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9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日) 上田信 著 高莹莹 译
从海洋史角度解读的明清历史
ISBN: 9787549533695

出版时间:2014-01-01

定  价:57.00

责  编:杨晓燕 罗丹妮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中国史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 中国历史,通史,日本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250 (千字)

页数: 544
图书简介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明清时代”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涵盖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书作者生动地展示了海洋历史和明清时代五百年的历史,将明清这一对跨越中世到近世直到近代急剧变化的时代进行了严谨而深入浅出的阐述。

过往不论中外,主流的看法都是: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是一个停滞的时期;明清中国都被视为一个“闭关自守”的时期,一个与海洋无缘的时期。在最近二三十年,国际学界对以上说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提出明清中国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文化等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中国和外界的联系远比以前加强,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本书在这些重大问题上,采纳了国际学界的新见解,因此就史观而言,很有新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上田 信,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东洋史学专业)。现担任立教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社会史。1983—1985年留学南京大学,经历过农村的田野调查。从江南城市的无赖研究开始,后来从事地方社会和宗族的研究,近年多关注生态环境和疾病史。在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请求诉讼中,他作为原告(中国人细菌战受害者)的证人,2000年向东京地方裁判所提交了鉴定书《鼠疫与村庄》。

主要著作有《传统中国》(讲谈社)、《森林与绿色的中国史》(岩波书店)、《老虎讲述的中国史》(山川出版社),其他还有《人与人的地方史》(合编,山川出版社)、《中国的社会》(合译,平凡社)等。

【译者简介】高莹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2008年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

图书目录

序言 被海洋环绕的两大

第一章 事情的时间、空间

海与交易

东欧亚空间

向欧亚舞台的跳跃

第二章 明朝的成立——十四世纪 I

元朝的弱点

乞丐与富商

私塾里的先生们

礼之帝国

第三章 海陆相克——十四世纪 II

历史的分水岭——十四世纪

帝国的变化

帝国与移民传说

第四章 海与陆的交易者——十五世纪

从马和到郑和

浮在海上的帝国

苏木围绕的海世界

盐支撑下的帝国

第五章 商业的时代——十六世纪I

新安商人的关系网

中国的海商与日本

冒险商人与传教士

第六章 社会秩序的变容——十六世纪II

地域社会的形成

士农工商的瓦解

从海禁到互市

第七章 王朝交替——十七世纪

自取灭亡之明朝那些事

毛皮与帝国

海域世界的末日

与异文化的接触

第八章 产业时代——十八世纪I

盛世时代

商人与产业

互市体系的开展

第九章 传统中国的形成——十八世纪II

皇帝与帝国

官员与行政

货币与粮食

第十章 环球中的中国——十九世纪

南海海盗

鸦片与军舰

蜕变的社会

尾声 妈祖与明清的历史

中文版后记

序言/前言/后记

推荐序——李伯重

多年前,我在厦门大学从傅衣凌先生攻读明清社会经济史。衣凌师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史,在他的影响之下,海外贸易也成为厦大明清史的特色之一。同时,厦大所在的厦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从宋代以来一直是一个活跃的海外贸易中心。在这里学习明清史,对海外贸易也自是别有一种感受。毕业离开厦门后,我主要从事江南经济史研究,在研究中也一直关注海外贸易对江南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史学的主要功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安邦的经验借鉴(即“资治”之“通鉴”)。由于被赋予了这样一种令人敬畏的政治含义,史学也就成了一门与普通民众无缘的学问。对于大众来说,演义、故事、戏剧等通俗文学读物,成了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从这些来源获得的历史知识当然问题不少, 从而导致了大众对历史的误解。到了乾嘉时代,史学开始向着成为一门独立学问的方向发展。到1930 年代,专业化的史学更达到了高峰。然而一旦成为专门化的学问,就不免进入象牙塔里。

1950 年以后,史学日益教条化、八股化。改革开放后,史学得以复兴,同时大众也渴求对祖国的历史有更多更好的了解。但是象牙塔内的东西,大众依然难以窥见,他们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仍旧是通俗文学乃至电影、电视剧。这种情况对历史学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求历史学家尽可能多地提供容易读懂又能提供正确知识的史学成果,来满足大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明清两朝因为距离今日较近,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实际上只能算作“近代史”,因此在海外中国史研究中,明清时期大多被划到“近代史”中,往往被称为“近代早期”。由于更加接近今天,因此明清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更为丰富。大众对中国历史知识的渴求, 也以明清史为甚。只要随便看看今天充斥书店和银屏的明清历史故事和影视剧,就可看到这一点。

但是,写一部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明清史读物,难度也比写其他朝代历史的读物更大。其原因虽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以下两个:

第一,应当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明清史?要回答这个问题, 就必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明清中国是一个停滞的国家吗?

从黑格尔以来,西方主流学术把明清中国看成是一个停滞的国家。赫尔德(Johann Gettfried Herder,1744—1803) 形象地说:“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就如冬眠的动物一般。”他们的看法对后代有巨大的影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回应”理论,才认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在近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这主要是中国受到外力“冲击”后作出的“回应”。没有这个“冲击”,中国依然停滞。越南战争后,西方学界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主流看法还是这种“冲击―回应”论。

在我国,1949 年以后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体系。这种史学体系虽然在政治观点与学术取向方面与西方史学有巨大差异, 但是在对于过去几百年中国经济状况的整体看法上,却和西方主流观点颇为一致,即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是一个没落和停滞的时期”。到了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经济才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些学者对上述看法提出质疑,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但是这种“萌芽”不仅十分微弱,而且后来中断了,并未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不论中外,主流的看法都是: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是一个停滞的时期。

2. 明清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吗?

这种说法也源自黑格尔。他说:停滞不前,没有变化,是中国的宿命,这种宿命部分地取决于地理因素:“亚洲东部的广大土地偏离了历史的普遍进程。”他进而强调:中国缺乏欧洲人开拓海洋的巨大勇气,而在自己广袤的土地上自我陶醉于农业社会的节律。土地所代表的只是“永无止境的依赖性”, 而海洋却引领着人们“超越这些思想与行动的有限范围……海洋的无限伸展超脱了大地的制约,然而这正是亚细亚国家的宏伟政治组织所欠缺的,纵使他们本身同样以海为邻,中国即是一例。对亚洲国家而言,海只不过是大地的尽头、中断,他们与海并没有积极的关系”。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理论,并进一步发展了赫尔德的“木乃伊”论,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这种明清中国“封闭”论的看法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多代学者(包括中国学者),并已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共识”:中国一向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才把中国带进了世界。这种明清中国“闭关自守”论,也成为中国历史教科书上的标准说法。甚至到20 世纪后期,以曾经风靡全国的央视电视剧《河殇》为代表,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认为明清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因此中国人需要对中国传统的“黄土文明”进行反思和批判,引入西方的“蓝色文明”(即“海洋文明”)。

因此,也不论中外,明清中国都被视为一个“闭关自守”的时期,一个与海洋无缘的时期。

在最近二三十年,国际学界对以上说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提出明清中国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文化等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中国和外界的联系远比以前加强,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本书在这些重大问题上,采纳了国际学界的新见解,因此就史观而言,是很有新意的。

总而言之,本书作者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做了出色的工作,使得本书成为一部成功之作,达到了向社会大众提供关于明清史的全面和正确的知识的目标,正如本书简介所言那样,生动地展示了海洋历史和明清时代五百年的历史,试图将明清这一对跨越中世到近世直到近代急剧变化的时代进行了阐述。

此外,我还要说的是,本书的成功,也与以下三点有关:

第一,在向社会大众提供历史知识方面,日本学界有很好的传统。我少年时代最喜欢读的书中,就有和田清先生写的通俗历史读物《中国史概说》和《东洋史》,这两本书与当时学校里那种扼杀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的八股化教科书完全不同,激发了我对中国史的兴趣。本书作者继承了这种传统,这是本书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从学术来看,中国人和外国人写的中国史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外国人写中国史,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与中国人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从一个方面来说,为中国人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历史。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感。事实上,距离有时也会产生客观,因为本国人研究本国史,有时会如苏东坡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本书作者从庐山之外来看中国史,并且特别表现出了一种海洋史(亦即全球史)的视野,这对中国读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

第三,本书作者上田信教授,早年毕业于东京大学,1983—1985 年曾在我国南京大学留学,1989 年以来在日本立教大学任教。我虽然尚未有幸与他相识,但是从他的著作里,我知道他是一位十分用功的学者,不仅在明清史研究方面,而且在东亚的生态环境史研究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研究。本书的写作,是以他多年来对中国史和东亚史的研究为基础的。这里还要指出的是,上田信教授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日本学者,他是第一位将二战时期日军在中国进行细菌战的重大史实载入教科书的学者。2001 年, 他作为专家证人出庭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原告诉讼团作证。由于这种基于客观事实的正义感,他写下的中国历史自然是比较公正可信的。

我认为,正是由于有以上各种因素为基础,本书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

最后,我对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深表祝贺!

李伯重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2 年4 月20 日

媒体评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不同,西洋人、东洋人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和兴趣、重点也不同;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  

  ——清华大学教授 张国刚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可读性强。说其雅,指具有学术性;说其俗,娓娓道来,活泼通俗。也就是说,不仅适合大众的口味,相关学者也会感兴趣。全书比较集中地融入了其长期以来的主要学术成就。同时,也吸收了日本学界以及中国等学者相关重要的学术成果。

  ——武汉大学教授 罗运环"

名家推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不同,西洋人、东洋人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和兴趣、重点也不同;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  

——清华大学教授 张国刚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可读性强。说其雅,指具有学术性;说其俗,娓娓道来,活泼通俗。也就是说,不仅适合大众的口味,相关学者也会感兴趣。全书比较集中地融入了其长期以来的主要学术成就。同时,也吸收了日本学界以及中国等学者相关重要的学术成果。

——武汉大学教授 罗运环

编辑推荐

★【由大家写给大家的作品】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明清时代”一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代表学者上田信撰写,是一本由大家(历史学家)写给大家(大众)的作品。

★【从海洋史角度解读的明清历史】 ——本书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史。从古代式的明朝为何能够跳跃到近代式的清朝?如果把从明到清的变化看做中国内在的发展来理解,我们会感到混乱。但是,只要从东欧亚这一更大的体系,把与大海相对的中国看做其中的一个元素,就能够描绘出这五百年的活力。这正是本书的意图。

★【日本学者书写通识的优势】——日本因其与中国地缘临近的关系和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对中国历史了解较早且相当深入。日本学者有着与中国学者不同的眼光和视角;在向社会大众提供历史知识方面,日本学界有很好的传统。本书充分体现了上述两点。

【关于套书】A History of China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

★ 历时五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倾情推出“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

★ 十位作者均为日本一流学者:九州大学教授宫本一夫、东京大学教授平势隆郎、学习院大学教授鹤间和幸、京都大学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学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学教授气贺泽保规、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毅、京都大学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学教授上田信、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菊池秀明

★ 十位国内一流学者作序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武汉大学教授罗运环、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虎、北京大学教授阎步克、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伯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步平共同推荐

★ 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深入浅出,观点新颖

每卷书含地图、照片上百幅,彩图若干

精彩预览

序 言:被海洋环绕的两大帝国

海上女神“妈祖” 2003年3月我结束了在云南的调查,踏上归程。在昆明(云南省)的机场,遇到了一群颇引人注目的人。他们在候机室的座位上供放着中国人所信仰的海上女神妈祖。神像的肩膀上披着一块写有“湄洲妈祖庇佑平安”的布。我从这二十四名信徒中找到一位貌似首领的人,与之攀谈起来。

这尊神像来自台湾东岸的海港城市花莲市。因女神告诉信徒其有归乡探亲之意,所以他们一行便来到了福建的小岛湄洲。之后又在女神的恳切希望下游览了观光胜地丽江。现在是要经由澳门返回台湾。

台湾的女神造访云南的观光地,这个消息让一段长达五百年的中国历史如闪电般浮现在我的脑海。

妈祖是谁?她的庙宇为什么会在台湾的东岸?丽江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要将这些点串联起来,须讲述一段历史。

女神到访的湄洲位于中国东南部的福建省莆田市,是一座显露在海面上南北狭长的小岛。小岛位于碧蓝的东海,几乎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梦想去那里一次,因为它是妈祖的诞生之地。(以下主要参照李献璋,《妈祖信仰的研究》,泰山文物社,1979 年)

有传说称宋朝建隆元年(960),女神出生于岛上的一户林姓家庭,可预知未来,拯救了无数海难。她死后的一天夜里,漂浮在海面上的木头发出光芒,正当人们感到奇怪时,妈祖在大家的梦中现身命令建馆。按照这个启示,建成第一座祭祀妈祖的庙宇,称为妈祖庙,地点就是台湾花莲的妈祖所谕示的地方。

妈祖原本只是福建一个小地方那些靠海生活的人所信仰的一位地方神,是历代王朝把她捧到了海上女神的地位。

宣和五年(1123),宋朝向朝鲜高丽派出使节。使节船队在旧历五月的一天从东海港口定海起航出发,次年八月返回。据说这支船队曾遭遇海难,得亏妈祖显灵搭救。那么为什么会是妈祖呢?因为船队的船员大多是信仰妈祖的福建籍水手。所以当船队平安归来时,朝廷赐庙额“顺济”给妈祖,这是妈祖第一次得到朝廷的认可。

因为受外来民族金朝的压迫,宋朝试图在海上寻找出路。为保平安破例给妈祖以厚遇, 接连赐“ 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等荣称, 绍兴四年(1134) 赐妈祖“灵惠妃”的称号。从夫人升格为王妃,妈祖完成了从地方神到全国女神的转变。

宋朝之后,元朝为了把江南的物资运到首都大都也使用海路,所以大海依然掌握着元朝的命运。元朝也尊妈祖为特别的神,至元十八年(1281)授其“护国明著天妃”之号(《元史》世祖本纪中记载为至元十五年封号,应是误记)。获得天妃地位的妈祖,成为海上女神,可与天相匹敌,成为守护帝国之神。从宋朝到元朝,中国沿海的各个地方都设置了祭祀妈祖的庙宇。

妈祖信仰并不限于中国境内,在本书所要考察的明朝时期, 出现了向东南亚、琉球、日本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人们都认为是妈祖在明里暗里守护着船队,因而对妈祖的信仰也就扩展到船队所到的各个地方。

在清朝将台湾收入版图的过程中,妈祖因守护清朝舰船有功, 康熙二十三年(1684)从“天妃”再升一格被封为“天后”(只不过这次加封在相当一段时间以后才真正公开)。这意味着妈祖从一位天之配偶神一跃而成为可与皇后相匹敌的最高地位的女神。

在海上行走的中国人祈求航海安全,信仰妈祖,在世界各地建造起大小不一的妈祖庙,据说共有四五千座之多。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这些亚洲各国自不必说,美国的三藩市等一些地方也有妈祖庙。每年的妈祖诞辰日(旧历三月二十三日)和升天日(九月九日),许多信徒从世界各地赶到湄洲烧香祈求平安。

海的历史 就像没有人讲过妈祖的历史一样,目前还没有人如实地讲述过海与帝国的关系。若要解开女神历史之谜还需要打破过去中国通史的框架。

在当今历史学中,整体来看有两种潮流。一种是以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地中海研究为起点的“海的历史”。他教给我们在过去的历史学中除了以发生在陆地上的王朝、国家的历史为中心,还存在另外一种不同的视角,他向我们证明海不是阻止人类活动的东西,它也是人类活跃的舞台。“海的历史”最早在东南亚历史中被接纳,日本史中现在也正在开展有关东海、日本海等海域世界的研究。

另外一种潮流就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近代世界体系”论。沃勒斯坦受布罗代尔的影响,该理论大有超越直到20世纪中叶都处于主流地位的唯物史观和近代化论之势。在世界上,有政治、经济处于优势的国家和处于劣势的国家之分。20世纪的历史学试图把这种差异用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这样一种结构来进行说明。比如说,殖民地化的地区,被看做历史性落后于殖民地宗主国。与西欧和北美等国家相比,亚非地区被认为还停滞于幼稚阶段。

改变这种历史观的契机,主要来自非洲或者是拉丁美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们说:被认为近代落后的地区,并不是因为在开发上落后而没有得到发展。而是在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遭遇了低开发。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些地区被强制性地让自己原本的社会形式变成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形式。

过去被定位在时间轴中的地区差异,逐渐被放置于同时代的关系当中。沃勒斯坦以由时间轴到空间轴的这种视角的转换为线索,试着对世界史进行了重新编排。其成果就是近代世界体系论。

本书是根据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所代表的这两大潮流,为重新审视迄今被称作中国史的这种叙述模式书写而成。本书选择“海”作为题目的理由,是为了吸收“海的历史”的相关研究成果。把叙述范围设定为14至19世纪,原因在于“近代世界体系”论所阐述的几乎为同一时期的内容。

笔者着眼于帝国与海的关系,由此可以不断去关注通过海洋与中国连接起来的日本、东南亚、欧洲的同时代性,才有可能去把欧亚历史作为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进行描述。另外,通过把五百年这样一个长时段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应该能够阐明中国到底是不是一个在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被迫发生变化的世界帝国。

帝国的历史 本书所考察的这一长达五百年的历史,放在日本史的脉络中,正是足利义满时代至佩里黑船来航的前夕;在欧洲历史中则是从法英之间近百年的战争到法国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本书希望尝试的是对跨越中世到近世直到近代这一急剧变化的时代进行阐述。

若为本书所考察的这一段五百年的历史冠上一个王朝的名字,应该是明清时期。

明朝是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于1368年创建起来的王朝。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创始人之中,朱元璋也是一位从社会最底层爬到权力最高峰的人。1644年,明朝由于大批农民起义而灭亡。从创建到灭亡共度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清朝是由居住在东北亚的民族创建的王朝,始祖努尔哈赤于1616年从明朝独立,建立政权,定国号为“金”(为了区别于12至13世纪的金朝一般称“后金”)。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于1636年定国号为“大清”,1644年取代明朝迁都北京。从努尔哈赤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一共经历了十二代皇帝,从创建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走过了近三百年的历史。

习惯上明朝不读作“mei”而读“min”,清朝不读作“sei”而读“sin”。这告诉我们在确立了汉文读法的江户时代,知识分子们对明清两王朝的情况不是通过书本而是从中国人的口中直接得来的。

但为什么是“明”“清”呢?列举从秦统一中国之后历代王朝的名称,并考察它们的由来,可以发现元明清三代不同于以往。

奠定中华帝国基础的秦,是以周朝所封的国名而命名的。汉是创始人刘邦受楚王项羽所封的国名。直到宋朝,王朝的创始人都是以前朝赐予的爵位为国号。也就是说王朝的名称不是自称,而是他称。这是中国的传统。

主动使用前朝所封的名号将会被看做是其统治继承了前朝, 具有的正统性。这可以说是自古确立的一项政治约定。还须注意的是,王朝的名称来自周朝时候的国家、地区之名。或许也可以这样说:宋朝之前的历代王朝都没有超越周所固定下来的中华范围的意识。

而蒙古帝国的盟主忽必烈却不顾这一中国传统的束缚,自称“大元”。但元朝并非汉族政权而是蒙古族的政权,这样做或许应看做理所当然。问题在于元朝以后的明朝。朱元璋在元末混乱中崭露头角的时候曾一度采用白莲教教主赐的国号“吴”。按照中国的传统,国家应该称作“吴朝”,但朱元璋采用的国号却是自定的“大明”。接下来的“大清”也为自称。

明、清这两个名称入选的理由至今仍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它们并不是一些地名或者民族名称等固有名词,里面包含了抽象的理念。这一点与忽必烈选择的“元”相同。从王朝的名称来看,明清两朝已经不在从秦延续至宋的中华帝国的框架之内。也就是说明清两朝是在蒙古帝国开创的新的地平线上建立起来的王朝。

若用稍显挑衅的话来说,明清两朝就不是之前意义上的中华帝国。即便用以中华帝国为中心形成的东亚这一框架,也无法准确地理解这两个朝代。

恣意的明朝 在非传统的中华帝国这一点上,明朝与清朝可谓相同,但它们本身的特征却又大相径庭。能够真实感受到明帝国形成的地方是在距离其最初的首都南京郊外往东二三公里的地方,那里是被称作阳山碑材的明代采石场。第三任皇帝朱棣(明成祖,永乐帝)为了颂扬其父朱元璋(明太祖,洪武帝)的功绩,永乐三年(1405)下令采石在朱元璋墓前建碑。但是石碑最终没有完成而搁置在山上。

这块欲从山里运出的石碑分为碑座、碑身与碑额三部分。碑座高17 米,宽29.5 米,厚12 米,重量为16250 吨。碑身虽然横放着, 但身高为51 米, 宽14.2 米, 厚4.5 米, 重8799 吨。碑额高10 米,宽22 米,厚10.3 米,重6118 吨。或许正是因为过于硕大才没能运出去。

假若石碑完成,可与一座七八十米、高二十层的大厦相匹敌。我在南京大学留学的时候曾借学校组织游览历史遗迹的机会去现场参观。当我登上石头的时候,整个人有眩晕的感觉。不过那倒不仅仅是因为石头太大。

这么大的石头,当时真的打算运出去吗?到底曾有多少人被征用来搬运这块碑石?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莫非经常要接受这种完全无法用近代合理性去解释的帝国命令的捉弄?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领土随着它的国力衰退一天天在缩小。但是直到最后灭亡,它成形的样子还是我们近代人无法用常识想象的。

当按照马克思提出的发展阶段论要对几千年的中国史进行时代划分时,一位学者认为明代之前为古代。其他许多学者都承认唐宋之间有一个时代区分,或者认为中世在宋代结束,或者认为中世从宋代开始,在这些争论中,明代之前为古代的主张虽然标新立异备受关注但却没有得到认可。

不过明朝时候国家进行的浚通大运河、郑和南海远征、修筑万里长城和建设北京郊外的十三陵等,这些丰功伟业确实比较具有古代性质,其宏大超出了近代的框架。在中国历史中若要寻找与此感觉相似的东西,可以联想到秦朝修建万里长城和隋朝挖掘大运河。当可以脱离这种从古代经中世、近世然后向现代前进的直线型时间意识时,就能够找寻到这种在中国鲜少出现的古代的源流。

明代的遗产和业绩多半来自皇帝的恣意妄为。在皇帝与高官中或许存在某一个理由需要启动国家工程。但是大多数百姓无法预测何时何地将会怎样被动员去参加这些工程。也就是说他们过着不知明天自己如何、难以计划自己生活的日子。

自制的清朝 在这一点上,清朝与明朝形成鲜明对比。在清朝统治较为安定的18 世纪,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帝国的恣意妄为。宦官在宫外的活动也受到严格的控制。其原因应该包括皇帝出于占少数的满族统治占多数的汉族的必要性而对人民任意行为进行的自制。或许从维持一种高效的行政秩序,即以数千名官僚统治全国数亿人口的必要性层面也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最大的契机应该是原则上取消了从古代延续下来的赋役。也就是说,清朝时期向国家提供劳动的负担被编入土地税中。土地可以测量,因此土地税能够计算。百姓一方面可以预测明天,同时也可以为了明天的自己而对今天进行合理的安排。

几乎同一时期,西欧的市民可以通过契约限制王权,制约国家的恣意行为。中国通过不同的途径造成了同样的结果。清朝的皇帝通过对恣意行为的自我约束,获得了充满温情的统治者的职责,也就是成功地为充满暴力的权力外面裹上了权威的外衣。

由于这种恣意并未受到法律的制约,所以百姓还是受到了直接管理他们的官员的各种不合理要求。但是这种贿赂与中间剥削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定的尺度。所以百姓可以预测出将被剥削的部分,从一开始就把它计算在内来从事经济的或者是社会性的活动。在清朝最兴盛的时期,上至大地主、富商,下到底层的贫农、百姓,人民都生活豁达。社会中充满了近代式的活力。

从古代式的明朝为何能够跳跃到近代式的清朝?如果把从明到清的变化看做中国内在的发展来理解,我们会感到混乱。但是,只要从东欧亚这一更大的体系,把与大海相对的中国看做其中的一个元素,就能够描绘出这五百年的活力。这正是本书的意图。

本书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史。为了说明该书的框架,笔者还特意花费了第一章整章的篇幅。不过对于初次接触明清史的读者来说或许会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即为什么要这样展开论述,让人难以理解。我希望有这些感觉的读者仅仅记住下一章的重点是“从交易这一视角讲述历史”,然后从第二章开始阅读最后再回到第一章就可以了。

出现在中国内陆云南省昆明市的海上女神—读完本书之后大家对她的历史背景应该也会有一个理解。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