕罪。(古怒白)呸。(蕃白)汤先生,你上到万花楼,看了这座万花楼,好还是不好呀?(卿白)这座万花楼,倒还起得好,怎奈颜色少了一些。若是加了颜色,十全十美就好呀。(北路[7]〔二流〕。唱)万花楼台建造好,黄色不配龙凤蛟。若把颜色添几道,胜过玉帝坐凌霄。雕梁画阁双凤舞,压赛天子九龙朝。(蕃白)哦,听他之言,此人倒有用处。莫年兄,弟意欲留汤卿在相府听用,你意下如何?(古白)全在年兄就是。汤卿,丞相爷留你在相府听用,上前谢过丞相恩典。(卿白)谢过丞相。(蕃白)早晚就在府内,你为使官。(卿白)小人听用。(古白)大人,天色不早,告回官驿。(蕃白)不能远送,汤先生代送。(卿白)送过莫老爷。(古白)告别。(下。〔地锦〕。旗上,白)门上哪位在?(辖上,白)何人到来?(旗白)山海关旗牌求见,手帖在此。(辖白)少候一时。回禀丞相,山海关旗牌有手帖求见。(蕃白)呈上一观。(〔碎牌〕)呸,山海主帅,失掉汛地,岂有此理,候命听参。(辖白)来人听着,大将失了汛地,候命听参,岂有此理。(旗白)我们主帅,有百般金银珠宝送与丞相笑纳。(辖白)呸,你给丞相笑纳,我等就是你们所用不成?岂有……(旗白)再有银子一箱,送与你等府下做茶敬。(辖笑白)人来,将这箱银子打开,你们每人要几锭,快快扛进我的房去。(士白)哦,来呀,伙计,抬进去。(辖打开)来呀,每人两锭。(各人取。辖白[8])来呀,扛进房去。(辖白)人来,将珠宝抬了进来。(众人抬宝进,辖白[9])回禀丞相,山海关主帅,有百般珠宝送与丞相笑纳笑纳。(蕃白)呈了上来。(卿白)打开观看。(开箱。同看。辖白)这是玉连环,这是玉石狮子,真好的宝贝呀。(蕃白)真真是好宝。严辖传话下去,叫他听候三日,保他官复原职。(辖白)来人听着,叫你家主帅听候三日,必定官复原职。(旗白)拜别了。(下。蕃白)汤卿,这对玉石狮子,本来是好宝。(笑)哈……(卿白)大人,这算不得好宝。莫怀古有一只古玉杯,名叫一捧雪,才是好宝呀。(蕃白)嗯,汤卿,随我下去。(卿白)哦,小人伺候。(同下)

〔注〕

[1]卸上,又称为“暗上”,舞台调度术语,指演员以不渲染(不用锣鼓、音乐的配合)的方式,不用任何固定的程式,悄然出场。多用于表现角色上场偷听的情况。当主要角色表演正酣时,次要人物为了不干扰其表演,也会采用这种出场方式。

[2]“蕃白”,原文无,据体例与文意补。

[3]“古”,原文无,据体例与文意补。

[4]“古白”,原文无,据体例与文意补。

[5]“卿”,原文无,据体例与文意补。

[6]〔冲头〕,邕剧做(武)功锣鼓曲牌之一,节奏较急,常用于配合人物的上、下场,也用于人物情绪较为激动,或动作较为急促之时,用以加强语气,渲染情绪,衬托氛围。

[7]北路,邕剧音乐声腔属于皮黄腔,音乐声腔主要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种。北路唱腔较为刚健有力,音程跳动比南路大,板式也比南路多样,擅于表现慷慨激昂或愉快欢悦的情绪。

[8]“辖白”,原文无,据体例与文意补。

[9]“众人抬宝进,辖白”,原文作“抬宝人”,文意不通,故据体例与文意补。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