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文艺学美学研究书系 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ISBN: 9787549543670

出版时间:2013-09-01

定  价:48.00

作  者:范秀娟 著

责  编:陈玲
所属板块: 高教出版

读者对象: 大中专学生及相关研究人员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240 (千字)

页数: 268
图书简介

以审美人类学理论为基础,积极借鉴经典人类学、壮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系统、深入地探索黑衣壮民歌富于生命力的审美观念、文化功能,民歌社会有别于现代艺术制度的民歌化机制,以及由民歌的兴衰折射出来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变迁。此项研究将黑衣壮民歌这一边缘的、少数民族的、听觉性的艺术纳入美学研究的视野中,一是突破了经典美学研究主要对主流艺术、经典艺术和视觉艺术进行形而上思考从而总结出某种审美原理的传统,有利于美学吸取来自边缘、民间和听觉艺术的审美经验;二是突破了美学研究中重抽象玄思、轻实证调查的传统,采取田野调查与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多学科交叉兼容的方法,使对黑衣壮民歌的研究既有形而上的理论思考,也有形而下的感性体验。黑衣壮二声部民歌“诗敏”和流传于黑衣壮聚居区的深受黑衣壮人喜欢的外支系单声部民歌“伦”,既有优美、成熟、稳定的音乐形式,又有固定的填词规则和具体的演唱场合按规则即时创制的美妙歌词,论著既述及音乐也述及歌词,并深入到黑衣壮民歌植根于其中的文化体系之中。

作者简介

范秀娟,1966年生,广西荔浦县人。1997年、2000年在广西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8年复旦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1年至2012年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领域:文艺学、美学,主攻方向: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多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壮族民歌的研究,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2009年度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人文社科基地“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项目的研究,研究成果曾获第十次、第十二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图书目录

导论:走向民间、走向田野的审美人类学

一、国内外审美人类学发展概况

二、美学与人类学跨学科深层次整合的意义

三、黑衣壮民歌:审美人类学的个案研究 30

第一章 黑衣壮:大山深处的古老壮族支系

第一节 壮族及其支系黑衣壮

一、壮族:岭南的土著和歌者

二、黑衣壮:南部壮族地区的古老壮族支系

第二节 黑衣壮民歌与族性美学

第三节 对黑衣壮聚居区的田野调查

第二章 民歌社会: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及其危机

第一节 民歌社会的审美化特征

一、民歌社会:从现代性理论观之

二、歌满人生: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

第二节 审美化生存的危机: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

一、透过一个黑衣壮婚礼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黑衣壮审美观

三、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

第三章 审美认同与文化变迁:从“诗敏”到“伦”到流行音乐

第一节 作为族歌的二声部山歌“诗敏”

一、双声“诗敏” 101

二、“诗敏”的音乐特征:古朴、浑厚

三、“诗敏”的词:含蓄与谨严

第二节 单声部的诱惑:“伦”

一、传入黑衣壮的外支系单声部山歌“伦”

二、“伦”的音乐特征:高亢、嘹亮

三、“伦”的歌词:自由的变奏

第三节 “诗敏”—“伦”—流行音乐:审美认同与文化变迁

一、“诗敏”—“伦”—流行音乐:从封闭到开放

二、“诗敏”—“伦”—流行音乐: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四章 黑衣壮社会的民歌化机制

第一节 “风流街”:审美制度中的节日

一、黑衣壮歌圩——“风流街”

二、“风流街”:神圣时空中的聚会

三、情歌:“风流街”之“风流”

第二节 审美制度:黑衣壮社会的民歌化机制

一、民歌社会与民歌:自足的社会与自足的艺术

二、“风流街”:民歌社会的民歌化策略

三、两性关系与婚姻:民歌化机制的核心

结束语: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

参考文献

后 记

编辑推荐

论著通过黑衣壮民歌在黑衣壮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表明:审美活动和艺术的重要性不是体现在美和艺术远离人生,而是体现在美和艺术的真正深入人生,美和艺术的价值就体现在它们与人生的水乳交融之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