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解密古代天珠 戴君彦 巫新华 著
解密22颗考古出土的西周至唐代天珠,图赏古珠沧桑之美
ISBN: 9787559838421

出版时间:2021-08-01

定  价:168.00

责  编:余慧敏,唐娟,邹婧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文物考古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专业研究者

上架建议: 考古、鉴赏、文博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510 (千字)

页数: 356
图书简介

本书以我国出土的 22 颗天珠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理论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从矿物学、宝石学等自然学科入手,进一步厘清了天珠在风化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进而科学客观地解析天珠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以历史学、考古学等社会科学为基础,探讨天珠蕴含的文化寓意。书中精美的文物细节图和释读文字让大众鉴赏到西周至唐代玉髓类文物上的老化特征及时代工痕,也让大众领略到悠久岁月赋予这些珍贵珠饰的沧桑之美。

作者简介

戴君彦,女,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特聘研究员。发表《海昏侯墓出土玛瑙珠、饰件的受沁现象解析》等文。

巫新华,1963年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组织翻译外文新疆考古基本资料近2000万字。出版译著《西域考古图记》等。

图书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藏族的瑰宝——天珠

第二章 天珠的制作工艺

一、制作天珠珠体的矿料——白玉髓

二、天珠的制作工艺

第三章 玉髓质珠饰的次生变化及沁像总结

一、玉髓质文物发生次生变化的机理

二、玉髓质珠饰的沁像总结

第四章 天珠的受沁现象

一、西藏自治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三、青海省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四、河南省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五、湖南省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六、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天珠

第五章 天珠的文化寓意

一、天珠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拜火教及其对我国西藏地区文化的影响

三、天珠的拜火教文化意涵

后 记

序言/前言/后记

前 言

众所周知, 珠子在古代的社会、宗教、经济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被藏族人民称为“Gzi”“Dzi”和“Zigs”的蚀花玛瑙珠是他们自古至今最为尊崇迷恋的珠宝。由于玛瑙特指条带纹路清晰的玉髓,而制作“Gzi”珠所选用的矿料有的具有条带结构,有的却是纯净的玉髓,因此“蚀花玛瑙珠”亦可称为“蚀花玉髓珠”。“天珠”即“Gzi”“Dzi”珠的汉译名词,而“Gzi”“Dzi”又被汉语音译为“瑟”或“思”,藏族人民认为它是具有超自然功能的护身符,因此神秘而珍贵。

时至今日,每当人们提及“天珠”,都会将它与藏族民间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传说联系起来,其中广为流传的是:天珠是一种特殊的昆虫(藏语vbu),曾经有人在山巅遇见这种昆虫,并用帽子逮住了它,当他挪开帽子时,昆虫即刻石化为天珠。一说有具特殊善业的人在山岭中捕获了这种特殊昆虫,它们与人的“浊气”相触后石化成了天珠。因此,藏族人民认为天珠是由昆虫演变而来,人们有时还会发现这类珠子的“巢穴”。奥地利藏学家勒内?德?内贝斯基?沃科维茨(René de Nebesky-Wojkowitz)将天珠称为“猫眼石”,他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一书中记载了流传于西部藏区的一个传说,其中讲述猫眼石最初起源于日土镇附近的一座山上,它们如溪流般沿着山坡倾泻而下,某天有一个妇女向山上扔了“魔眼”,猫眼石的流淌戛然而止,但如今依然可在那里看到黑白条纹相间的猫眼石。还有一种传说讲猫眼石是格萨尔王战胜“大食”(波斯)的战利品,他凯旋时掠夺了大食国王宝库里的宝石,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猫眼石,这种宝石由此被传布到西藏各地……众多美丽传说为神秘的天珠披上了五彩霓裳,使之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加旖旎珍贵。

天珠于20 世纪上半叶进入西方学者的视野,以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吉塞佩?杜齐(Giuseppe Tucci)为代表的研究者在西藏进行考古和社会调查时关注到了天珠。杜齐在《西藏考古》一书中将这种昂贵的珠子称为“Zigs”,并认为它们来自西藏的古墓葬和田野,是古代西藏与周边地区贸易的结果。学者洛伊斯?杜宾(Lois Sherr Dubin)认为天珠于公元7 世纪就已经存在了,并更进一步提出这种黑白纹饰的蚀花玛瑙珠很早就与宗教信仰一起从伊朗传到了西藏。毋庸置疑,天珠是蚀花玉髓珠的一种。英国学者贝拉西斯(A.F.Belllasis)早在1857年就关注到蚀花玉髓珠,还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萨温城做了实地考察并对在玉髓珠上蚀绘白色花纹的方法和所用原料进行了研究。麦凯(E.Mackey)也于1930年在这里开展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工作,在实验中通过改变操作方法和原料等手段成功地将白色纹饰蚀绘于玉髓珠上○7 。霍鲁斯?贝克(Horace C.Beck)在麦凯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实验室中可操作的新方法,这种20 世纪上半叶的制作方法是:将一颗珠子用之前提到的碱蚀法把整个珠子表面处理成白色,然后用不同金属的硝酸盐溶液在白化后的表面绘制图案,之后再对珠子进行二次加热。他在文中详述了各类金属硝酸盐蚀染的效果,但实验的最终结果未能令贝克满意。此外,贝克还首次运用了分型与分期法对蚀花类的玉髓珠进行了研究。在Etched Carnelian Beads 一文中,贝克将其所认为的用型一工艺制作的蚀花玉髓珠按图案特征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但他客观清醒地认识到:“新的考古证据有可能证明这是不正确的,而且很多图案类型是大量重合的。”而对于西方学者所认知的用型二工艺制作的天珠,贝克则坦言:“由于我暂时还没有发现这种工艺的制作流程,因此不能确知这种珠子到底是如何被制作的……” 勒内?德?内贝斯基?沃科维茨认为天珠是西藏人使用的一种价值较高的护身符,它们来自田野和古墓葬○9 。此外,关注到天珠或对其进行过探讨的还有法国的罗尔夫?阿尔费里德?史泰安(Rolf Alfred Stein)、美国的大卫?艾宾豪斯(David Ebbinghouse)和麦克尔?温斯腾(Michael Winsten)等,其中艾宾豪斯和温斯腾于1988 年联名发表了文章《藏族的瑟珠》。夏鼐先生是我国研究蚀花玉髓珠的先驱,童恩正、汤惠生、吕红亮、赵德云等教授也曾分别在其著述中论及天珠。我们在梳理了上述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后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承袭了霍鲁斯?贝克的研究方法,运用分型、分期法将所掌握的文物资料从社会学、考古学、工艺美术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得出该类文物是区域间物质、文化交流的物证。但是,有关天珠制作工艺的探究则几乎一直停留在贝克的“不能确知这种珠子到底是如何被制作的”这一结论上。换言之,天珠的制作方法始终如迷雾般萦绕在人们心头,再加上西方研究者20 世纪在实验室里的仿制实验结果,世人对天珠的认知更加扑朔迷离……长久以来,人们除了对制作天珠的工艺技术充满好奇,还提出了其他相关问题:作为来自远古时期的文物,天珠必须具备怎样的物质特征?它来自何方?人们为什么将天珠的珠体蚀花为黑、白两色?那些美丽的乳白色几何图案又蕴含着怎样深遂的文化寓意?

我国近半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为研究天珠提供了丰富可靠的文物资料。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哲学、艺术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探讨天珠蕴含的文化寓意、文化传承及传播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而矿物学、宝石学、物理学、化学、显微埋藏学(Microscopic Taphonomy)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丰硕成果也促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来研究前文提及的相关问题。本书即以我国西藏地区和“丝绸之路”路网中其他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20 余颗天珠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单反相机微距拍摄等观测手段对它们进行细部的微观观察和探究,进而厘清天珠在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并对相应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进行客观科学的解析和诠释。这种“微痕考古”(Microscratch Archaeology)的方法使传统的考古研究工作向微观、具体的思维领域纵深发展。笔者在运用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合理地推导出天珠蚀花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专业学者对高古玉器次生变化的研究成果,图文并茂地深入解析上述考古发掘出土天珠的具体受沁现象和发生机理。本书旨在告诉人们:我们所观察到的每一颗出土天珠的现有状态都是其埋藏入土后产生的各种受沁现象叠加于它在古代成珠时的状态之上的综合结果,而每一颗天珠在成珠时的状态及其渐次产生的受沁现象均与它们的玉髓珠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这些出土天珠在久远的埋藏过程中受埋藏环境和珠体矿料自身局部质量的影响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次生变化,它们叠加于在古代就已蚀过花的玉髓珠体上,最终在每一颗天珠上形成了纷繁复杂、斑驳陆离的现有状态。

美观悦目又寓意深邃的天珠携带着大量的远古信息向我们走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的工艺技术、科技发展、文化交流、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由于西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的文明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变迁,并因各个不同时期的宗教和社会背景而千姿百态,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天珠蕴含的文化信息也存在着相应的变化,但它始终具有自己的明显特点和充分的统一性,从而促使人们对它进行全面考量。因此,对天珠作出全面深入的研究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现在还难以想象我们能沿着时代的线索去追述每一颗天珠在其社会背景中所承载的具体文化内涵,而只能通过这些出土天珠带给我们的具象信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尝试解读其所蕴含的抽象的文化寓意,再从时间和地域间文化传播的角度理解天珠提示给我们的文化概貌。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借助他们的丰硕成果,如实地把这些出土天珠的珠体上所蕴藏的“秘密”记录下来并将观察到的细节展示给读者,然后逐一科学地阐释其成因。

正是我国的考古学家们和其他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在经过不懈努力后取得的卓越成就,使我们对天珠的观察研究和科学阐释成为可能,也为我们从科学的视角客观地认知天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理论基础。在此,笔者谨向他们表达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什么是天珠?它来自哪里?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寓意?

本书以我国古遗址出土及国家博物馆陈展的22颗西周至唐代的天珠为研究对象,精选五百多张天珠、玛瑙珠的微距和显微镜图片,图文并茂地诠释古珠的老化特征及时代工痕,科学阐明玉髓质珠饰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揭示它们在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以全新的视角客观地解答了上述问题。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