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视界 叶方兴 著
ISBN: 9787559833594

出版时间:2020-10-01

定  价:46.00

责  编:蒋海林
所属板块: 高教出版

图书分类: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上架建议: 思想政治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245 (千字)

页数: 248
图书简介

本书稿系一本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专题研讨性质的学术著作,全书立足马克思的社会观,从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角度,试图将“社会”作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原则,进而系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全书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六章,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分别从现实层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境遇;从观念层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观;从理论层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多重的逻辑面相;从过程层面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状况和运行方式;从实践层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方式;从学科建设层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叶方兴,男,汉族,安徽舒城人,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集中于德性伦理学前沿动态及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哲社青年项目、上海市“阳光计划”等各类项目10余项。在《哲学动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伦理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参编教材4部。

图书目录

目 录

导 论 以“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原则 / 1

第一章 现实境遇: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位阶 / 14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 / 15

第二节 传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历史形态的分析框架 / 25

第三节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体验的分化 / 35

第二章 观念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观论析 / 46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观初论 / 47

第二节 社会观及其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前提反思 / 57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提升的社会理路 / 67

第三章 理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阐释 / 77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思维 / 78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 87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格局 / 96

第四节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社会 / 103

第四章 现实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运行 / 112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概念辨析 / 113

第二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去社会化”现象及其反思 / 126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理论证成与现实构建 / 135

第五章 对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 / 153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把握社会现实的特征与方式 / 154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关系 / 163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服务论纲 / 176

第六章 学理拓深: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深化 / 187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探要 / 188

第二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学理拓深的前提反思 / 197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习性 / 206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社会学的可能方式 / 21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研究的“反哺”功能 / 228

后记 / 238

序言/前言/后记

自 序

本书是一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研究的论集。 这些年,我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如下研究路径——以“社会”解“思政”,把“社会”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原则,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多样化关系。

在此,我已越出了从一般意义上借鉴社会学知识,尝试从深层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变革。杜威曾在《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一文中警醒到:“人类进步的主要障碍就是心灵的这个教条式的习惯,这样一种信念:某些原则和观念拥有这样一种终极价值和权威,以至于它们将会没有任何疑问、没有任何修正地被接受。”在我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关键并非细枝末节的技术变革、路径策略的技巧革新、抽象概念的简单嫁接,而是改变思 维惰性,创新思维路径。 这种做法——思维路径的变革——对矫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误区,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在人们惯常的认知里,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的印象或是抽象、宏大的理论叙事,或是琐碎的技术策略,人们常常忽视隐藏在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的差别。 要走出这些认知误区,就需要引入全新的分析框架,特别是需要从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角度,把“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原则,勘定并澄明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社会视界。

这本书是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系列的第三本书。 第一本《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探索》形成于博士在学期间,受思维与功底限制,书中内容略显单薄。 第二本《社会之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基于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后续的修改虽然对原先的内容有所深化,特别是对自己的分析范式有了更为自觉的凝练,但这本书出得匆忙,因此出现不少明显的编校“硬伤”。与前两本不同,本书大体反映出这些年我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集中思考,基本定位是一本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专题研讨性质的学术著作。 就三本书的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探索》从学科论的角度,论证思政社会学的学科合法性(聚焦思政学科与社会学学科);《社会之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视为“社会”,走进思想政治教育人的“社会世界”(论证思政领域即社会领域);本书更多地将“ 社会”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原则(understan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cially)。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论域中加以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强烈现实关怀,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接地气”的学问。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研究越是要展现出现实性品格,就越离不开坚实的学理支撑。作为一名研究者,我们能做的是以学术的方式讲政治的故事、以学者的姿态关注现实社会、以专业的名义表达人类的生存关切。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性、思想性、专业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思想性、专业性与政治性相统一是当前理论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每个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理论智慧。 基于此,我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时候,出于个人的学术理念和思维偏好,更多地从学理的角度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多重联系。

这里的“多重联系”并不是任意拼接、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 帕特里克·加迪纳在为以赛亚·伯林《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撰写的导言中,如实评价了伯林的写作风格:“第一眼看来好像离题或无关的思路,细察起来最后往往是一个更大的图案中的线条,一个包容更广的整体的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它们可被看作一个由微妙地相互联系着的思想组成的错综复合体,而不属于某种死板的理论体系框架。”就本书而言,贯穿于零零散散的论题之中并起到统摄性作用的思维路径,即是以“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原则。 本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一篇单独的学术论文,尽管陆续成稿,但研究主题集中、思维趋向一致,它们相互关联,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展开,同时各自又拥有相对独立的分析维度。从研究主旨来看,本书尝试“剥离”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问题,不求构建体系,创建“某某学”,而是为澄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大问题,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所作的专题式研究。

……

编辑推荐

第一,交叉学科选题。在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解释方法,其中有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重路径。本书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的理论成果。

第二,思维方式创新。本书以“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原则,是对通行的主导的以“政治”为解释原则的拓展和有益补充。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