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后龙村扶贫记 罗南 著
聚焦广西极度贫困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有所念,道路即现。九个家庭,九种人生,九种可能。
ISBN: 9787559838223

出版时间:2021-07-01

定  价:56.00

责  编:梁文春 朱筱婷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纪实文学

上架建议: 纪实文学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190 (千字)

页数: 288
图书简介

《后龙村扶贫记》是聚焦广西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历程的长篇纪实散文。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而泗城镇后龙村是这其中的贫中之贫,贫困发生率达89.82%,贫困程度之深、贫困发生率之高位居广西前列。本书以后龙村贫困群众及基层扶贫干部为两条线,一明一暗,交错出现,深层次展现贫困群众与扶贫干部之间由陌生、防备、对峙到接受、融合、改变的脱贫历程;以9个贫困家庭的9名贫困代表为书写对象,罗南并非简单概括其生活困境,而是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史、心灵史,全面呈现凌云县后龙村背陇瑶民族独具特色的日常生活,及在党和国家的帮扶下,精神与物质生活都得到了质的飞越。真实反映了中共党员在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的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

罗南,广西凌云人,有小说、散文发表于《花城》《作家》《广西文学》等罗南,广西凌云人,壮族,自2015年起下乡扶贫。有小说、散文发表于《作家》《花城》《民族文学》《广西文学》等刊物,著有散文集《穿过圩场》。《穿过圩场》入选全国少数民族重点扶持作品,获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020年入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初选名单。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美 宝

第二章 然 鲁

第三章 氏 努

第四章 小 蛮

第五章 玛 襟

第六章 启 芳

第七章 启 和

第八章 九 银

第九章 迈 囊

后 记 我们,他们

序言/前言/后记

后 记

《他们,我们》

后龙村在山上,凌云县城在山下,抬头低头间,便能看到彼此。我们常见村民穿着古老的服饰,扛着柴,赤着脚走下山道。我们常看见他们,却从来不了解他们。这个背陇瑶聚居的村寨,是广西最贫困的村之一,石漠化面积达92.6%,全村2269人中就有2038人是贫困人口。20年前,我曾无数次来到这里,摄影、采集民间歌谣;20年后,我又来到这里,跟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一遍遍走村串户。那些从遥远巴拉山迁徙而来的背陇瑶人,至今仍传唱着《背陇瑶迁徙古歌》,苍凉的歌调,千百年后仍让人动容。

我常想起2015年夏天,我们走村入户,根据村民的财产打分,评定贫困户。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脱贫攻坚,这场历史将会铭记的战役,我们已经参与。

那位我进村后最初接触到的老人,六十多岁,耳朵聋了,怎么大声说话都听不见。他的妻在一旁讲啊讲,老人也一直讲啊讲,他独自讲他的,我的话他一句也听不见。傍晚我回到家,收到他发来的手机短信,说他耳聋体病应该享受低保,可村干不给,村干故意为难他。我很无措,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能感觉到,他们信不过村干。那个时候,村干这个群体,我极少接触,于我而言,他们是陌生的。

他们信不过的还有乡镇工作人员。我的联系户中,有一位老人得了大病,家里有四个读书的孩子,日子过得沉甸甸的。我便想着帮他申请低保。低保需要联系户本人拿材料去办理,同事开车下村时,我拜托他帮我把户主载到乡民政办,这之前,我已联系过民政办主任,确定他在办公室。那段时间,扶贫工作很重,几乎每天都下村,办公室常找不到人。下午我正忙着,那位户主打来电话,怒气冲冲的,说乡里根本没人上班,办公室关着门。他骂了几句粗话,是骂民政办工作人员的。我感觉很受伤,仿佛他骂的是我。我知道他们根本不是他骂的那个样子。

我说你先别乱骂,了解情况了再说。我打电话给民政办主任,他说临时接到任务,下村了。主任的声音里满是疲惫,我又愧疚起来。那段时间,工作状态常常是白天走村入户,夜晚做材料,大家都很疲惫。我说,那我让他明天再来。主任说,让他稍等一下,我正赶回来,就快到了。

我又打电话给联系户,叫他多等一下。心里终是不平,便忍不住多说了几句,叫他以后不要乱骂,先弄清楚情况再说。他很不好意思。我知道他没有恶意,只是习惯性质疑,那些粗话也不过是村人习惯,张嘴就来。我都能理解的,可我仍然觉得悲哀。我们常常无端被质疑,被责骂,有时候根本不需要理由。我想,工作人员与群众之间,一定有着误会,我们都太缺乏沟通和对彼此的体恤。

不久后,低保办下来了,B类低保,每人每月有265元补助,一家八口,一个月有两千多元的低保金。这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是一大笔钱。

那年秋天,我第一次走进另一户联系户的家里,满屋檐的黄豆蒿子,满院子的黄豆蒿子,黄澄澄的,让人看了心里温暖莫名。那个眉目清秀的男孩子,乖巧安静地偎在奶奶怀里,他仰着脸,白皙干净。一直到他吃东西,露出一脸凶相和痴相,我才知道,那是一个脑瘫儿。在秋天最富足的时候,我看到一个负重而行的家。

2016年,我有19户联系户,2017年又调整为5户。六年时间里,我帮扶联系过3个村二十几户人家。我看到很多很多刃——每一种凌厉都是刃,每一种柔弱都是刃,每一个人都是刃。他们将刃朝向我,让我无力,可我知道,他们更无力。

六年里,我们扎在村里,我的同事,我的朋友,全都是帮扶干部。作为帮扶干部和后援单位负责人,我常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在一起。村里的事顺畅时,我们一起开心,村里的事不顺畅时,我们一起被约谈,被问责。我和他们共同经历着开心、难过、无奈、委屈。

那个无父无母、名叫阿近的男孩子,很多年前,就在山林里晃荡了。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17岁。他胆怯敏感,害怕见生人,在路上相遇,他会飞快爬上树,抱着树干一动不动,仿佛他闭上眼,我们就不存在,所有的伤害都不存在。婶婶把他关在房间里,他把东西全部打烂,破门而出。他是个精神病患者。救助他并不容易,县里镇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十几个人,一大早就爬到山上去,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他,并把他送到市精神病院。我记得他蜷成一团,蹲在地上,惊恐地看着我们,像一只受伤从树上摔下来的小鸟。我永远忘不了那双眼睛。

我有一户联系户没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村干告诉我,期限快过了,而我多少次去到村里,从不曾见过他们。医疗保险关系着一家人的健康保障,非常重要,拖延不起,我便掏钱帮他们垫付了。后来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为着什么事,我们又去到村里,村干骑着摩托车,冒雨一户一户通知,他们便也冒雨,一户一户来了。那时候村里还没有手机信号。我第一次看到他,那个清瘦的户主。他说他会还我垫付的钱,我并不十分相信。后来我入户时他又说了一次,还叫我留账号给他,我没留,因为我看到他的妻和三个孩子,全都纸片一样单薄,仿佛吹一口气就会飞走。那对单薄的夫妇有一天来到县城,拿着现金,要还我钱,我收下了。我看到了他们的尊严。夫妇俩以赶骡子为生,早出晚归,我曾看见他们一人骑着一头骡子,在弯曲狭窄的山道上。

那个80后第一书记,满头白发,他来到村里时,孩子刚刚一岁多。有一次扶贫督查组来督查,访谈时,他说起刚刚找到的那个辍学生,后来,督查组把这名辍学生当作问题,列进通报里。县教育保障专责小组领导来到村部约谈我们时,年轻的第一书记委屈得眼泪盈眶。我很难过。

还有一位第一书记,百色市委组织部选派来的苏勇力,北京大学研究生,在凌云驻扎了七年,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再到另一个村。在一个严冬的晚上,他下到村里召开群众会议,发动大家发展油茶产业。散会时已是晚上十点,天黑路滑寒风刺骨,他开着车走到半路,蓦然发现车后尾随着一辆摩托车,他知道那一定是队长。他停下车,劝队长返回,队长仍一路尾随护送。

这样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它们温暖我们,感动我们。

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繁重的工程,我没有能力说清全部,甚至是一个县抑或是一个村,我都没有能力表述完整。两不愁三保障,党和国家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这几个字,却是民生的全部。

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群血肉丰满的人,在我闲暇时,跳出来,跳出来,他们想要说话。而我也想要说话。

罗 南

2021年3月28日

媒体评论

《后龙村扶贫记》再现了背陇瑶艰难顽强的民族历史,以及在党的关怀下,整个村庄从基础设施到思想观念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基层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得到的洗礼和成长。瑶、壮、汉三个民族的文化文明在这里碰撞、交汇、融合。

编辑推荐

广西凌云县后龙村在过去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它离凌云县城很近,站在村坳口,就能看到县城街道上人来熙往,城里的声音一波波传递到山上,传进后龙村人的耳朵里,可他们并不为所动,仍然过着千百年前的生活,穿戴千百年前的服饰,按着千百年前族谱里的规矩过活。山下的县城跟随时代变迁,进入文明繁华的现代生活,而山上的村庄仍滞留在时光深处,过着封闭守旧贫困的生活。

后龙村全村2269人中就有2038人是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居全区之首,是广西最贫困的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后龙村贫困群众与基层扶贫干部血肉相连,他们是如何与一个时代关联,又如何被时代所改变?全书以后龙村为书写背景,从控辍保学、交通饮水、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医疗保障等有关“两不愁三保障”的领域,选择具有典型事迹的9名贫困户进行书写,以个体的变化反映出一个村的变化,以一个村的变化反映出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体现出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是一座堡垒的深刻意义。

精彩预览

美 宝

︱第一章︱

︱一︱

我知道罗夜,包括他的眼睛。那双眼睛,在1995年的春天被异物进入——或许是一只小飞虫,又或许是一粒沙尘,谁知道呢,没有人能看得清这些突如其来的小东西。那个时候,罗夜弯着腰在地里种玉米,土很薄,稍不注意就会挖到石头,闪出火星,震得人虎口发麻。如果运气再坏一些,锄头还会因此卷了刃,或是缺一个口。当然,这种事除了罗夜,几乎不会发生在别人身上。后龙村的人种这块地,种了上千年,那些泥土和石头早就长进记忆,变成肌肤上的纹理,他们只需抡起锄头,就能恰到好处地锄开一个坑,点种下三两粒种子。

罗夜伸出一只手揉眼睛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一个多月后,他的双眼会看不见。他以为像往常一样,那异物会跟着泪水自己掉出来。罗夜一连揉了几天,异物却像是长出根须,从他的一只眼睛攀爬到另一只眼睛。罗夜只觉得双眼越来越痛,泪水越流越多,眼睛之外的东西越来越模糊,直到有一天,他的眼前只剩下大片大片的黑暗。罗夜从没想过去医院,在后龙村,谁会因为一只小飞虫,或一粒沙尘掉进眼睛跑去医院呢,比这更大的病痛都没人会去。

我来到后龙村的时候,正是春天,罗夜坐在家门前,对着一棵李子树发呆,星星点点的花蕾从他跟前的树干爬过,粉粉白白地开了一树。走近了,才看到两只鸟笼,挂在树枝上,两只画眉鸟在笼子里上下跳跃,这只鸟叫一声,那只鸟应一声。

村支书然鲁说,这是县文联主席罗南,你的帮扶干部。罗夜转过头,痴望着不知什么地方。也许是人太多,他捕捉不到一个陌生人的气息。我走近,抓起他的手,放到我手上,说,我是罗南,我就在你面前呢。罗夜说,哦,原来是你呀。他的眼睛像在望着我,又像是在望着我身后不知处的远方。其实我知道他什么都看不见,既看不见我,也看不见远方。只是,此后,我的声音将代替我的五官,出现在他的黑暗里。

美宝不在家,她养的鸡在我们脚边旁若无人地走来走去,一只公鸡,四只母鸡,全都是鲜亮得惹眼的毛色。三只小奶狗被拦在屋里,两只前爪不停地刨着一尺来高的门槛,朝我们呜呜叫。我们坐在李子树下聊天,聊他的两个儿子,聊美宝。罗夜的声音很响,打到树上,雪白的李子花纷纷扬扬落下。其实是风,只不过他声音太大,让人感觉花是被他打落的。

罗夜的两个儿子,如一和如二, 一个在广东打工,一个在县里读职业技术学校,美宝忙着家里的土地和山林,早出晚归,因此,这个家大部分时间,便只有罗夜一个人待着。罗夜说,以前一天很短,都不够上山追一只画眉鸟,现在一天很长,总像是怎么用也用不完。没有了眼睛,罗夜的日子便只剩下等了,等着上午过去,等着下午过去,等着美宝从山上回来。

没有人知道,罗夜内心里的惶恐。黑暗是罗夜一个人的黑暗,没有人能代替得了他。人们只是渐渐习惯罗夜变成一个瞎子,又渐渐习惯这个瞎子会熟练做饭菜——他甚至能把猪菜,砍得比他明眼时还要细碎均匀。

罗夜说话的时候,脸一直仰着,那双没有光泽的眼越过我们头顶,落到高高的李子树上。那是牛心李,他们家猪圈后面还有几棵,等到六月份果子成熟,美宝就会打下来,背到县城卖,只是挂果不多,顶不上数的。

罗夜一遍又一遍诉说日子的艰难,那些生活刺向他的刃,他都要说给他的帮扶干部听。我自然是知道这些的,来之前我就做足了功课,我还详细知道这个村子其他四户人家的事,他们都是我的联系户。尽管有备而来,罗夜的话仍让我感觉压抑,那是一种很深的压迫感,仿佛他将许许多多的刃砌成墙,然后站到一旁等着看我如何将墙推倒。罗夜想立马得到答案,那些肯定或否定的答案,此时此刻就要从我嘴里说出来。我有些无措,无法掩饰那些刃带给我的无力感,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接上他的话,只好沉默着。

然鲁坐在一旁,低头抽烟杆。他双颊一陷,烟雾从嘴里喷出来,弥漫到脸上。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也或许,他根本就没有表情。这个村子,他看了60多年,还有什么刃是他看不到的?那些年长于他的人慢慢故去,那些年少于他的人慢慢长大,所有的人和事,像韭菜,一茬接着一茬,在他眼前枯萎或生发。他太熟悉这里了,我甚至怀疑,他能清晰数出每个人身上的疤痕来历。

我已经有十来年没见到然鲁了。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往他家跑,他母亲,88岁的玛襟,会唱最古老的背陇瑶迁徙歌。——我喜欢这些东西,深藏在层层叠叠时光之下的民间文化,最古老的歌谣,最古老的传说,最古老的习俗,它们暗藏着一个民族前世今生的密码,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嘴里流出来,让我痴迷。玛襟和然鲁一样,走到哪儿都带着烟杆,摩擦得油亮光滑的黄铜烟嘴,让人轻易就跌进时光深处。

几天前,我在村部见到然鲁,他笑眯眯地说,你的村也在这里呀。我们都喜欢把各自联系的村称为“我的村”。能和然鲁同一个村,我很开心。然鲁爬坡快得像兔子,我们一起进山走访贫困户时,他常常越过我,三下两下跳到坡顶,然后坐到一块大石头上,吸着烟杆等我。然鲁的脚步慢不下来,他没法像我们,一步一步踩着石头走。这些石头他走了60多年,便像是嵌进脚板里,根本慢不下来。——我们,这里指的是后龙村的后援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我们是一个整体,后龙村是我们的村。我们常常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遍访全村24个自然屯,住房、饮水、教育、医疗、交通、产业,我们筛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掉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然鲁的话,瞬间消解我与他之间中断的十几年光阴,仿佛我们昨天刚见过面,玛襟还站在家门前朝我微笑。

我们又聊起美宝,这个时候,似乎除了美宝就没有什么能聊的了。我对罗夜说,你还好,讨得那么好的老婆。他便哧哧地笑,说,她结扎了呀,跑出去也没人要了。我的心被刺了一下,一个模糊的女人身影,倏地从我脑里闪过,那是美宝。

在罗夜眼里,这个做了节育手术的女人,就像被剪了翅膀的鸟儿,再也飞不出他的家门,喏,就像笼子里那两只画眉鸟,山高水远,再也跟它们没有关系了。

然鲁把烟杆往鞋跟敲敲,抖出残余的烟渣,慢条斯理地说,那是人家良心好,结扎就没人要啦?大把想讨老婆却没讨到的人。罗夜便闭上嘴,不再说话。

我看出来了,罗夜有些怕然鲁。后来才知道,原来美宝是然鲁的妹妹。

在这之前,我曾无数次进出后龙村,从没留意过那么多的刃,那时候太年轻,目光忙碌,看不见粗粝的东西,等到脸庞终于不再青葱,身旁的热闹日渐稀疏,目光开始沉静下来,这才看到许多过去不曾看见的柔软和坚硬。

凌云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而后龙村是其中的贫中之贫,全村2269人中就有2038人是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居广西全区之首,是广西最贫困的村之一。——这是看数据对比之后才知道的,就像小时候天天吃玉米,有一天邻居家给了一碗大米,才知道玉米比大米硬了那么多。县委书记伍奕蓉说,我们啃的是块最硬的骨头,拿得下后龙村,就没有什么是拿不下的了。

现在回想起来,从2015年开始,扶贫工作就跟以往不一样了。只是当时我仍懵懂,尽管和同事们一次次走村串寨,入户实地调查农户的生活状况,却没意识到,扶贫工作已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这两个词,在后来的新闻报道里常见到,而我们使用更多的是“精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真正意识到扶贫工作的不同是在2016年,那年春天,全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有了自己的帮扶联系户。伍奕蓉书记和莫庸县长,更是把自己的联系点放到最贫困最艰苦的地方。

像铺开一张密实的网,县委常委领导包乡镇、县领导包贫困村,中、区、市、县直128个单位与全县105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5952名领导干部职工与全县170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县四家班子、乡镇、后援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帮扶干部,层层覆盖到每一个村落。在书记县长越拧越紧的发条里,我们能清晰体会到:精准,它的另一层含义,是绝不漏掉一个贫困户。

伍书记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我的周围和前面是全县95个后援单位的负责人,更前面是16个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专责小组组长,还有全县57个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那都是些青葱的面孔。我的目光望向窗外,木棉花从几幢楼房中间伸出来,一直燃烧进我眼里。我突然想起玛襟,她坐在火塘边给我唱《背陇瑶迁徙古歌》,火焰伸出红舌头,舔得屋子里暖烘烘的。玛襟的眼睛长久停留在那些红舌头上,随后微微一眯,苍凉的歌声就从嘴里流出来,变成一条长长的河流,奔向她的族人最初来时的地方。玛襟从来说不清那个地方,她只知道那个名叫巴拉山的故乡很遥远。她的族人从那里出发,攀过许多座山,穿过许多条河,他们朝着东南方向一路行走,沿途不断有人停下来,变成一粒种子,播种到地上,很多年后,从巴拉山朝东南方向,一路都有背陇瑶人。玛襟的先祖一直走一直走,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年,有一次,他们乘坐的船被风浪打翻,差点葬身海底,后来,是一个名叫美宝的姑娘救了他们。

后龙村有许多名叫美宝的姑娘,也许《背陇瑶迁徙古歌》流经的地方,都有许多名叫美宝的姑娘,就像春风吹过之处,春雨洒落之处,树木抽发出来的枝芽。

︱二︱

我到罗夜家门前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雨在我身后下得声嘶力竭。进入五月,凌云的天气变得不可捉摸起来,雨会突然到来,突然离去。就像今晚,原先一点下雨的迹象都没有,等到我们的车辆行驶到半路,雨便不依不饶地下了起来。罗夜听见我拍门喊他的名字,在屋里说,是罗南来了。我听见一阵脚步声,有人来开门,然后就看到了美宝。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美宝。

罗夜坐在饭桌前,端着一只碗,不时抿一口。我闻到是酒。他说,你吃饭呀?我说,吃呀,正饿着呢。便一屁股坐到桌边。我是真的饿了,晚上八点多,我还在办公室加班,同属后援单位的法院小杨打电话说,他们要下村了,我便关了电脑,飞奔下去跟他们会合。几乎每一次下村,我都蹭他们的车——有时候是小轿车,有时候是摩托车。我们从崎岖的山路穿过,天气晴好时,就会看到繁星,从我们头顶漫无边际地铺展开去。

白天的后龙村是空的,村子里只稀稀落落走动一些老人和孩子。那些壮年的男人女人,像候鸟,飞向全国各地,分散进工厂或工地里,只在过年那几天才飞回来稍做停留。没有离开的壮年男女,则潜进山里,打理祖上留下来的单薄土地,只有天落黑,才会转回家来,因此,我们大多在晚上进村。

美宝显然没料到我会真吃,她站立不动,搓着双手,为难地说,饭菜是早上剩下的,剩得多,晚上就没煮新的了。美宝身上带着很重的湿气,像是刚刚从屋外走进来。

我说,没事没事,有得吃就不错了。美宝便帮我盛饭,很大的碗,很冒的饭,堆得像山。罗夜面前的汤碗里漂着三块白晃晃的肥肉,美宝把它们捞上来,全放到我碗里。我望望罗夜,美宝说,他吃过了。罗夜便说,你吃你吃,我吃过了。罗夜又说,你喝酒吧?我吓了一跳,连忙说,我不喝的,我过敏。罗夜便哈哈笑。

我是真的怕了后龙村的酒。上个月,我们去村里普访,天已黑了,我们打着手电筒,每走到一户人家,主人家就提来一塑料壶的玉米酒,也许是20斤装的吧,倒进一只大碗里。他们杵在门口,说很多很多的话,那么多理由,让人觉得不喝下那碗酒,就没有脸走进这个家的门。海大的碗,看得人眼睛痛。刘贵礼说,这是后龙村的习俗,要进这个家,先得过一碗酒。刘贵礼是县法院选派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他在村里待很久了,知道这些。

我想起有一次在然鲁家,男人们坐到桌边便不动了,酒从中午喝到晚上,喝到高兴时,还走到路边,每看到一个打这路过的人,都要拉进来一起喝。一桌的男人坐在一起,也不像汉族人那样大声夸气地猜码,而是漫无边际地聊天,一堆话赶出另一堆话,酒便一碗碗灌下肚。我坐到一旁,看着一碗又一碗酒被他们喝光又被他们倒满,只觉得时间无比漫长。玛襟说,你也喝,我同你喝。我笑着摇头,她便也笑。她一定还记得我刚来她家时,然鲁也是这样,端着一碗酒杵在门口,我喝下那碗酒后,蹲在地上,哭得一塌糊涂。那时候真年轻呀,第一次进瑶寨,就被酒吓到现在。

背陇瑶的男人女人几乎都会喝酒,玛襟说,那是因为山里湿气重呀,林子里毒蛇猛兽又那么多,背陇瑶先祖从遥远的巴拉山迁徙而来,攀过那么多高山,钻过那么多密林,酒是不能离身的。

没有然鲁在身边,罗夜显然放松了很多,他喝着酒,刺咧咧地说话。罗夜的话很多,一句攀着一句,密匝匝地将人缠进去。美宝坐在一旁编背篼,不时一眼一眼地望向我们。这个50来岁的女人,笑容羞涩,她显然是拘谨的,每望过去一眼,都看到她僵着身子,将腰弯成一张弓。竹篾在她面前,已长成背篼最初的样子,她双手来回穿梭,竹篾便一圈圈长上来。她身上翠绿色的斜襟上衣很打眼,三道色彩斑斓的阑干1从衣领处曲折镶嵌到前襟、袖口,硕大的银圈耳环吊下硕大的塑料红圈,再吊下红黄蓝绿紫小珠子串成的流苏,在脸侧一晃一晃的,两只粗重的手镯叠戴在腕间,不时咣啷碰击轻响。这样的装束其实是古老的,我看过一本记载有背陇瑶的书,民国十八年(1929)出版的《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几个专家,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在后龙村待了三天三夜,拍摄下不少照片,近百年之前的装束,和美宝身上的一模一样。这些服饰穿在美宝身上也真是好看,她本来就是一个眉眼周正的女人。

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在后龙村,每一眼都能看到时光被凝固的细节,就像置身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一个人从熙攘的人群中穿过,那身绚丽的古老服饰会让人在某一个瞬间恍惚。凌云人倒是不觉得奇怪,千百年来,壮族人瑶族人汉族人聚居在一起,早就看惯了堆积在彼此身上的斑驳时光。

美宝很少说话,她的话像是被罗夜包揽了。罗夜有很多很多愿望,每一个都很遥远,而美宝的愿望只有一个,她希望家里的房子能推倒重建,隔壁小叔子家已经开始建第二层了,她也想有一个两层的房子。

美宝的家很窄,抬眼就撞到墙,一盏15瓦的节能灯很随意地挂在墙上,像是暂时搁在那里,随时准备挪走。灯光很拘谨地从墙上倾泻下来,三尺之内是亮的,之外便渐次暗下来。罗夜一定看不到这盏灯,也看不到堆码在墙角的玉米,蜘蛛网从屋梁长长短短地悬下来,一年年积满灰尘。房子是他失明后建起来的,是在某一次茅草房改造中政府帮建的。他想象不出这些细节,他也想象不出如一和如二的容颜,他的记忆里,只有20多年前那间用三根木丫叉起来的茅草棚和如一拖着长鼻涕,在屋里哭闹的样子。

所有的细节都是美宝一个人的。如一已经20多岁了,她想给儿子建一个婚房。其实美宝并不知道,如一的身边是不是已经有那么一位姑娘。对于如一,她知道的并不多,她甚至说不清如一待在哪座城市。他换工换得太快了,她好不容易记住一座城市的名字,他又换到另一座城市,因此,那些城市的名字便也叠在一起,在她心里模糊着。如一不喜欢说话,他不像如二,什么事都愿意跟她说。美宝觉得,如一像风,抓不住,他要回来便回来了,他要离去便离去了,她管不了他。——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个是父母管得了的呢?他们不像她那辈人了,生活的样子早在千百年前就定下来,每个人都照着族规,一年年过下去。

很小的时候,美宝就知道她长大后要嫁给罗夜,这是族规,背陇瑶先祖从皇门迁徙到巴拉山之前就定下来的规矩,千百年来,从未改变。娘亲舅大,背陇瑶的姑娘长大了,是要有一个嫁到舅舅家做媳妇的,不论舅舅家的孩子是瞎子聋子还是哑巴。

罗夜当然不是瞎子聋子哑巴,相反,罗夜长得还蛮好看。他手巧,编鸟笼编雀套,整个后龙村除了盘卡屯的迈囊,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罗夜只是不喜欢种地,不喜欢自己像一枚钉子,被长久地固定在土地里。他的双脚是用来奔跑的,在山林里,追着画眉鸟,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或是追着马蜂,穿过一片又一片树林。

现在,再也没有谁人家的姑娘会嫁到舅舅家了,后龙村倒是来了很多外地姑娘,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后龙村的小伙子飞得有多远,就能从多远的地方带回来一个姑娘。这些姑娘跟着小伙子来到后龙村,有些来了便留下了,有些来了又悄悄离开,丢下一个或几个半大的孩子,尾巴一样黏着阿黛阿娅2。美宝觉得,她未来的儿媳妇多半也是外地的,如一在外头打工那么多年,也该认识很多外地姑娘吧。她要建一个房子,等着这个外地姑娘到来。

美宝不断重复她的愿望,我一遍遍解释,说房子的事,我已收集好材料,正帮她申报危房改造补助,过段时间就会有批复,美宝仿佛没听懂,仍一遍遍重复自己的话。也许,她只是陷在自己的假想中,自己与自己对话。

美宝的汉话很硬,像后龙村遍地裸露的石头,一个字一个字坚硬地往外蹦,她的舌头总不能及时拐过弯来,在说另一种语言时,藏在舌头底下的背陇瑶母语憋不住,倒先露了出来。这些还没来得及养熟的语言,一路跌跌撞撞,抵达我这里时,总会漏掉一些东西。而我说话时,美宝总是先微微一愣,然后才用最简短的字词回答,想不起怎么回答时,便只是羞涩地笑。我很怀疑,我的语言,在抵达美宝那里时,会不会也漏掉了什么东西。我与美宝,一个壮族人和一个瑶族人,攀过汉族人的语言,才能抵达彼此,这一路的山长水远,总会漏掉些什么的。我试探着说起壮话,美宝松了一口气,像是卸下重担,笑说,你讲壮话,我就听得懂了。

每一次下村,我们大多是为着一项政策来,国家对于贫困群众的优惠政策有很多,教育、住房、医疗、交通、水电,等等,几乎涵盖生活的全部。我们每下一次村,一条惠民政策就会在我们嘴里千转百回一次。我跟美宝说雨露计划,她只嗯嗯应答,我猜她多半听不懂。听不懂也没关系,美宝知道雨露计划是一项惠民政策,知道如二读技校,国家每年有3000元的补助金就行。

材料要得很细,我都已收集整理好了,有罗夜的身份证,银行账号,如二的学籍号,就差户主在表格里签字了。罗夜和美宝都不识字,他们没上过学。美宝郑重其事地伸出食指,在表格里按下一个鲜红的指印。美宝的手很重——拿惯了锄头的手都重,她无名指和中指戴着的戒指,年深日久,已经长进肌肤里。

屋外的雨变细起来时,罗夜的舌头也被玉米酒泡硬了,他的话开始拖起了长尾巴。美宝抬头看看我,又看看罗夜,很难为情的样子,我猜,她不愿意让我看到罗夜醉酒。罗夜的话却飘远了,远到几十年前,他的双腿还能在山林里轻盈奔跑。他说,那只画眉鸟他差点点就捉得了,那只鸟叫得多好呀,比迈囊那只叫声清亮多了,只可惜这眼睛后来不成了。

罗夜的语气平淡,美宝的表情平淡,关于失去眼睛这件事,毕竟过去很多年了。

这只画眉鸟已经无数次,在罗夜漆黑的上空扑棱棱飞过,罗夜浸泡过酒的眼睛,能看到它的俏丽身影,就在离他三四步远的地方。美宝没有搭话,一只鸟,反反复复听了几十年,便也听明白了,罗夜并不在意她有没有在听,罗夜在意的只是把话说出来。竹篾在她手指间飞快穿插,一个背篼很快就长了出来。我想起第一次见到罗夜,他那声哧哧的笑,可是美宝,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因为结扎,而不得不滞留在这个家的女人。

罗夜的脸在燃烧,声音在燃烧,他的表情动作里,分明能看到酒在狂奔。我有些担心,那些让人灼烧的液体,会让罗夜失控。我见过太多喝酒失控的人,他们掀起的风暴让我害怕。

美宝的表情平静,或许她早看惯了风暴,也或许根本就没有风暴。此时,夜是宁静的,我的心从高处落下来,便也觉得屋子里暖了起来。

︱三︱

罗夜的双腿还能自由奔跑的时候,后龙山还是葱葱郁郁的,满坡满眼的绿,一人合抱粗的树,两人合抱粗的树,从石缝里长出来,冲向天空,根的须抓住每一个缝隙,奋力攀爬,在裸露的岩石上盘根错节。土地仍然是单薄的,灰色的石头从地底长出来,像春天雨后的笋。那么多石头,真让人疑心,人们脚底踩着的,是一只庞大的、会源源不断生出石头的怪物。

瘠薄的土地只能种玉米和小米荞麦,还有红薯南瓜黄豆豇豆饭豆火麻芝麻,这些不挑剔的作物,刨开一个坑,丢一把粪,丢几粒种子,就会从地里长出来。土薄,作物也长得瘦,喂不饱后龙村的人,一年里便有三四个月是饥荒的。

好在有后龙山。

罗夜的父亲还活着时,后龙村的男人经常结伴到山上打猎,野兽的踪迹一旦被人发现,全寨的男人就带上猎狗,背上火铳上山追赶,他们扛着猎物下山时,整个寨子便像过了一个年。男人们在宽敞的地方给猎物开膛破肚,女人们在一旁洗洗刷刷,孩子们在忙碌的人群中钻进钻出,尖叫着奔跑嬉闹,那一晚就连空气也流淌着欢乐,肉的香味和人们的笑声,弥漫在后龙村上空,久久不散。

这都是罗夜小时候的记忆了,等到罗夜的双腿,能够风一样在山林里奔跑,这些野兽已经很少见到踪迹,林子里常出没的是野鸡、野猫、松鼠等小动物。罗夜会安套子,设陷阱,这些机灵鬼经过,总难避开机关,偏偏罗夜不稀罕,他只稀罕画眉鸟。

玛襟说,先祖们还在皇门居住时,玉皇大帝让他们去取经书,在途中,先祖被一只画眉鸟迷住,他们追赶那只鸟,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追了几天几夜,把取经书的事给忘了,导致背陇瑶没有自己的文字。先祖们很自责,画眉鸟说,莫伤心,莫难过,没文字,勤干活,粮食多。果然,很多年里,背陇瑶的粮食年年丰收。

罗夜喜欢听玛襟讲先祖的事,那只害背陇瑶没文字的画眉鸟,让他感觉神秘和向往。罗夜的父亲从山上捉回很多画眉鸟,那些鸟挂在屋檐下,一长排一长排的,整天在笼子里唱唱跳跳,罗夜就连做梦,耳朵里都是它们清亮的叫声。玛襟常带然鲁来玩,两个男孩子蹲在鸟笼前,高兴时就哈哈笑,不高兴时就打起来。

罗夜从小就跟父亲学编鸟笼,制作捕鸟工具,他会用马尾巴毛,编成一排一排的套,放在小竹圈里,随时挂在腰间。捕画眉鸟时,把套安在它常栖息的地方,或是有野果的树上,然后躲在树林里守候。一旦画眉鸟被套住,他立刻跑去,解套取鸟,装进笼里,拿回家养。到了正月,就提着鸟笼,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逛过去,到处找人斗鸟。

时间是不存在的,无所谓更长或更短,追一只画眉鸟,随便钻进哪个山洞,蜷起身子打个盹,三天两天便过去了。罗夜不在意打的野物是多是少,只要能待在山里,他便是喜欢的。山是罗夜的山,在那里,他的双腿会飞起来,心也会飞起来。

没嫁给罗夜时,美宝就知道罗夜是这个样子,因此,当罗夜在深林中奔跑,美宝就一个人对付生活。地养不活人,大家都往山里钻,美宝也钻。山里有金银花、山豆根、牛大力、山乌龟、十大功劳等药材。美宝打下它们,背回家,摊在地上,几场风几场阳光后,药材便干透了,等到赶圩天,背下山,送到收购站卖。后龙山的药材一年比一年难找,药材长不过人呀,人一天天来,一拨拨来,将它们连根挖走,它们便一步步往后退,从山脚,退到山半腰,退到山顶,退到无路可退,只好遁起来,让人找不到。找不到药材,人们就去砍柴,后龙山有的是树,大大小小的树,砍倒在地,晾上一段时间,就变成柴了。那个时候,没有人去想,树有一天也会砍完,很多年后,葱葱郁郁的后龙山变得光秃秃的,只爬着些低矮的灌木丛。

美宝把柴剔整齐,破开,用又韧又硬又粗的牛奶奶藤绑成一捆捆的,背下山,卖给那些县城人,他们煮饭做菜,或是开饭店开粉摊都需要柴。

县城很近,站在后龙村坳口,就能看到街道上人群熙攘,他们的声音像煮沸的水,一波波传递到山上,糊成一团。美宝砍柴累了的时候,就坐在石头上,在山底那堆高矮不等的建筑里找市场和收购站,那两个地方她常去。县城里的壮族妇女喜欢买美宝的柴,因为美宝总能将柴捆绑得扁扁平平的,看起来很好看。

罗夜不钻山林的时候,就和美宝一起去县城赶圩。七天一次圩,家里的盐要买,火油要买,针头线脑要买,罗夜的酒更要买。美宝背柴,罗夜扛柴,两个人沿着狭窄的山道往下走。路很陡,像垂下的绳,却又很拐,罗夜将柴在肩上换了又换,左肩右肩,左肩右肩,那些曲曲拐拐的地段就过去了。他力气大,近百斤的柴,在他肩上像棉花。美宝跟在后面,红树皮编织的绳带托起柴的底部,另一头系在她额头上,柴高高地立起身子,像是她身后长出来的。荆棘从路两旁伸过来,不时钩人的衣裤和手脚,这些荆棘年年砍,年年长,憋着一股倔劲。倒是硬的石头磨不过人,变得越来越柔软,一辈辈后龙村人打它身上踩过,石头的棱角慢慢消去,变得圆润光滑起来,光着脚踩在上面,还很舒服,只是下雨天,特别容易摔倒。罗夜的步子稳健,粗糙宽厚的光脚丫子,飞快地点过那些石块,小腿上暴起的青筋便像是在张牙舞爪。嫁给罗夜,美宝是喜欢的,可然鲁不喜欢,然鲁说罗夜懒。

卖完柴,又将攒了好几个圩日的药材拿到收购站卖,美宝买了盐,又买了火油——家里火油已断几天了,灯点不上,美宝晚上打草鞋,只能就着火塘里的光。该买的东西都买了,才和罗夜坐到粉摊前吃米粉,她和罗夜都喜欢吃米粉,壮族人能将米粉蒸得绵扯扯的,很有韧劲,几乎每次赶圩,只要柴卖得好,她都想去吃一碗。

罗夜买了酒,就着米粉慢慢喝,几碗下肚,脚步就蹒跚了。美宝跟在他后面,看着他的脚步越来越飘忽,路在他脚下,变成蛇,屈曲着身子匍匐爬行。走到后龙山脚,在几丛竹子下,罗夜再也走不动了,他躺在地上,几乎没出一声,就睡着了。美宝坐在一旁,看着天色暗下来,看着月亮升上来,也不急,再没什么事,比等罗夜醒来,一起结伴回家更重要的了。

美宝习惯了。从嫁给罗夜那天起,她便这样,像是在随时随地等着他醒来。玛襟说,背陇瑶的女人都这样呀,当年,先祖们从巴拉山迁来时,女人们就一路在等,她们的男人在酒中睡去,又在酒中醒来。

很多事,多年后再提起,一切风轻云淡,似乎所有的温暖和寒冷都已远去,可日子是一天一天过下来的呀,那么多的苦,还真想不起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的背陇瑶姑娘,再也没有人愿意,等一个随时会醉倒在地的男人醒来。现在的年轻人,到底与她那辈人不一样了。

︱四︱

没有人知道,那一晚,罗夜为什么要爬上楼顶。他们家第二层刚砌到一人来高,墙朝着天空,高高低低地敞开着,也许再过几天,就可以喊村里的人一起来帮忙倒天面封顶了。

罗夜的弟弟从广东回来,他长年在外打工,难得回来一次,两家人便坐到一起喝酒。罗夜的脸在燃烧,弟弟的脸也在燃烧,酒的热浪,从每个人的脸上翻过,一波波在窄小的空间里滚动。罗夜站起来,说要去小便,就往后门走。后门有厕所,也有楼梯,谁都不在意,家是罗夜的家,他熟悉每一个角落。

大家听见门外有声响,震得人心发慌,走出去一看,却是罗夜。黑暗中,罗夜躺在地上,像是平时喝醉后睡着的样子,血从他脑后流出来,蛇一般张皇奔逃。

我来到美宝家时,距离罗夜从楼上摔下来,已经过去十来天了。十来天,已是另一个世界。那棵牛心李树下,空荡荡的,少了罗夜在发呆,画眉鸟的啾鸣便也生出几分惆怅来。美宝从屋里拿出凳子,和我并排坐在树下,我把慰问金递到她手里,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便一眼一眼望向树梢。这种时候是应该谈谈罗夜的,可有关罗夜的每一个词,此时此刻,似乎都带着刀子。

已是六月,牛心李从叶子下露出来,颜色明丽。这两年,城里人的嘴越来越刁,牛心李便金贵起来,每年树还没开花,果就先被人定购了。凌云牛心李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后,更是有市无价,就连凌云人也很难吃到。

我一直以为牛心李很寻常,农人随手种在房前屋后,牛心李便肥肥壮壮地长起来,其实并不是。这是一种挑剔的树。然鲁试过把牛心李移到别处种,牛心李要么光长树不结果,要么结出又小又涩的果。然鲁说,这是一种黏人的树呀,它就喜欢离人近的地方,要闻着人的气才能长,移到别的地方,它就结不出好吃的果子来。从部队复员回来后,然鲁就做了后龙村村支书,几十年里,他无时不在操心,可有什么办法呀,除非后龙村的石头全都变成金子,或是像加尤镇、玉洪乡,长出满坡满岭的白毫茶来。

这是然鲁多年前的话了。那时候,还没有人关注牛心李,很多人和我一样,只是走到村里,看到人家屋旁壮硕的牛心李树,主人打下一箩箩果子,随意搁在桌上、地上,像是牛心李很贱的样子。

县技术人员几经研究才发现,并不是牛心李黏人,是它需要含铁量高的土壤,还需要高海拔。这两样,后龙村都有。县农业局给了后龙村6000多株牛心李苗,让农户种到房前屋后或是自留地,发展庭院经济。然鲁和第一书记曹润林,驻村工作队几个年轻人,村干,以及镇里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包村干部,一家一家动员大家种牛心李,想把它发展成产业。那段日子真苦呀,倒不是后龙村的路有多难爬——再难爬的路,只要双脚走得稳,双手抓得牢,总会攀过去,难的是人心。

好在,后龙村的牛心李到底还是种出来了,只是土太少,无法大面积种植,产量仍然不高。后龙村的难处,本就石头一样多,然鲁早习惯了。倒是曹润林,沮丧一阵兴奋一阵,他有很多很多想法——这些来驻村的年轻人都有很多很多想法,有些然鲁觉得很好,有些觉得很幼稚。到底是年轻人,吃的饭还没有他吃的盐多。

美宝不说话的时候,表情是僵的,整个人挫挫的样子,这和罗夜十分相像。罗夜只在喝酒时,才是生动的,他喜欢将头仰向高处,像是某一个遥远的地方,还藏着他的秘密。也许是关于一只画眉鸟的秘密。我猜想,那一晚,罗夜一定又听见画眉鸟叫了,他喝醉的时候,常常听见它在叫。他攀着楼梯,一步步往上爬,就像多年前在山林里,攀着树枝奋力往高处爬。画眉鸟叫声多清亮呀,它一定在黑暗中,回头得意地看了罗夜一眼又一眼。罗夜的脚步追到楼顶边缘,画眉鸟咻地从他面前掠过,他往前一跨,就从高处掉下来。

谈的仍然是罗夜。美宝说,罗夜好呀,他喝醉的时候,只是安静地睡觉,从来没有打骂过人。后龙村有不少喝醉后打老婆的男人,有些女人忍受不住,丢下孩子,偷偷逃了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我和美宝很少谈罗夜,也许是罗夜太常见,每次我来到后龙村,来到美宝家,第一眼看到的都是罗夜。

16岁时,姐姐拿着两根棉线,在美宝额上脸上一绞一绞的,美宝的脸和额便月光一样明净,她的眉被姐姐绞得细细的,弯弯的,像淡淡的月牙。美宝看着镜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开过脸的背陇瑶女孩子,就可以跟小伙子对唱山歌了,就可以在对唱山歌的小伙子中,偷偷寻找自己的意中人了。

还是小孩子时,美宝跟姐姐去县城赶圩,走到山脚,姐姐叫美宝等,自己躲到大石头后,出来时,身上的烂衣服已变成蓝的绿的好衣服,那双沾满泥巴的光脚板也到河里洗干净了,套上绣有花的布鞋。美宝真稀罕那双绣花鞋呀。后龙村的人极少穿鞋,上山打柴,下县城卖柴,走哪儿都打光脚板。山路陡,荆棘多,鞋经不起费。

美宝注意到一个小伙子,姐姐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小伙子目光灼灼,像照着一个太阳。散圩时,姐姐走到山脚,又躲到大石头后,把好衣服脱下来,把绣花鞋脱下来,换上之前的烂衣服,打着光脚板。衣服和鞋子收进袋子里,等下次来赶圩的时候再换上。姐姐什么时候做了这么一身漂亮衣服,美宝一点儿也不知道,也许等她长大后,也会有这样一身漂亮衣服吧。美宝那时候觉得,人只要长大了,就会拥有各种好东西,就像姐姐的漂亮衣服,就像姐姐的漂亮绣花鞋。等到美宝长大后才知道,原来,那些漂亮衣服和鞋子,是背很多很多柴,流很多很多汗,才换得来的。人长大后其实更苦。

来到后龙山脚,男青年往山一边走,女青年往山另一边走,两伙人隔着一道山谷,边走边对唱山歌,一路走走停停,一直唱到天黑才各自归家去。等到正月三月,外边寨子的小伙子又结伴而来了,他们坐在寨口那块高高的大石头上,对着寨子唱盘歌,问候寨子里的老人安康,询问能否进寨对唱山歌。姐姐们便出来答唱,两伙人唱来唱去,就会唱到火塘边,围着旺旺的柴火唱到天亮。美宝挤在人群中,看着热热火火的男青年女青年,就想到了自己的16岁。——等到美宝16岁,罗夜会不会也出现在来对唱的小伙子中?他头上一定缠着黑白相间的帕子,蓝色或黑色的短褂帅气地敞开着,露出里面雪白的衬衣。他的眼睛里燃烧着两盆旺旺的火,就像圩场里一直跟着姐姐的小伙子一样,唱着只有她能听懂的山歌。——可惜这样的场景一次都没有,罗夜甚至不知道美宝有一副好嗓子。

罗夜不喜欢唱山歌,美宝便把嗓子收起来,时间久了,便也忘了自己的16岁。后龙村也已经很多年没有小伙子来对歌了,年轻的人流水一样往外走,年老的人嗓子没人听,便一年年荒下去。

︱五︱

伍书记站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前,看着灰瓦白墙的综合办公楼,空荡荡的球场上、戏台上,风卷起落叶,无所归依地打着旋儿。她的目光落到后援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身上,说,村里的硬件设施已经搞起来了,关键还是软实力的提升,要想办法建一支村里自己的文艺队伍,让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她的眼睛望向我,说,特别是文联,更应该发挥文艺家们的专长,把村里的文化搞起来。

伍书记面带微笑,她总是这样,在点出一个问题时,用微笑去平衡对方的压力。我感觉心很虚。我想起有一次她跟我谈阅读,说起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说起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个县委书记眼睛里扑闪的神采,让我惊讶。她主持召开全县文艺工作座谈会,邀请凌云籍在外工作的文艺家们,听大家滔滔不绝地说难处,提建议,那一刻,我便知道,她懂我们,这群脆弱而自尊的人。

2016年冬天,全县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正一个村一个村地建起来,这些功能齐全的建筑新崭崭地立在那里,什么时候看,都是一副冰冷的样子。伍书记已经不止一次提到文化兴村,这一次,她站在后龙村,郑重其事地重提文化,空落落的球场上、戏台上,那些无所归依的落叶,便也比往日更孤寂刺眼。

——我们也不是没看到这些,只是,村里总有乱麻一样繁杂的事让人疲于奔命。这些话,在她面前,我们说不出口,想必,再怎么繁杂,也不会比一个县委书记的事更繁杂吧。

那个时候,我们都没想到,在伍书记的强力推动下,仅仅两年后,凌云县110个村(社区)的文艺活动就搞了起来,后来演变成“八个一”活动。“八个一”是一种高度归纳的说法,其实就是充分利用每一个平台,让村里的文化活起来。村里的广播,村里的戏台、球场,农家书屋、宣传栏、网络媒体,还有传统习俗的百家宴,环环相扣,将村里日益荒芜的文化丰富起来,将乡亲们日益疏离的情感凝聚起来,将乡风文明建设起来。

一系列的活动,用列举的方式或是用新闻术语去表达,总嫌太枯燥,我能记住的是乡亲们的笑脸,那些老人,那些小孩子,那些忙里忙外的壮年男女,甚至仅仅是那些热气腾腾的氛围,都会让人忍不住内心柔软得滴出水来。我总疑心村人的心里藏着一片森林,或是种子,遇上合适的土壤,遇上合适的阳光雨露,就会葳蕤地拔节生长。很多事,在当时看起来也许并不显得有多重要,总在多年后,这些变化和作用才会显现出来,就像后龙村的路、房子、地头水柜,在后龙村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都将铭刻下这些变化的纹理。

2016年冬天,我们决定搞一台后龙村自己的春晚。

曹润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村里的大学生们,寒假期间,这些喝过墨水、开过眼界的孩子,此时正待在家里。刚来到后龙村不久,曹润林就跟村里的大学生接通了关系,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找到他们的。然鲁说,曹书记是红蚂蚁的鼻子呀,嗅一下,就能找到那些读书人了。学校快要开学的前几天,曹润林把村里的读书人召集到一起,那些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大学生,坐到村部会议室里,竟也满满当当。然鲁坐到一旁,听曹润林跟学生们说话,曹润林的眼睛亮闪闪的,学生们的眼睛也亮闪闪的。然鲁听着,觉得心里暖烘烘的,有一种东西老想拱出来。他从来说不清这些东西,看来,还是读书人和读书人才有话聊呢。

后龙村的大学生不多,也就七八个吧,可那都是种子呀,就像玛襟说的神话故事,播一粒种子进土里,一棵树就噌噌噌长出来,一直长进天里,后龙村的人攀着树,就能通达另一个世界。

广场舞,街舞,弹吉他,独唱,年轻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然鲁坐到一旁,低头抽烟杆,似乎身旁的热闹与他没有关系。我说,给村里的中老年人也出几个节目吧,对唱山歌什么的,然鲁便高兴起来,大声说,这个简单,叫美宝他们来唱就行。玛襟家的孩子都有一副好嗓子,我叫然鲁也出一个节目,他连连摆手,眼睛里却分明发出光亮。

那一天,村里的老人早早搬来凳子,眼巴巴看着戏台。我们说,时间还早呢,吃过饭再来。他们仍眼巴巴看着戏台。几个妇女提着道具,在台上练走台,10遍,20遍,很简单的动作,被一丝不苟地重复了无数遍。我站在一旁,只看了几遍,就感觉到眼睛里有泪要潸然。大学生们都来了,扬着朝气蓬勃的脸,在一旁帮忙拉线,试音响,小孩子兴奋莫名,在球场上跑来跑去。村庄像是活过来了,那些寂寥的路、树木、房屋,寂寥的老人孩子,全都有了色彩。我真喜欢这样的时刻呀,所有的一切都有了生气,这才是生命该有的鲜活状态。

我第一次见到美宝在舞台上的样子,她站在一排背陇瑶女子中间,身上是天一样蓝的斜襟上衣,歌声飞起,耳侧的流苏晃动,像一个远古的故事。一排的流苏,一排的故事,荒芜了几十年的嗓子被唤醒了。——都是素常的装扮呀,她们在地头劳作时就是这副模样,因为紧张,双手双脚找不到地方放,只好僵硬地垂立不动,可每一个人的眉眼却水灵又花俏,像憋了一冬的桃花李花,蓦然开满了坡坡岭岭。

美宝脸上的羞涩流动着光彩,像是变了一个人。也许是变回到16岁吧——16岁的美宝,如果坐到几十年前的火塘旁,也该是这个样子,可惜罗夜一眼也没有看到。

我不知道,那个男人是怎么出现的,我只是从美宝的眉眼里看到他的存在。那段时间,美宝总是笑,不论我说什么,她都捂嘴笑。她的手机开着免提,一个男人在手机里唱背陇瑶山歌。美宝从手机里调出照片,我看到一个男人站在一幅山水画前——喏,就是小照相馆常有的那种山水画,万里长城、迎客松、瀑布,拼凑成风景,当成背景图,男人缠着黑白相间的小格子头帕,短到腋下的蓝色褂子,雪白的衬衣从里面长长地露出来。

男人笑得很好看。美宝叫他表哥,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在背陇瑶语里,原来表哥也可以是男朋友的意思。

美宝有好几个微信群,很多人在群里唱山歌。美宝听着,不时哧哧笑。美宝说,大家都在手机里对唱山歌呢。我拿过她的手机,看到一大堆语音,点开,是一群人在对唱背陇瑶山歌。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却分明能感受到他们的热烈。后龙村的中年男女,似乎都聚到手机里来了,这些无法用文字表达内心的人,这些我熟悉的腼腆羞涩的人,此时就在手机里,你唱我答地对着山歌。我突然想起寨口那块大石头,每次我进寨时,它总是很突兀地撞进我眼里,很多年前,那些坐在大石头上,对着整个寨子唱盘歌的小伙子们,如今是不是也在美宝的手机里?美宝的笑有些得意,还有些神秘,她是其中一个微信群的群主。

美宝有些不一样了,似乎更活泼,更大胆,她的眉眼里全是蜜。——我太熟悉这个样子了,这是爱情的样子。

有一天,如二给我打电话,说,我妈改嫁了。如二的声音透着忧伤,像一个离不开妈的孩子。如二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进了广东一个厂做工,他原来学的是机械维修,我不知道,在远离家乡的都市里工作,他会不会比他还没读完小学的哥哥更容易些。如二已经22岁了,对母亲的依恋仍然像孩子,而对于母亲改嫁,如一似乎没有太多想法,他频繁地从一座城市换到另一座城市,像是双脚长出翅膀,无法在同一个地方,长久地停留下来。

美宝把家里的林地产权证、银行存折等贵重物品交给小叔子保管,一个人跟着那个男人走了。一时间,流言像林间惊起的鸟儿,呼啦啦飞满整个后龙村——有说美宝被人拐走了,有说男人是来骗美宝钱的——罗夜瞎了的这些年,美宝一家年年领低保,还有政府给的其他各种补助,村人觉得,美宝一定攒有一笔钱。只有我知道,美宝跌进自己的16岁里了,16岁她没等来的东西,那个男人帮她找了回来。

我给美宝打电话,美宝说,你不用担心我呀,我没有被拐卖,如果我被拐卖,我会打电话给你的。听着美宝的声音,不知怎的,我竟无端端想起她家那三只小奶狗来,它们全都长大了,整天黏着美宝,美宝上山,它们跟上山,美宝下地,它们跟下地——美宝走了后,它们会不会突然之间,就找不到事儿做了呢?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